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830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doc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doc

2016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

一、单项选择(选择一个最适当的答案填入答题卡,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

  A: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第一次正面交锋

  B:

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一次论战

  C:

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

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3.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

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

  4.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  )。

  A:

新文化运动B:

五四运动C:

保路运动D:

五卅运动

  5.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总方针是(  )。

  A:

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B: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D:

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6.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

平型关战役B:

雁门关战役

  C:

阳明堡战役D:

台儿庄战役

  7.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  )。

  A:

片面抗战路线B:

积极防御的方针

  C:

消极防御的方针D: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8.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为起点,挑起全国性的内战。

  A:

华中解放区B:

华北解放区

  C:

中原解放区D:

东北解放区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  )。

  A:

资本主义社会B:

社会主义社会

  C:

新民主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

  10.1956年4月毛泽东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经验,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的著作是(  )。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

《论十大关系》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路线》

  二、判断题(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填“A”,错误填“B”,每题2分,共20分)

  11.鸦片战争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12.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13.新文化运动在宣传民主、科学的同时,提出必须反对封建的伦理道德。

  14.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最主要原因是共产国际的瞎指挥。

  15.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失败的教训中得到的最突出的教训是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1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8.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是指部分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战。

  19.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三、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每题2分,共20分)

  21.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

李鸿章B:

奕訢

  C:

曾国藩D:

左宗棠

  22.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先进中国人提出的主要口号是(   )。

  A:

“师夷之长以制夷”B:

救亡图存

  C:

振兴中华D:

“自强”、“求富”

  23.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的三民主义是指(   )。

  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

  C:

民本主义D:

民生主义

  24.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具体组织者和发动者是(   )。

  A:

兴中会B:

文学社

  C:

华兴会D:

共进会

  25.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  )。

  A:

联俄B:

联共

  C:

扶助农工D:

平均地权

  26.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的排序正确的有(   )。

  A:

武昌起义袁世凯复辟护国运动护法战争

  B:

虎门销烟公车上书日俄战争百日维新

  C: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遵义会议西安事变

  D:

五四运动红军长征淞沪会战重庆谈判

  27.毛泽东科学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包括(   )三个阶段。

  A:

战略防御B:

战略相持

  C:

战略进攻D:

战略反攻

  28.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A:

党的领导B:

党的建设

  C:

武装斗争D:

统一战线

  29.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哪几种经济成分(   )。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0.中共八大的路线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八大(   )。

  A:

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D:

规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31.简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32.简述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33.简述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和联系。

  五、论述题(共20分)

  请就你所读的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著作,写一篇后记。

包括:

一,书名及其梗概;二,该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三,读后感想。

不少于500字。

  

2016中国近代史纲要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5DAABC6-10ADCCB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1-15BAABA16-20BBBAA

  三、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21.ABCD22.BC23.ABD24.BD25.ABC26.ACD27.ABD28.BCD29.ABCD30.ACD

  四、简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31.简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①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②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32.简述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答:

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主观条件。

  33.简述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和联系。

  答:

(1)联系:

在抗战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

在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还是保持着互为需要的战略配合关系。

(2)区别:

①抗战路线不同。

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

②抗战的坚决态度不同。

国民党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的立场,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抗战后期更是抵抗势头减弱,反共现象增长;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和分裂,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抗击着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③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

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200万正规军,同时依赖美英援助;后者是中共领导和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经济上主要是自力更生。

④战场范围不同。

前者在国民政府的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在日战区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⑤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

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打的是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打得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条件下的运动战。

⑥战略地位不同。

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主战场。

到抗战后期,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与正面战场的大溃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论述题(共20分)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