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889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ocx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建国以来

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长久以来,台湾一直不能真正回归祖国的怀抱。

新中国成立后,四代领导集体一直致力于解决台湾问题,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武力解决”到“和平解放”的变化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战略方针。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政策,提出了在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而以胡锦涛为首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本文现介绍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以及实质,再分别介绍中国共产党各代领导人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关键词: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问题

一.对台湾以及台湾问题的认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任何试图将台湾作为殖民地或是将台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离出去的行为和想法都将以失败告终。

1.1台湾的历史

在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为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渐渐沉入了大海之中,形成了海峡,出现台湾岛。

大部分台湾早期住民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

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

台湾在历史上曾被叫做“夷州”和“琉求”。

公元230年,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吴人沈莹写下了《临海水土志》,这是人类对台湾最早的文字记载。

在随后的隋唐时期、宋元时期以及元明两朝,统治阶级都对台湾有过管辖和发展,当然也有过战火和饥荒。

16世纪到17世纪初,台湾曾先后被西班牙和荷兰沦为他们的殖民地。

直到1661年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进军台湾,并与1662年2月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也因此成了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

首任台湾省巡抚即为刘铭传。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清政府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从此台湾便又一次沦为列强的殖民地,直到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中国人名经过了8年英勇的抗战才终于收复了台湾。

1.2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1949年,中国人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名共和国。

国民党退踞台湾,抗拒统一,图谋反攻大陆。

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着手解放台湾是,美军进入了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阻扰中国人名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扶持国民党政权,形成台湾与大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1.3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是全中国以及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

这时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应完全享有和行使自己的主权,其中就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所以台湾问题的实质就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任何试图插手台湾问题的其他国家都是在干涉别国的内政,都是既不符合道德也不符合法律的行为。

二.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台湾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作为自己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经历了由“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的变化历程。

2.1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党的第一代领导作出武力解放台湾有历史的必然性。

首先,为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必须武力解决台湾,消灭共国民党在台的残余势力。

其次,在国际方面,美国曾一度拟行弃蒋不顾的政策,暂时排除了外力干涉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的可能这是武力解决台湾的最好时机。

再次,在美国武力介入台湾问题后,更加强化了中国共产党武力对台的政策。

2.2和平解放台湾问题

在“武力解放台湾”政策的实行过程中,国内和国外的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对台的态度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

首先,国内形式发生了大的变化。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党的工作重点已不再是搞阶级斗争,而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由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和对台湾国民党的方针可能发生的变化,即由以前的武装解放台湾,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转变为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下,对台湾国民党进行和平争取工作,争取用和平的、非战争的方式结束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用社会主义制度统一台湾。

其次,1953年7月,朝鲜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结束,朝鲜谈判达成协议后,远东的国际局势开始出现缓和,美国从朝鲜战场的失败中看到了新中国的力量。

在1954年4至6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上,新中国与美国这两个敌对的大国之间实现了战后国际舞台上的首次接触。

中美两国都力图避免因台湾问题而重新导致两国间的战争。

介于以上两点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对台问题上有了本质的转变。

即从“武力解决”转变为“和平解放”。

三.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台湾的政策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了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战略,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的战略方针,开创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新局面。

3.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从而为提出并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设立特别行政区”指的就是实行“一国两制”这就表明一国两制已载入我国的根本大法,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3.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四.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台湾的政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的对台政策,提出了在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3.1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1995年1月30日,国家主席江泽民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

讲话阐述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并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其要点是:

(一)和平统一谈判的内容和步骤。

(二)两岸各党派参加谈判的问题。

(三)台湾与外国的关系。

(四)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

(五)不能无限期拖延统一。

八项主张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八项主张劳第一次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八项主张”明确指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论和行动都坚决反对;主张“分裂分治”、“阶段性两个中国”等违背“一个中国”弦的原则言论同样坚决予以反对。

第二.“八项主张一提出分步骤进行两岸谈判的主张。

这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和平统一的谈判主张。

第三.“八项主张”明确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针对性。

“八项主张”除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立场外,还指出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四.“八项主张”着重解决的是统一前的各种问题。

第五.“八项主张”还首次明确地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

而且这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五.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台湾的政策

迈入2l世纪,面对两岸关系的新变化以及岛内各种不断升级的“台独一分裂活动,胡锦涛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

并加强了反“台独”力度,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开始以法律手段来维护国家的统一。

4.1四点意见的内容

针对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企图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严峻局势,胡锦涛于2005年3月4日提出了“四点意见”: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4.2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及意义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台湾问题出现的新情况,在坚持和继承历届中央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战略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战略和新的思想,为解决台湾问题做出了新的贡献。

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这些新战略新思想,对正确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应对台海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做好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l、针对“台独”分裂活动日益猖獗的新形势,要充分领会“四点意见”的内涵。

2、针对台湾岛内的政治对比发生了不利于遏制“台独”的新变化,发生“台独“事变的可能性严重存在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强调和阐述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思想,丰富了我党这一战略思想的内涵,调动和增强了台湾同胞赞成祖国统一,抵制“台独一的积极性和民众心理。

3、针对台湾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民族复兴大业的心腹之患,提倡大力开展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及两岸的对话和谈判,团结两岸同胞共同推进民族复兴大业,拓展和增强了我党解决台湾问题战略思想的内容和客观效果。

4、针对外国反华势力乘机插手台湾,使台湾局势更加复杂严峻的新情况,在坚持“文攻武备”总方略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系列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200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4

3.钱其琛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01

4.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

5.杨力宇海峡两岸关系文集新亚洲出版社1990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