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8578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萧山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萧山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萧山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萧山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萧山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萧山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萧山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山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萧山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注重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巩固特色优势服务业,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产业层次、产业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2010年,金融、物流、中介、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63.65亿元,增长15.9%,占服务业比重达到39%,比2005年提高4.5个百分点。

生活性服务业总量继续扩大,201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8.2%,规模位居全省前列,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05年的245万到2010年的1221万人次,增长了近4倍,势头强劲。

文化创意、社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蓬勃发展,动漫网游、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态方兴未艾。

三是服务业贡献率不断提高。

服务业发展效益与速度同步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08、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和15.4%,分别高出同期工业增加值增幅8和8.7个百分点,为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服务业税收贡献率明显上升。

201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来自服务业达82.66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45%,地方财政收入来自服务业达60.21亿元,占全部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35.6%上升到2010年的61.3%,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四是服务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不断加大服务业投入,推进服务质量建设,积极培养大型服务业企业,服务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十一五”期间,服务业投资强劲增长,限额以上服务业累计投资额达到655.02亿元,年均增长35.0%,比全社会限额以上投资和第二产业投资增幅分别高19.3和21.1个百分点。

大型服务企业快速成长,开元旅业集团等6家服务业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球冠集团等4家服务业企业入围“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汇德隆实业集团、绿都控股集团等一批企业入围省市服务业先进企业。

五是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规划引导,调整完善了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制订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实施了服务业各行业的三年行动计划,在加大财政扶持、优化人才队伍等多方面出台政策,累计扶持资金超过3亿元,营造了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注重服务业发展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政策举措,积极开展服务业企业评先评优,进一步浓厚了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但是,对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我区服务业发展仍显滞后,主要表现在:

服务业结构不尽合理,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生活性服务业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萧山发展服务业潜力尚未完全挖掘,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萧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优势,但尚未充分发挥优势;

服务业要素制约还比较薄弱,服务业项目推进机制还不够完善,部分镇街对发展现代服务业还不够重视,等等。

(二)发展形势

1.发展趋势。

一是加快发展的趋势。

近几年来,萧山的第三产业发展一直快于一、二产业的发展,是萧山三次产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2010年,我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万元,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全区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将仍然高于GDP的发展速度。

二是融合发展的趋势。

随着一、二、三产的融合越来越深,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加快发展工业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一方面,新型工业化要依赖于科技、信息、金融、商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和配套。

另一方面,现代制造业本身包含了许多服务的成分,例如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售后服务、金融服务等等。

三是集聚发展的趋势。

从发展规律看,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有集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资源和要素合理配置。

四是创新发展的趋势。

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加快,服务业新行业、新业态也不断涌现,特别是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

2.发展机遇。

一是杭州被列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带来新契机。

2010年,杭州市被列入首批37个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杭州在发展服务业的各个方面允许先行先试。

萧山作为杭州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大杭州,主动用好用足用活试点政策,促进我区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是萧山具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2010年,萧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20亿元,位居全省首位,发展服务业基础良好。

工业总产值达到4486亿元,为服务业下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萧山已进入了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后工业化阶段。

“十二五”时期,我区已进入人均GDP超1万美元的新阶段,属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国际经验在这个阶段,经济将启动新一轮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经济发展处于较高水平,萧山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加速使产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

四是萧山百姓富足有助于服务业发展。

2010年,萧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1.6万元,居民比较富足,给服务业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萧山民营经济发达,藏富于民,有助于提高社会消费能力,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为服务业发展拓展新空间。

“十二五”期间,我区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步伐加快,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跨江发展,突出“一心三区七新城”建设,都将极大地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我区要充分利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机遇,努力构建“总量大、结构优、业态多、辐射宽”的服务业新体系。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按照市委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和区委建设“两个率先”的总要求,深入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服务业结构调整,着力扩大总量、优化结构,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平台、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重点发展。

紧紧围绕推进转型升级与服务业联动发展这一战略重点,对全区服务业发展实行分类指导。

按照杭州市“十二五”期间突出发展十大产业要求,结合萧山实际,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等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五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科技服务、社区服务、服务外包等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趋势的五大产业。

坚持集聚发展。

坚持功能集聚的原则,生产性服务业结合萧山产业特点,按照功能相似性划分区域集聚区,生活性服务业按照人口集聚要求,积极发展商贸综合体等新型业态,在空间上形成业态集聚,功能完善的特征。

坚持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新经济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要获得服务领域的先发优势,需鼓励创新发展,引导服务企业不断进行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从创新中培育新增长点,在创新中求生存、求拓展、求提升。

坚持联动发展。

服务业与工业、服务业与农业之间存在共生互动关系,要充分利用我区扎实的产业基础,特别是产业集群比较发达、共性需求大的优势,引导服务业与工业、服务业与农业间的互促、互动和融合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总量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进一步壮大,集聚进一步形成,把我区建设成为浙江民营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的主要汇集地、长三角重要的物流枢纽、长三角新的商贸中心、长三角休闲旅游胜地、浙江省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杭州大都市金融副中心。

总量进一步扩大。

规划期内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60亿元,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8%以上。

“十二五”服务业增加值发展主要目标

行 

2010年(亿元)

2015年(亿元)

年均增长(%)

文化创意产业

83

160

14

旅游休闲业

44

84

金融服务业

87

150

12

商贸业

108

200

13

现代物流业

47

90

房地产业

65

100

10

信息服务业

23

中介服务业

18

社区服务业

8

科技服务业

5

11

16

其他

30

50

合计(不含交叉重复)

420

760

结构进一步优化。

推进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

商贸、旅游等特色产业优势更加突出。

到2015年,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等五大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达470亿元。

企业进一步壮大。

大力发展重点服务业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动效应,促进我区服务业扩大总量规模,提升发展速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培育形成一个市场竞争力强、社会贡献大、品牌带动效应明显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群体。

到2015年,服务业企业(集团)营业收入超300亿元1家,超100亿元2家,超50亿元5家,超10亿元10家,一批服务业企业入围省市服务业重点企业。

集聚进一步形成。

有序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集聚类型逐步多样化,发展布局趋向合理化,基本形成定位科学、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发展格局,成为我区产业发展新高地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到2015年,全区创建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30个,其中培育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示范区10个,50亿元以上示范区10个,10亿元以上示范区10个,示范区实现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0%以上,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列入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

三、主要任务

按照“集聚化、特色化、网络化”思路,以“五个一批”为抓手,着力提升我区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重点发展一批优势产业

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现代商贸和现代物流等我区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五大”优势服务产业为重点,全面提高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

——文化创意业。

坚持与杭州主城区既主动衔接又错位发展,依托萧山区位、经济、人文资源的优势和已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基础,优先将有限资源集中配置于文化创意产业先发地区和优势产业门类,引导优质资源向产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氛围浓厚的区域集聚。

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段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形成以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为龙头,文化休闲旅游业、艺术品业和文化会展业为重点,教育培训业、现代传媒业与动漫游戏业为支持的“2+3+3”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加强对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的培育扶持,重点培育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文化创意企业(集团),鼓励文化创意类公司上市,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的局面。

积极引进文化创意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有影响力的创意创新团队。

到2015年,全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全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总量超160亿元,年均增长14%,成为全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休闲业。

围绕旅游国际化、品牌化、集群化、产业化、一体化、生态化的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大杭州旅游经济圈”,加快与杭州主城区旅游业的无缝对接。

充分利用“湖、江、山”旅游资源,“做精湘湖、做美浦阳江、做活钱塘江”,加快培育“十大国家级旅游景区”、“十家高星级酒店”和“十大旅游商品”,形成完善的大旅游品牌体系。

按照“动静结合、内联外引”的原则,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拓展产业发展领域,切实加强业态创新,促使文化与旅游联姻、商业与旅游联营,形成旅游业依托三次产业联动互进的良好局面。

不断提高萧山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打响“华东会客厅·

休闲新天堂”的旅游品牌。

力争到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2000万人,旅游总收入达到240亿元,旅游增加值实现84亿元,年均增长14%。

——金融服务业。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创建省级金融创新试点区,加大对企业发行债券的指导力度,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债权基金,探索企业股权质押、无形资产抵押、“金融仓储”等贷款抵质押方式,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指导服务,加强企业上市梯队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切实做大做强“萧山板块”。

鼓励发展政策性担保公司,做大担保业务,逐步完善再担保体系,降低担保风险。

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争取新增5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

增强金融要素集聚水平,着力打造金城路金融核心区和钱江世纪城金融集聚区“一路一城”主体金融功能区。

推动对外金融合作,引进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基金、财务公司、信托租赁等境内外优质金融机构。

完善地方金融体系,着力做强萧山农村合作银行为代表的本地总部金融机构。

力争到2015年,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0亿元,年均增长12%。

——现代商贸业。

整合提升商业业态,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组织方式和服务方式。

全面实施新一轮十大商贸工程,打造8大商贸综合体和6条商贸特色街;

整合提升6大商贸广场和6大超市;

培育成交额超百亿的市场6家以上、销售额超亿元的商贸企业100家以上;

提升1000家连锁超市商场,形成专业市场、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专卖店等不同功能现代商贸业态结构。

积极拓展地下空间,着力发展地铁商贸。

启动商业城等专业市场整合改造提升,促进专业市场现代化、集群化、信息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拓展文化、体育等新兴服务消费,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构建能够大力拉动消费、刺激消费、促进消费的现代商贸体系。

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的现代商贸业发展体系,构筑“一心三区”(萧山城市商业中心,大江东新城、瓜沥小城市、临浦新城区域商贸中心)的商贸发展格局。

力争到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亿元,市场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商贸业实现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3%,其中现代商贸业实现增加值66亿元,年均增长15%。

——现代物流业。

要充分借助萧山优越的海、河、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以及空港物流、公路物流、铁路物流和水路物流,构建物流总部集聚、大宗商品交易、海陆空联动集疏运、金融信息中介支撑“四位一体”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一平台、二航道、三枢纽、四节点”的“1234”物流总体布局。

实施现代物流业重大项目,着力引进和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研究供应链产业发展,加快现代物流的市场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信息体系建设,提升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

到2015年,力争实现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达到90亿元,有效带动全区制造业的提升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快培育一批潜力产业

——信息服务业。

积极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服务企业,推动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发展互联网增值业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数字内容产业,着力构建电子商务网络,打造“数字萧山”,增强信息服务业的整体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力争到2015年,完成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90亿元,实现增加值23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中介服务业。

重点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突出高端品牌机构发展,促进萧山中介服务业加快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改造传统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中介服务业,到2015年,萧山中介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以上,中介服务业从业人员达40000人以上。

——科技服务业。

重点围绕以研究与实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和科技交流和推广三大科技服务业发展领域,加强信息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科技产业孵化器建设。

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

到2015年,全区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社区服务业。

围绕城镇化和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少儿托管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为主的社区服务业。

引导社区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业培训体系。

到2015年,实现社区服务业增加值13亿元,年均增长10%。

——房地产业。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基本建立起由商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人才公寓、廉租房、公租房等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到2015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00亿元,年均增长10%。

同时,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围绕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三种主要形式,发展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形成服务外包产业群。

“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区服务外包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不低于20%,到2015年,全区服务外包合同执行总额达到4亿美元,全区服务外包企业数达到80家。

此外,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公平性、可及性和反应性水平;

统筹城乡基础教育,保障农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平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加强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促进群众体育发展;

推进公共服务业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和供给方式多样化。

(三)大力扶持一批现代服务业企业

充分发挥服务业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重视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示范企业。

一是做强一批。

对已形成一定规模,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服务业企业,鼓励其做大做强,培育和形成一批知名度高、品牌响、国际竞争力强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

鼓励通过兼并、联合、上市、重组等形式,发展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合资、合作式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

二是扶持一批。

针对我区中小企业众多的实际,积极为中小企业创建良好条件,对中小型企业发展给予更多扶持,要围绕发展创意经济、网络经济、会展经济、商务经济等新经济业态,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数字传媒、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和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管理咨询等各类具有创新意义的现代服务企业。

三是引进一批。

引进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等,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中央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地区性总部或营销中心、物流中心等职能型总部;

着力引进国内尤其是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

四是分离一批。

鼓励有条件的一、二产企业分离发展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营销售后服务、技术服务、科技研发、信息咨询、工业设计等服务业,建立独立的法人实体,着重推动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同时,积极发展“飞地经济”,鼓励企业内强总部、外拓基地,把企业最核心的部分做大做强,把研发、销售、结算等留在萧山,把生产基地建到土地相对宽裕的地方。

(四)加快建设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

以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增强发展后劲,提升服务业规模和水平。

做好服务业项目储备库建设,在前期工作上下功夫,加大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服务业好项目、大项目,特别是积极承接杭州主城区的服务业重大项目,使服务业成为下一轮投资新热点。

实施服务业“千亿工程”,即“十二五”时期累计完成服务业投资1000亿元以上,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服务业重点工程。

编制服务业重大项目年度计划,优先支持高端服务业项目和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项目,加快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服务业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确保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促进服务业高水平发展。

(五)推动一批服务业企业品质提升

按照建设质量强区工作总体要求,全力抓好服务质量建设。

完善服务业品牌和商标的培育、保护和激励机制,加大对重点品牌产品、著名商标、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和培育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积极争创国家级名牌和驰名商标。

保护和发展“老字号”与知名商号,扩大传统品牌的效应和示范作用。

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实现服务业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业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

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鼓励服务业企业注册商标,鼓励服务企业以品牌和商标为纽带,促进集团化发展。

加强品牌市场、品牌旅游、品牌会展建设,培育知名商业中心、特色街区。

加强服务业行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

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服务品牌培育、推广和保护机制,服务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

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各级标准制定,开展服务业标准试点项目。

四、总体空间布局

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原则,坚持“服务立区、创新主导、协调发展”方针,结合萧山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引导推进服务业布局向中心城区集聚、向七大新城集聚、向钱塘江浦阳江等主要江河道路集聚、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重点培育商务楼宇、商贸综合体、旅游休闲度假区、现代物流园、软件与信息服务基地、创意产业园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业集聚区。

(一)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服务业集聚辐射功能

按照空间紧凑、功能集聚的要求,科学布局城市功能区块和重大基础设施,努力形成以新老城区为基础,以钱江世纪城和湘湖旅游度假区为两翼,市心路、风情大道、通惠路和建设四路、金城路为轴的“一核两翼三纵两横”的新型服务业发展格局。

重点建设湘湖旅游度假区、新世纪市场园区、钱江世纪城总部经济集聚区、中国(国际)羽绒综合创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