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4678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

3•达尔文(英国)1859.11.24物种起源

达尔文学说的基本内容

(1)生物普遍具有变异现象

(2)一切生物都有高速率繁殖的倾向(繁殖过剩)

(3)一切生物实际生存数极其低微,原因是繁殖过剩引起的生存斗争

(4)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被保存,不利的个体被淘汰(自然选择)

(5)自然选择在不同方面保存和积累了不同器官、不同性状的微小变异,使后代离开祖先愈来愈远,通过性状分歧和中间类型的绝灭,逐渐形成新种。

(6)自然选择经常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斗争中改造生物体。

1过度繁殖现象]

2生存斗争动力联

3遗传和变异内因系

4适者生存结果J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

第二章

1.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

(1)原始大气

还原性

主要成分:

CO2、N2、NH3、CO、CH4、H2O(水蒸气)、H2S、HCN及少量的H2等

(2)生命化学演化的最初场所

(3)能源热能太阳能放电生命化学演化的催化剂

(4)原始海洋生命化学演化的中心

(5)原始地球条件:

没有氧气,最初形成的生命物质不会被氧化降解

能量输入一一紫外线辐射

其他因素如粘土矿物的化学催化作用、太阳和紫外线对有机分子的浓缩作用、火山爆发形成的特殊环境和条件等

2.生命化学起源的主要阶段

(1)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

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Miller根据原始地球的还原大气条件设计了一套密闭循环实

验装置,模拟和验证了非生命有机分子在原始地球环境中生成生物分子结构单元的化学动力

学过程。

(2)有机小分子形成生物大分子

陆相起源派:

认为由有机小分子物质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是在火山附近局部地区的高温

条件下发生的,生成的大分子再经雨水冲刷到海洋中。

海相起源派:

原始海洋里氨基酸和核苷酸可附着在粘土等物的活性表面上,在有适当的缩合剂(如当时可能有羟胺类化合物)的条件下,可发生聚合反应。

(3)

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

3•生命起源的水热模式

海烟囱喷出的有各种气体和金属、非金属,如CH4,H2,He,Ar,CO,C02,H2S,Fe,

Mg,Cu,Zn,Mn,Ba以及Si等。

金属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于喷口周围,逐渐堆积成黑色烟囱状构造。

喷口的热水水温达350C,与周围海水热交换后形成一个温度由350〜

0C的温度渐变梯度。

喷出的物质浓度也从喷口向外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化学渐变梯度。

提供了满足各类化学反应的条件。

4•生命起源中的关键因素

原始界膜的形成:

(1)界膜可以将多分子体系或生命体与海水隔开,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通过界膜可进行膜内外物质的交换,信息的传递,能量的转换以及刺激的传导等重要生命活动。

(2)遗传密码的起源问题,也就是生物体内转录和翻译(即核酸与蛋白质之间信息传递)系

统是怎样形成的问题。

第三章

1•化石的概念

2•化石形成的条件

(1)取决于生物死亡的数量

(2)取决于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程度

(3)取决于生物尸体掩埋的速度

(4)取决于石化的程度和快慢

3•化石的分类

(一)按保存类型分类

(1)遗体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里的古生物体本身

(2)模铸化石是指生物体在底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各种印模和复铸物

(3)遗物化石是指古代动物的粪便、卵(蛋)以及人类祖先使用的工具等

(4)遗迹化石是古代动物活动时留下的痕迹

(二)按化石的作用可区分为标准化石、指相化石和标记物化石

1标准化石存续时间相对较短,以致可用其作为所在地质年代标志的物种化石就叫做标准化

2指相化石能够指示当时地层沉积环境的化石叫做指相化石,如贝类的化石可指相为水。

3标记物化石指古代生物大分子留下的降解产物,如叶绿素的分解产物植烷的出现,表明已有光合作用的发生。

因此对标记物化石进行分离、鉴定,可确定生物的存在和属性。

第四章

时间

自然环境

生物类型

古生代

5.4亿-5

亿年前

地壳静止,浅海广布,气候温暖

海洋无脊椎动物盛行,出现两侧对称的躯体。

古杯类,软体动物(双神经纲、腹足纲和头足类)、环节动物(多毛类)、

节肢动物(二叶虫等)、腕足类、腹足类和棘皮动物、无脊椎动物大多数门都已经出现。

半索动物(笔石),海洋中海

藻繁盛,陆地上地衣繁盛。

脊索动物出现。

奥陶纪

5-4.35

浅海广布,气候

温暖

笔石类、珊瑚兴起

软体动物(头足类、菊石类、鹦鹉螺)所有现生的棘皮动物的主要纲无颌类脊椎动物出现(淡水无颚鱼)陆生孢子植物出现

大量海洋动物灭绝。

志留纪

4.35-4.1

末期造山运动,局部干燥,海面缩小,陆地增多

笔石类、珊瑚类进一步繁盛无颌鱼类辐射;

裸蕨、陆生维管植物出现;

最早的陆生动物出现,海蝎(板足鲎)大量出现;

最早的昆虫类和蛛形类;

有颌鱼类出现(盾皮鱼类,棘鱼类);

三叶虫衰退。

泥盆纪

4.1-3.55

海陆变迁,出现广大陆地,气候干执

1八、、

菊石出现;

原始裸子植物出现;

最早的森林出现;

主要的维管植物辐射;

蕨类繁盛、鱼类繁盛;

两栖类兴起;

昆虫开始具备飞行能力。

较多的三叶虫等海洋类动物灭绝。

石炭纪

3.55-2.9

5亿年

.、八

造山运动,气候温暖湿润

森林繁茂;

石松类、科达类、种子蕨和真蕨大量出现;

最早的现代土壤出现;

裸子植物兴起;

蚯蚓、马陆、长脚蜘蛛、蜻蜓、直翅类、蜚蠊;

爬行类兴起、两栖类繁盛,昆虫适应辐射;

最早食花粉的昆虫出现。

大量的鲨鱼。

三叶虫大部分绝灭;

2.95-2.5

造山运动频繁,气候干热

厥类衰退,办铁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戊;

爬行类适应辐射(杯龙目、盘龙目和兽孔目),菊石类又一

次辐射。

植物-授花粉者的协同进化开始。

三叶虫、海蝎等全部灭绝,海洋无脊椎动物83%的属灭绝,

75%陆地脊椎动物灭绝,是地球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

中生代

2.5-2亿

年前

早期气候干燥,中后期气候温和,晚期湿热,地壳平静

裸子植物成林(本内苏铁、苏铁、银杏、松柏等);

蜻蜓和直翅目的辐射;

菊石第三次辐射。

爬行类占优势(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龟鳖

类、鱼龙出现;

原始哺乳类出现,无尾两栖类出现;

炭化成煤;

种子厥火绝。

又一次大灭绝事件,海洋无脊椎动物20%的科灭绝,包括有些双壳类、头足类、腹足类、腕足类、海绵动物、海生爬行类灭绝。

侏罗纪

2-1.35

气候温暖,有气候带分布,有内海,大陆漂浮。

裸子植物为主(苏铁、银杏、松柏),被子植物出现;

现生授粉昆虫出现。

爬行类繁盛、槽齿类绝灭,翼龙类出现,始祖鸟出现,单孔类多,原始有袋类出现;

真骨鱼类辐射、菊石类第四次辐射。

白垩纪

1.35-0.6

有造山运动,火山活动多,大陆分开,后期气候变冷。

被子植物辐射(山毛榉、榕树、木兰、枫、栋、杨、樟、胡桃、悬铃木等),裸子植物衰退;

本内苏铁绝灭;

白蚁、蛾类、黄蜂、蜜蜂、蜥蜴、蛇类开始出现;

胎盘哺乳类及鸟类兴起,翼龙繁盛;

螺和蚌广泛分布;

灵长类出现;

末期出现大火绝,恐龙和菊石类彻底火绝。

新生代

6500-17

5万年

气候渐冷,造山

运动

最早的啮齿类;

现生鸟类主要类群出现。

如苍鹭、鹰、鸵鸟、鹦鹉等;

鲨鱼繁盛;

有袋类、食肉类和有蹄类广布。

类人猿出现,南方古猿。

鸟类及哺乳类适应辐射;

直立人发展;

现生动物和植物的绝大多数已经出现。

175万-

冰川广布,黄土生成

被子植物繁茂,草本植物发达,人类发展

第五章

1•植物界的系统发展

一、藻类植物时代

从前寒武纪至泥盆纪4.05亿年前,在地球上以藻类为主,所以称为藻类植物时代。

二、蕨类植物时代

从泥盆纪到二叠纪早期,地球上以蕨类植物为主。

这个时代植物已经登陆,所以又称陆生植物时代

早期以裸蕨为主

中期以石松和楔叶植物为主

晚期以真蕨中的厚囊蕨和种子蕨为主

裸蕨是最先登陆成功的植物,裸蕨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但已经古假根和原始的输导组织。

物体麦面还有防止水分蒸发的角质层和气孔。

志留纪晚期:

顶囊蕨或光蕨

泥盆纪早、中期:

莱尼蕨、裸蕨、霍尼蕨、工蕨。

裸蕨类在植物进化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从藻类发展而来,随后又由它分化出具有根茎

叶的石松亚门、楔叶亚门和羽叶亚门

石松类:

早泥盆纪:

草本(刺石松、星木属)

泥盆纪-石炭纪:

乔木(鳞木属、封印木属)

楔叶类:

泥盆纪:

草本

石炭纪:

乔木(芦木属)-二叠纪绝灭。

真蕨类:

小原始蕨属

大型真蕨。

二叠纪:

大部分消失,现代真蕨中的多数种类产生于三叠纪和侏罗纪。

(苔藓植物:

泥盆纪早期-带叶苔

分化出苔类和藓类

苔藓植物来源于绿藻,是植物界进化的一个侧枝)

三、裸子植物时代

早期主要是苏铁和本内苏铁植物

晚期在北半球主要是银杏和松柏、在南半球是松柏

泥盆纪中期:

原裸子植物一一无脉树、古蕨属

原裸子植物在泥盆纪晚期绝灭。

四、被子植物时代

1假花学说(恩格勒学派):

被子植物来源于具单性花的高等裸子植物弯柄麻黄。

2真花学说(毛茛学派):

原始的被子植物是由具有两性孢子叶球的本内苏铁演化而来。

木兰属为原始类群,以两性花、双被花、虫媒花为原始特征。

被子植物演化体系

1白垩纪早期出现;

2晚白垩纪开始繁盛;

3白垩纪和第三纪早期,以乔木为主,到第三纪渐新世出现灌木和草本;

4第三纪中期,由于传粉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异花传粉和杂交;

5第四纪,受寒流影响,多倍体大量出现。

被子植物演化的四个阶段

第一是乔木阶段(白垩纪到始新世)

第二是灌木和草本阶段(渐新世后期到新第三纪早期)

第三是杂交阶段(新第三纪后期)

第四是多倍体阶段(第四纪)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演化体系

脊椎动物时代

1•鱼类

2.两栖类

从泥盆纪末期到石炭纪末期(3.5—2.85亿年前)是两栖动物的时代

迷齿亚纲(Labyrinthodontia)石炭纪和三叠纪,头骨坚固,椎骨复杂壳椎亚纲(Lepospondyli)石炭纪至三叠纪(?

二叠纪),具有线轴状椎骨

滑体亚纲(Lissamphibia)三叠纪至现代

(最早的两栖类动物:

鱼石源)

现生两栖类

3.爬行类

石炭世早期:

林蜥、古石蜥(加拿大)二叠纪早期:

蜥螈(西蒙螈)(美国德州)

爬行类的演化无孔亚纲

杯龙目(Catylosauria),最原始的爬行类。

龟鳖目(Cheloia),具有函状骨甲的爬行类。

中龙目(Mesosaurda),原始小型淡水中生活的爬行类。

双孔亚纲鳄目(Crocodilila),鳄类和短吻鳄类,最高等的爬行动物。

蜥臀目(Saurischia)、鸟臀目(Ornithischia)都是恐龙类(Dinosauria),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类。

上孔亚纲

鱼龙目(Ichthyosauria),海生鱼形爬行动物

下孔亚纲

盘龙目(Pelycosauria),原始的似哺乳爬行动物

兽孔目(Therapsida),进步的似哺乳爬行动物现生爬行类

龟鳖类

喙头类

蜥蜴类

蛇类

鳄类

4鸟类

始祖鸟

时代:

侏罗纪

分布:

欧洲德国巴伐利亚州

始祖鸟具有爬行类和鸟类的过渡形态

始祖鸟不是现代鸟类的祖先,只是进化的一个侧支

5•哺乳类

哺乳动物是多系起源

哺乳类起源于爬行动物兽孔目中较进步的原始兽齿类

兽孔目繁盛于二叠纪中期至三叠纪。

分为异齿兽类和兽齿类。

{最早的哺乳类动物:

摩根锥齿兽类(英国威尔士地区和中国云南的晚三叠世地层中)

侏罗纪早期。

全身覆盖着一层毛发,嘴尖牙利,捕食昆虫和蠕虫等小型食物。

}

1•自然选择的作用——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2.Hardy-Weinberg定律

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下列五个条件的情况下:

1种群无限大;

2随机交配;

3没有突变发生;

4没有新基因加入;

5没有自然选择。

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将在世代遗传中保持稳定不变。

3•影响进化的其它因素

(1)遗传漂变

由于小群体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增减其至丢失的现象称为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也称随机漂

变、遗传偏离或赖特效应

(2)奠基者效应

也叫建立者效应,它是遗传漂变的一种极端的情况。

(3)瓶颈效应

许多生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有很大的差异•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

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种种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又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增多。

因此形成

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这一瓶颈部分即为冬季数量减少的时期。

(4)不随机的交配一一性选择

随机交配是维持基因频率不变的必要条件•但实际情况是,自然种群中个体间的杂交几乎永远

不是随机的。

(5)迁移或基因流动

迁移必然导致基因流动。

在整个种群范围内,基因流动并不改变等位基因的频率。

但当迁移者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当地群体的有差异时,可以改变当地群体等位基因的频率。

(6)近亲交配

亲缘关系较近的2个个体间的交配称为近亲交配(简称近交)。

(7)中性变异

即指那些对生存既无益也无害的变异性状,其中有分子水平的也有个体水平的

第七章

1•隔离机制

隔离的机制很复杂,如果以受精产生合子为指标,可分为合子前隔离以及合子后隔离(狭义

的生殖隔离)。

合子前的隔离多为生态的、行为的等原因;

合子后的隔离,一般是遗传的或生理的原因。

一、合子前隔离

(1)地理(空间)隔离: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群体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彼此不能相遇。

如海洋、大片陆地、高山和沙漠等,阻碍了生物的自由迁移、交配、基因交流,最后就形成为独立的种群。

(2)生态(生境)隔离:

由于食性、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点的不同,使几个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交配不易成功的隔离机制。

(3)季节(时间)隔离:

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生育季节和时间,如动物的发情期、交配期;

植物的开花期和授粉期等,如果同种群体间的生育季节和时间不同,就会造成季节隔离或时

间隔离,阻止了基因的交流,从而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

(4)性别(行为)隔离:

性别隔离即在不同物种的雌雄性别间,相互吸引力微弱或缺乏而造

成的隔离。

性别隔离往往与行为隔离联系密切,因为两个隔离的群体在行为上的不同主要表

现在交配行为(交配习性)上。

(5)机械(形态)隔离:

机械隔离也称形态隔离,指的是生殖器或花器在形态上的差异而出现的隔离。

二、合子后隔离

(1)配子或配子体隔离

配子或配子体隔离(gameticisolation),即一个物种的精子或花粉管不能被吸引到达卵或胚珠内,或者它在另一个物种的生殖器内不易存活所产生的隔离。

(2)杂种不活

杂种不活即杂种合子不能存活,或者在适应性上比亲本差。

杂种的生活力很低,往往不能成活。

杂种合子的生命,在任何阶段都可以突然停止。

山羊x绵羊的杂种,在胚胎早期生长正常,但很多却在出生前死去。

(3)杂种不育

指F1杂种虽然能生存,但不能产生具有正常有功能的性细胞。

要使种间能够交流基因、还要求杂种是能育的。

杂种如果不能产生后代,其结果是基因还是不能交换。

(4)杂种体败坏

杂种体败坏即子二代或回交杂种的全部或部分不能存活或适应性低劣。

种间基因交换的最

后一道障碍发生在F2产生之后的阶段。

2•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1)物种形成是生物对不同生存环境适应的结果

物种形成不但表示生物类型的增加,而且它为新生物类型提供新的进化起点。

(2)物种间的生殖隔离保证了生物类型的稳定性

(3)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4)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3•分化式进化

这类进化包括有形态生理上的趋异、趋同,辐

射、平行、重复等形式

(1)趋异(分歧)

最初由一个共同的祖先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向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发展的进化过程称趋

异,也称分歧

(2)趋同

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一相似,而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所形

成的体形或器官等等相似的现象。

(3)辐射

某一类群的趋异向着辐射状的多种不同方向发展,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这种多方向

的分歧叫辐射或适应辐射。

(4)平行

平行进化是指两个来自共同祖先的类群,由于生活在不同环境下而产生分歧,后来又由于生

活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而产生相似的适应性状。

(5)重复

是指由一个原始祖先分化出在形态学上相似个体的进化

4.进化的不可逆性

生物进化,从总的说来是不可逆的。

已经演变的物种不可能回复祖型;

已经灭亡的种类,不

能再重新出现。

也就是说,不论是前进的进化,或是减退的进化,凡进化了的生物,就不会复原了。

这是一个规律性的现象。

第八章

1.人的分类地位

现代人类在分类系统上属于:

哺乳动物纲ClassMammalia

灵长目OrderPrimates

人猿超科SuperfarmilyHomminoidea

人科FamilyHominidae人属GenusHomo

智人种Homosapiens

2.早期人类进化的主要阶段

(1)能人

约230万〜180万年前,分布在东非和南非。

能人已能制作石器,创造的文化称为奥杜韦文化(坦桑尼亚)。

特点:

拇指和其他四指能够对握已经会打猎

(2)直立人

直立人或称爪哇直立人,大致在50万〜200万年前。

股骨长直,适于直立行走。

北京直立人20~50万年前

(3)智人

早期智人:

25万〜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

特征是脑容量大,在1300毫升以上;

眉嵴发达,前额较倾斜,枕部突出,鼻部宽扁,颌部前突。

代表人种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德国)距今15万-3.5万年前晚期智人:

5万~1万年前会制造磨光的石器和骨器,已学会钻木取火克罗马农人(法国)

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

3•现代人种的产生和分化

(1)黄种(蒙古人种)

分布于亚洲大陆东半部、太平洋群岛以及南北美洲大陆包括现代的中国人、蒙古人、日本人、

印第安人等等。

黄种人约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起源于亚洲中部和东部。

黄种人也向欧洲和澳大利亚扩展。

(2)白种(欧罗巴人种)

其中有的支系分布于欧洲、北非、西亚和北印度等地。

近几百年来,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又逐渐分布到美洲、南非和大洋洲等地。

约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白种的基本人群起初在地中海沿岸,即南欧、北非和西南亚的某些

自然分布区。

后来逐渐散居到整个欧洲和北非。

同时,有一部分不断向外扩展。

与其他人种,特别是黑人长期混杂,形成了过渡性的类型,如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人种;

其中

的南欧人种,大约是公元前4千至3千年前扩展到印度南部,与古代维达人混合而形成南印度人种。

(3)黑种(尼格罗人种)

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美拉尼西亚、加里曼丹等地。

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南亚首先形成非洲黑种人的祖先类型,然后向西南方迁徒,途经阿拉

伯半岛进入非洲东北部。

然后再扩大到非洲的其他地区

4•现代人种起源

迁徒说,也称代替说。

它认为各人种是由一个已具有现代人形态的人群迁入、代替(消灭)当

地原有的人群而形成的。

迁徒说也称单中心说。

但这个现代人的起源中心还不能肯定。

过去

认为在西亚,近年来在南非也发现了较早的现代人化石,因而有人主张南非是现代人种的起

源地。

5•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

生产:

人类社会的生产(包括工具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受其制约的社会制度;

文化水平等对人类体质的形成起着主导的作用;

选择:

人种的肤色、发形等与选择的作用关系极大;

隔离:

人种的分化与隔离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迁徒:

人种的形成与迁徒也是分不开的,许多人种在形成过程中都有过迁徒的历史。

迁徒有

利于扩大和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有利于不同人种的交往和混杂;

人种混杂:

人种混杂也是影响种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