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6669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Word文档格式.docx

《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Word文档格式.docx

  C.加速系数上升  D.总投资为零

1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失业率的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进度加快

1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13.下列各项中()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

B.实行劳动专业化

C.规模经济

D.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应用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投资的增加

B.就业人口的增加

C.人才的合理流动

D.发展教育事业

15.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B.刺激消费水平

C.较少工作时间

D.推广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

16.黄金分割律是()

A.一个遥远的目标

B.储蓄率等于人口增长率的原则

C.资本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的原则

D.短期提高人均产出的规律

17.下列第()项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所包含的内容。

A.均衡的增长率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

B.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要使G=GW—GO

C.通过调整收入分配降低储蓄率,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D.从长期看,由于市场的作用,经济总会趋向于充分就业均衡增长

1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一个国家最终将()

A.以一个不断增长的比率增长

B.保持一个静止状态

C.耗光自然资料难以维持生存

D.造成严重的污染使其人民难以生存

19.加速原理断言()

A.GN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

B.GN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减少

C.投资的增加导致GNP数倍增加

D.投资的增加导致GNP数倍减少

20.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

A.乘数作用

B.加速数作用

C.成熟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D.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动

21.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A.繁荣、萧条、低迷、复苏

B.繁荣、低迷、萧条、复苏

C.复苏、低迷、萧条、繁荣

D.低迷、萧条、复苏、繁荣

22.当某一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时()

A.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加,因而存货增加

B.总需求逐渐增长

C.总需求少于总供给

D.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23.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一个外因理论,它认为经济周期产生于()

A.战争和收成不好

B.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C.技术革新

D.太阳黑子

24.解释经济周期的消费不足理论把繁荣的衰退归因于()

A.消费者的支出跟不上生产的发展,所以导致普遍的供过于求

B.投资比消费增长快,所以没有足够的物品供消费者购买

C.储蓄和投资减少

D.政府税收太高,以至于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商品和劳务

25.根据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

A.名义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B.人均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C.GDP值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D.实际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26.斯坦利杰文斯提出的“太阳黑子理论”是()

A.关于经济周期形成的聂不原因的一种解释

B.关于经济周期形成的外部原因的一种解释

C.关于经济增长的内部原因的一种解释

D.关于经济增长的外部原因的一种解释

27.20世纪50—60年一次的经济周期称为()

A.基钦周期

B.朱格拉周期

C.康德拉吉耶夫周期

D.库兹涅茨周期

28.过度投资理论把繁荣时期的暴跌归因于()

A.过高的利率使本来就不足的投资需求进一步减少,并因此导致生产过剩

B.过度投资导致生产过剩并由此导致普遍的供过于求

C.在周期性扩张期间企业进行错误的投资

D.政府对市场运作体系的干预

29.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不同在于()

A.乘数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加速原理说明投资的决定

B.乘数远离说明投资的决定,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

C.乘数原理解释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加速原理说明经济怎样陷入萧条

D.只有乘数做作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比乘数、加速数作用相结合时的变动要更大一些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  )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所包含的内容。

  A.均衡增长率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

  B.在其他因素为既定的条件下,只要技术进步率为正数,就会提高经济增长率

  C.要实现均衡就业的均衡增长,就要使G=Gw=Gn

  D.从长期看,由于市场的作用,经济总会趋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BD

  2.西方经济学中划分的经济周期类型有(  )

  A.朱格拉周期  B.库兹涅茨周期

  C.熊彼特周期  D.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ABCD

  3.当某一社会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时,(  )

  A.经济的生产能力超过它的消费需求

  B.总需求逐渐增长;

但没有超过总供给

  C.存货的增加与需求的减少相联系

  D.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AC

  4.如果某一时期内国民收入增加,但增长率趋于下降,则(  )

  A.净投资大于零  B.净投资小于零

  C.净投资持续下降  D.总投资持续下降

  5.加速原理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

  A.社会上没有剩余生产能力

  B.资本——产出比率固定不变

  C.加速数固定不变

  D.生产技术不变

三.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定义为产量的增长: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

(2)经济增长是按人口凭借计算的实际产出,即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

2.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可以看作是比较复杂的“质”上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3.稳定状态

稳定状态:

稳定状态是一种经济的长期均衡状态。

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值不变。

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经济是停滞的,而且任何不出与稳定状态的经济将发生变动,即无论经济开始时的资本水平如何,总是以稳定状态的资本水平为结束。

4.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

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

是稳定状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的人均资本水平称为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满足条件未f’(k*gold)=δ+n。

5.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又称为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6.乘数

乘数:

乘数指总支出增加后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所以乘数泛指由于消费支出增加、投资支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及净出口增加而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在分析经济周期时,乘数主要指投资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7.加速数

加速数:

定义为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即v=△K/△Y。

加速原理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国民收入增加的时候,投资要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8.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加速数模型:

将加速原理与乘数原理结合在一起涌来解释经济周期的一种模型。

一方面,国民收入增加时,会使投资一树备的速度增加,从而引起总需求的加速增长;

另一方面,投资的加速增加又会通过乘数作用引起国民收入的数倍于投资的增加。

从长期来看人们的消费、储蓄和收入大致稳定,但投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极不稳定:

投资的少量变动会引起收入的较大变动,反过来,收入的少量变动也会引起投资需求的较大变动,正是这种关系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

四.简答题

1.如何考核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生产要素共给的增长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两大源泉。

其中生产要素的增长主要是劳动要素的增长和资本要素的增长,假定在经济增长中,有α份额的增长来自劳动增长

β增长来自资本的增长

,那么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占整个经济增长的部分为α*

+β*

,这是生产要素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

生产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是经济的实际增长率的实际增长率

减去因生产要素供给增长而增长的部分,即

=

—(α*

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优势又成为全要素增长的综合要素增长。

2.你认为,在货币政策;

刺激劳动力投入的政策;

教育科研政策;

财政政策;

人口控制政策中那一项会影响长期增长率?

并做出必要说明。

首先,看促进资本形成政策。

毫无疑问,投资的增长会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但要使经济增长非常迅速,其投资额十分巨大,尽管在一定的条件下,巨额投资也是可能的,但靠这种巨额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

比如,国家为了促进投资,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长期下去会造成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增长的不稳定。

其次,看刺激劳动力的投入的政策。

尽管劳动力可以长期增加,大大多数国家不希望通过加快人口增长速度来扩大劳动大军,因为人们关心的主要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人口增长率高意味着人均收入增长率的下降。

因而,大多数经济学家不去考虑增加工人人数的问题,而从提高工人素质角度考虑。

最后,我们来看提高生产率水平的政策。

这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

在美国,60年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

政府提高生产率的政策重点应该放在增加食物资本的投资和增加研究和发展经费来鼓励技术的发展上。

当然,技术知识中的一部分被写入书本,还有一部分凝聚在公认的生产经验之中。

技术进步可以在长期内促使经济的增长。

从上面的分析中克制,刺激劳动力投入的政策在长期中队经济增长没有效果,人口控制政策只能提高人均产出的增长,大多数国家也不会追求人口增长来带动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长期过程中有缺陷乃至失效。

唯有教育与科研政策能使先进的技术知识与高素质的劳动者结合起来形成先进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3.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原理靠擦投资的变动对于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投资乘数指投资支出的变化与其带来的收入变化的比率。

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即边际消费倾向)有关。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的越多,乘数就越大。

同样,投资支出的减少,会引起收入的数倍减少。

加速原理则靠擦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怎样影响投资的变动。

其内容是:

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

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需要的资本越多,即资本-产出比例越高,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越大,因此,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率被称为加速稀疏。

同样,加速作用也是双向的。

可见,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

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准确地靠擦收入、消费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找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不同的是,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投资的增长(下降)导致收入的数倍增长(下降);

而投资的加速作用则是收入或消费的增长(下降)导致投资的数倍增长(下降)。

4.经济波动为什么会有上限和下限的界限?

根据乘数-加速数原理,经济中将自发的形成周期性的波动,它由扩张过程和收缩过程组成,但是即便靠经济本身的力量,经济波动也有一定的界限。

经济波动的上限,是指产量或收入无论怎样增加都不会超过一条界线,它取决于社会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和一切资源可以被利用的程度。

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如果社会上一切可被利用的生产资源充分利用,经济的扩张就会和遇到不可逾越的占该,产量停止增加,投资也就停止增加甚至减少,这就是经济波动的上限。

经济波动的下限,是指产量或收入无论怎样收缩都不会再下降的一条界线,它取决于总投资的特点和加速作用的局限性。

因为总投资至最小时即为本期厂商部购买人和机器设备,即总投资等于零,它不可能小鱼菱。

这就构成了衰退的下限。

又因为加速原理实在没有生产能力剩余的情况下才起作用,如果厂商因经济收缩而开工不足,企业由过程的生产能力,则加速原理就不起作用。

此时只有乘数作用,经济收缩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止收缩,一旦收入不在下降,乘数作用又会使收入逐渐上升,这就是经济波动的下限。

5.简述政府可以如何采取措施对经济波动实行控制。

其中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v表示加速数。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虽然在成书于加速数的相互总用下,经济会自发形成周期性波动,但是政府在这种经济波动面前人染可以有所作为。

政府可以根据对经济活动变化的预测,采取预防性措施,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解,以维持长期的经济稳定。

而政府的措施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实现。

(1)调节投资。

经济波动是在政府支出及自发性投资不便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政府及时变更政府支出或采取影响私人投资的政策,就可以使经济的变动比较接近政府的意图,从而实现控制经济波动的目的。

例如,在行政投资下降时,政府可以增加公共工程的投资,增加社会福利的转移支付,或采取减税、降低利率及银行储备率等措施鼓励私人投资,从而使总需求水平不致因行政投资的下降而降低,进一步引发经济陷入水退,这样政府可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2)影响加速稀疏。

如果不考虑收益递减问题,加速系数v与资本-产量比率是一致的。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影响加速数已影响投资的经济小国。

例如,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同样的投资能够增加更多的产量,从而对收入的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

(3)影响遍及消费倾向β。

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影响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从而影响下一期的收入。

例如,当经济将要下降时,政府可以采取鼓励消费的政策,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消费,从而增加投资,进而促进下期收入的增加。

五.填空题

1.经济增长被定义为增加。

是一个量的概念。

产量

2.经济发展是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

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以及整个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国民生活的质量

3.生产要素生产率是之比

产量与投入量

4.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产出可用于两个方面。

消费和积累

5.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有:

鼓励技术进步、鼓励资本形成、

增加劳动供给

6.一个经济中所生产的实际收入取决于技术和,从而总量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Y=zf(K)

资本存量

7.关于经济周期的核心问题是

国民收入的波动

8.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9.在乘数加速数的作用下,当经济趋于衰退时,国民收入减少将因而放慢。

总投资降为零

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六.计算题

1.嘉定在某一时期,资本的增长率k为4%,劳动增长率n为2%,实际产出的增长率为5%,有统计资料得知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为0.3,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为0.7。

请问:

(1)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2)假定一项减少预算赤字的政策时的投资增加,资本的增长率上升1%,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多少?

(3)假定实行一项减税政策是劳动供给增长1%,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又将如何变动?

解:

(1)根据经济增长核算方程,由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供给的增加取得的综合增长率为α*

=0.7*2%+0.3*4%=2.6%

而实际的产出增长率由已知为

=5%

两者的差额即为因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5%-2.6%=2.4%

(2)若资本的增长率上升1%,则(

)’=4%+1%=5%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新的产出增长率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与劳动和资本供给增长率的和,即

=α*

+

=0.7*2%+0.3*5%+2.4%=5.3%

即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0.3%(5.3%-5%)

(3)若劳动的增长率上升1%,则(

)’=2%+1%=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新的产出增长率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与劳动和资本供给增长率的和,即

=0.7*3%+0.3*4%+2.4%=5.7%

即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0.7%(5.7%-5%)。

2.假设国民收入中资本的份额为0.4,劳动的份额为0.6,资本供给增加了6%,而劳动供给下降了2%,对产出的影响会怎样?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者两种要素供给的变化对总产出的综合影响为α*

根据已知条件,α=0.6,β=0.4,

=-2%,

=6%,则可以得到

α*

=0.6*(-2%)=-1.2%

β*

=0.4*6%=2.4%

即劳动供给的减少是总产出下降了1.2%,资本供给的增长是总产出增长了2.4%,其他条件不变时,两者相抵后,总产出将增长1.2%。

3.已知资本-产出比为5,假设国民收入为1200亿美元,消费为1000美元。

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要使该年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第二年的增长率投资分别为多少?

、解:

由题意,Y=1200,C=10,则S=1200-100=200s=S/Y=200/1200=17%为使该年200亿元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第二年的有保证的增长率Gw应为:

Gw=S/V=17%/5=3.4此时,如果第二年的增长率达到3.4%。

Y2=1200×

(1+3.4%)=1240.8ΔY=Y2-Y1=40.8由V=5,则I=ΔY×

V=204

七.论述题

1、经济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加以论述。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经济波动的周期分为四个阶段,或者两个阶段和两个转折点、谷底、扩张、峰顶和衰退。

扩张阶段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的增长时期,通常伴随着就业、生产、价格、货币、工资、利率和利润的上升;

而衰退阶段则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通常总是伴随着就业、生产、价格、货币、工资、利息率和利润的下降。

至于谷底和峰顶则分别是整个经济周期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也是用来表示萧条与繁荣的转折点。

2、均衡的、实际的和自然的增长率分别是什么?

三者不等时经济将出现什么情况?

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是哈罗德增长模型中研究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所必需的条件时区分的三种不同的经济增长率概念。

均衡增长率,也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GW〕,是指在储蓄率S和资本产出比率V为既定的条件下,为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需要的产出增长率。

GW是由储蓄率和厂商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决定的,GW=S/V。

实际增长率G,是指实际上实现了的产出增长率,它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即一定资本产出比率下社会实际储蓄率。

自然增长率Gn,是指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变化后所能达到的最大可能实现的增长率,它是由劳动力和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需满足G=GW=Gn。

但由于三种增长率由各不相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实际中很难达到三者相等的情况。

这时社会经济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如果G〉GW,说明社会总需求超过厂商所合意的生产能力,这时,厂商将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在乘数作用下使实际增长率更高,显得资本存量更不足,因此,其结果是需求膨胀,引起经济累积性持续扩张。

(2)如果G〈GW,说明社会总需求不足,厂商拥用的资本过剩,这时,厂商将削减投资,由于乘数作用,实际增长率更低,显得资本更过剩,结果是收入下降,经济持续收缩。

(3)如果GW〉Gn,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允许的程度,增长受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出现资本闲置,因此,厂商将削减投资,引起经济的长期停滞。

(4)如果GW〈Gn,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未达到人口增长和技术水平条件所要求的水平,因劳动力过多而使工资低廉,因此,刺激经济形成长期高涨。

因此,只有当G=GW的情况下,经济才能均衡增长,否则将出现短期内经济收缩与扩张的波动。

只有当GW=Gn时,才能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实现充分就业,否则将使经济处于长期的失业或通货膨胀。

当G=GW=Gn时,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经济增长状态。

3、何谓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各阶段有什么特征?

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

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人和总就业的波动。

四阶段法将经济周期划分为:

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

复苏阶段,经济逐渐走出谷底。

就业率、工资水平和消费需求开始上升,公司利润将会增加,而此时物价和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股价回升。

繁荣阶段,社会有效需求持续增加,企业产品库存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导致企业利润明显增加。

就业水平不断提高,失业减少,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虽然此时物价和市场利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生产的发展和利润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物价和利率的上涨幅度。

推动股价的大幅上扬。

衰退阶段的普遍特征:

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

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