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三种优势病种诊疗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儿科三种优势病种诊疗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三种优势病种诊疗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与阴虚肺热证)
在肺炎病程恢复期症状减轻,体温趋于正常,但表现有多汗、胃肠功能紊乱、体质虚弱或肺部啰音经久不消者。
(1)阴虚肺热证可有低热不退,咳嗽少痰,盗汗,面色潮红,唇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指纹紫。
(2)肺脾气虚证可有咳少痰多,神疲倦怠,面色少华,自汗食少,大便稀溏,唇舌淡红,脉细弱无力或指纹淡红。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药汤剂
(1)风寒闭肺证
治法:
辛温开肺
推荐方药:
三拗汤加减
(2)风热闭肺证
疏风清热,宣肺开闭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生石膏、杏仁、甘草、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
(3)痰热闭肺证
清热涤痰,泄肺开闭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炙麻黄、石膏、杏仁、甘草、葶苈子、鱼腥草、瓜蒌壳、桑白皮。
(4)毒热闭肺证
清热解毒,泄肺开闭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炙麻黄、杏仁、枳壳、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甘草、知母。
(5)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
健脾益气,宣肺化痰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人参、白术、云苓、五味子、麦冬、炙甘草。
(6)正虚邪恋证(阴虚肺热证)
清热宣肺,养阴益胃
沙参麦冬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
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扁豆、桑叶、玄参、贝母、生甘草。
2.中药煮散剂(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针对肺炎喘嗽的常证,以宣肺开闭清热化痰为基本原则,选用儿科院内制剂中药煮散剂,再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舌象、脉象,根据不同证型随证加减。
煮散剂服用方法:
每日2~3次,水煎滤渣服。
3.中成药
辨证选择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鲜竹沥口服液、肺力咳合剂等
(二)中药注射液
喜炎平注射液等,根据说明书按儿童年龄及体重计算用量。
(三)外治法
1.药物敷胸疗法,适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轻症)各证型。
2.药物穴位敷贴疗法,适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轻症)咳嗽或气喘症明显者。
3.肺炎贴经皮治疗,适用于咳嗽气促,或痰多难咯,或肺部听诊有明显的湿性罗音者。
4.雾化吸入疗法,适用于咳嗽气促,或痰多难咯者。
5.药物敷脐疗法,适用于肺脾气虚证者。
6.中药灌肠法,口服中药困难者可选择中药灌肠法,根据不同证型、配取相应的中药液体(辨证汤剂)。
7.拔罐疗法;
用于肺炎后期痰多,肺部罗音难消者。
8.天灸疗法(即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
适用于慢性肺炎与反复肺炎的患者。
(四)西医治疗
原则:
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1、一般治疗及护理:
室内通风,保持安静,尽力避免患儿烦躁、哭闹;
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给予容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出入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记录;
控制钠、水摄入,输液时避免速度过快、液体量过多,以防止增加心脏负担。
2、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依据痰培养、血培养):
青霉素类:
青霉素、阿莫西林;
头孢菌素类;
大环内酯类等。
疗程:
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天,支原体肺炎至少用药2-3周,葡萄球菌肺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总疗程≥6周。
(2)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干扰素。
3、对症治疗:
(1)氧疗:
凡有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面色苍灰应给予吸氧。
(2)保持呼吸道通畅:
使用祛痰剂,雾化吸入;
(3)支气管解痉剂:
喘憋严重可选用;
(4)治疗心力衰竭:
镇静、给氧、强心;
(5)腹胀:
低钾,补钾;
,如系中毒性肠麻痹,应禁食、胃肠减压,亦可使用酚妥拉明;
(6)感染性休克、脑水肿、呼吸衰竭的治疗;
(7)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适用于中毒症状明显;
喘憋严重;
胸膜渗出伴脑水肿、中毒醒脑病、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时。
三、难点分析:
并存症和并发症的治疗:
对并存佝偻病、营养不良,应给予相应治疗。
并发脓胸、浓气胸应及时抽浓、排气。
必要时闭式胸腔引流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指标
1.主要症状:
发热、咳嗽、痰鸣、喘促四大主症的改善情况
2.体征:
肺部罗音改善情况;
3.理化指标:
X线全胸片阴影吸收情况。
(二)疗效判断
临床痊愈:
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咯痰、喘促主症消失,其它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肺部体征消失或X线全胸片阴影明显吸收。
显效:
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及其它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肺部体征明显好转。
有效:
发热、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减轻及肺部体征好转。
无效:
发热、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其他临床症状也多无改善或加重。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1月刊(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学分会)制定小儿感冒临床诊断指南:
1.1 以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
感冒如有兼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不调;
烦躁不宁、惊惕抽风等表现。
1.2常在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或与感冒病人接触,有感外邪发生。
1.3 特殊类型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
1.3血象检查: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
2.1轻症:
无热或低热。
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疼轻咳等。
一般经3-4天或十余日痊愈。
重症:
全身症状较重,高热流涕鼻塞咽及扁桃体充血,有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咽壁及附近可见疱疹溃疡。
婴儿常有呕吐腹泻腹痛等,起病时可高热惊厥。
2.2血象检查:
1.风寒感冒证:
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痰稀白易咯,面色白,头身痛,口不渴,咽无红肿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感冒证:
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头痛,口渴,咽红肿痛,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3.暑邪感冒证:
夏季发病,壮热,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鼻塞,喷嚏,身重困倦,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咽红肿痛,口渴欲饮或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呕吐,泄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指纹紫滞。
4.时疫感冒证:
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
高热寒战,头晕头痛,鼻塞,喷嚏,咳嗽,面目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咽红肿痛,无汗或汗出热不解,肌肉骨节酸痛,腹胀腹痛,或有呕吐,泄泻,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黄腻,脉洪数,指纹紫滞。
5.兼证
5.1 夹痰证:
感冒兼见咳嗽较剧,痰多,喉间痰鸣,舌苔厚腻,脉浮滑或滑数。
5.2 夹滞证:
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气秽臭,恶心呕吐,吐物酸腐,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舌苔垢腻,脉滑。
5.3 夹惊证:
感冒兼见惊惕、惊叫,烦躁不宁,甚至骤然两目凝视,肢体抽搐,口唇发绀,舌质红,脉浮弦或弦数。
1、中药汤剂
(1)风寒感冒证
治法:
辛温解表。
推荐方药:
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白芷、桔梗、白前、桂枝、葱白、淡豆豉等。
加减:
头痛明显者加葛根;
恶寒无汗者加麻黄;
呕吐者加半夏、生姜;
外寒里热者加黄芩、板蓝根。
(2)风热感冒证
辛凉解表。
银翘散加减。
:
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淡豆豉、荆芥桔梗、甘草、淡竹叶、桑叶、大青叶等。
高热者加栀子、黄芩;
咽红肿痛者加蝉蜕、蒲公英、玄参;
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生大黄。
(3)暑邪感冒证
清暑化湿。
新加香薷饮加减。
香薷、荷叶、金银花、连翘、薄荷、藿香、
佩兰、淡豆豉、白扁豆、六一散等。
偏热重者加黄连、栀子;
呕吐者加半夏、竹茹;
泄泻者加葛根、黄芩、黄连、苍术。
(4)时疫感冒证
清热解毒。
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金银花、连翘、荆芥、羌活、薄荷、栀子、黄芩、板蓝根、桔梗、牛蒡子、贯众、甘草等。
高热者加柴胡、葛根;
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连。
(5)兼证
(5).
(1)夹痰证
风寒夹痰者宜辛温解表,宣肺化痰;
风热夹痰者宜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风寒夹痰者荆防败毒散合二陈汤、三拗汤加减;
风热夹痰者银翘散合桑菊饮、黛蛤散加减。
常用药:
风寒夹痰者常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桔梗、白前、杏仁、半夏、陈皮等;
风热夹痰者常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桑叶、大青叶、菊花、黛蛤散、浙贝母、瓜蒌皮等。
(5).
(2)夹滞证
疏风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风寒夹滞者用荆防败毒散、风热夹滞者用银翘散为基础,均加用保和丸加减。
风寒夹滞者常用荆芥、防风、苏叶、桔梗、白前、半夏、陈皮、焦神曲、焦山楂、莱菔子等;
风热夹滞者常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桑叶、大青叶、焦神曲、焦山楂、槟榔等。
(5).(3)夹惊证
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主方:
银翘散合镇惊丸加减。
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蝉蜕、防风、板蓝根、钩藤、僵蚕、白蒺藜等。
另加用小儿金丹片或小儿回春丹。
2、中成药
(1)小儿感冒颗粒。
用于风热感冒证。
(2)双黄连颗粒。
(3)藿香正气口服液。
用于暑邪感冒证。
(4)清开灵颗粒。
用于时疫感冒证和夹惊证。
(5)午时茶。
用于风寒夹滞证。
(6)清热化滞颗粒。
风热夹滞证。
(7)小儿金丹片
用于风热感冒夹惊证。
3、外治疗法
灌肠疗法:
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尤其适用于小儿不能服药时。
柴胡、生大黄、薄荷、荆芥、防风、石膏、黄柏、黄芩、金银花、连翘等。
外寒里热者可加桂枝、细辛;
夹湿者可加藿香、佩兰、苍术;
夹滞者可加枳实;
夹惊者可加钩藤、蝉蜕。
药物按小儿口服量,加水浓煎至所需量(30~100mL/次),做保留灌肠,保留20~30min。
1日1~2次。
拔罐疗法:
大椎、肺俞穴拔罐,1日1次。
用于风寒感冒证。
针法:
取大椎、曲池、外关、合谷。
用泻法,留针15min,1日1次。
(二)、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2、病因治疗:
常用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流感可用奥司他韦,继发细菌感染可加用抗菌药物。
高热给予解热镇痛剂,亦可物理降温,热性惊厥给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三、难点分析
感冒出现兼夹痰证时,症状比较重,治疗上除应用荆防败毒散合二陈汤、三拗汤加减;
风热夹痰者银翘散合桑菊饮外,还应该结合应用西药止咳化痰及雾化吸入等。
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及兼证的改善情况
咽部及扁桃体无红肿;
血象白细胞正常,分类正常。
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主症消失,其它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血象正常。
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主症及其它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咽部体征明显好转。
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主症减轻及咽部体征好转。
发热不退,出现临床并发症。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1)病史:
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2)主要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
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3)主要体征:
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萎靡,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
(4)辅助检查:
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
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
重症腹泻伴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
病程2周以内。
2.迁延性期:
病程2周至2个月。
3.慢性期:
病程大于2个月。
(三)疾病分型
1.轻型:
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
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型:
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四)证候诊断
(1)风寒泄泻证:
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
或伴鼻塞,流涕,身热。
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2)湿热泄泻证:
下利垢浊,稠黏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
面黄唇红,舌红苔黄厚腻,指纹紫滞,脉濡数。
(3)伤食泄泻证:
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哭闹,多伴恶心呕吐。
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4)寒湿泄泻证:
大便稀薄如水,淡黄不臭,腹胀肠鸣,口淡不渴,唇舌色淡,不思乳食,或食入即吐,小便短少,面黄腹痛,神疲倦怠。
舌苔白厚腻,指纹淡,脉濡。
(5)脾虚泄泻证:
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
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
(6)脾肾阳虚泄泻证:
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形体消瘦,或面目虚浮,四肢欠温。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一)中药治疗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药汤剂
①风寒泄泻证
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厚朴、苏叶、陈皮、大腹皮、白芷、茯苓、白术、半夏曲、桔梗、甘草、大枣、生姜。
中成药:
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②湿热泄泻证
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甘草、黄芩、黄连。
苍苓止泻口服液、儿泻停颗粒等。
③伤食泄泻证
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
保和丸等。
④寒湿泄证
温脾燥湿、渗湿止泻。
桂枝加人参汤合五苓散加减,桂枝、党参(或人参)、炒苍术、炙甘草、猪苓、茯苓、泽泻、陈皮、厚朴、藿香、诃子、炮姜。
小儿止泻散等。
⑤脾虚泄泻证
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
醒脾养儿颗粒、启脾口服液等。
⑥脾肾阳虚泄泻证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
附子理中丸、四神丸等。
(2)中药煮散剂
针对小儿腹泻的常证,以健脾化湿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证型随症加减。
采用儿科散剂治疗,散剂服用方法:
每日2-3次,水煎去渣服。
2.推拿治疗
(1)小儿推拿法
①伤食泻:
补脾经,清大肠,摩腹,揉板门,运内八卦等,每日1次。
或顺运八卦,清胃,补脾,清大肠,运土入水,利小便,顺揉长强,推上七节骨,揉足三里,推上承山,推揉止泻灵。
②寒湿泻
:
补大肠,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拿肚角等,每日1次。
③湿热泻:
清脾经,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清小肠,推箕门,按揉足三里,摩腹,揉脐,揉天枢等,每日1次。
④脾虚泻:
补脾土,补大肠,捏脊,摩腹,推三关,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推上七节骨等,每日1次。
或揉腹:
顺时针方向揉3分钟,逆时针方向揉2分钟;
揉气海:
顺时针方向揉3分钟;
揉百会:
顺时针方向点揉2分钟;
揉龟尾:
揉250-300次。
或捏脊叩督法:
从长强穴上2cm至大椎穴反复捏提3-6遍,从大椎穴向下到腰俞沿督脉及两侧华佗夹脊穴叩击3-5遍,频率为160-180次/分。
(2)三字经流派推拿法
①风寒泄泻:
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清补大肠等。
②湿热泄泻:
平肝、清胃、清天河水、清小肠等。
③伤食泄泻:
清胃、清天河水、运八卦等。
④脾虚泄泻:
揉外劳宫、清补大肠、清补脾、补脾等。
⑤脾肾阳虚泄泻:
揉二马、揉外劳宫、清补脾、平肝等。
手法频率约150-200次/分,每日操作1次。
3.外治法
(1)中药灌肠法
根据不同证型,配取相应的中药汤剂,药物温度控制在36-37℃之间,药量按1-2ml/kg·
次,保留灌肠。
禁忌症:
肛门周口及直肠疾病患者。
(2)敷贴疗法
风寒泻方:
藿香、防风、苍术、茯苓、炮姜。
湿热泻方:
葛根、黄连、黄芩、黄柏、车前子。
伤食泻方:
丁香、焦山楂、焦神曲、鸡内金。
脾虚泻方:
党参、茯苓、白术、吴茱萸。
脾肾阳虚泻方:
党参、吴茱萸、肉桂、丁香、茯苓。
将以上药物分别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糊状药饼,根据患儿证型取一人份,放置于患儿脐部,外以医用胶贴固定,每次贴敷6-8小时,每日1次。
(3)针灸疗法
①针法
常规取穴:
止泻穴、足三里、三阴交。
发热加曲池;
呕吐加内关、中脘;
腹胀加天枢;
伤食加刺四缝。
具体手法: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次。
②灸法:
患儿取仰卧位,点燃灸条,距离皮肤2-3cm,灸至皮肤红热为度,时间约为15-20分钟。
分别灸神厥、中脘、天枢及足三里等穴,如食滞明显,可加脾俞、胃俞等穴;
脾肾阳虚者加肾俞,每日1次。
或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
(4)电磁波疗法
脾虚泻、脾肾阳虚泻可选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
(二)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1)轻度脱水者给予ORS口服补液盐;
中度以上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
(2)体温超过38.5℃者给予口服对布洛芬混悬剂或乙酰氨基酚滴剂以降温。
(3)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2、护理
(1)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脾胃负担。
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暂时禁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
忌食油腻、生冷、污染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
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发生红臀。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泄泻变证。
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并出现并发症时,除综合运用中西药对症处理外,还应该配合心电监护,并辨证施护。
1.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2002年版《新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评定标准》。
大便次数、性状及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主症积分减少≥90%。
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主症积分减少<90%、≥67%。
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的1/2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主症积分减少<67%、≥33%。
不符合以上标准者,主症积分减少<33%。
2.评价方法
疗程结束时对疾病、证候及安全性指标等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2002年版《新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