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637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doc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doc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个正常幼儿,在同龄人都能独立走路时,他还必须拉着成人的手才能走路。

其实质上是缺乏独立行走的()。

A.目的

B.需要

C.兴趣

D.有意性

2.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这就是()。

A.意志

B.情感

C.自我意识

D.性格

3.在动作发展中,儿童通过运动、探索和体会运动能力,控制和操纵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这个阶段属于()。

A.反射动作阶段

B.最初运动阶段

C.基础运动阶段

D.专门化动作阶段

B.内部障碍指在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新的需要和动机与原有的需要和动机的矛盾

C.外部障碍可能成为内部障碍的原因

D.内部障碍不会构成意志过程中的困难

7.意志总是表现在行动之中,以()为工具。

A.意识

B.思维

C.语言

D.动机

8.动机和目的关系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是()。

A.幼儿初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期

D.学龄初期

9.下列关于有意运动和无意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意运动是意志的基本组成部分

B.意志是有意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

C.无意运动是与生俱来的

D.无意运动是人没有意识到的

10.意志行动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

A.有意识的

B.自觉调节与控制

C.具有明确目的

D.努力克服困难

11.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B.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C.孩子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

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

12.各种基础动作的发展,经过的阶段不包括()。

A.准备阶段

B.起始阶段

C.初级阶段

D.成熟阶段

13.幼儿坚持性发展发生质变的年龄是()。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14.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拿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这是幼儿动作发展服从了()。

A.高低规律

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律

15.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

A.反射的建

B.无条件反射的消退

C.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

D.儿童能够抬头

二、填空题

1.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叫______的规律。

2.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______规律。

3.人们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称为______。

4.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______和______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到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5.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需要和动机,与原有需要和动机发生了矛盾,构成了意志行动的______。

6.动机分为间接动机和直接动机,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______,在学习和劳动活动中主要是______。

7.______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紧对这个年龄段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8.意志包括三个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和______。

9.意志活动总与动机体系相联系,______决定着意志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10.______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也是孩子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

三、名词解释

1.从整体到局部规律

2.首尾规律

3.近远规律

4.大小规律

5.无有规律

6.坚持性

7.意志

8.意志行动

9.外部障碍

10.内部障碍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1.意志行动的发展与幼儿心理活动的关系。

2.试论述影响幼儿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

六、案例分析

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时,往往陶醉于开汽车这个过程,他实际上不追求“汽车”真正地开动,请你用幼儿行动的目的与动机之间关系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幼儿期是幼儿自觉行动目的开始形成的时期,缺乏明确目的。

2.A.意志行动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仅在于从自觉意识到行动目的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3.C.通过运动、探索和体会运动能力,控制和操纵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是基础运动。

4.A.幼儿的动机是直接动机,与目的有一致性。

5.C.意志的特点在于自觉意识到行动的目的。

6.D.内部障碍同样会构成意志过程中的困难。

7.C.意志表现在行动中是以语言为中介。

8.D.当儿童正式入学以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在严肃的学习过程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间接的。

9.B.有意运动是意志的基本组成部分。

10.C.明确的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第一个基本特征。

11.A.直立行动不需要意志努力。

12.A.基础动作的发展经过的阶段只包括起始阶段、初级阶段和成熟阶段。

13.B.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快的时期。

14.B.从用整只手臂到用手,这是幼儿动作发展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15.C.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

二、填空题

1.从整体到局部   2.无有  3.意志   4.头部躯干  5.内部障碍   6.直接动机 间接动机 7.4~5   8.明确的目的 意识调节行动 克服困难  9.主要地位的动机   10.手眼协调动作

三、名词解释

1.从整体到局部规律: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叫做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首尾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眼的动作和嘴的动作。

上肢动作发展早于下肢动作。

儿童先学会抬头,然后能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行走,也就是从离头部最近的部位的动作开始发展。

这种趋势也表现在一些动作本身的发展上。

3.近远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即脊椎)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

4.大小规律:

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

粗大的动作是指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也是大肌肉群的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踢、平衡等。

大肌肉动作常常伴随强有力的大肌肉伸缩、全身运动神经的活动以及肌肉活动的能量消耗。

精细动作是指小肌肉动作。

5.无有规律:

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

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有规律”。

6.坚持性:

幼儿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地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

在坚持性中,既可以看到幼儿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又可以看到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状况。

7.意志:

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8.意志行动:

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仅在于自觉意识到行动的目的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因此,儿童行动的自觉意识性的发展,要经过比较长的过程。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意志行动也只是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9.外部障碍:

指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了外部条件的障碍,如生理上的疲劳、技巧上的不足、物质条件的缺乏等。

遇到外部困难时,可能出现新的需要和动机,于是产生内部障碍。

因此,外部障碍可能成为产生内部障碍的原因。

10.内部障碍:

心理内部的困难,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需要和动机,与原有需要和动机发生了矛盾,构成了内部障碍。

四、简答题

1.人的动作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支配,而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正是人的心理活动所在。

因此,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儿童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意志行动,其发展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更为明显。

因为,意志行动是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行动,而行动就是一系列的动作。

没有基本动作的发展,不可能产生意志行动,而没有意志成分的参与,或所谓有意性的调动,动作也不可能发展和完善。

2.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如伸手去拿杯子、用脚去踢球等,它是意识到的运动。

有意运动是条件性的动作反应。

有意运动有两个特点:

①有意运动是后天学会的;②有意运动是自觉意识到的主动的运动。

3.儿童动作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每个孩子动作的发展顺序遵循客观规律,每种基本动作发展的时间大体相同;对年幼特别是2岁前儿童的动作训练,对动作发生时间早晚的影响是有限的。

儿童动作发展规律有:

①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②首尾规律;③近远规律;④大小规律;⑤无有规律。

4.意志行动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意志行动与幼儿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

意志行动与认识过程不可分:

①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意志过程以认识过程为前提;②认识过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儿童意志的发生发展意味着认识过程的有意性的发生和加强,也就是认识过程发展水平的提高。

(2)意志行动与幼儿情绪的发展。

①在意志行动中,为达到预定目的,无论是遇到外部障碍还是克服内部障碍,不管目的能否达到,都会引起积极争取或拒绝的态度,即产生情绪;②情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对意志行动的作用可以是鼓舞,也可以是阻挠;③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特别是理智感的发展,正是意志对情感调节作用的表现。

(3)意志行动的发展与幼儿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

意志是成体系的活动。

其产生和进行的过程,包含着复杂的、成体系的心理结构。

意志体系的形成取决于行动动机的组织程度,动机的体系决定人的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动机体系是变化发展的,不同年龄、不同场合,动机的关系可以发生变化,不同动机的主次地位可以发生转换,但意志活动总是与动机体系相联系,主要地位的动机决定意志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5.坚持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

在坚持性中,可以看到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又可以看到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状况。

(1)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研究证明,1岁半至2岁的儿童,已经出现坚持性的萌芽。

幼儿的坚持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2)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3岁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水平很低,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动,但是行动过程不完全受行动目的所制约,坚持的时间极短。

在实现目的过程中,困难、枯燥会使他们失去坚持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

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根本不能接受坚持性任务。

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4~5岁,实验表明:

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也是受外界影响波动最大的年龄。

正是在这个年龄,外界条件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最大。

因此可以说,4~5岁是幼儿坚持性的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紧对这个年龄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6.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表现为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

(1)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

幼儿期是自觉行动目的开始形成的时期,其发展经过是:

①缺乏明确目的;②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③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④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

从意志行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要使幼儿把意志能力和良好意志品质结合起来,防止任性等不良意志品质产生。

(2)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

根据动机与目的关系之不同,可把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往往是一致的;学习和劳动活动的出现,产生了间接动机。

幼儿行动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化,是从直接动机为主向间接动机为主的方向发展。

当儿童正式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