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0505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x

《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x

该教室应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课桌、环境布置美观、整洁得体。

计算机

A9.计算机教室数量配备标准为:

24个班以上的配3间,12个班-24个班的配2间,12个以下的配1间,每间计算机教室安装媒体教学软件,教师通过软件实现可控条件下的网络教学;

每台计算机配置相应的耳机、话筒。

A10.高中学校计算机56/台间(生机比应达12:

1),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计算机30台/间(生机比应达14:

1),小学计算机30台/间(生机比应达16:

1)

教师

备课室

A11.每100个教师至少配备1个教师备课室,教师备课室至少配备10台计算机。

A12.每台计算机与校园网联通,可以访问互联网。

A13.每个教师备课室至少配备打印机(含复印功能)、刻录机等备课常用电子设备。

校园广播

A14.每所学校配备1套数字校园广播系统。

B8.每月至少上传1-2件视频作品至区技装中心。

B9.每学期上传“技装工作”相关的高质量数码照片2~3次,有效张数不少于10张。

数字图书

B10.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入市场上的数字图书,让师生享受更多优质资源。

B11.无条件的学校可直接使用区教委提供的XXX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个性化学习资源

B12.资源全面系统,涵盖学科各个知识点。

B13.资源总量小学和初中不低于30G(其中视频以外资源容量不少于10GB),高中(职教)不低于50G(其中视频以外资源容量不少于20GB)。

所有资源需上传至区教委专用资源平台。

B14.资源类型丰富,包括多媒体课件、试题试卷、网络课程、探究性主题资源等。

校本

选修课

B15.开设不低于2门的校本选修课。

B16.每门选修课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B17.选修课应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保持一致,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B18.选修课内容既具有科学性,又体现时代性,贴近科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B19.制定选修课教学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保障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B20.选修课的教学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鼓励教师开设高质量的校本选修课。

注:

校本选修课(编号B15~B20)适用于“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标准,其它中小学可不考虑。

C.管理应用

管理应用服务建设参考指标

教务管理

系统

C1.提供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课程表、成绩等方面的管理功能,可以批量导入、导出、增、删、改相应的信息。

C2.提供各种评教与评课功能,支持学生评教,支持管理者对教师授课进行检查与评估。

行政管理

C3.提供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文、文件流转、信息发布、公文审批等。

C4.提供单位车辆、会议、用印、来访人员接待、公共信息管理功能。

C5.提供统一的通信平台,实现通讯录、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的集成。

财务管理

C6.提供学校教职工工资、学生收发费用、各部门报销、资产、负债、工资、项目经费等账目的管理功能

C7.提供学校内部日常凭证、账簿的管理功能

C8.提供对经费自给率、资产负债率、人员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等帐务信息的分析功能。

C9.提供学校的报销信息、报销审核流程的管理功能。

设备资产

管理系统

C10.提供学校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会议室、运动场馆等的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功能。

C11.提供学校设备购置审批、设备购置合同以及大型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的信息化管理功能。

C12.提供学校教学用房、科研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的信息化管理功能。

人事管理

C13.提供档案管理功能,可以对学校教职工的档案信息进行录入、修改、删除、查询、导入和导出。

C14.提供调动管理功能,可以对学校教职工的调岗、离职、复职、退休、返聘等进行管理

C15.提供绩效考评功能,可以对学校教职工的出勤、奖惩、业绩等进行评价。

C16.提供人事信息统计功能,如在职人数、党员人数、高学历高职称人数等。

备注:

本项目的管理应用,由区教委统一配备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学籍管理系统、教学设备管理平台、财务报表管理平台,学校直接使用。

D.家校应用

家校应用服务建设参考指标

家校互通

D1.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家长了解学校通知公告等信息的功能。

D2.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出入学校信息的功能。

D3.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家长了解作业布置、作业提交等信息的功能。

D4.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家长与教师间进行互动交流的功能。

社会服务

D5.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功能,为家长提供指导和建议。

D6.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名师在线辅导功能,解答学生提问。

D7.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分享功能,面向社会开放各种教学资源。

E.教学应用

教学应用服务建设参考指标

常规应用

E1.班班通应用率100%,随机抽查教学班;

具体抽查项目详见“七、师生能力”之“教师能力”栏目

E2.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呈常态化,随机抽查45岁以下学科教师;

E3.计算机教室按课表正常教学,随机抽查3~6年学生,具体抽查项目详见“七、师生能力”之“学生能力”栏目

城乡联体课堂系统

E4.提供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教师可以在上面书写,画图和标注。

E5.具有课堂录制和回放功能,完整记录整个教学过程。

E6.提供文档共享功能,教师可以和远程学员共享文档。

E7.提供屏幕共享功能,教师既可以共享自己的他人的屏幕。

E8.提供2路以上视频,用户可以调节自己的视频,包括帧率、码流、色彩、明亮度等。

E9.提供语音互动交流功能,师生间可以通过麦克风进行语音交流。

E10.每学期开展互动课堂教学不少于5次。

网络教学

E11.提供课程资源管理功能,提供资源导入、检索、下载、浏览等常用功能。

E12.提供在线测试和题库管理功能,支持人工、半自动、自动化等多种组卷方式。

E13提供学习活动设计和管理功能,支持各种学习模式。

E14.提供学习记录跟踪功能,教师可以查看任何学生的学习报告,包括学生访问课程的次数、时间等。

网络教学系统(编号E11~E14)适用于“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标准,其它中小学可不考虑。

F.教研应用

教研应用服务建设参考指标

网络在线

教研

F1.学科教师每周能上传1~3个日常教学的教案、教学反思;

F2.每学科每月开展文字在线教研不少于1次;

F3.每个教研组每月开展视频在线教研不少于1次;

每学期与外校开展联合视频教研不少于2次;

科研课题

F4.每校至少参与一项校级及其以上的“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课题研究。

G.师生能力

师生能力参考指标

学生能力

G1.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技术设备,并初步评价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使用技术的优缺点。

G2.能识别、解决技术系统常见的硬件、软件问题,如中毒、系统文件缺失、硬盘空间不足等。

G3.能熟练使用不少于2种的网络交流工具(即时通讯软件、在线论坛、电子邮件等)与同学、教师、专家交流。

G4.能比较熟练地利用通讯技术和在线资源(电子邮件、网上讨论等)参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G5.能熟练使用不少于1种的搜索引擎,收集资料、获取各种数字化学习资源。

G6.能熟练使用不少于1种的浏览器,选修学习校本课程、开放课程等网络课程。

G7.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应用不少于2种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创作多媒体作品,并向他人展示和交流课程学习的成果。

G8.能使用日程和任务管理软件进行自我学习管理,如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日程等。

G9.能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数字图书馆、开放资源网站等)获取学习资源,并能初步评价资源的准确性、适用性和倾向性。

G10.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能独立开设博客和微博,与同伴、教师、专家及其他人沟通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G11.能正确使用各种手持学习终端,如平板计算机等,在课堂上下、学校内外开展移动学习。

G12.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虚拟的、彼此联通的个人学习空间。

学生能进行个人学习资源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选修课程等各种网络学习活动,并能根据需要对学习空间进行个性化设置(功能配置、页面布局与样式设置等)。

教师能力

G13.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每个教师都有一个虚拟的、彼此联通的个人教学空间。

教师能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并能对教学空间进行个性化设置。

G1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子备课,每节课有电子教案,能熟练使用网络教研平台

G15.能熟练使用搜索引擎、资源网站、资源库系统等,检索、下载和合理使用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

知道并经常使用的学科资源网站不少于5个。

G16.掌握不少于2种常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与技术,能自主制作课件或改造课件。

G17.每年参加不少于1次的有关信息化教学理论、模式、方法与技术的培训。

G18.每年讲授不少于1次的校级以上(含校级)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开研讨课。

G19.能灵活应用手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等技术工具与每位学生家长进行每年不少于1次的交流。

G20.开设教学专用博客,每月至少发表2篇博文,理性评价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和同学科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学生能力指标的制定主要针对初中生。

小学生和高中生可以参考初中生发展指标适当调整。

 

H.其它项目建设

建设参考指标

录播教室

H1.学校至少配备1间专用或混用的录播教室。

H2.按常规教室的两倍照度安装日光灯,采用三基色灯管。

H3.教室墙面、地面进行隔音处理。

H4.录播设备能实现拍摄自动跟踪定位,跟踪无盲区,不受环境因素影响,无须摄像人员控制。

H5.录制的视频画面质量要达到1024*768分辨率或更高分辨率。

H6.视频采用H.264压缩算法编码和FLASHMEDIA流媒体架构,录像文件采用FLV封装格式。

H7.支持校园网络直播和公网直播,直播时声话必须同步(同步误差在100毫秒以内),尽量减少传输延时。

H8.安装课堂教学录播系统资源管理平台,对录播资源进行发布、管理、点播、后期编辑等,并实现用户权限管理。

微格教室

H9.学校配备1套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配备2间以上的专用或混用的微格室。

H10.课程教学实况记录实时性要求强、多路视音频流应能同步、码流大小可控。

H11.支持实时远程评价,实现远程的音视频传输,评价人员可实现异地评价。

H12.教授过程自动生成网络课件,用于后期点播。

H13.支持网络资源浏览、上传、下载等。

H14.中心控制室可以任意控制微格室任意摄像机的推拉、变焦和云台运动。

H15.提供系统操控平台,采用D/S架构。

数字探究实验室

H16.小学至少配备1间科学探究实验室。

H17.小学探究实验室要支持能量、光影、力、电磁、地理、机器人等多个主题的科学探究实验。

H18.中小学数字探究实验室可以使用区教委的“仿真实验”系统,

H19.相关学科教应用率须达100%,每学期每人使用30次以上。

校园

一卡通系统

H20.学校配备1套校园一卡通系统,具备持卡人分级权限管理。

自动识别“伪卡”,持假卡消费时消费机可自动报警。

H21.具有完备的帐务处理、网络故障应急处理、持卡人信息黑名单管理能力。

H22.子系统终端计费、计量准确,具有脱机使用能力。

H23.采用完备的数据备份策略,充分保证一卡通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H24.系统交易记录完备,报表清晰、准确。

“其它项目建设”内容适用于“全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的建设,其它中小学根据实际,选择性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