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2748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文档格式.docx

念引入的基本策略有:

1、生活实例引入

数学源于生活。

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概念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有效途

径。

它可以使数学由“陌生”变为“熟悉”,由”严肃”变为“亲切”,从而

使学生愿意接近数学。

例如:

“直线和线段”的教学。

可呈现四组镜头让学

1/8

生观察。

镜头一:

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突出散乱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

镜头二:

斜拉桥上一根根斜拉的钢索。

镜头三:

一个女孩打电话,用手指

绕着弯弯曲曲的电话线。

镜头四:

建筑工地上用绳子拴住重物往上拉的画

面,突出笔直的钢丝绳。

然后提问:

“刚才你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

你能给

这些线分分类吗?

你有什么办法使这些线变直?

”这些熟悉的生活现象不

仅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更激起了学生探索欲望,为学生提供了“做

数学”的机会。

2、从直观操作引入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获得鲜明的感知。

如:

教学“平均分”的概念,可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8个桃子分给2只猴

子,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然后进行比较,说说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公平。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

众多的分法中有一种分法是与众不同的,那就是每人

分的同样多,从而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从旧知迁移引入

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到了中高年级,许多概念可以通过联

系相关的旧概念直接引入。

“质数与和数”的教学。

由于质数、和数

是通过约数的个数来划分的,所以在教学时,可以从复习约数的概念入手,

然学生找出1、2、6、7、8、11、12、15的所有约数。

在引导学生观察比

较,他们各有几个约数?

你能给出一个分类标准,把这些数分分类吗?

2/8

而为引出质数、和数做好铺垫。

又如:

“乘法”的概念可从“加法”来引入,

“整除”的概念可从除法中的“除尽”来引入。

4、从情景设疑引入

丰富的情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和积

极思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于

“体积”概念的教学,可以先将两个同样的玻璃容器盛满水,然后拿出两

个大小明显不等的石块,分别放进两个玻璃容器中,让学生观察,出现了

什么现象,并想一想,为什么石块放进容器后,水要往外溢?

为什么放进

较大石块的容器,流出的水较多?

从而让学生获得石块占有空间的感性认

识,为引出“体积”做好了准备。

5、从动手计算引入

有些数学概念很难让学生观察或操作,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计算,使学

生获得感性认识。

“循环小数”概念的教学。

可先让学生进行小数除

法计算,10/3,58.6/11。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他们都除不尽,并且

注意到当余数不断重复出现时,商也不断跟着重复出现,从而感知循环小

数。

引进数学概念的方法较多,有时需要配合使用几种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

教学效果。

二、概念建立的教学策略

概念建立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

小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有两种基本形

式:

一是概念的形成,二是概念的同化。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由形

3/8

象思维像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大多以“概

念形成”的形式为主。

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

---解释本质属性三个过程。

1、强化感知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始,没有感知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

因此在概念教学中,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

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丰富感性

认识,为概念形成做好准备。

在组织学生进行感知活动时,要有意识地把

感知的对象从背景中凸现出来,以便学生清晰地感知。

同时,变静止的为

活动的,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2、重视表象

表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感知后留下的形象,是多层次感知的结果。

表象

接近感知,具有一定的具体性,同时又接近于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它起着从感知到概念的桥梁作用。

建立表象,可以使学生逐步摆脱对直观

材料的依赖,克服感知中的局限性,为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奠定基础。

此,在演示或操作结束后,不要急于进行概括,可以让学生脱离直观事例,

默默地回想一下,唤起头脑中的表象,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是表象有模糊

到清晰,由分散到集中,进而过渡到抽象概括。

在直观感知黑板面、

课桌面、课本面是长方形的基础上,抽象出几何图形。

3、揭示本质属性

4/8

在学生充分感知并形成表象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比较、综合,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并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

的全体,从而形成概念。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

首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

实物;

接着在屏幕上出示三角旗、红领巾、三角板等实物图,提问这些物

体都是什么形状?

然后教师去掉图中的颜色,只留下三个物体的外框,让

学生说说这三个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舍弃这三种物体的颜色、大小、

材料等非本质的东西,抽象出三角形的本着特征:

都是有三条线段组成的。

接着教师出示三条线段,在屏幕上慢慢“围成”一个三角形,形象地突出

了“围成”这一特征,是学生准确理解: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4、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当用定义把概念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时,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是肤浅

的。

因此,教师要采取一切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

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一般可采取以下方法。

(1)析概念的关键性词语。

如在概括出分数的概念后,可进一步剖析:

①单位“1”表示什么意思?

②“1”为什么加引号?

③“平均分”表示什

么意思?

④“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什么意思?

只有把这些观念词语

的意思弄清楚了,才能对分数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

(2)利用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

肯定例证有利于概念的概括,否

定例证有利于概念的辨别。

因此教师不仅要充分运用肯定例证帮助学生正

5/8

面理解概念的内涵,同时还及时运用否定例证促进学生对概念的辨析。

学习了“循环小数”的概念后,可举若干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

(3)运用变式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变式”是指本质属性不变而

非本质属性发生变化。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高”时,当学生在标准图形做

出高之后,可出示变式图形,然学生根据概念做出高。

这样即使“三角形

的高”的内涵到强化,又使外延到充分揭示。

如果只提供标准图形,学生

只会在标准图形上做高,而不会再变式图形上做高,这样就会缩小“三角

形的高”这一概念的外延。

三、概念巩固的教学策略

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

到具体多次往复。

当学生初步建立概念后还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促进概念

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保持,并通过不断运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使

新建立的概念得以巩固。

1、促进记忆

为了巩固所获得的新概念,首先需要记忆。

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记

忆的规律,指导学生对概念进行记忆。

记忆有机械记忆、理解记忆。

概念

的机械记忆就是按概念在课本上的表述进行记忆。

小学生机械记忆的能力

一般比较强,但这种记忆如不及时上升到理解记忆,就很容易被遗忘,即

使记住了也很难运用。

概念的理解记忆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

使新概念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后进行的记忆。

6/8

2、自举实例

自举实例就是让学生把已获得的概念简单地运用于实际,通过实例来

说明概念,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小学生通常带有具体

性的特点,在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概念以后,总是让他们自

举例证,并把概念具体化。

如在学生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后,然学生找找

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3、强化应用

学生是否牢固地掌握了某个概念,不仅在于能否说出概念的名称和定

义,还在于能否正确地应用。

通过应用可以家生理解,增强记忆,提高数

学的应用意识。

概念的应用可以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进行。

概念的内涵的应用

有:

①复述定义或根据定义填空;

②根据定义判断是非;

③根据定义推理;

④根据定义计算。

概念外延的应用有:

①举例;

②辨认肯定例证或否定例

证,并说明理由;

③按指定条件从概念的外延种选择事例;

④将概念按不

同的标准分类。

4、注意辨析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掌握的概念不断增多,有些概念的文字表述相

同,有些概念的内涵相近,学生容易混淆,如质数与互质数、整除与除尽、

7/8

和数与偶数等。

因此在概念的巩固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

弄清易混淆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以促使概念的精确分化。

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