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9236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319 大小:3.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9页
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9页
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9页
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9页
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ppt

《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ppt(3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ppt

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一、督脉一、督脉经脉循行体内:

起于小腹内,出会阴,支脉入络脑。

体表:

从会阴沿骶、腰、背、项正中上头顶,下前额,经鼻柱,止于上唇内。

腧穴本经共28穴:

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定位: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

通腑消痔,宁神止痛。

主治:

泄泻,便血,便秘,痔疾,癫狂,痫证,腰脊、尾骶部疼痛。

应用:

痔疮配二白、阴陵泉、上巨虚;脱肛、痔疮配百会(灸)。

操作:

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81寸。

不宜直刺,以免伤及直肠。

长强长强腰阳关腰阳关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约与髂嵴相平。

作用:

补肾壮腰。

主治:

月经不调,遗精,阳萎,腰骶痛,下肢痿痹。

应用:

腰脊痛配肾俞、次髎、委中;腰腿痛配腰夹脊、秩边、承山、飞扬;遗精阳痿配三阴交、关元。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

多用灸法。

命门命门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

益肾固精,调经止带。

主治:

阳萎,遗精,遗尿,尿频,带下,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手足厥冷。

应用:

阳痿,遗精,遗尿配肾俞、太溪;五更泄配关元、肾俞、神阙(艾灸);肾虚腰痛配肾俞、三阴交;腰扭伤痛配阿是穴、委中;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

多用灸法。

至阳至阳定位:

在后正中线上,平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平肩胛下角。

作用:

宽胸利气,健脾调中。

主治:

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疾病;咳嗽、气喘;腰背疼痛、脊强。

应用:

配阳陵泉、日月治胁肋痛;配内关、三里治胃病。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

大椎大椎定位:

在项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

祛风清热,宣肺定喘。

主治:

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腰背痛,腰脊强痛,风疹。

应用:

外感热病配曲池、合谷、风池、外关;咳喘配肺俞、尺泽、丰隆;痫证配照海、申脉、丰隆;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

哑门哑门定位:

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功效:

熄风通络,开窍醒神主治:

口舌疾患:

音哑,舌缓不语,重舌失语。

舌骨肌麻痹,语言障碍。

头项疾患:

头风头痛,项强不得回顾,脊强反折。

脑性瘫痪,脑膜炎。

神志疾患,癫疾。

【操作】伏案正坐位或俯卧位,使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寸。

针感为局部胀痛。

深部刺及脊髓时,可有触电感向四肢放散。

可灸。

风府风府定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作用:

熄风止痛,开音醒脑。

主治:

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语、中风。

应用:

头痛配百会、太阳;眩晕、中风先兆配水沟、中冲、合谷;癫狂配昆仑;舌强不语配金津、玉液、廉泉。

操作:

向下颌方向缓缓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百会百会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

升阳固脱、开窍宁神、清热熄风主治:

头面部疾患:

眩晕头痛、头胀、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症、脑供血不足。

神志疾患:

角弓反张、小儿惊痫、癫狂、痫证、癔病、健忘、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证、休克。

脏气下陷:

脱肛、阴挺、泄泻、疝气、胃下垂、子宫下垂。

应用:

配中脘、足三里、气海治疗中气不足,胃下垂。

操作:

正坐或卧位取穴。

平刺.寸,局部酸胀,可灸。

定定位:

仰靠坐位。

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位:

仰靠坐位。

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1/3与中与中1/31/3交点处。

交点处。

功功用:

醒神开窍、通经活络用:

醒神开窍、通经活络主主治:

神志疾患:

休克,昏厥,癔病,精神分裂治:

神志疾患:

休克,昏厥,癔病,精神分裂症,抽搐,小儿惊风。

症,抽搐,小儿惊风。

头面疾患:

中风口噤,口眼歪斜,面肿唇动,鼻塞鼻头面疾患:

中风口噤,口眼歪斜,面肿唇动,鼻塞鼻衄。

鼻炎,龋齿痛,面神经炎,面神经痉衄。

鼻炎,龋齿痛,面神经炎,面神经痉挛。

挛。

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疾患:

腰背强痛,闪挫腰痛。

急性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疾患:

腰背强痛,闪挫腰痛。

急性腰扭伤。

腰扭伤。

操操作:

向上斜刺作:

向上斜刺0.30.30.50.5寸(或用指甲按切);寸(或用指甲按切);不灸。

不灸。

水沟水沟督脉督脉小结1.经脉走向l起于胞中,出会阴,向后行于腰背正中,经项入络脑,上巅顶,下前额,经鼻柱,止于上唇系带。

l起于长强,止于龈交,体表共28穴。

l联系脏腑有肾、心。

联系的器官有胞宫、生殖器、脑、鼻、咽、口唇、眼等。

2.取穴要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取长强;第四、二腰椎棘突下取腰阳关、命门;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后发际正中直上半寸、一寸取哑门、风府;两耳尖连线中点取百会;人中沟上、中1/3交界取水沟。

3.主治要点主治要点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4.操作要点长强斜刺,与骶骨平行;命门、大椎向上斜刺;哑门、风府直刺或向下斜刺,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百会平刺水沟向上斜刺。

二、任脉二、任脉经脉循行体内:

起于小腹内,出会阴。

体表:

从会阴沿腹、胸、颈正中至口唇下。

支脉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

腧穴本经共有24个腧穴:

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中极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作用:

益肾调经,通利膀胱。

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

应用:

遗尿配三阴交、肾俞;小便不利、尿潴留配委阳、膀胱俞;崩漏配子宫。

(大成)。

操作:

直刺11.5寸,针刺前须排空小便;尿潴留慎针;孕妇慎针灸。

关元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作用:

培补元气,益肾调经。

主治:

遗尿,尿频,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

应用:

中风脱证配神阙隔盐灸;虚劳羸瘦配足三里、脾俞、大肠俞;月经不调(冲任不固)配三阴交、血海;阳萎、遗精配大赫、肾俞、次髎;泄痢不止、五更泄(肾阳虚衰)配太溪、肾俞。

操作:

直刺11.5寸。

孕妇慎针灸。

气海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作用:

益气升阳,补肾调经。

主治:

腹痛,泄泻,便秘,痢疾,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虚脱,虚劳羸瘦。

应用:

脾虚腹痛、泄痢配足三里、脾俞、天枢、上巨虚;月经不调配中极、带脉、肾俞、三阴交;疝气配关元;(席弘赋)遗精配三阴交。

操作:

直刺11.5寸。

多用灸法,孕妇慎针灸。

神阙神阙定位:

在腹中部,脐中央。

作用:

培元固本,开窍醒神。

主治:

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

应用:

配足三里治疗肠鸣腹痛,配气海、阴陵泉治疗泄泻不止。

操作:

因消毒不便,故一般不针刺,多用艾条或艾柱隔盐灸。

中脘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取法:

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中点。

作用:

和胃理气,通腑化滞。

主治:

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

应用:

急性胃痛、呕吐配梁丘、内关;胃脘痛、吞酸配胃俞、太冲、三阴交、公孙;脘腹胀满配气海、足三里、百会。

操作:

直刺11.5寸。

妊娠3个月后慎针灸。

膻中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

宽胸降气,宣肺通乳。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

应用:

咳喘配天突、肺俞、定喘;呕吐、呃逆、噎膈配膈俞、中脘、气海;产后缺乳配乳根、少泽。

操作:

平刺0.30.5寸。

天突定位: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作用:

宣肺降气,利咽开音。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膈。

应用:

暴喑、失语配廉泉、通里、照海;咳喘配膻中、尺泽;咽喉肿痛配少商。

操作:

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

本穴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血管。

廉泉定位: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作用:

开音利咽。

主治:

舌下肿痛,舌纵流涎,舌强不语,暴喑,喉痹,吞咽困难。

应用:

舌下肿痛配中冲;(百症赋)舌强不语配金津、玉液、风府。

操作:

向舌根斜刺0.50.8寸。

承浆定位:

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作用:

疏风泻火,通利口齿。

主治:

口歪,齿龈肿痛,流涎,暴喑,癫狂。

应用:

口角歪斜配地仓、颊车;牙龈肿痛配合谷、内庭。

操作:

斜刺0.30.5寸。

任脉小结1.经脉走向起于胞中,出会阴,向前循腹胸颈部正中上行至唇下,环唇分成两支入目眶。

本经共有24个腧穴,起与会阴,止于承浆。

2.取穴要点l脐下4寸、3寸、1寸半取中极、关元、气海;l脐上4寸取中脘;l乳头连线中点取膻中;l胸骨上窝取天突;l舌骨上取廉泉;l颏唇沟正中取承浆。

3.主治要点l下腹部腧穴治下焦病:

中极治膀胱病,关元、气海治肝、肾、大肠及妇科病,且治回阳救逆治虚证。

l上腹部腧穴治中焦病:

中脘治脾胃病。

l胸部腧穴治上焦病:

咳喘,胸痛,噎膈;膻中兼治乳病;天突兼利咽喉。

l颈部颏部腧穴治局部疾病:

廉泉治舌咽病;承浆治口腔病。

4.操作要点l腹部腧穴妊娠禁针;l膻中平刺;l天突向胸骨后方斜刺;l廉泉向舌根斜刺。

三、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体内: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返循胃口,上膈属肺。

体表:

从胸前壁外上方,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止于拇指桡侧端。

支脉从腕后到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腧穴腧穴本经共11个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中府定位:

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定位:

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寸,平第第1肋间隙。

锁骨下窝凹陷处(云门)下肋间隙。

锁骨下窝凹陷处(云门)下1寸。

寸。

作用:

泄胸中热,调理肺气。

作用:

泄胸中热,调理肺气。

主治: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主治: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应用:

治疗喉痹配合谷,风府。

应用:

治疗喉痹配合谷,风府。

治疗外感咳嗽配大椎,肺俞。

治疗外感咳嗽配大椎,肺俞。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引起气胸。

刺,以免伤及内脏,引起气胸。

尺泽定位: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法:

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可摸到肱二头肌腱,其桡侧凹陷处为穴。

作用:

清肺降气,和肠舒筋。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胸部胀满,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应用应用:

肺系病咳嗽、气喘配肺俞。

咽喉肿痛配少商。

咯血配鱼际。

急症吐泻配委中。

(点刺放血)外经病肘臂挛痛配曲池。

操作:

直刺0.51.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孔最孔最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取法:

尺泽与太渊连线中点上1寸。

作用:

降气止血。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痔疮。

应用:

肺系病咯血配曲泽、肺俞。

哮喘孔最温针配定喘、天突、丰隆。

外经病肘臂挛痛配曲池。

操作:

直刺0.5-1寸。

列缺列缺(八脉交会穴之一)八脉交会穴之一)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取法:

两手虎口垂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为穴。

作用:

祛风宣肺,通络止痛。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颈项强痛,牙痛。

应用:

肺系病伤风咳嗽配合谷、风门、风池。

咽喉痛、咳嗽配照海。

头项疾病头痛,颈项强痛配后溪。

口眼歪斜配地仓。

操作:

向上斜刺0.50.8寸。

太渊太渊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

取法:

腕横纹分为三等分,桡侧1/3中点为穴。

作用:

清宣肺气,复脉通络。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

应用:

肺系病咽喉肿痛、咳嗽、气喘配列缺、合谷。

外经病手腕痛配阳溪。

无脉症配内关。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少商少商定位:

拇指桡侧甲角旁约0.1寸。

取法:

0.1寸内经形容为:

去爪甲角如韭叶。

沿甲底部引水平线与沿指甲桡侧缘引垂线交点处。

作用:

醒脑开窍,清热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