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5345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物态文化层:

3、制度文化层:

4、行为文化层:

5、心态文化层:

四、简答题

1、简要回答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2、简要回答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3、简要回答心态文化层的基本内容。

4、简要回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五、论述题

1、试述“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2、试述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

3、结合实例论述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六、材料分析题

1、材料: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极普遍的词汇:

同样是“文化”一词,在不同的场合其涵义是各不相同的,有诸如“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他这个人真有文化”,“经济文化已经成为财富的主潮之一”等等说法。

《周易》有所谓:

“观乎天文以观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到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刘向《说苑·

指武》篇中说: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到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则别有见地的解释《周易》中的“文化”一词,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

西方人论述“文化”虽然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在1690年安托万·

菲雷蒂埃的《通用词典》中,其定义为“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

而“文化”一词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的表示方式,即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作了许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

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

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

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对文化作了一种新的解释,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在罗森塔尔·

尤金所编的《哲学小辞典》中认为文化"

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就是所谓"

广义的文化"

,而与之相对的"

狭义的文化"

则专指精神文化而言。

除以上各种解释外,尚有符号说、限定说等各种说法。

1952年,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发表《文化:

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文,对西方自1871年至1951年期间关于文化的160多种定义作了清理与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

“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

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

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

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的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

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中古今中外对“文化”的解释是否相斥,为什么?

 

(2)综合材料中各种定义的内在统一点,广义的“文化”包括哪几个层次?

2、材料: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情况,有关机构以上海市高校在校大学生(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了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以下为部分调查的数据:

大学生宏观上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的认识

(1)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的认知程度”,选择“一般”的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为30%,选“很高”的百分比是最少的。

(2)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个人偏好中,“很感兴趣”、“比较感兴趣”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大。

(3)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是课堂教育。

(4)关于传统文化对自己成长的作用,在“帮助很大”和“帮助比较大”的选项中,所占的比例都很小,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对自己的帮助一般。

大学生微观上对传统文化及相关知识的认识

(1)大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程度一般。

我们以大学生对“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的了解情况为例调查,我们发现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对具体的历史知识了解的程度不尽人意,有67.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

(2)大多数大学生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是有兴趣的。

以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来调查。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可以去看看”占了绝大多数,达到了82.1%。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展望的认知

(1)大学生对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还是很客观的。

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比例是42.7%,位居第一位;

有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洗礼下将会完成转变”;

有31.4%认为“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

(2)多数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相关知识。

但是,也有少部分同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是为了考试才学习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占12%);

更有少部分同学(17%)认为是完全不必要的

阅读以上材料,据材料中调查数据,结合自身对传统文化及教育的认知,谈谈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1、列星随旋,日月递炤,,。

2、礼义廉耻,,,国乃灭亡。

3、西伯拘而演《周易》;

4、所谓无治者,;

所谓无不治者,。

5、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

6、乾称父,,余兹藐然,乃混然中处。

7、夫耳闻之,,目见之,。

8、爱好读书,。

9、少而好学,。

10、学不必博,。

1、中国国土面积位于世界()。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2、被称作世界屋脊的是()。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

3、中国的四大盆地按从大到小排序是()。

A.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B.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四川盆地

C.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

D.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四川盆地

4、中国的三大平原按从大到小排序是()。

A.华北平原、长沙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5、下列关于中国气候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明显B.大陆性气候C.气候类型多样D.气候类型单一

6、历史上地形地貌“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

A.第一、第二级阶梯内B.第一级阶梯内C.第二级阶梯内D.第三级阶梯内

7、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东北稠密,西南稀疏B.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C.西北稠密,东南稀疏D.西南稠密,东北稀疏

8、最终奠定今日中国疆域基础的是()。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9、秦统一中国后实行的政区制为()。

A.郡县二级政区制B.分封制C.道县二级政区制D.道州县三级政区制

10、中国的地势()。

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

三、名词解释题

1、自然地理环境:

2、人文地理环境:

3、政区:

4、地理环境:

四、简答题

1、简要回答中国历史地理环境要素疆域和政区的基本特征。

2、简要回答中国历史地理环境要素民族和人口的基本特征。

3、简要回答中国历史地理环境要素地形和地貌的基本特征。

4、简要回答中国历史地理环境要素气候的基本特征。

5、简要回答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论述题

1、论述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的原因。

2、论述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3、论述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4、论述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

东汉班超重开丝绸之路,使西域南道出现了“大漠无兵阻,穷边有游客”的景象,唐玄奘不远万里到佛国印度取经,唐代高僧鉴真四次东渡日本,明朝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1)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粮食作物为小麦、谷子、高梁等,风味食品以面制品为主,如:

馒头、包子、花卷、饺子、烙饼锅贴等。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水稻广泛种植,风味食品大都用米制成。

如:

米粉、糕团、粽于、汤圆、糍粑、堆油、沙糕等,粥和饭的品种也繁多。

(2)我国南方服饰在用料上多以棉布为衣料,在形制上许多地方穿裙装,在穿鞋方面除穿布鞋、草鞋外,穿木屐的也很多。

我国北方服饰形制多为长衣或者袍类,衣料的颜色多采用深色,以厚、重为特点。

(3)南方屋顶高而尖,北方屋顶多平顶,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什么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礼之用,。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3、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然后知生于忧患,。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得道者多助,。

8、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10、靡不有初,。

1、新石器文化兴起于()。

A.黄河中游地域B.黄河上游地域C.长江中游地域D.长江下游地域

2、屈家岭文化兴起于()。

A.黄河中下游地域B.淮河中下上游地域C.长江中下游地域D.钱塘江流域

3、河姆渡文化兴起于()。

4、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为()。

A.游牧经济B.农耕自然经济C.庄园制经济D.商品经济

5、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出现在()。

A.西汉时期B.隋朝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

6、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出现在()。

A.春秋战国B.殷商西周C.东周D.隋唐时期

7、西方封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经济单位是(  )。

A.土地国有B.土地集体耕作C.领主庄园D.土地私有

8、中国农耕经济的早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

A.凝重性B.延续力C.渗透性D.包容性

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界诸子竞秀,其中墨家思想()。

A.仁义醇厚B.清静超逸C.因势严峻D.谨严兼爱

10、“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

1、农耕自然经济:

 

3、商品经济:

4、农耕文明:

5、土地所有制:

1、简要回答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特点。

2、简要回答中国农耕文明重心南移的轨迹。

3、简要回答中国的农耕经济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自然经济的差异。

4、简要回答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5、简要回答中国古代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的表现。

五、论述题:

1、试述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2、试述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3、试述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桓公问于管子曰:

“请问教数。

”管子对曰:

“民之能明于农事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蕃育六畜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树艺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树瓜瓠荤菜百果使蕃衮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已民疾病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知时:

曰‘岁旦阨’,曰‘某谷不登’曰‘某谷丰’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谨听其言而藏之官,使师旅之事无所与,此国策之者也。

国用相靡而足,相困揲而澹,然后置四限高下,令之徐疾,驱屏万物,守之以策,有五官技。

桓公曰:

“何谓五官技?

”管子曰:

“诗者所以记物也,时者所以记岁也,春秋者所以记成败也,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易者所以守凶吉成败也,卜者卜凶吉利害也。

民之能此者皆一马之田,一金之衣。

此使君不迷妄之数也。

六家者,即见:

其时,使豫先蚤闲之日受之,故君无失时,无失策,万物兴丰;

无失利,远占得失,以为末教;

诗,记人无失辞;

行,殚道无失义;

易,守祸福凶吉不相乱。

此谓君棅。

(此段文字选自《管子·

山权数》)

(1)这段文字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哪一种经济模式?

(2)这一经济模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何影响?

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

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釭置:

此其大较也。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此段文字选自《史记·

货殖列传》)

阅读材料,请概括材料中作者对农、工、商业关系的思想认识;

结合所学联系实际对上述思想进行简要评析。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1、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

2、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

3、不为而成,,夫是之谓天职。

4、天有其时,地有其财,,夫是之谓能参。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6、多见者博,,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7、少而好学,;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8、书犹药也,善读之。

9、黑发不知勤学早,。

10、书卷多情似故人,。

1、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  )。

A.夏B.商C.西周D.东周

2、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为()。

A.周公B.周文王C.周武王D.周康王

3、西周统治者划分为四个等级:

天子、诸侯、卿及()。

A.王B.爵C.司徒D.士

4、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

A.节日文化B.音乐文化C.礼乐文化D.民俗文化

5、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  )。

A.政治化B.经济化C.一体化D.伦理化

6、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四权有政权、族权、夫权及()。

A.军权B.神权C.君权D.法权

7、马克思将君主专制分为欧洲型及亚洲型,亚洲型的代表为中国与(  )。

A.朝鲜B.印度C.日本D.土耳其

8、刘秀建立东汉后,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为实事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是()。

A.吏部B.尚书台C.中书府D.门下省

9、中书官名,起于(   )。

A.西周B.东周C.西汉D.东汉

10、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

A.儒法合流B.中央集权C.伦理政治化D.政治伦理化

词解释

1、宗法制度:

2、嫡长子继承制:

3、封邦建国制:

4、宗庙祭祀制度:

5、家国同构:

1、简要回答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

2、简要回答分封制度的具体内容。

3、简要回答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4、简要回答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特点。

5、简要回答中国文化形成的政治型范式带来的正负价值。

1、试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能够长期延续的原因。

2、论述历史上儒法合流的影响。

3、试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中国古代法律中有送惩权规定。

所谓送惩权,是指父母如果认为子孙不孝,除可自行责惩外,还可以不孝的罪名请求地方政府代为惩治,甚或处死。

法律上明文规定“父母控子,即照所控办理,不必审讯”。

(2)1882年有一案例:

一个喝醉酒的儿子动手打斥他的母亲,其母便雇了几个人将他捆绑起来,不顾众人的苦苦哀求,将他活埋。

此案报官后,参与的众人因行为欠妥受到惩罚,而这位母亲却完全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国家的处分。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何种文化现象?

(2)结合材料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影响。

(1)《通典》卷三《食货典乡党》引宋孝王《关东风俗传》略云:

“昔六国之亡,豪族处处而有,秦氏失驭,竟起为乱。

及汉高徙诸大姓齐田以实关中,盖所以强本抑末之计也。

(2)据《华阳国志》载,卓王孙有家僮数千,郗从禽“奉侔公室,豪过田文,汉家食货以为称首”。

(3)唐柳芳《氏族》云:

“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肖为大;

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

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

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

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何种制度?

(2)结合所学联系实际谈谈这种制度的社会影响。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

1、,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2、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

3、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

4、,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5、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6、,,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7、壶空怕酌一杯酒,。

8、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夫忆妻兮父忆儿。

9、知心几见曾往来,。

1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1、在语言的三要素中,变化最慢的是()。

A.语音B.语法C.词汇D.语用

2、汉语词汇在语音形式上的发展规律是()。

A.由以单派生为主,逐渐变为以双音合成为主B.以双音合成为主,逐渐变为以单派生为主

C.双音合成词是唯一的形式D.单派生词是唯一的形式

3、联合国七种工作语言是()。

A.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和阿拉伯语

B.英语、俄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汉语和阿拉伯语

C.英语、俄语、德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汉语和阿拉伯语

D.英语、俄语、德语、挪威语、西班牙语、汉语和阿拉伯语

4、下列关于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语是孤立语B.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C.汉语是声调语言D.汉语是复综语

5、最早的汉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楷书

6、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字体是()。

7、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表意体系文字是()。

A.汉字B.圣书字C.楔形文字D.拉丁文字

8、在语言的各要素中,与文化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

A.词汇B.语法C.文字D.语音

9、下列没有体现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的重要影响的是()。

A.中国丰富的回文诗的出现B.北京语音作为普通话的标准语音

C.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实现言文一致D.秦代将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在全国推行

10、下列属于声调语言的是()。

A.汉语B.英语C.法语D.德语

1、文字:

2、表音文字:

3、表意文字:

4、金文:

5、雅言:

四简答题

1、简要回答汉字在世界文字中的地位及特点。

2、简要回答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汇方面的特点。

3、简要回答汉字形体演变规律。

4、简要回答汉字承载的文化信息。

5、简要回答小篆的特点。

四、论述题

1、论述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2、论述汉语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3、论述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六、材料分析题

1、材料:

(1)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汉语课程,而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数量更达3000万人之巨。

人们在互联网上用中文注册域名,视良好的中文水平为生存竞争新优势,为能够讲汉语而感到自豪。

法国总统希拉克鼓励法国青年学习中文:

“这是对未来的一个极佳选择”;

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在英国公民中普及中文学习;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表示她想学中文,而且要“寻觅一位好的老师”;

而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则语重心长地向国民呼吁:

新加坡绝不能将掌握华文的优势拱手让人……

(2)英国语言专家大卫·

葛拉多尔(DavidGraddol)不久前发表文章说,未来世界的人将能说超过一种的语言,英语将不再是独一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