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中考语文考前增分练文言文阅读训练21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0467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中考语文考前增分练文言文阅读训练21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国版中考语文考前增分练文言文阅读训练21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国版中考语文考前增分练文言文阅读训练21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国版中考语文考前增分练文言文阅读训练21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国版中考语文考前增分练文言文阅读训练21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版中考语文考前增分练文言文阅读训练21篇Word格式.docx

《全国版中考语文考前增分练文言文阅读训练21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中考语文考前增分练文言文阅读训练21篇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版中考语文考前增分练文言文阅读训练21篇Word格式.docx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为政》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疏》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谢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三处)(3分)

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2.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一项()(3分)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B.人不知而不愠王生益愠

C.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其善者而从之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吾悉能志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

4.【乙】文中的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请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2分)

5.【乙】文中的王生、李生各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评分:

划分一处得一分,三处得3分。

共3分。

【解析】此句考查文言文的断句。

要根据句子的含义来断句。

这个句子的含义是“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

”可以据此来断句;

当然一些关键词也是断句的标志,如“何、虽、也”等词语。

2.B

选择正确,得3分。

【解析】A.真诚,诚实;

诚信,真的。

B.生气,发怒。

C.善于;

好的。

D.志向;

记住。

3.

(1)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

(2)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

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4分,每句2分,共4分。

【解析】文言文翻译最好直译,做到字字落实。

翻译时注意“罔”“殆”“几”“善”等词的含义。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答出正确的语句即可得4分。

【解析】解答本题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乙】文中李生的话“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从【甲】文中找出与之内容相同的语句来回答。

5.王生是一个知错能改,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的一个人。

李生是一个善于对朋友的缺点直言相劝,能引经据典,有规劝艺术的人。

答出二人的性格特点即可得4分。

【解析】解答本题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言行来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刻画王生、李生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其个性的,抓住王生、李生的语言进行分析即可。

【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

“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

”王生不高兴,说:

“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

”李生劝他说:

“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

”王生更加生气,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开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

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

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你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

”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

“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警戒自己。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

“未可。

”齐人三鼓。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晋侯始入而教其民。

二年,欲用之,子犯①曰:

“民未知义,未安其居。

”于是乎初定襄王②。

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

子犯曰:

“民未知信,未彰其用。

”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

公曰:

“可矣乎?

”子犯曰:

“民未知礼,未生其共。

”于是乎大蒐③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

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2.选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小大之狱(监狱)

B.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C.未彰其用(显示)

D.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信用)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子犯曰:

4.【甲】文中鲁庄公听从了曹刿的“_________”建议,使齐军大败。

【乙】文中晋文公接受了子犯的建议,很重视对百姓进行____________的教育,解救宋国,取得霸权。

5.甲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的观点是什么?

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1.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共3分

这个句子的含义是“迫使楚国撤出戍守谷地的军队,解救了被围困的宋国,通过一次战争就取得了霸权,这是晋文公施行教化的结果。

”可以据此来断句。

2.A.

【解析】“小大之狱”的“狱”是“案件”的意思。

3.

(1)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拿它来分给一些臣子。

(2)子犯说:

“百姓还不懂得道义,还不安心于他们的居处。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翻译最好直译,做到字字落实,并要注意特殊的词语的用法。

如第⑴题“不耻下问”中“耻”是意动用法,“以……为耻”,并注意“所安”、“专”、“以”、“义”“居”等字词的含义。

4.取信于民“义”“信”“礼”

答出关键词即可得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

要通读文段,抓住相关语句,概括作答。

如【甲】文抓住“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乙】文抓住“民未知义”“民未知信”

5.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

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

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运用正确的方法。

答出大意可得2分,结合现实生活得2分,共4分

【解析】此题属于拓展题。

解答时首先要读懂原文,找出用兵方面的观点,结合现实生活来谈自己的感悟,只要符合文意,语言表达得体即可。

【译文】晋文公刚回国时就教育训练百姓,到第二年,就想用他们征伐。

子犯说:

”因此在这时出去帮助周襄王恢复王位,回国后积极谋求有利于百姓的事情,这就使百姓依恋他们的生产生活。

这时,晋文公又要征发他们,子犯说:

“百姓还不懂得信用。

没有显示出他们的可用。

”于是晋文公在讨伐原的时候让百姓看到了信用。

百姓有交换物资的,不追求物资的丰厚,说给多少就是多少。

晋文公说:

“可以用了吗?

”子犯说:

“百姓还不懂得礼仪,还没有产生恭敬的心理。

”因此晋文公又举行蒐礼阅兵,让百姓看到礼仪,制定了管理官吏的制度整顿吏治,百姓听从他而不怀疑,这样才征发百姓。

迫使楚国撤出戍守谷地的军队,解救了被围困的宋国,通过一次战争就取得了霸权,这是晋文公施行教化的结果。

鱼我所欲也

【甲】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

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使者反,言之公。

“嘻!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①,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

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

“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

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②也,仁人不为也;

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③也,智者不为也。

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④。

(《晏子辞千金》)

【注释】①市租:

买卖货物的税款(指收税权)②筐箧之藏:

用筐箧收藏财物,指敛财。

③为宰藏:

为家臣蓄积财物 

④足于中,免矣:

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选择加点词用法不同一项()(3分)

A.乡为身死而不受B.景公使使者至

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D.使者反,言之公

3.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亦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4.乙文中,晏子拒收景公派人送去的千金与【甲】文中哪句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乙】文谈一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

市委原副书记王强犯受贿罪,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十万元;

扣押、退缴在案的赃款、赃物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摘自《安徽日报》 

) 

正义网莆田6月22日电近日,由福建省×

市×

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原×

区平海镇委员会委员、人大主席阮思远(副科级)涉嫌受贿罪一案,×

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阮思远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划分一处得一分,二处得2分。

共2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的划分。

按朗读的音节及句子的意义划分,或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此题按朗读的音节及句子的意义划分,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来划分,如“今、为、而”等词语。

2.B

【解析】A、C、D句中的加点词语都是通假字。

A.“乡”通“向”,从前;

B.动词,派;

C.“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D.“反”同“返”,返回,回去。

3.

(1)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齐景公)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做到字字落实,并要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如第⑴题“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是两个判断句,⑵题“使吏致千金与市租”省略了主语“齐景公”,翻译时要补充出来。

“请以奉宾客”是“请以宾客奉”的倒置。

并注意“欲”、“得兼”、“义”、“使”、“奉”等字词的含义。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答出关键语句即可得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要通读选文,找出抓住【甲】文中与【乙】文晏子拒收景公派人送去的千金相反的事例进行填写即可。

5.从古至今,清政廉洁成为衡量官员的一把重要标尺。

短文中的晏子生活简朴,齐景公多次差人送去的钱财而不收,他一切都为了国家着想,为了百姓着想,确实是一位忠贞仁义之士、清政廉洁的好官;

而像链接材料中的王强、阮思远这些贪官最终受到了法律的的制裁,进入了高墙铁网之内,希望当今的领导干部以此为戒,要像晏子一样保持清廉本色,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答出大意可得2分,结合链接材料得2分,共4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感悟,属于拓展题。

解答时首先要读懂原文,抓住【乙】文中表现晏子“生活简朴”“清政廉洁”的美好品德,结合链接材料来谈自己的看法,只要符合文意,语言表达得体即可。

【译文】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

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

齐景公惊叹道:

“唉!

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

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

”(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

晏子没有接受。

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

“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

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

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

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富贵不能淫

【甲】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

“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沫有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

“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③出涕,曰:

“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

“吾事毕矣。

”南向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

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

元军元帅。

②扞(hà

n):

保卫。

③泫(xuà

n)然:

水滴下的样子。

④捄:

同“救”

1.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断句。

(三处)(3分)

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贫贱不能移()

(3)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4)天祥泫然出涕()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4.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①富贵不能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威武不能屈:

5.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甲】【乙】二文谈一谈你的感受。

【链接材料】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

文天祥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女共产党员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宁死不屈,慷慨就义;

朱自清宁死不食美国粮。

1.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你的)国家已亡,丞相你已经尽了忠孝之心了,(如果)你改变对南宋的忠心来效忠于元朝皇上,还给你宰相的官职。

2.

(1)这

(2)动摇(3)动词,写。

(4)眼泪

解词正确,一个词语得一分,四个得4分。

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要结合具体的语句作出准确的释义,课外文言实词可在课内找得到依据。

如“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中的“书”出自《陈涉世家》中的“乃丹书帛曰”;

“涕”出自《出师表》中的“临表涕零”,据课内含义推测课外即可。

3.

(1)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2)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

那样行吗?

文言文翻译最好直译,做到字字落实。

翻译时注意“居”“扞”“叛”“可乎”等词的含义。

4.①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②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答出关键语句即可得4分。

要通读选文,抓住【乙】文中与“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相符合言行进行填写即可。

5.由古至今中华儿女面对强敌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事例举不胜举,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文天祥以身殉国,还有刘胡兰、朱自清等,他们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崇高的民族气节。

让我们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弯腰,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解答时首先要读懂原文,结合原文主要内容,联系链接材料中的内容,围绕选文与链接材料的共同话题“不畏强暴”“宁死不屈”来谈自己的感受,只要符合文意,语言表达得体即可。

【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