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0851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释Word格式.docx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释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释Word格式.docx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1.解:

分开。

2.三秋:

指秋天的三个月,也指秋季的第三个月。

3.二月:

指春天。

这是一首吟诵风的力量的诗。

诗人对自然现象观察非常细微,通过秋叶的飘零、春花的开放、波浪的涌起、翠竹的歪斜,从时令上、强度上写出了无形的风的力量。

诗歌对仗工整,特别是数量词的运用,在排列上下了一番功夫。

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省)人,唐代诗人。

他的诗大部分为五言近体诗,其中咏物诗有120首。

诗作用词精心刻画,描述贴切,但诗兴不足。

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柳:

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碧玉:

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⑶妆:

装饰,打扮。

⑷一树:

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

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

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裁:

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二月:

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似:

好像,如同。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

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

”——自问;

“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6.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排行七,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

注释。

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

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句;

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

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

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写。

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隐约可见。

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

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

“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

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

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

“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

这“孤城”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

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

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

这就引出了三四句。

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

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

“怨”甚么呢?

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

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

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

“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

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

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

登高,才能望远;

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

“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

”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

唐代诗人

8.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春晓:

春天的早晨。

2、晓:

天亮。

3、不觉晓:

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4、闻:

听。

5、闻啼鸟:

听见鸟叫。

{译文]  春天夜短,不知不觉地睡到了天大亮。

醒来听见外面传来鸟儿欢快的、婉转的歌声,想到了昨夜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在风雨飘摇中有多少花儿被摧残打落。

[题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他的作品多抒写个人情怀,长于写景,李白对他表示赞赏。

《春晓》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赏析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

“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

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

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

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

“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

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这两句是说:

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

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

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

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

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

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

唐代诗人。

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9.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1、凉州:

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戍边的要地。

2、葡萄美酒:

指西域盛产葡萄,可酿制美酒。

3、夜光杯:

传说中用白玉做成、夜间能发光的酒杯。

这里泛指珍贵精美的酒杯。

4、催:

催促。

5、沙场:

旷沙平野。

后多用来指战场。

[古诗今译]  甘醇的葡萄酒装满了夜光杯,刚准备喝时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

我醉倒在沙场上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

[名句赏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开篇第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色。

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

但是,这次痛饮之后,就要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

而从古到今,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

难怪他们要一醉方休。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

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简析]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

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

“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酿造成的美酒;

“夜光杯”,指一种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

此句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

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

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诗人用来渲染西域色彩。

“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奏之意。

从全诗风格来看,还是以催饮为宜。

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这两句历来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有的认为是略带悲凉之意,但从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风格来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

[作者背景]  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

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性格豪放,能文善诗。

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

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10.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题解]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注释]1、出塞:

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

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

只要。

4、龙城飞将:

指汉朝名将李广。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

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

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

“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

《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简介]王昌龄(?

~约756)唐代诗人。

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曾与孟浩然交游,"

二人数年同笔砚"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

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

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

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

世称王江宁。

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

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注释]1、芙蓉楼:

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角。

辛渐:

王昌龄的朋友。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去洛阳时所作。

2、“寒雨”二句的意思是说:

昨夜下了一场秋雨,水涨江满;

天亮时送你回洛阳,远望你将行经的楚地,使我感到孤独。

寒雨:

秋雨。

连江:

满江。

夜入吴:

夜晚秋雨入镇江。

镇江属吴地,故说“夜入吴”。

平明:

天刚亮。

客:

指辛渐。

楚山:

指辛渐将行经的楚地。

3、“洛阳”二句的意思是说:

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

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译诗]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

“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

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

“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

”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眼,但历来人们都认为“玉壶”与“冰心”一样,都指人的品德美好,这不符合实际。

“玉壶”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壶、月亮、灯、滴漏等。

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

全诗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别开生面。

12.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名人名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返影:

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诗句意思是: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元二,名不详。

安西,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内。

2、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浥:

润湿。

3、阳关:

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诗中的名南,故称阳关。

[简析]此诗又题为《赠别》、《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

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这是古代送别作。

前二句起兴,于清晨景物中特拈出“青青柳色”,这是自《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

以下两句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

“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

三言你我朋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

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蕴于杯中矣。

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也。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

“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

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

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

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

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

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作者] 王维(701-761,另一说698-759),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

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苏轼曾评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登高:

九月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习俗。

茱萸:

药性植物。

重九俗以结子茱萸枝插头翻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评析】诗写游子思乡怀亲。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写作背景】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

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诗词鉴赏】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

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

“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

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

“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

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

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

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

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

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

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

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

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

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

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

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

诗人遥想的却是:

“遍插茱萸少一人。

”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

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

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

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杜甫的《月夜》: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15.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

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2.疑:

怀疑,以为。

3.举头:

抬头。

译文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16.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  瑶台:

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今译]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明月叫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  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租因罪住在中亚细亚。

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学术界说法不一。

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迁到绵州昌隆县青莲乡。

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

早年在蜀中度过。

他的父亲是个富商。

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

李白蔑视权贵,传说他喝醉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