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4495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解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讲解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讲解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讲解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讲解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讲解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x

《讲解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解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讲解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x

-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结果

-相关的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情况

-监管机构的监管情况及结果

-以前审计情况

-其他相关内容

(2)初选项目的评估,确定备选项目及期优先顺序(30)

内容:

-项目重要程度,评估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关注程度、资金和资产规模等

-项目风险水平,评估项目规模、管理和控制状况等

-项目审计预期效果

-审计频率和覆盖面

-项目对审计资源的要求

3.评估配置审计资源,确定审计项目,编制审计项目计划

(1)评估审计资源(42):

-审计人力资源-审计时间-审计技术装备-审计经费

(2)确定审计项目(40):

根据项目评估结果确定审计项目计划

必选审计项目:

法律法规规定每年应当审计的项目;

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要求审计的项目;

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的审计项目。

(审计机关对必选审计项目,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

(3)编制审计项目计划(37)

审计项目名称;

审计目标,即实施审计项目预期要完成的任务和结果;

审计范围,即审计项目涉及的具体单位、事项和所属期间;

审计重点;

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单位;

审计资源

※注意跟踪审计方式和审计调查的特别要求。

(4)审计项目审计审批:

按审计机关规定程序审定(31)。

报经本级政府行政首长批准并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41)。

(三)、审计计划的协调

审计项目间的协调

——对必选审计项目的确定(32)

——审计项目与专项审计调查项目计划的协调(36)

——直接审计下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内的项目计划协调(33)

——授权审计项目计划的协调(34)

——国外援贷款项目审计计划的协调(35)

——同一年度内对同一被审计单位安排的不同审计项目间的协调(43)

审计计划编制工作的协调

——指导下级审计机关编制审计计划(46)

——计划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工作上的协调(39)

(四)、项目计划调整(45):

7种情形

(五)、审计工作方案

1.编制前提(47):

项目计划确定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多个审计组共同实施一个审计项目或者分别实施同一类审计项目的

2.编制部门:

审计机关业务部门

3.编制方法(48):

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形成过程中调查审计需求、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情况,开展进一步调查,对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和项目组织实施等进行确定

4.内容(49):

审计目标;

审计范围;

审计内容和重点;

审计工作组织安排;

审计工作要求。

5.审批(50):

按审计机关规定程序审批。

6.调整(51)

(六)、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和结果统计(52、53)

五、审计实施

(一)组成审计组(54)

1.组长:

审计机关确定。

(1)工作职责(177):

①编制或者审定审计实施方案;

②组织实施审计工作;

③督导审计组成员的工作(178):

将具体审计事项和审计措施等信息告知审计组成员,并与其讨论;

检查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进展,评估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质量,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给予审计组成员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④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⑤组织编制并审核审计组起草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专题报告、审计信息;

⑥配置和管理审计组的资源;

⑦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2)承担责任事项(179):

①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或者组织实施不当,造成审计目标未实现或者重要问题未被发现的;

②审核未发现或者未纠正审计证据不适当、不充分问题的;

③审核未发现或者未纠正审计工作底稿不真实、不完整问题的;

④得出的审计结论不正确的;

⑤审计组起草的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反映的问题严重失实的;

⑥提出的审计处理处罚意见或者移送处理意见不正确的;

⑦对审计组发现的重要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报告的;

⑧违反法定审计程序的。

2.主审:

审计组长根据需要确定

(1)工作职责(180):

根据分工和组长委托,起草实施方案、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

对主要审计事项进行审计查证;

协助组织实施审计;

督导审计组其他成员工作;

审核底稿和证据;

组织审计项目归档、组长委托的其他工作(7项)

(2)承担责任事项(181):

在受委托的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3.成员:

(1)工作职责(175):

①遵守本准则,保持审计独立性;

②按照分工完成审计任务,获取审计证据;

③如实记录实施的审计工作并报告工作结果;

④完成分配的其他工作。

(2)承担责任事项(176):

①未按审计实施方案实施审计导致重大问题未被发现的;

②未按照本准则的要求获取审计证据导致审计证据不适当、不充分的;

③审计记录不真实、不完整的;

④对发现的重要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报告的。

(二)制作并送达审计通知书(55、56):

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依据、审计范围、审计起始时间、审计组组长及其他成员名单和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

同时,还应当向被审计单位告知审计组的审计纪律要求。

※注意跟踪审计方式和审计调查的特别要求。

(三)开展调查了解

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

(1)内容(60):

-单位性质、组织结构

-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

-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

-适用的业绩指标体系以及业绩评价情况

-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61,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

-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62,一般控制,应用控制)

-经济环境、行业状况及其他外部因素

-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情况

-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2)方法(63):

-书面或者口头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相关人员;

-检查有关文件、报告、内部管理手册、信息系统的技术文档和操作手册;

-观察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场所、设施和有关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追踪有关业务的处理过程;

-分析相关数据。

(3)目的(59):

为作出下列职业判断提供基础:

-确定职业判断适用的标准;

-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

-判断问题的重要性;

-确定审计应对措施。

(4)范围和程度的确定(64):

根据审计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运用职业判断确定

2、确定职业判断适用的标准:

(1)内容(65):

-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

-预算、计划和合同

-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

-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

-公认的业务惯例或者良好实务

-专业机构或者专家的意见

-其他标准

(2)确定标准的原则(66):

职业判断所选择的标准应当具有客观性、适用性、相关性、公认性。

标准不一致时,审计人员应当采用权威的和公认程度高的标准。

3、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67):

结合适用的标准,分析调查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判断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

4、判断问题的重要性(68、69):

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可能存在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环境,判断其重要性

根据可能存在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环境,判断其重要性。

应当关注的因素:

-是否属于涉嫌犯罪的问题

-是否属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的问题

-是否属于故意行为所产生的问题

-可能存在问题涉及的数量或者金额

-是否涉及政策、体制或者机制的严重缺陷

-是否属于信息系统设计缺陷

-政府等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的关注程度

-其他因素

●对合规审计和绩效审计只作定性判断,不要求定量运用;

对财务报表审计参照注册会计师准则确定重要性水平。

(70)根据重要性判断结果,重点关注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以确定审计事项和审计应对措施

5、确定审计应对措施:

-怎么审:

确定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包括是否测试内控和检查信息系统,对每一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何时审:

确定审计时间

-谁来审:

确定执行的审计人员

-其他必要措施

针对审计事项确定的审计应对措施包括(73):

(1)评估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测试情况:

75);

(2)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检查情况:

76);

(3)确定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

(4)确定审计时间;

(5)确定执行的审计人员;

(6)其他必要措施。

6、制作调查了解记录(104)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的调查了解情况

(2)对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可能性的评估情况

(3)确定的审计事项及其应对措施

●调查了解记录数量及其格式,由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署派出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7、编制审计实施方案(58):

(1)内容:

-审计目标;

-审计范围;

-审计内容、重点及审计措施,包括审计事项和确定的应对措施;

-审计工作要求,包括进度安排、内部重要管理事项及职责分工。

(2)审定(79):

一般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经审计组组长审定,并及时报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备案。

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

(3)调整实施方案的情形(78):

——审计计划、工作方案发生变化的

——审计目标发生重大变化的

——重要审计事项发生变化的

——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审计组人员及分工发生重大变化的

——需要调整的其他情形

※应当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的调整事项(80):

审计组组长;

现场审计结束时间

(四)、实施审计

1、审计方式(88):

全部项目审计(89);

部分项目审计(90);

抽样审计(91)

2、审计方法(92):

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

3、审计取证

(1)取证途径(83):

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

(2)证据的特性(84、85、86):

适当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充分性

(3)取证确认(94):

取得证明被审计单位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其他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证据材料,应当由提供证据的有关人员、单位签名或者盖章;

不能取得签名或者盖章不影响事实存在的,该审计证据仍然有效,但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

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可以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

(4)对重要问题的取证程度(99):

标准——应当是什么:

判断是否存在问题的依据

事实——是什么:

客观存在和发生的情况,事实与标准之间的差异构成审计发现的问题

影响——怎么样:

问题产生的后果

原因——为什么:

问题产生的条件

(5)特殊取证情况

-电子审计证据(87)

-利用聘请外部人员的专业咨询和鉴定(97)

-利用外部工作结果(98)

(6)证据评价(100):

持续评价适当性和充分性;

采取替代审计措施获取证据;

无法获取证据的处理(报审计机关采取其他措施或不用审计结论)

(五)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1、主要内容:

-审计项目名称;

-审计事项名称;

-审计过程和结论(审计实施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取得的审计证据名称和来源、审计认定的事实摘要、得出的审计结论及依据的标准(107);

-审计人员姓名及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日期并签名;

-审核人员姓名、审核意见及审核日期并签名;

-索引号及页码;

-附件数量。

2、要求:

(1)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每一审计事项,不论审计是否发现问题,均应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一个审计事项可以编制多份审计工作底稿(105)

(2)附证据(108):

审计证据材料应当作为调查了解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的附件。

一份审计证据材料对应多个审计记录时,审计人员可以将审计证据材料附在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审计记录后面,并在其他审计记录中予以注明。

(3)审计组长审核:

在起草审计报告前,审计组长应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内容:

109)并提出明确的审核意见(110,予以认可、责成采取进一步审计措施、纠正或责成纠正不恰当审计结论)

(六)记录重要管理事项(111)

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情形及采取的措施

聘请外部人员的相关情况

被审计单位承诺情况

审计报告征求意见情况、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及采纳情况

审计组对发现的重要问题和审计报告的讨论过程和结果

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复核情况和意见

审理机构审理情况和意见

审计机关审定情况和意见

未能遵守的约束性条款及原因

审计任务无法完成的原因和影响

其他重要管理事项

可以使用承诺书、内部审批文稿、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审理意见书等多种书面形式加以记录

六、编审审计报告:

1、审计报告的要素(122):

标题、文号、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项目名称、内容、审计机关名称、签发日期;

经济责任审计还包括被审计人员姓名及职务(122)

2、审计报告的内容(123)

——审计依据

——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

——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审计评价意见

——以往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和审计建议采纳情况

——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违规行为和其他重要问题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意见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审计移送处理事项的事实和移送处理意见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根据需要提出的改进建议

——根据情况,还包括有关整改情况、被审计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和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应承担的责任、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

●项目审计成果均应体现在审计报告中;

根据各项目审计结果内容有所不同;

拟制定审计报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等主要审计文书参考格式

3、审计报告的编审

(1)审计组讨论形成审计结果记录文书(事项:

131):

-评价审计目标的实现情况

-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完成情况

-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132,审计组长负责)

-提出审计评价意见(133)

-评估审计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考虑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原因和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134)

-提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处罚意见:

(关注因素(135):

考虑法律法规规定,审计职权范围,问题性质、金额、情节、原因和后果,同类问题处理处罚的一致性,其他因素)

-其他有关事项:

如被审计人员责任界定(136)

(2)提出审计组审计报告,送出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137)

——按审计机关规定程序审批

——以审计机关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和拟处罚的有关责任人员的意见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征求被审计人员意见;

必要时,征求有关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

——对重大经济案件调查等特殊事项,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不征求意见

(3)对反馈意见的处理(138)

——进一步核实,对审计报告作必要修改

——对采纳情况和原因作出书面说明

——对未在法定时间内提出书面意见的情况作出书面说明

(4)起草审计决定和移送处理书(139)

①审计决定书内容(127):

-审计的依据、内容和时间

-违规行为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依据

-处理处罚决定执行的期限和被审计单位书面报告审计决定执行结果等要求

-依法提请政府裁决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②移送处理书内容(129):

-审计的时间和内容

-依法需要移送的事项的事实、定性及其依据和审计机关的意见

-移送的依据和移送处理说明

-所附的审计证据材料

(5)送业务部门复核(报送材料:

140)

-审计报告;

-审计决定书;

-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及审计组采纳情况的书面说明;

-审计实施方案;

-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审计证据材料;

-其他有关材料。

(6)业务部门复核,提出书面复核意见

复核事项:

(141)

——审计目标是否实现

——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事实是否清楚、数据是否准确

——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意见是否恰当,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恰当

——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合理意见是否采纳

——其他事项

(7)业务部门报送审理机构审理(142)

(8)审理机构审理

①审理内容(143):

-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和充分,

-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

-评价、定性和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

-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②方式(144):

-就有关事项与审计组及相关业务部门沟通

-必要时可参加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会议

-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相关情况

-对复杂问题可以组织专家论证

③可采取的措施(145):

-出具审理意见书,

-要求审计组补充重要审计证据,

-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进行修改

④报送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146)

(9)审计机关审定(147、148、149)

(10)送达报告、审计决定书(150)

-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调查)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

-审计决定书送达被审计(调查)单位及被处罚相关责任人员

※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要素和内容:

与审计报告基本一致,还应根据专项审计调查目标提出改进建议(125)

●专项审计调查与审计项目的文书模式基本相同:

发现审计监督对象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决定的,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审计决定书;

需要移送的,再出具审计移送处理书

七、审计结果公布

公布审计结果的内容(158)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处理处罚决定及审计建议

——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

公布审计结果的程序(160、162)

——保密审查和审核(专门机构统一办理)

——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按规定需要报经政府审的,未经批准不得公布

八、审计整改检查

检查内容(164):

-执行作出的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情况

-对要求自行纠正事项采取措施的情况

-落实审计建议情况

-移送处理事项采取措施情况

检查方式:

-在规定时间内检查或了解整改情况(165)

-实地检查、审阅书面资料、结合下一次审计进行检查,并取得证明材料(166)

检查报告:

审计机关就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时间、范围、对象和方式)、被审计单位和其他单位整改情况、未整改事项的原因和建议向审计机关提出检查报告;

审计机关汇总向本级政府报送关于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168、171)(由指定部门负责)

九、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

(1)审计质量控制要素

●按照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理念,审计机关层面应围绕五个要素建立质量控制制度:

审计质量责任

审计职业道德

审计人力资源

审计业务执行

审计质量监督

(2)审计项目分级质量控制

●在审计项目层面,实行分级质量控制(174)

※审计组(前已述,略)

※业务部门

-职责(6项):

提出审计组长人选;

确定聘请外部人员事宜;

指导、监督审计组的工作;

复核审计报告等审计项目材料;

根据需要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和汇总审计结果;

其他职责(182)

-责任(5项):

对审计组请示事项未采取措施导致严重后果的;

复核未发现审计报告等审计项目材料存在重要问题的;

复核意见不正确的;

要求审计组不在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中反映重要问题的;

汇总审计结果出现重大错误、造成不良影响的(183)

※审理机构

-职责(3项):

审查修改审计报告等审计文书;

提出审理意见;

其他职责(184)

-责任(3项):

审理意见不正确的;

对审计报告等审计文书修改不正确的;

审理应当发现而未发现重要问题的(185)

※总审计师

※审计机关负责人

-职责(4项):

审定审计项目目标、范围和审计资源的配置;

指导和监督检查审计工作;

审定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

审计管理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项目实施结果承担最终责任

(3)审计质量监控

#审计业务质量检查(190-193)

——检查内容:

建立和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遵守法律法规和准则情况、其他事项。

重点关注审计结论的恰当性和审计处理处罚意见和合法性和适当性

——纠正应当作出而未作出审计决定的行为和作出的审计决定不合规的行为

#审计业务年度考核(194)

#优秀项目评选、表彰(195)

#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的持续评估(196)

十、跟踪审计的特殊要求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应当列明跟踪的具体方式和要求(37)

-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跟踪的具体方式和要求(56)

-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对整个跟踪审计工作作出统筹安排(58)

-审计组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及时向被审计单位通报,并要求其整改(124)

-跟踪审计实施工作全部结束后,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当反映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