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各章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0770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各章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各章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各章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各章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各章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各章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各章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各章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各章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

信息是对事物状态、特征、运动及变化的描述。

数据是对事物状态和特征的表述符号,其区别在于:

1、数据是物理的,信息是释义的,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是数据含义的体现

2、数据反映了事物的表象,往往是零散的,是原始事实和状态的直接记录,而信息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往往是互相关联的,是数据加工后形成的认识和概念

3、信息比较稳定,不随载体的性质改变而改变,而数据的形式往往变化多端,很容易受载体性质的影响。

4、数据是信息的重要来源,可以用人工或自动化装置对数据进行通信、翻译和处理,信息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数据所承载的事实进行组织后的结果。

5、从数据到信息要经过一个转换过程几数据处理过程。

信息递归定义:

信息处理是一个连续不管的过程,前项数据处理的结果可能是后项处理的输入,对单项数据而言,它既可以是数据也可以是信息,在不同的数据处理阶段充当不同的角色。

管理信息:

对人们所从事的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用的、可影响和控制生产、服务或经营活动的信息称为管理信息。

管理信息基本性质:

正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可靠性、相关性、层次性、简单性、经济性、安全性、可处理性、可访问性、可检查性

管理信息特点:

1、数据来源广泛性

2、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3、信息形式的多样性

4、信息发生、处理、使用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

5、信息价值的不确定性

6、信息生命周期的主观性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领域。

UNIVAC适用于大规模高强度重复性计算。

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IS优越性:

1、支数据的自动化采集。

2、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海量数据的存储、查询和运算

3、使半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和手工处理的任务自动化

4、借助通信技术的支持,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海量数据安全、快速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5、以多种方式生动表现信息内容,超过人们想象力

企业面临的压力:

市场压力、新技术压力、社会压力

信息的可用性要求:

及时性、准确性、适用性、经济性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EDP):

人们用计算机数据文件保存数据,用专门的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运算,帮助企业完成库存控制、物资采购等管理工作。

此阶段为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MIS):

系统帮助企业及时采集和迅速处理来自基层的、零散的业务数据,生成中高层管理人员所需要的管理报表,并自动打印出来,是他们随时了解组织的业务动态。

此阶段为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决策支持系统DSS:

DSS以数据库、决策模型库和方法库为基础,将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决策者的分析能力有机结合,利用人机对话方式提供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和运算结果。

借助无线通信设备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

物联网(IOT):

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范在网络,联网的对象从专门的计算机设备拓展到了所有的常规物品。

安全使用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1、无所不在的信息系统提高了工作于生活的便利性,同事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也与信息系统的质量连在了一起。

信息系统一旦发生故障,企业的业务就会停顿,就会给用户带来损失。

2、信息系统是人机系统,机的智能化程度再高,人的作用也不可替代,人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始终是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

3、随着信息系统公用化程度的提升,系统用户的类型越发多样化和大众化,系统安全使用的要求更应该收到重视。

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管理。

用户在信息系统改善中的作用:

1、在信息系统应用初期,电子化资源相对匮乏,用户要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因特网努力搜索可用的服务,不断积累可用的资源。

2、在网络化程度提高之后,可供选择的外部资源数量激增,企业可能陷入信息过载,系统缺乏集成的局面。

用户要转变系统使用策略,加强对资源的选择和组织,便于其发挥效力。

3、对自主创新资源和有潜力的知识资源,要进行前瞻性分析,可能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防止资源流失。

用户对企业信息系统改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信息系统融入到企业运营管理之中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这是一个与用户需求逐步贴合、逐步改进的过程。

2、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发项目,用户支持和参与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有些项目甚至是用户主导或发起的。

3、系统开发中的人机交互设计、运营流程改善、资源服务、信息提供方式等,都需要在用户参与下完成。

4、高质量的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专家和用户项目学习的、沟通和配合的成果。

 

2、应用信息系统

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

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是多元的,每个系统至少由两个以上的元素组成。

系统的相关性:

组成系统的各个元素不是简单加和的,而是稳定有序的,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的存在是有理由的,它表现为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

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系统是边界的,存续于环境之中。

信息系统IS:

是以信息处理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人机交互型计算机应用系统,也被称为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IS

信息系统的功能:

信息系统以反映管理活动的内容为主要目标,完成特定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传递活动,具有将输入信息转化为输出信息的功能。

信息系统的分类:

横向:

战略规划层、管理控制层、运行操作层纵向:

不同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如:

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

操作层系统作用:

负责基层数据采集,日常业务处理和管理检测等,支持个人或团体用户的常规业务操作。

管理层系统作用:

负责支持企业中层岗位的管理人员,帮助他们完成日常的计划、管理监控等活动。

战略层系统:

主要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使用。

部门系统可以是独立的,服务于特定的管理部门,也可以是综合性的,覆盖多个职能部门或较广泛的领域。

信息化:

企业不断地用信息技术装备自己,用信息系统覆盖手工运作的过程被称作企业的信息化。

根据信息系统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将信息系统分为部门级信息系统、企业级信息系统和组织间信息系统。

网络化:

企业的计算机应用会从组织内部向组织外部逐步扩展,应用领域逐步延伸的过程。

企业级信息系统整合了多个部门的流程,实现了整个组织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传递。

组织间信息系统IOS实现了不同企业之间信息流的管理和集成,使不同组织间的产品和服务数据能够自动交换。

由独立分布的机构、公司或者个人组成的临时或永久的集合体,组织成员之间借助信息及通信技术提供互补的能力,共享资源以完成“企业”的经营过程。

(无总部办公室等实体机构)

业务处理系统TPS:

又称事务处理系统,他的主要服务对象位于企业的操作和执行层面,TPS主要处理企业的日常业务,实现基本业务多处理环节的自动化和规范化。

TPS功能:

支持组织基层,或前端机构的具体管理事务。

TPS作用:

1、可根据所处理事务的要求和特点,提供高度自动化的处理流程。

2、高效率的完成结构化数据的捕获、生成、存储和传递过程。

3、有效的数据编辑能力,可保证业务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实效性

4、可迅速有效的处理大量业务数据的输入输出,支持大量用户同时操作和查询。

5、具备可靠性和安全防护能力,保证业务处理流程和相关数据的安全性。

TPS五项基本活动:

数据输入、业务处理、数据库维护、生成文档和报告、查询处理

联机事务处理系统OLTP:

是对系统可用性要求很高的TPS。

OLTP特点:

1、OLTP是实时性系统

2、大量客户可远程接入系统,提交服务申请,系统能够正确处理多客户申请的并发操作。

3、系统会快速捕获数据并立即做出相应,完成该项事务的处理。

4、OLTP能保证系统业务处理和相应的时间符合用户需要,并保证操作流程的顺畅。

管理信息系统MIS:

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手机、传输、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拉里-朗MIS概括核心作用:

将适宜的信息、在适宜的时间用适宜的形式提供给适宜的决策者

MIS最核心的功能是高质量的生成职能部门所需的信息报表。

MIS报表一般有周期性报表、例外报表和推式报表

企业内部应用和管理的集成,出现了跨越多个职能部门的企业级应用系统,这种状况最先出现在制造业。

MRP----MRP

----ERP

用来描述为组织中高层管理者服务的、以数据分析为特点的、具有高度灵活性的信息系统。

DSS和MIS区别:

管理信息系统(MIS)

决策支持系统(DSS)

提供的决策支持

提供关于组织的信息

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技术来分析特定的问题和机会

信息形式和频度

周期性报表、例外事物报告、按需提供的推式报告和响应信息

交互式查询和应答

信息格式

预先指定的固定格式

制定的、灵活和自适应的格式

信息处理方法

为提取和操纵企业数据提供信息

为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供信息

联机分析处理OLAP:

以实时方式提供查询需求、并执行在线任务,系统快速响应并返回查询结果,有力地支持了管理者的分析过程。

DSS系统的构成:

1、DSS以数据管理、模型管理和知识管理三部分为基础,加上人机会话界面构成。

2、数据管理功能可从企业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提取和复制资源到DSS。

3、模型管理功能可保存和管理DSS运算方法和模型。

4、对模型的选择和使用等需要有专门的知识管理功能。

5、会话界面是用户与DSS之间沟通的接口。

商业智能:

随着万维网、企业内部网、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发展,DSS的资源基础和应用方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智能化查询和服务支持系统。

这种普及化的应用被称为商业智能。

主管信息系统EIS:

是为组织的最高层管理者定制的决策支持系统。

EIS特点:

1、EIS聚焦于高管所关注的关键指标

2、EIS具有定制能力

3、EIS的使用异常简便

4、EIS的信息提供方式非常灵活。

专家系统ES:

是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

特点:

1、ES具有咨询功能

2、ES具有学习功能

3、ES具有教育功能

专家系统可以用来对某个领域的特定问题提供专家水平的决策支持。

群决策支持系统GDSS:

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群体合作支持系统。

1、用来充分发挥时效优势,充分有效地传递信息

2、抑制群体合作过程中的各种消极行为

3、有效保存必要的记录信息,改进群体决策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

4、提升决策群体的满意度

ERP作用:

可以从系统整体层面管理内部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产、供、销等各个方面,解决部门系统分割状态下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

ERP功能:

用一个整合的系统协调企业的关键业务过程,是业务信息在销售、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多个部门间无缝流动,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及时传递,有效控制企业中各个业务环节的衔接过程,消减低效流程,增强管理的有序性和透明化。

ERP软件特点:

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可以有选择的购买某些功能模块。

ERP软件不也是最终产品,可以根据企业的应用情况进行再开发和实施,才能最终获得可用的ERP系统。

供应链管理SCM:

是一种组织间信息系统IOS,可跨越组织边界传递信息。

牛鞭效应:

信息沿着供应链逐级传递时,会想一根甩起的的牛鞭那样逐级放大,不真实的需求传递到末端会发生很大的变异,引发非正常的波动起伏。

供应链信息可使用RFID电子标签。

客户关系管理CRM:

是企业中跨部门整合的信息系统。

CRM和企业中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面向客户的部门联系最为密切,使原本由多个部门各自负责的诸多客户服务流程实现了集成化和自动化。

模块:

1、沟通和账户管理模块、

2、销售模块

3、营销和订单模块

4、客户服务与支持模块

5、客户留住及忠诚计划模块

3、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

信息、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人类社会三大资源。

信息处理基础平台包括:

计算机系统平台、通信及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等硬件资源,以及相关的理论、方法、标准、准则、制度、政策等软资源。

计算机系统平台:

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网络通信平台:

主要作用是传输信息,使信息能够被处于不同空间的所有者所共享。

数据库平台: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

C/S模式:

客户端请求服务、服务器提供服务的方式称为C/S模式。

其能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具有较高的客户端响应速度。

缺点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需要特定软件的支持,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需要开发不同版本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软件,在安装、维护、升级的过程中费用十分高昂。

B/S模式:

用户可以通过万维网浏览器访问因特网上的文本、数据、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信息,这些信息产生和保存是在网络中的WEB服务器以及与之相连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客户端除了万维网浏览器,一般无需安装任何程序,大大减轻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

数据库发展阶段:

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

数据库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将数据组织起来进行处理和维护,并保证数据的共享性、独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数据管理工具。

独立性:

是指数据的结构于应用软件之间相互独立,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改变时,无需改变应用软件。

信息处理平台可分为:

集中式信息处理平台、分布式信息处理平台

集中式平台优点:

终端可以使用功能简单而便宜的微机和其他终端设备,网络的规模越大,整体费用就越低。

缺点:

一、所有终端运算和处理都在中央系统完成,必须通过网络进行结果的读取,而网络速度的瓶颈会制约信息处理的速度。

二、每个终端用户的信息处理需求是不一样的,要使中央系统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就要配置各种应用程序和资源,这就会造成系统效率不高。

约翰-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世界上第一台冯结构计算机为ENIAC。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1、把需要的程序和数据送至计算机中(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

2、必须具有长期记忆程序、数据、中间结果及最终运算结果的能力(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3、能够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和数据传送等数据加工处理能力(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

4、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程序走向,并能根据指令控制机器的各部件协调操作。

(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

5、能够按照要求将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

(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

硬件:

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物理部件的总称,主要包括各种电子器件和机电装置。

软件:

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指令的集合,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用户通过软件与计算机进行交流。

(分为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媒体:

在计算机领域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用拉i存储信息的实体,另一个指信息的载体。

多媒体技术有如下特点:

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数字信息图像的压缩标准分为静态JPEG和动态MPEG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就是对图像进行计算机处理,使其更适合人眼或仪器分辨,并获取其中的信息。

数字音频技术:

包括声音采集、声音识别技术和声音合成技术三方面。

数字视频技术:

一般包括视频采集及回放、视频编辑和三维动画制作。

多媒体通信技术:

利用通信网络综合性的完成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一种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多媒体信息的数据库。

虚拟现实技术VR:

又称人工现实或灵境技术,它是在许多相关技术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更高境界。

数据通信DC:

它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

(原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终点)

单向通信:

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应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同时发送。

双向同时通信: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如电话网、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通信方式:

并行通信、串行通信(异步串行通信、同步串行通信)

数据通信系统的必要功能:

1、传输系统的利用2、接口及信号的产生3、同步4、差错检测与纠正5、寻址与路由6、网络管理7、安全保证

模拟信号:

因变量完全随连续消息的变化而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

表示消息的因变量是离散的,自变量时间的取值也是离散的信号。

编码:

由数据穿换成信号的过程称为编码。

调制:

在原点,调制器将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称之为调制。

解调:

在终点,解调器将模拟信号再转换成数据,称之为解调。

幅移键控(ASK):

将数字数据的二进制码1和0用载波信号振幅的保持和终止来表示,数字1表示保持载波,数字0表示终止载波。

频移键控(FSK):

由载波信号不同的两个频率分别表示0和1.数字为1时提高载波频率,数字为0时降低载波频率。

相移键控(PSK):

由载波信号不同的相位偏移来表示0和1.以数字0变成1时,相位角移动180度实现调制。

传输媒体是指数据传输系统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信道,可分为导向和非导向两类。

导向媒体:

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非导向媒体:

空气、真空、海水

光纤特点:

容量更大、体积更小,质量更轻、衰减更小、隔绝电磁场、成本低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蓝牙(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实现最大传输距离10m,最高传输速度1Mbps的无线传输服务)

带宽:

通信信道中数据实际传输的最高速率。

复用:

让多个通信的双方共享数据链路的带宽容量,这样的技术叫做“复用”

可分为: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同步技术:

指通信系统中实现收发端两端动作统一、保持收发步调一致的过程。

数据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

1、信息传递2、资源共享3、增加可靠性4、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OSI七层模型从上到下是: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网络协议:

人们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系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三个关键要素:

语法、语义、定时。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

局域网:

是指范围从几百米到十几千米内办公楼群或校园内的计算机互相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

区别于其他网络的特点:

1、网络所覆盖的物理范围2、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3、网络的拓扑结构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IEEE802.3)、环形(IEEE802.5)无线局域网(IEEE802.11)

广域网采用交换技术,X.25,帧中继和ATM

互联网:

将世界各地的局域网、广域网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使海量的信息能再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就构成了互联网。

TCP/IP协议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

应用层

FTP、Telent、http、SMPT

传输层

TCP

UDP

网络层

IP

ARP

RARP

网络接口层

Ethernet、Token-ring、FDDI、X.25、ATM

网络接口层:

又称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的IP数据报变成独立的网络信息传输单元(帧),负责帧在物理线路上的发送与接收。

IP地址:

IPV4表示一个32位的无符号二进制数IPV6长度为128位

IP路由:

是指在不同网络的数据收发选择路径连接。

面向连接:

是指先要在需要通信的双方之间建立一个传递信息的通道,再由发送方发送请求连接,当接收方响应后才开始传递信息。

面向非连接:

一次性的传递,实现不需要接收方的响应,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

物联网:

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并按照一定的协议,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进行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形式。

满足的条件:

1、具有信息接收和发送器件

2、具有一定的存储能力

3、具有中央处理器

4、具有操作系统

5、具有可被识别的唯一标号

6、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物联网的层次架构:

1、感知层2、网络层3、应用层

云计算:

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它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的产物。

云计算的特点:

1、虚拟化技术2、安全性和可靠性3、零花方便地获取服务4、高性价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1、IaaS技术设施服务2、PaaS平台服务3、SaaS软件服务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1、人处理阶段2、文件系统阶段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

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管理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

它一般由数据库、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五部分组成。

数据库DB:

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特定组织各项应用相关的全部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所形成的的、能为多个用户所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主体是物理数据库,数据字典称为描述数据库

数据库结构为三级模式,主要分为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两个方面。

物理结构称为内模式,逻辑结构称为模式(概念模式、逻辑模式)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还提供了两个映射功能(模式)。

一个是物理模式和模式之间的以映射,一个是模式与子模式之间的映射。

第一种映射使得数据物理存储结构(内模式)改变时,只需修改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而逻辑结构(模式)不变,因而相应的程序也不需要改变,这就是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

第二种映射使得逻辑结构(模式)发生改变时,只需要修改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而用户结构(外模式)不需要改变,所以应用程序也不用改变,这就是数据库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