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样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755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样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样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样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样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样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样题.doc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样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样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样题.doc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教师职业道德

2、个人主义

3、教师良心

4、教师心理素质

二、简答题(50分,每题10分)

1、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3、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4、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过程

5、如何培养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三、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结合实际和自己的学习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2、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论述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坚持人道主义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卷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教师职业道德:

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范畴。

(1分)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2分)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2分)

2、个人主义:

它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

(1分)它强调以人的自然本性为根据,从“天赋人权”出发,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不应该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制约。

(1分)它有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强调个人本位,个人是目的,社会和集体是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1分)第二,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或法律制度,主张反对权威主义;(1分)第三,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强调个人的私有财产。

(1分)

3、教师良心:

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社会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2分)是个人对学生、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职责的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能力。

(3分)

4、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素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1分)主要由教师的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

(2分)个性心理倾向主要由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构成;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性格、气质等。

(2分)

二、简答题(50分,每题10分)

1、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10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我国社会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进步,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也带来一些消极作用,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带来了积极的、消极的或正面的、负面的双重效应。

(1分)

第一,市场经济是直接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的特点对教师人生价值的影响。

(2分)第二,商品必须在交换中通过私人劳动的转移,即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价值的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2分)第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特殊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2分)第四,市场经济的竞争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2分)

市场经济要求教师具有以下几种观念:

开拓创新观念、优胜劣汰观念、自主自强观念,要求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贡献和索取的关系人生和金钱的关系。

(1分)

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着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3分)

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道德意识上比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高的要求;(3分)第二,在道德行为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强烈的示范性;(2分)第三,在道德影响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广泛、更深远。

(2分)

3、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教育活动成功的需要。

(2分)

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应平等、尊重、理解学生,(1分)第一,平等对待学生;(2分)第二,尊重学生;(2分)第三,热爱学生,一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二是热爱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三是热爱学生,严格要求他们。

(3分)

4、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是把他律的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变为教师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

(2分)这一转化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道德认识;(2分)第二,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2分)第三,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1分)第四,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1分)第五,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2分)

5、如何培养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能力是人们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们要完成一项活动都与人们所具有的能力密切相关,缺乏某种能力就会影响某项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率。

行为选择能力是人们成功完成行为选择必备的条件,是正确的道德选择的重要保证,个体选择能力的强弱往往影响着道德选择的方向和道德价值的大小,对教师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影响。

充分认识到能力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师个体选择能力的培养,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2分)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是指教师对道德行为选择客体作用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比较力、分解力、鉴别力、取舍力和自组织力等要素构成。

(3分)

培养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加强对道德必然性的认识;第二,要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第三,要在社会实践中锻炼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5分)

三、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结合实际和自己的学习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的需要。

(4分)

第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4分)

第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4分)

(能结合实际和学习经验进行论述,另加3分)

2、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论述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坚持人道主义的必要性

人道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道主义,是指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价值,给予人自由发展的思想和观点;狭义的人道主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神学、反对神道的一种文化思潮。

(3分)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

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的,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同时也是在批判继承历史上人道主义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更高水平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尊重人,关心人,同仇视人民的邪恶势力做斗争。

(3分)

确立教育人道主义的依据:

第一,教育活动过程中人际关系具有特殊性,第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具有特殊性;第三,对于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参与者来说,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尊重他人的问题。

(3分)

教育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要求:

第一要求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受教育者;第二,协调和处理自己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

(3分)

(结合实际回答问题,另加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