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体系概论打印底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8152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7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体系概论打印底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体系概论打印底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体系概论打印底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体系概论打印底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体系概论打印底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体系概论打印底稿Word格式.docx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体系概论打印底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体系概论打印底稿Word格式.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体系概论打印底稿Word格式.docx

与时俱进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科学性

15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16A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与时俱进

17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18D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吐故纳新科学严谨博大精深与时俱进

19A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实现人权

20C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21C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哪些学说的合理思想()

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2C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

23A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康德和黑格尔

康德和费尔巴哈谢林和费希特

24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亚当.斯密和凯恩斯

25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6A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

27C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8C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29A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30C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实践性运动性物质性客观性

31A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古典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

32D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

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A先有建筑设计图,后进行建筑的做法()

不违反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违反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

符合二元论原则.唯心主义一无论的体现

34A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们能正确认识世界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

35C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36D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37A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相互依存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38D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

39D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集体智慧的调动

解放思想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40D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41D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复合

意识是万物的本原理在事先

42D“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唯物主义观点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43D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主体主观意识的创造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4B客观实在性是()

运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

存在的唯一特性意识的唯一特性

45D关于意识的起源,正确论点是()

一切物质都有意识意识的产生是一个纯生理过程

意识是人脑主观建构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6D事物的规律是()

事物之间的特殊联系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7B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因而()

时空是一种纯粹的形式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时空是度量物质运动的尺度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绝对的

48C时间具有一维性,这是指它的()

可变性无限性不可逆性连续性

49B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静止是特殊形态的运动

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50D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51D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的观点()

形而上学庸俗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

52B意识的本质()

在外界刺激下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脑纯粹的主观想象在内外刺激作用下人脑发生的生理变化过程

53D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人可以改变规律人可以创造规律

人可以消灭规律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54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这是()

主张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55C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唯心主义的观点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56B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可知论的观点

57B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不可知论客观唯心主义

58C火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是()

唯心主义观点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59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

合乎逻辑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诡辩论

60D“万物皆备于我”是()

形而上学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61C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是哲学的系统化.理论化

62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生

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63C“观念的东西不过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客观唯心主义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64B“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意识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65B机器思维即人工智能()

能够完全代替人类的思维能够部分代替人类的思

能够超过人类思维并统治人类对人类思维不起作用

66B实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人们的主观努力社会实践科学活动思想斗争

67B世界观是()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

哲学家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人对人生的态度

68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

折衷主义的观点相对主义的观点辩证法的观点唯物主义的观点

69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70D古人云:

“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是客观的是有限的是可知的是相对的.

71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72A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

时间空间的特点是具体.可变的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变的

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依赖人的存在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限的

73C我国哲学家范缜说: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是()

唯心主义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

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74C时间和空间()

同物质运动无关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着的物质本身

75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76B“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7B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运动实践精神生产物质生产

78A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

战马蹶,骑士绝;

骑士绝,战事折;

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变化的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79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80D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81D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抛弃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纯粹的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82A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方向和道路形式和状态结构和功能源泉和动力

83A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84C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85D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86A“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到具体实践到认识

87D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88A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科学实验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89B实践的主体是()

绝对精神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人人的意识

90D实践的客体是()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客观物质世界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91A实践的中介是()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

92D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93C“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94B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95C科学家尼葛庞蒂说: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6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97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8B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感觉知觉表象分析

99C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00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形而上学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诡辩论的观点相对主义的观点

101C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02A“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103A“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客观真理论形而上学真理论

104D“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05A“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06B“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107D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108B“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109A列宁提出的: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110C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强调()

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111C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112D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113C马克思指出: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

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114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115B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具体性客观性终极性全面性

116A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117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118D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

经验主义先验论绝对主义教条主义

119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唯物主义的观点联系的观点

发展变化的观点实践的观点

120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