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5540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讲课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列宁;

毛泽东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组成,也可以说由四个小部分组成。

1.本体论(唯物论):

唯物论是基础之基础,其基本观点是:

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内——都是物质的。

物质是第一位的,本原的;

意识是第二位的、派生的;

物质决定意识。

(这样一来,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就必须高度重视物质资料生产。

2.辩证法: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方法论基础工程的另一个基础,其基本观点是: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中的,自然界是这样,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这样,人类思维也是这样。

也就是说,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

(这样一来,说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就站不住脚了。

3.认识论:

认识论中的核心观点是实践,其基本观点是:

人类的目的不仅仅是认识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4.唯物史观:

既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逻辑结论,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重要基础,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正如上面所说,既然世界上一切(包括社会历史在内)都是物质的,因此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生产中人们是处于不同的地位的,这就是阶级;

既然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因此所谓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就不能成立。

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去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得出一个结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基本规律。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它超越了以往的半截子的旧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之所以是新唯物主义,新就新在历史领域。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主要内容,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论,帝国主义论(即垄断资本主义论)。

如上所说,既然物质生活资料即社会财富的生产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这里就应该特别关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劳动。

1.劳动价值论:

2.剩余价值论:

3.资本积累论:

4.垄断资本主义论: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两个必然”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地说,就是其唯物史观,为我们提供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得出的结论就是: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决定了私有制为社会所有制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因此,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2.共产主义论(基本特征论):

主要回答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才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些基本特征有:

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社会所有制,没有商品货币关系,计划经济,没有阶级和国家,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等等;

以及这样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

3.过渡时期论(无产阶级专政论):

过渡时期为什么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如何实现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发达国家如何过渡,落后国家如何过渡等等。

第二讲哲学

1.本体论(唯物论):

一、本体论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原初含义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词组成。

在古希腊,哲学的原初含义就是“爱智慧”的意思。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本身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总的观点。

哲学是世界观达到理论化、系统化的高度的产物。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①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及世界能否为人类所认识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这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第一方面是首要的,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

(三).哲学产生和繁荣的条件

1.剩余产品

2.民族因素

3.民主政治

4.社会解体

(四).哲学的历史演变

1.中国古代哲学:

老子;

孔子;

孙子

2.古希腊哲学:

泰勒斯;

赫拉克利特;

德莫克利特;

苏格拉底;

白拉图;

亚里斯多德

3.中世纪宗教:

宗教绝对统治;

十字军东征;

4.十四-十六世纪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思潮;

西方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十七世纪科学和英法哲学:

伽利略;

笛卡尔;

牛顿;

培根,洛克

6.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民主.自由.博爱.人权: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7.十九世纪德国哲学:

康德;

黑格尔;

费尔巴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五).物质观的发展过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旧哲学)的物质观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水、火、土、“元气”等“原初物质”当作世界的本原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最深层

次的原子理论,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认识既有合理性,

也有局限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①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②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根本)特性。

弄清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相互关系,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七)、意识论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三个决定性环节

2、意识的产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的决定作用

(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①,②,③,④,⑤

4、人工智能:

不能代替人的意识

(3)意识的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

③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作用;

④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首先表现在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②其次还表现在要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则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辩证法

(一)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1、唯物辩证的发展观:

联系.变化.发展

2、形而上学的发展观:

孤立.片面.静止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系统性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与系统:

哲学思想与科学理论

①系统的含义②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

结构性;

层次性;

开放性。

事物的永恒发展及规律

1、发展过程的含义

2、发展规律的含义:

所谓规律,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规律的特点:

客观性;

普遍性;

重复性;

稳定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第一,含义:

第二,表现形式: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

第二,正确理解斗争性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同一中把握斗争

2、内因和外因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2)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及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

性质的特殊性,地位的特殊性,解决方法的特殊性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大意义

这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这一原理是科学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理论基础。

这一原理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三)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1.质:

质是一事物区别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

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第二,注意要点:

事物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具有直接同一性,

同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

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开始,

认识事物的量则是认识的深化。

3.度: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体现了质和量的统一。

第二,现实意义

(2)量变与质变

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第一,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第二,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显著的变化。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区别:

量变与质变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突破了事物的度。

第二,联系: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c、相互渗透:

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复杂性).

3.质量互变规律原理的重要意义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第一,肯定方面是决定事物性质、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

第二,否定方面是同事物的性质相排斥,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2.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第一,相互区别第二,相互包含第三,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3.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扬弃

(3)否定之否定

1.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与途径、方

3.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重要意义

三、认识论

(一)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

(1)旧哲学的实践概念

1、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

唯心主义为主。

如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活动。

2、实践是人的一种本能的活动

旧唯物主义观点。

如费尔巴哈的饮食男女、适应环境的活动。

3、实践是一种道德活动

如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的“知行统一观”;

康德的“实践理性”。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

处理人类同自然的关系的实践活动

②社会关系实践:

处理和调整人类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③科学实验:

人们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尝试性、学习性的实践活动

实践的一般形式:

医生、教师、作家、艺术家等从事的工作

4、实践的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主体和客体

1、主体

①含义:

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②特点:

自然性、社会历史性、自觉能动性

③基本形式:

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人工主体

2、客体

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②特征:

客观性、对象性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两者相互规定,相互作用。

由此形成:

实践关系;

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

(二)认识过程-主体趋向客体

(1)由实践到认识的发展(第一次能动飞跃)

1、认识的形式

①感性认识

主体依靠感觉器官对客体的现象进行反映的认识形式

第二,特点:

直接性、形象性、表面性

第三,具体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②理性认识

主体依靠思维器官对客体的本质进行反映的思维形式

间接性、抽象性、本质性

概念、判断、推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相互区别;

第二,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反对割裂两者辩证关系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2、实现第一次能动飞跃的条件

①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②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和整理加工

(2)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能动飞跃)

1、第二次能动飞跃比第一次能动飞跃的意义更加重大

①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实现第二次能动飞跃的条件

①理论要符合实际

②形成可操作化的实践观念

③理论要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2、认识运动不断反复的原因

①认识的客体本身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矛盾有一个暴露的过程。

②认识的主体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具有不同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

③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认识的基础实践本身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3、认识运动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4)真理观

1、真理和谬误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认识。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歪确反映,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第一互相对立第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真理的特点:

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①任何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

②人类认识能力的本性能够不断地向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逼近

③任何一个具体真理都是真理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真理的相对性①从认识事物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有限的

②从认识事物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也是有限的

③从真理的适用范围来看,任何真理都是有具体条件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①互相区别

②互相统一:

互相包含;

互相渗透;

相对不断向绝对转化

③反对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反对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确定性的表现;

不确定性的表现;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我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党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思想路线同认识论路线的关系:

思想路线同认识论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则是认识论、方法论的一般原则的具体化,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和体现。

(三)价值-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

(1)价值及价值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价值的含义:

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对满足需要的承认;

2、价值的多样性:

①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具有不同的价值表现形式

②不同的人具有各自特殊的价值观念和标准

3、价值内在结构的基本要素

①价值的主体:

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

②价值的客体:

与满足主体需要相关联、相对应的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和功能

4、价值的统一性:

不管价值的类型有多少种,它始终是以主客体的需要与被需要关系为基础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是统一的;

同时,评价价值的标准是客观的,这也体现出价值的统一性。

(2)真善美

1、知识的价值

2、道德的价值

道德的含义及本质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依靠内在信念、社会舆论来处理以人为中心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它人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

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

3、美与美感

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感

4、真善美的统一

何谓真善美

真是指客观世界内在的规律性;

善指客观事物的社会功利性质;

美是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和谐一致。

真善美的统一关系

(3)价值的选择与实现

1、价值选择

主体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可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功利因素;

第二,情感因素;

第三,道德因素;

第四,审美因素;

第五,客观性因素。

2、价值的实现途径与方法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条件;

②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

3、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冲突与选择

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冲突

①何谓价值冲突:

所谓价值冲突,是指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②当前价值冲突的表现

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重构

①在价值选择上,坚持一元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和多元的个体价值取向的辩证统一

②坚持外在功利价值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统一

③坚持艰苦奋斗与适度消费的统一

四、唯物史观

(一)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

(一)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唯心主义历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唯物主义历史观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地理环境

①什么是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与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如地形、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海洋、矿藏以及动植物等等。

②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③正确对待地理环境:

既要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又要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2、人口因素

①什么是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密度、增长速度、分布和迁移等等。

②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③正确对待人口因素:

既要重视人口因素的作用,又要反对“人口决定论”

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③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社会形态的更替

(三)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

①社会有机体同自然界一样,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体系。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③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能够为人类所认识的,人们可以象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光来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特殊性

五、唯物史观

(二)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观念形态结构

(一)社会的经济结构

1、什么是社会的经济结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生产力

①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实际能力和程度。

②生产力的基本实体要素第一,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

第二,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

第三,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指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能够被人们改造、加工、制作的一切对象。

③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3、生产关系

①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物质关系。

②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③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和类型

第一,五种不同性质第二,两种基本类型

(二)社会的政治结构

1、什么是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宪法等一系列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关、政党等组织设施.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同生产力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②上层建筑

第一,上层建筑的含义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组织等。

第二,上层建筑的组成a、政治上层建筑b、思想上层建筑

社会的政治结构即是指政治上层建筑部分。

3、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①国家的起源②国家的实质③国体和政体④国家的职能

第一,对内职能第二,对外职能

(三)观念形态结构

1、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客观过程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

2、社会意识的结构

①从意识的主体角度,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第一,个人意识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反映,是个人独特的实践的产物。

第二,群体意识是一定的人群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是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和社会条件的反映.第三,相互关系

②从高低不同的层次角度,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第一,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具体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和自发的倾向等。

第二,社会意识形式是自觉建立起来的、理论化的、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形式。

第三,相互关系

③从社会意识形式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第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带有阶级性)

第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带阶级性)

六唯物史观(三)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动力系统)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根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二,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