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69129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文档格式.docx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文档格式.docx

3.公共部门的特点:

〔1〕公共部门是一种拥有公共权力的组织。

〔2〕公共部门的根本职能是进展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3〕公共部门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

〔4〕公共部门所追求的是公共利益或社会利益最大化。

〔5〕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是公共产品。

4.人力资源〔Humanresouces〕一般意义的人力资源:

在一定围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

5.人力〔人口〕资源:

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全部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

全部人口中符合法定劳动年龄的人口。

劳动力资源:

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那局部人口。

6.社会劳动者:

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全部人数。

在业人口:

一是从事对于社会有益的合法劳动;

二要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性收入。

失业人口:

劳动人口中在某一时期没有就业,并在职业介绍所登记求职的那局部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

在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

7.资源(resouces),其语词意义一般是指某种可备以利用、提供资助或满足需要的东西,泛指创造财富、带来福利的要素或手段。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行为面临的根本约束。

资产(assets),是指经济行为人或经济组织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与资源相比拟,资产在概念具有更明显的、更具体的财务会计及经济运营意义,因此,经济行为主体的选择和决策受到交易性质和时机本钱的极大约束,选择何种资产组合来进展生产经营、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资本(capital)一词的根本涵义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投资活动而取得的获利手段,与资产概念不同的是,资本概念涵所有权归属关系。

一方面,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手段〞,即资本品或称物质资本,即狭义的实体性资本;

另一方面,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所有权关系,这是资本异质性的根本含义之一〔更重要的含义是指不同存在形态的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各不一样的〕。

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征

特征:

公共效劳性受托代理性绩效模糊性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部门通过建立政策和制度体系、运用鼓励机制来管理公共部门部人力资源的实践活动。

1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1〕公益性

〔2〕复杂性

〔3〕法制性

〔4〕注重德、才测评,绩效考评指标可定量性相对较差

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私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私营部门人力资源在管理过程环节的设计、具体管理事项以及一些管理技术上差异并不显著,有诸多相似之处。

但另一方面,由于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各自的组织性质、追求的根本目标以及承当的任务与责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它们的人力资源方面也反映出假设干不同的特征。

公共部门一个重要任务是依照公共利益的要求,依靠宪法和法律授予的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和价值进展权威性分配,并推行公共政策。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政治性要求与特征远远高于私营部门。

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像私营部门那样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公共部门组织与个人绩效的评价比私营部门更困难,更不易定量测量。

12.经济人〞假设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劳动者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

〔1〕人性懒惰,不求上进,不愿负责任,宁愿听命于人。

〔2〕人是经济人,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本能。

〔3〕人生来以我为中心,漠视组织需要。

〔4〕人缺乏理性,易受他人影响

1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管理

观念

视员工为有价值的重要资源

视员工为本钱负担

目的

满足员工自我开展的需要,保障组织的长远利益实现

保障组织的短期目标

模式

以人为中心

以事为中心

视野

广阔、远程性

狭窄、短期性

性质

战略、策略性

战术、业务性

深度

主动、注重开发

被动、注重管好

功能

系统、整合

单一、分散

丰富

简单

地位

决策层

执行层

工作方式

参与、透明

控制

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和谐、合作

对立、抵触

本部门与员工的关系

帮助、效劳

管理、控制

对待员工的态度

尊重、XX

命令式、专制式

角色

挑战、变化

例行、记载

部门属性

效益部门

非效益部门

14.X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方式

(1)管理者应以利润为出发点来考虑对人、财、物诸生产要素的运用。

(2)〔2〕管理者的角色是家长,是指挥者和督导者,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要加以指导、控制并纠正其不适当的行为,使之符合组织要求。

(3)〔3〕管理者把人视为物,无视人的自身特点和精神需求,把经济手段当作鼓励人们工作的最主要手段。

(4)〔4〕严格管理制度和法规,运用领导的权威和严密的控制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5)〔5〕采用“葫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来实施管理。

15.“社会人〞假设

(1)社会需要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

物质鼓励虽对人的积极性有影响,但责任感、成就感、尊重感和认同感等社会性因素对人的积极性的影响更大。

(2)〔2〕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

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组织成员在家庭和各个社会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协调程度。

(3)〔3〕非正式组织是影响组织成员行为的潜在力量。

(4)〔4〕人们最期望领导能成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5)

16.“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

“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man〕假设源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Y理论的根本观点是:

〔1〕人并非生性懒惰,也并非天生不喜欢工作,人是愿意为他人和社会做奉献的。

〔2〕没有人喜欢外来控制和惩罚,人更希望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外力的控制和处分并不是使人朝着组织目标努力的方法。

〔3〕一般人在适当的鼓励下,不但能承受而且愿意承当责任,逃避责任并非人的天性,而是经历的结果。

〔4〕个人和组织目标可以融而为一。

〔5〕一般人都有相当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像力。

17.以Y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方式:

〔1〕人的行为管理的任务在于创造使人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达成自己的个人目标,以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统一。

〔2〕应给员工更多的信任、更多的责任和自主权,鼓励人们参与自身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制定,相信他们能自觉地完成任务。

〔3〕外部的控制、操纵、说服、奖罚,绝不是促进人们努力做的唯一方法,管理者的角色是辅助者、训练者和提供帮助的人。

18.“复杂人〞假设与Z理论

复杂人〞假设认为:

人是复杂人,人的需求、能力和动机是存在差异的;

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学到新的需求和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其原来动机模式与组织经历交互的结果;

人在不同组织和部门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动机模式,在正式组织中不能合群的人,在非正式组织中可能到达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个人能否感到心满意足,是否愿意为组织出力,决定于他本身的动机构造及其与组织的关系,工作的性质、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动机的强弱以及与同事的关系都有可能影响其工作状况、工作效果及其对组织和工作的满意度;

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和工作性质而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反响。

Z理论的根本观点:

〔1〕实行稳定的雇佣制度,使员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2〕建立并实施员工长期考核和晋升制度。

〔3〕培养员工正直、善良的品行,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的人才。

〔4〕领导者和管理者共同制定新的管理战略,明确共同的经营管理宗旨。

〔5〕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决策方式,即吸收有关人员共同讨论、协商、集思广益,最后由领导者作决策并承当责任。

〔6〕通过高效协作、弹性鼓励措施来贯彻执行组织目标。

〔7〕培养管理人员的沟通技巧。

〔8〕鼓励员工参与组织管理,建立员工与组织的全面整体关系。

19.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开展

斯密、杜能和费雪尔:

“三个出色人物〞

马克思:

人力资本思想比拟完整的表述者

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者

罗默、卢卡斯、贝克尔:

人力资本增长模型及其测度

20.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展在促进公共部门生产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是促进公共生产力开展的第一要素。

〔2〕公共生产力目标决定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方向。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品德素质、行为能力与行为规等是公共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根底、条件和手段。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投入—产出效益也是直接反映组织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容之一。

〔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是公共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的源泉。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自身的开展本身也是公共生产力提高的目的。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模式

(1)行政首长或行政组织中的人事主管机关执掌公职人员管理是所有权限

政党组织

(2)执政党与行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组织划分人事管理权限

(3)“人治〞式的人事管理

(4)“法治〞式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2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1.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重要组织局部

2.影响政府人力资源构成和素质的根本因素

3.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政权的稳固

23.英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演进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

第一,政府需要随着社会管理事务围的日益扩大,建立一支功能分化、职业化、专业化的文官队伍来管理公共事务。

第二,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廉价而高效的政府,能够有效地维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秩序,同时节省纳税人的钱财。

第三,为了实现新生资产阶级参政的利益和他们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资产阶级打出了“XX〞、“〞的旗帜,要求政府的公职向社会公开开放,赋予公众更多的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和时机。

社会政治背景。

第一,政府出现了构造性的腐败。

第二,政府存在着周期性的政治震荡。

第三,公职队伍人才匮乏,效率低下。

思想文化背景。

资产阶级大革命中提出的“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为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提供了主要的理论依据。

XX主义思想形成的政治文化气氛,为公民争取平等的任职权利创造了社会的环境。

经历借鉴背景。

中国政府的科举考试制度给现代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素材。

而西方公务员队伍建立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手段,并将它作为现代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支柱之一。

24.行政管理职业化倾向对现代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理论意义

第一,要求公职人员的招募和选用采取以客观的资格条件为中心的择优录用制度,按照公职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获取、开展行政管理者;

第二,公职人员的知识、能力、技能和由此产生的工作成绩是其得以晋升并获得职业开展的根本路径;

第三,“去政治化〞和对职业精神的忠诚那么应是公职人员职业伦理的根本要求;

第四,以专业化的工作分析和职位划分体系,发挥公职人员的能力,到达人尽其才,应该是公职人员根本制度设计的根底;

第五,发挥技术和管理专家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25.公务员制度面对的挑战

1.“政治中立〞问题。

2.永业制和终身任职的公务员雇佣模式问题。

3.以职位管理为中心,将公务员作为附属物和工具的管理导向问题。

26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根本特征

所有干部都是党的干部,党管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最根本的原那么。

所有干部必须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意识形态上与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服从组织的分配和安排。

分部管理干部。

分级干部管理。

27.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根本特征

分级干部管理

28.干部人事制度的问题

〔1〕领导干部的年龄严重老化,整个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低下,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十分匮乏。

〔2〕干部〞概念笼统、广泛,围不清,缺乏科学的管理分类。

〔3〕人事管理权限高度集中,管理方式旧单一,用人与治事严重脱节。

〔4〕干部人事制度中人治因素干扰过强,导致政府用人不正之风的蔓延。

〔5〕政府中的人事主管部门职能缺位,机构设置不够稳定。

29.中国公务员法的由来

•从1949年至1980年,我国的人事管理一直沿袭XX革命时期建立的干部制度。

1980年,提出,要“坚决解放思想,克制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

1984年下半年,中央将干部立法工作提上日程。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对‘干部’进展合理分解,改革集中统一管理的现状,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公务员制度〞。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再次提出了尽快推行公务员制度的要求。

•1993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

公务员暂行条例?

,随后,又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13个暂行规定和13个暂行方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公务员管理的法规体系。

•2001年1月开场,中组部和人事部牵头成立了公务员法起草领导小组,4年中十三易其稿。

30.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目标及其实施

•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目标体系

•首先,政府需要建立一个法治化的人事管理系统。

•其次,保证党的部门和政府部门,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合理地划分人事管理权。

•最后,采用规、先进的公共部门人事管理方法和技术,吸收和开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客观、理性、有效的手段,为获取和培养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干部队伍提供技术保证。

31.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开展历程

•〔1〕政府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立法准备阶段(1984年8月—1986年底)。

•〔2〕决策与正式宣布阶段(1987年—1988年4月)。

•〔3〕建立、完善公务员主管机构和公务员制度试点阶段(1988年4月—1993年9月)。

•〔4〕公务员制度确实立与制度的推行阶段(1993年10月至2005年4月)。

•〔5〕?

中华人民国公务员法?

公布,中国公务员制度以立法形式得以确立,中国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开展、完善阶段〔2005年4月-至今〕。

32.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公务员是党的干部,党管干部是公务员管理的根本原那么。

•公务人员要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党的根本路线,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任用和管理原那么。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宗旨。

•建立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

33.•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主要开展

•〔1〕制定并公布了?

公务员法?

,推进公务员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2〕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管理的各项机制。

•〔3〕运用先进的分析和评估方法,不断开发公务员管理的技术手段

34.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根本精神

〔1〕功绩主义的精神。

〔2〕法治主义的精神。

〔3〕人才主义的精神。

〔4〕市场主义和竞争主义的精神。

〔5〕分权主义的精神。

35.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

•〔1〕竞争机制。

•〔2〕保障机制。

•〔3〕鼓励机制。

•〔4〕更新机制。

•〔5〕监控机制。

3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意义

法治要义:

以法的精神和意志作为行动的指南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法治化的表达:

以法律规行使人事管理权

监视约束公职人员依法行政

3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法治化的必要性与作用

•确立政府人事行政管理的标准和规那么,维护政府人事管理运行的秩序。

•塑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成长和开展的良好环境

•依法行使政府人事行政管理权,有效维护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

3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法治化的根本构件

•建立和完善有关规公职人员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严格地依法进展人事行政管理活动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法治化的核心

•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XX行为必须依法追究

•权力予以必要的制约和监视

39、公务员法的渊源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

•地方性法规

•与公务员有关的法律解释

•国际条例与惯例等

40.行政法规

•1957年公布的?

国务院任免行政人员方法?

•1989年公布的:

?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2007年公布: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41.公务员法的体系与性质

•公务员总法或根本法规〔日本?

瑞士?

联邦公务员法规?

•公务员的各种配套法规:

对总法或根本法规的补充/单行法规/一系列单行法规〔英国〕

•地方公务员法:

统一适用/中央与地方两个体系,人事行政根本原那么统一/中央和地方差异较大

42.公务员的各种配套法规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

•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

•公务员考核规定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

43.公务员法的根本容

•公务员的围和法律地位

•公务员职务关系运行的条件以及法律事实的规定

•公务员行使职权的保障与应该遵守的纪律

•对公务员责任的追究

•人事纠纷的仲裁和处理

•公务员法规的效力及解释权

44.公务员的法律关系

及代表的行政机关或人事行政主管机关与公务员,构成了公务员法的法律关系主体的双方

主体:

•行政机关拥有的职权、职责和优先权一概及公务员

•公务员在形式上必须以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过错行为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客体:

•公务员的法律关系主体中,法律关系的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主要有:

•行政行为•公务员行为

45.公务员的行政职务关系

•容:

公务员基于他的行政职务而与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代表性/义务性/忠诚性

•程序:

选任/委任/考任/调任/聘任

46.公务员的双重身份

•公务员/公民

•个人行为/公务员行为

47.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

•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职权与职责

职权:

•制定规权•录用权•考核权•奖励权•行政处分权•任免权•辞退权•人事纠纷裁定权•其他人事决定权

职责:

•提供效劳•行使职权•自由裁量权

48.公务员管理机构

组织形式

•1、公务员机构与行政机构的关系:

部外制/部制/折中制

•按照公务员管理机构承当的职能围:

单一功能机构/复合功能机构,

•按照构造形式:

单一制的设置方式/联邦制的设置方式/地方自治的设置方式

开展趋势

•部外制和部制趋同化,折中制开展,强化了人事管理价值和管理目标的统一

•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功能重新分化组合,协调咨询和公务员仲裁与权力保障机构开展迅速

49.公职人员权利、义务规定的地位与作用

–权利、义务的规定是确保公职系统运行的根本条件。

–权利、义务的规定是公职系统行为规的核心容,它有助于强化公职人员的责任和自律意识,提高履行义务和为公众效劳的自觉性。

–权利、义务的规定有助于公职人员的管理和监视。

50.公职人员权利、义务规定的特点

•辩证统一•双重性质•公职人员人人平等•严肃性和不可剥夺性

•公职人员权利、义务法律规定的形式

–法律规定的四种形式

公务员法对权利、义务进展集中而明确的规定。

公务员总法乜有对权利、义务给予专门或集中的规定

涉及有其容,没有直接使用这两个概念

没有分别阐述,合并规定。

–公务员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方式

•列举法•排除法

51.公职人员权利规定的根本容

–公职人员的身份保障权

–获得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应有的权力和工作条件。

–政治权利

–经济权利

–补救权利与监视权利

–其他法定权利

52.•公务员义务规定的根本容

–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并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公务。

–忠于政府,忠于职守,遵守职业道德。

–维护平安、利益和政府的声誉。

–在工作中服从领导,执行命令。

–保守秘密和公务XX。

–不得承受馈赠,在一般情况下,不得兼职,更不得从事赢利性活动。

–承受公众的监视。

–其它法定义务。

53.公职人员行为规建立的必要性

•公职人员行为规的含义

–公职人员的行为规是指,用以定向、指导、调整和约束公职人员在行政活动中的行为的标准、模式和准那么,以确保公职人员按照职责的在要求,理想地完成其公务责任。

•公职人员行为规建立的意义

–它有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自律意识和抵抗能力,使公职人员通过自身在的调节机制,自觉地将其活动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围

54.公职人员行为规的容

–代表公职人员外在形象的仪表、举止、语言等准那么和行为规。

–公职人员作为公民的道德规和行为准那么。

–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规。

•职业精神•职业知识•职业技能

–代表公职人员心世界的理想、信念、情操等准那么和行为规

•提高公职人员行为规水平的一般途径

–公职人员的行为规已成为公共部门培训体系中的主要课程之一

–监控成为公职系统行为规标准实施的重要手段

55.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含义

战略是组织为了受益而制定的与组织使命和目标一致的最高管理层的方案它确定了组织的长期目标、资源分配和配置优先次序和活动程序。

战略管理就是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谋求组织长期可持续开展能力,组织有意识地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而对其目标以及开展方向进展规划、实施、控制和评价的行动过程。

它由战略分析、战略规划与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四个有机的环节组成,构成为一个连续的行动链。

56.战略功能

•确定了组织的方向•注重团体的努力•界定了组织的特性•提供了一致性

57.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对于公共部门的价值

第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有助于公共部门更加理性地对待其人事管理事务及其过程。

第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引导了方向。

第三,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使得公共部门更加注重与时俱进的长期性人力资源开发。

第四,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突出了公职人员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挖掘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地位。

第五,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成为推动公共部门变革的重要动力之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任务:

•1.扫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界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2.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析,清晰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环境特征。

•3.人力资源规划与方案选择,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总体配置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