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人口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4468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5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人口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人口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人口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人口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人口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人口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人口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人口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人口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21.8

2200.15

1.北京市该年出生率只有6.1%,而人口净增长却达到了36.3万人,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增长人数多B.机械增长人数多

C.逆城市化现象D.死亡率低

2.该年四个省、市、区中死亡人数最少的是(  )

A.海南省B.北京市C.上海市D.新疆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

C.原有人口基数小D.大量人口迁入

4.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B.劳动就业压力增大

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5~7题。

5.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6.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

7.该现象会(  )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8题。

8.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

回答9-10题。

9.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

A.10、11      B.11、12      C.11、10      D.12、10

10.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A.1、2、3      B.4、5、8      C.7、9、10     D.6、11、12

11.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一:

2000年和2050年(预测数据)我国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图3-1-4)。

材料二:

美国人口构成图。

(1)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分析,2050年与2000年相比,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2)据统计,全世界科技移民的40%被吸引到美国,在全美从事科学和工程项目工作的人员中72%出生在发展中国家。

试说明当今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该种人才迁移的影响。

(16分)

13.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32分)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

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

下图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下图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20世纪末江苏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1)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请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12分)

(2)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0分)

(3)在江苏省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及其详细解析

1.B 【解析】北京市的人口增长是由于人口迁移造成的。

2.A 【解析】根据死亡人口的计算公式:

人口总数×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即可计算出来。

3.D 【解析】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人口数量增加,说明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

4.B 【解析】外来人口中主要集中劳动年龄阶段,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会造成就业压力增大。

5.A 6.C 7.B 【解析】第5题,答题要关注材料信息。

读材料可知我国人口流动量大、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多、空间分布不均匀。

第6题,人口流动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

第7题,当前我国人口流动方向是从山区到平原、从农村到城市、从欠发达地区流向较发达地区。

8.C 【解析】依据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地价高低的因素,可判断一至六类地价由高到低,在M—N一线所经过地价类别可画出地价变化曲线。

9.C 【解析】本题考查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从纵坐标看,11国的人口出生率最高;

从横坐标看,10国的人口死亡率最高。

10.A 【解析】本题考查了“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读图可知,1、2、3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低,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较低。

11.D 【解析】本题考查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

图中11、12两国的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因此这两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最有可能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非洲。

12.

(1)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和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

(2)从发展中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影响:

对迁出国来讲,人才外流会挤占流出国大笔教育经费,耗费社会资源,带走巨额资金以及智力财富,阻滞社会发展;

对迁入国来讲,人才的流入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13.

(1)苏南地区小城镇密度高于苏北,主要交通线沿线小城镇密集 苏南城市化水平高、起步较早 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近代历史上苏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长。

(2)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

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

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

(3)①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

②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

④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

⑤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⑥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预测训练

1.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

设A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最可能是(  )

A.a>

bB.a<

bC.a=bD.a≈b

【答案】1.B 【解析】从A、B两地的人口年龄结构图中看到,A地人口年龄结构中50岁以上人口比重远远大于B地。

A地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死亡率应高于B地。

A地0~19岁人口年龄比重小于B地,人口出生率应该小于B地,因此A地的自然增长率应小于B地。

2.据图资料推测,到2040年上海的人口政策最可能是(  )

A.计划生育和限制外来移民

B.鼓励生育和接纳外来移民

C.提前退休年龄和计划生育

D.延迟退休年龄和鼓励生育

【答案】2.B 

【解析】人口政策的制定要根据人口问题。

根据图上数据分析2040年人口各年龄段人口构成状况,可知2040年将会产生严重的老龄化现象。

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5年C.2007年D.2008年

4.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B.出现逆城市化

C.产业转移和升级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答案】3.D4.C

【解析】该题考查人口知识,此题难点是对人口增长率变动图的理解,特别注意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的坐标值的不同,否则极易出错。

3.该时段内,该市自然增长率为负或零增长,机械增长率一直是正,两者相加为正,说明人口一直在增加,则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最后的年份2008年。

4.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结合选项,产业转移和升级导致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没有直接联系,我国目前还没有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居住用地紧张一直存在,只有C项符合条件。

阅读下面两组材料,完成第5~8题。

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表为“两次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表”。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9%

70.15%

6.96%

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0%

74.57%

8.87%

“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图(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

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最接近下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6.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鼓励生育B.计划生育

C.吸纳海外移民D.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

7.材料二图中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

A.2002年B.2007年C.2012年D.2020年

8.“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  )。

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

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

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

【答案】5.D 6.D 7.A 8.B 【解析】第5题,老龄化现象指65岁其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在7%或以上的人口年龄结构现象。

据表中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可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故选D项。

第6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已经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很大,因此仍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我国老龄化问题已经很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

第7题,用工状况主要看20~39岁的就业人口变动情况,据图中曲线可知A项正确。

第8题,“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意味着劳动力的短缺,特别是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更为短缺,故应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为国家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图甲为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据,图乙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和人口流动数据。

读图,回答9-10题。

9.我国现在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A.与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10.下列关于我国今后人口工作重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②大量吸纳海外移民 ③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 ④完善养老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C10.C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判断、分析能力。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人口增长已经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计划生育政策必须长抓不懈;

我国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大量吸纳海外移民不现实。

读“1995—2001年宁夏全区及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石嘴山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保持全区最低水平

C.全区每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都属于同一水平

D.各地区的计划生育率均有了显著提高

12.有关固原市的人口增长,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加快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

B.应该大力推行“少生快富”工程

C.增强了劳务输出活力,减缓环境资源的压力

D.促进了脱贫致富步伐,提高子女文化素质教育

【答案】11.D12.A

【解析】11.计划生育率指某地区某时期符合计划生育要求出生的所有活产婴儿数与该地区同时期出生的活产婴儿数之比,是反映该地时期内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宁夏各地区的人自然增长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得益于计划生育率的提高。

1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抑制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少生快富”工程是固原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有力措施。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2008年全国在110以上的有27个省(区、市)。

读“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完成13-14题。

1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

A.增速在不断加快B.增速始终较慢

C.增速没有变化D.增速在不同时段有不同变化

14.这种变化产生的后果是(  )

A.人口老龄化B.失业率增加C.男女比例失调D.人口增长过快

【答案】13.D14.C

【解析】13.根据图中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出生性别比呈增长趋势,但不同时段有所不同变化;

14.出生人口性别比将直接导致男女比例失调。

15.下图是我国2000年及2010年人口统计资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总数减少B.性别比例渐趋均衡

C.城市化速度减慢D.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答案】15.B

【解析】该题考查我国人口结构特点,难度不大。

根据两幅图的数据对比可知,总人口在增加,劳动力总数任在增加,男女性别比变小,性别比例渐趋均衡,城乡人口比增大了,城市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数量增多。

读某地区四城市2010年人口资料表,完成16-18题。

某年四城市人口变化资料(单位:

万人)

城市

年初人口

年净迁入人口

年末人口

25

1.95

26.90

21

4.21

25.21

0.85

25.90

18

-2.21

15.97

16.该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

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17.关于城市④人口迁移对其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必然导致该城人口老龄化

B.有利于该城发展需要劳动力多的工业

C.必然加剧该城的环境污染

D.可以缓解该城市用地紧张的状况

18.表中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A.地区政策B.晚婚习俗

C.优美的环境D.文化观念

【答案】16.A 17.D 18.C

【解析】第16题,根据表中数据剔除人口机械增长因素,可以得到①城市该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0.05万人,②城市该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0,③城市该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0.05万人,④城市该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0.18万人,在此基础上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该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与年初总人口的比值,结合选项很容易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

第17题,从表中数据看到④城人口迁出较多,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故人口迁出必然导致老龄化的说法错误。

人口迁出使该城市的劳动力减少,不利于该城市发展需要劳动力多的工业。

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出,该城市的环境压力减轻,因此不会加剧该城市的环境污染。

第18题,地区政策、晚婚习俗、文化观念都可以降低出生率,从而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低。

而优美的环境不仅不会降低出生率,还可能提高出生率,因此最不可能是该城市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原因。

19.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三:

改革开放前,北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朝阳、石景山、丰台等近郊区,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等;

1990年以后,在通县、大兴、昌平、顺义等远郊形成产业园区。

近年来,为改善北京城市环境质量,退出了一批污染企业,关停了一批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企业。

同时,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等呈现出异军突起的态势。

(1)概述北京外来人口的变化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1990年以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说明北京在经济发展中打造“绿色北京”的具体措施。

19.【答案】

(1)外来人口不断增加,郊区增长速度快于城区特别是近郊增长速度最快。

(2)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快速上升。

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3)污染企业外迁;

发展低污染、低能耗、低水耗的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答案】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C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

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工”可做;

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而无“工”可用。

【解析】第

(1)题,“孩子上学”属社会文化因素,“我们村挺富的,想转回去当农民”属经济因素。

材料二反映了政治因素。

(2)题,我国当前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内地迁往沿海、由农村迁往城市。

第(3)题,考查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第(4)题,技术水平限制是主要原因。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于2010年11月1日0时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此次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

右图为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下面甲图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预测统计图,乙图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2011—2050年数据为预测值)。

(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结合材料二中1950—2011年中国人口增长统计图,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中1950-2050年中国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可以看出,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试说明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的负面影响。

(4)据材料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

(1)B 

(2)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年龄结构偏年轻;

农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低。

(3)2030 原因:

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

二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负面影响:

劳动力不足,老年人口比例大,社会负担重等。

(4)自1950年以来,世界人口老龄化总体呈提高趋势;

自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或速度)明显加快。

【解析】第

(1)题,由材料一中的图可知,2000年与2050年,0到4岁阶段的男性人口数量多于女性,60岁以上年龄阶段女性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2)题,结合图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回答,我国人口基数大,年龄结构偏年轻,人口增长快,且农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较低。

第(3)题,从图中看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特征,即少年儿童人口百分比下降,老龄人口百分比不断上升,并且大约在2030年老年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数量,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经济、科技、医疗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密切相关。

这将导致劳动力不足,老年人口比例增大,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第(4)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两大特征:

世界人口老龄化总体呈提高的趋势;

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6月2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举办宴会,为俄8个“拥有最多孩子”家庭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励。

据报道,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目前俄罗斯总人口约为1.5亿,但人口死亡率远高于出生率,人口危机成为俄罗斯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

俄罗斯自2009年初起恢复苏联时期向生育子女多的妇女授予“英雄母亲”称号的做法,不过改为向父母双方颁发“光荣父母勋章”。

材料二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增长迅速。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近1.7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3%,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1)材料一反映了俄罗斯现阶段人口增长的模式是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

(2)俄罗斯现阶段人口增长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带来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存在的隐患是________,近些年,我国许多城市和农村出现“未富先老”现象,“未富先老”说明什么?

结合我国国情应如何解决?

22.【答案】 

(1)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人口老龄化问题。

问题:

劳动力不足;

青壮年负担过重;

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

解决措施:

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3)人口老龄化 “未富先老”说明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

结合我国实际应注意:

进行立法保护老年人权益;

制定城乡统筹、门槛低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

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等。

【解析】 从材料一中可知俄罗斯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结合教材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