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课后题.docx
《中特课后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特课后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目录
导论 4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4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进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们必须加倍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4
3、 面对中国的发展,国家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5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5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5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6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7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7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
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8
3、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
要保持经济高增长,仍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请谈谈我国要保持经济高增长最根本的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9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9
1、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指出: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9
2、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10
3、 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
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0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1
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请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11
2.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
也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利益关系多样化,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就可以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请对上述观点作出评析。
12
3.有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
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3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3
1.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3
2. 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
请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14
3. 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
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
15
第六讲生态文明建设 16
1、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6
2、 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
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16
3、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请谈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
17
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17
1、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请谈谈你的看法。
17
2、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8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9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20
1、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将极为深远。
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20
2、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
如何认识和评价估计范围内关于中国的各种预测?
20
3、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
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21
4、根据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必须进一步采取的深化改革的重大领域之一。
请简述《决定》中明确指出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主要举措,并结合实际深入论述其中某一个方面的主要举措。
22
5、“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十八大”再一次强调: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确定,我国当前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请结合实际论述之。
23
6、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23
来自PPT的思考题 24
1、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相比,有什么特征?
24
2、 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一个自然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24
3、 你如何认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24
4、 “两型社会”的内涵以及建设的途径是什么?
25
5、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生态文明的根本特征在于其理性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并且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劳动观和生活消费观两个方面 25
6、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25
7,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25
创新型国家 25
1、简述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25
2、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5
3、请简述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25
4、请谈谈你对“自主创新,方法先行”的理解和认识 26
28
导论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需要回望过去中国所走过的道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数千年来,中国虽然历尽沧桑,其历史文化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
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掠夺欺凌,人民备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这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军;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这三件大事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连接起来,把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连接起来。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只有实现这一历史任务,才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扫清障碍、创造条件。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位置基础。
如果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已经取得的历史成果也有可能重新丧失。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进入新世纪,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大明确提出:
到2020年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进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们必须加倍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