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复习参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8971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8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复习参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复习参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复习参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复习参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复习参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复习参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复习参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复习参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复习参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六诗"

之说出自《周礼·

春官·

大师》,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14、"

四始"

说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孔子世家》,他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15、"

四诗"

说也称"

二南独立说"

,由北宋苏辙首倡,他在自己的著作《诗集传》中提出《诗经》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即二南当从《诗经·

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二南"

指的是(《周南》)、(《召南》)。

  16、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

六义"

中的(风)、(雅)、(颂)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17、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包括十五国风,二雅(即(《大雅》)和(《小雅》))、三颂(即《周颂》、《鲁颂》)和(《商颂》)。

 18、宋代的朱熹在《诗集传》中指出风、雅、颂三者中(风)是里巷歌谣之作,而(雅)、(颂)则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辞。

19、"

史诗"

这个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在其文艺理论名著(《诗学》)中最先提出的,他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20、目前学界一致认为《诗经·

大雅》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大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21、《诗经·

大雅》中的(《公刘》)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豳的大迁徙历史,诗的每章都以("

笃公刘"

)作为首句,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爱戴赞美之情。

  22、被认为是《诗经》中的五大史诗之一的《生民》一诗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并开创祭礼的历史,并通过生而无灾、弃而不死等细节,塑造了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

  23、周民族曾经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居岐山下的周原,这段历史记载在周民族史诗(《绵》)中。

 24、《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属于十五国风中的(豳风),大约是西周初期该地还未被猃狁侵占时的作品。

  25、"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这是《诗经》(《豳风·

七月》)一篇中的句子,诗中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季节的变化,生动地传达出农业生活的乡土气息。

  26、《诗经·

小雅》中的(《鹿鸣》)是一首著名的燕飨诗,诗开篇就以"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起兴,借助自然物象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基调。

  27、《诗经·

小雅》中(《宾之初筵》)一诗以燕飨活动的发展为序,写出了与宴者在不同阶段的神态变化。

其中的"

既曰醉止,载号载呶。

乱我笾豆,屡舞僛僛"

几句,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群骄奢淫逸、丑态百出的醉鬼形象。

  28、《诗经·

小雅》中的(《六月》)一首,叙写了周宣王时大臣尹吉甫北伐猃狁,最终获胜的事迹,诗中充满了主体民族的自豪感。

  29、《诗经·

大雅》中的(《江汉》)一首歌颂了召公虎奉宣王命平定淮夷、开拓南疆的功绩。

  30、"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诗经·

小雅》(《采薇》)一首中的句子,表达了久戍不归的士卒对故乡的怀恋、对自身遭际的哀伤。

  31、《秦风·

无衣》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曰: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32、"

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是《诗经·

王风》(《君子于役》)一诗中的句子,这几句描绘出一幅典型的黄昏时分农家生活的图景。

  33、"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

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唐风》(《鸨羽》)中的句子,这首诗表现了服役者对繁重徭役的怨恨。

  34、《诗经·

大雅》中的(《烝民》)是一首杰出的政治颂美诗,诗中用"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赞美了王室重臣仲山甫的人格之美。

  35、我们常用的成语"

不可救药"

出自《诗经·

大雅》中的(《板》)一诗。

这首诗相传是老臣凡伯为了劝诫周厉王而作的。

成语"

耳提面命"

则出自《诗经·

大雅》(《抑》)一诗中"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一语。

  36、(《十月之交》)是《小雅》中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讽刺批判诗,诗曰"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认为日食、月食的出现是昏君佞臣的倒行逆施引起的。

  37、《郑风》中的(《溱洧》)一诗描写了上巳节时,男女相约游春的欢快场景,其中"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写男女互相赠答,情意深长。

  38、"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中的句子,表达了男女之间缠绵深挚的相思之情。

 39、"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中的句子,诗中表达了因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而产生的怅惘忧伤。

  40、"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是《诗经》爱情诗中的名句,它出自《周南》(《关雎》)一篇。

  41、《诗经·

卫风》(《硕人》)一篇描写一个贵族女子说: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美丽女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42、《周南·

桃夭》首章写道: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赞美了新嫁娘容貌美丽,并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幸福。

  43、"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卫风》(《氓》)一诗中的句子,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4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

鄘风》中保存了她的诗(《载驰》),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45、周代人将诗歌的本质总结为"

诗言志"

,这句话最早见于《尚书》(《舜典》)一篇中舜与夔的对话里。

  46、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本,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47、(《越人歌》)中"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二句,是屈原(《九歌·

湘夫人》)一诗中"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两句所本。

 48、诗人屈原在长诗(《离骚》)中用"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表明了自己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

  49、屈原的长诗(《天问》)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咏史诗,诗通过对宇宙万物以及夏、商、周兴亡的历史和楚国现状的探问,表现了诗人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

  50、"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屈原(《离骚》)一诗中的名句。

  51、屈原的短篇抒情诗集《九章》共(九)篇作品,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52、(《惜往日》)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53、(《橘颂》)是诗人屈原早期创作的一首咏物述志诗,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赞美橘树"

受命不迁"

秉德无私"

的品性,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师表。

  54、"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是屈原的(《哀郢》)一诗中的句子,这首诗大约作于楚国国都沦陷之后,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悲哀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55、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涉江》)一篇记叙了屈原晚年被流放江南的凄苦经历,其开头就说: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表达了诗人矢志不渝地执着于理想的精神。

  56、屈原的抒情组诗《九歌》共分为(十一)篇,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和《礼魂》。

  57、屈原《九歌》(《国殇》)中"

首虽离兮心不惩"

魂魄毅兮为鬼雄"

,礼赞了勇武刚强、为国捐躯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58、"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是屈原(《东君》)一诗中的句子,包含着英雄主义的精神。

  59、《九歌·

少司命》中"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两句,描写离别的悲哀,被后人推许为"

千古情语之祖"

  60、古人赞誉《九歌·

湘夫人》中"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两句是写景的妙句,"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两句是写情的妙句,两者互相生发,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61、"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是(《山鬼》)-诗中对山中女神的描写,这种描写充满了山林的气息。

 唐诗宋词部分

  1、盛唐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诗派是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王孟"

是诗人(王维)和(孟浩然),"

高岑"

是诗人(高适)和(岑参)。

  2、"

三吏"

三别"

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代表作,这些诗反映了"

安史之乱"

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被称为"

3、中唐诗坛影响最大的两个诗派是祟尚险怪的(韩孟诗派)和崇尚浅俗的(元白诗派)。

前者的代表人物韩愈"

以文为诗"

的倾向对宋诗影响深远,后者以创作讽喻时事的新乐府著称。

4、白居易的词作《忆江南》其一中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5、晚唐词人(温庭筠)被后人称为"

花间鼻祖"

,他被列为《花间集》中十八位词人之首,入选的作品也有六十六首之多。

  6、"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南唐词人(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的名句。

  7、建安时期著名诗人(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又称《观沧海》),可以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

 8、为山水诗奠定基础的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山水诗中的名句"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9、南朝齐诗人(谢朓)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他的山水名句"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也历来被人称道。

 10、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歌,他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描写农村生活的悠然和田间劳动的快乐,都是田园诗中不朽的名句。

  11、与沈佺期一起开创沈宋体的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山水诗也很有特色,他《灵隐寺》一诗中的"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写景名句。

  12、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却气势壮阔。

  13、盛唐诗人王维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他的名作(《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就体现出绘画的构图和色彩之美。

  14、王维的《山居秋暝》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几句创造出一种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和画的评价。

  16、李白笔下的华夏山水气势磅礴,神奇秀丽,如(《将进酒》)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又如《望天门山》中"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7、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样的句子来渲染蜀道的雄伟、奇险和神秘。

  18、杜甫早年创作的山水名作《望岳》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透露出一股少年的英气;

他的(《登岳阳楼》)则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其中的"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19、中唐山水诗的风格比较清雅闲淡,如韦应物广为传诵的名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充满了宁静闲逸的野趣。

  20、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中塑造了一个"

独钩寒江雪"

的孤傲高洁的渔翁形象,而他的《渔翁》一诗则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渔翁形象,诗中"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更是造语新奇,意境悠远。

  21、唐初诗人王绩可以算是唐代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代表作(《野望》)写道: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2、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完全脱胎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景明丽,又颇含哲理,历来为人称道。

  23、唐代诗人(王维)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淡雅优美,意境清远,他的代表作《渭川田家》和《新晴野望》即是如此。

  24、中唐田园诗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如(皮日休)的《橡媪叹》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25、宋代词人(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是一首描写杭州风光的词,词中的名句"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更是脍炙人口。

  26、宋代词人欧阳修曾经写过十首(《采桑子》)(填词牌),以联章体的形式歌颂西湖之美,而且每首首句最后都是"

西湖好"

三字,别具一格。

  27、宋代苏轼的(《浣溪沙》)(填词牌)五首是宋词中描写田园生活的佳作,其四"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写农村人物风情,更是为人称道。

  28、"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一词里的句子。

  29、魏诗人(曹植)的《赠白马王彪》是一首著名的赠别诗,其中"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一语正是初唐诗人(王勃)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所本。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的名句。

  31、盛唐诗人王维的送别诗名作(《送元二使安西》)后来被谱成名曲《阳关三叠》,广为传唱。

 3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

是千古咏雪名句,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句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历来被认为是写景的佳句,是宋代词人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句子。

  34、宋代以言志为主的送别词中,(张元干)的《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梦绕神州路)借送别抒发了对外敌入侵、朝廷苟安求和的忠愤悲慨之情。

  35、"

南浦"

一词成为水路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大约与诗人(屈原)的作品《河伯》中"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这一名句有关。

  36、"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是南朝作家江淹著名的(《别赋》)中的句子,其中还写道"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此后送别诗中的南浦意象明显多了起来。

  37、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这首诗所咏赞的是缇萦救父的故事。

  38、西晋诗人(左思)的《咏史八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咏史诗的代表,其中的"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反映了在门阀世族社会里出身低微的士人怀才不遇的痛苦和愤懑。

  39、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咏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诗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40、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古风》)其十赞美了战国名士鲁仲连,诗的结尾"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表达了诗人意欲追步古人的豪迈情怀。

  41、《夷门歌》是诗人(王维)早期的一首咏史诗,诗中赞颂了侯嬴慷慨任侠之举,也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赏识的心理和对建功立业的热望。

  4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名作《蜀相》中的句子。

他的绝句(《八阵图》)结尾写道: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也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无限惋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怀古诗《乌衣巷》中的句子,他的《西塞山怀古》也是传世的佳作。

  44、晚唐诗人杜牧的咏史诗常带有史论的特点,(《题乌江亭》)中"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赤壁》)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钢雀春深锁二乔"

即是如此。

  45、署名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填词牌)(箫声咽)被推崇为"

百代词曲之祖"

,后者描写了"

秦楼月"

咸阳古道"

汉家陵阙"

等历史遗迹,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凝重感。

  4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宋代作家(苏轼)的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句子,这首词也是咏史怀古词中的名作。

  47、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

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浑化无迹,没有斧凿之痕。

  48、"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临"

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著名的怀古词《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的句子。

49、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刘桢)的《赠从弟》三首,其二"

亭亭山上松"

更具代表性。

 50、"

不求形似,遗貌取神"

是唐代咏物诗的重要特点之一,如诗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马》。

51、咏物诗多借物抒怀、咏物明志,如初唐诗人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就借咏蝉来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表明自己的操守。

  52、北宋词人(苏轼)的咏物词《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物佳作,其首句"

似花还似非花"

摹写杨花,更是绝妙,王国维曾经赞誉其是"

最工"

的咏物词。

  53、北宋词人(周邦彦)咏物词成就极高,他的代表作《六丑·

蔷薇谢后作》历来为人称道,其中"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一句更是造语新奇。

  54、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的"

柳"

意象往往暗含了离别的意思,如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名作《兰陵王·

柳》(柳荫直)一词就借咏柳来抒发离愁别恨。

  55、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咏物词很多,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他的两首咏梅词:

《暗香》(旧时月色)和(《疏影》)(苔枝缀玉),词中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飘零之苦和国家兴亡之痛。

复习参考题(名词解释)

 《诗经》与楚辞部分

  1、风骚传统:

  "

指《诗经》中的《国风》,代表《诗经》;

指《离骚》,代表《楚辞》。

后世诗人,或受《诗经》现实主义影响,或受《楚辞》积极浪漫主义影响,使诗歌创作沿着《诗经》或《楚辞》所开辟的两条道路前进。

因此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习惯上称"

风骚"

传统。

  2、献诗说:

  献诗说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主要说法。

先秦古籍中有很多对公卿献诗制度的记载。

他们献诗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刺或赞颂,表达对政治的评价。

《诗经·

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公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途径搜集起来的。

  3、采诗说:

  采诗说也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主要说法。

采诗制度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因为在古代言语不通、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有目的的采集,《国风》、《小雅》中那些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民歌才能够汇集到王廷中来。

进行采诗的应该是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

《小雅》、《国风》中的许多诗便靠乐官采集而来。

  4、孔子删诗说:

  孔子删诗说是关于《诗经》的编辑的一种重要的说法。

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但是教材认为已经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

《诗经》的最后删选编订者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5、四家诗:

  所谓的四家诗指的是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

鲁诗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韩诗的创始人为燕人韩婴。

鲁齐韩三家为今文经学,故又称为"

毛诗晚出,创始人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是四家诗中唯一的古文经学。

  6、今文三家(三家诗):

  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齐韩三家为今文经学,在汉代立有博士,成为官学,故又称为"

今文三家已失传。

  7、六义说:

  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

说源自《毛诗序》。

《毛诗序》因承《周礼》"

说,即风、赋、比、兴、雅、颂,其分法与《周礼》相同,只是把"

叫做"

  8、四始说:

出自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

指《风》、《小雅》、《大雅》、《颂》为首的四篇诗,即"

的首篇《关睢》,"

小雅"

的首篇《鹿鸣》,"

大雅"

的首篇《文王》,"

颂"

的首篇《清庙》。

旧时认为将此四篇诗置于各部分之首含有微言大义,实不过是曲为解说而已。

  9、二南独立说(四诗说):

二南独立"

说,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

北宋苏辙于其《诗集传》中首倡"

,认为《诗经》应分《风》、《雅》、《颂》、《南》四类,即把《周南》、《召南》从《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教材认为"

难以成立。

  10、风雅颂:

  《诗经》的分类。

风,又称"

国风"

,是当时各诸侯国所管辖地域的民歌土乐,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地方小调。

《诗经》共有15国"

,160篇。

雅是周天子直接统辖的王畿附近的音乐歌曲,其中有一些民歌,但大多数是贵族文人的创作。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颂是朝廷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歌舞,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11、《七月》:

  《七月》是《诗经》"

中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当是西周初期豳地未沦陷时的作品。

该诗基本上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农奴们的劳动和生活,反映了当时农奴们一年到头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的悲惨境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农奴社会的阶级压迫的画面。

但同时也描写了领主们喜气洋洋的宴饮场面。

该诗可能是周乐官在豳地农奴所作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成的一首代言体诗。

  12、燕飨诗:

  指《诗经》中直接反映嘉礼中飨礼、燕(宴)礼等礼仪活动的诗,故也称礼仪诗或宴饮诗。

根据内容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