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汇编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84862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汇编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汇编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汇编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汇编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汇编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汇编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汇编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汇编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汇编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竞赛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题词勉励。

历经十届,“挑战杯”竞赛已经成为:

——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

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

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

——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

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

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第二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第五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级博士研究生胡铃心等。

——引导高校学生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渠道。

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让“挑战杯”竞赛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

“挑战杯”已经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赛制,广大高校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工作载体,把创新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使“挑战杯”竞赛成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

——展示全体中华学子创新风采的亮丽舞台。

香港、澳门、台湾众多高校积极参与竞赛,派出代表团参加观摩和展示。

竞赛成为两岸四地青年学子展示创新风采的舞台,增进彼此了解、加深相互感情的重要途径。

参加“挑战杯”科技竞赛的作品分为三大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本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参赛。

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只限报一件作品)、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3件,其中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得超过1件。

各类作品先经过省级选拔或发起院校直接报送至组委会,再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预审,并最终评选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终审的结果是,参赛的三类作品各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且分别约占该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

由于“挑战杯”竞赛活动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和推动了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已成为学校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成为高校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成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成为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界接触和物色优秀科技英才、引进科技成果、宣传企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最佳机会,从而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各高校的重视,从第五届开始,香港中文大学等七所香港高校参加了竞赛,更加丰富了“挑战杯"

科技竞赛的内涵,在华人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随着“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发展,无论在竞赛的内涵上,还是在竞赛的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声誉远播港澳地区甚至欧美发达国家,对高校的学生课外科技与学术活动起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竞赛的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竞赛的目的:

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竞赛的方式: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

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不但是一种创新活动,更是一种科技创业的启蒙教育。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旨在宣传风险投资理念,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传播自主创业意识。

竞赛的举办为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提供了一个创业实践的平台、一条争取风险投资的途径。

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交替举办。

创业计划大赛又名“商业计划(BusinessPlan)”,起源于美国校园,1997年由清华大学首次引入我国,它是科技和风险投资浪潮兴起的产物。

创业计划大赛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跨专业的竞赛团队(一般要求团队中要有管理、财务、经济、法律、电脑等专业人员),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开展调研论证,完成一份内容完整、具体、深入的的商业计划书。

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于1999年2月至10月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的400件作品,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热潮,并孕育了一批高科技公司,如易得方舟、视美乐等。

视美乐团队更得到上海第一百货股份有限公司5250万元风险投资,开创了中国大学生创业同风险投资相结合的先例。

此后,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分别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和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目前,创业计划竞赛已经与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道,成为“挑战杯”旗帜下重要赛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龙头,并形成两赛隔年举办的格局。

经过数年市场竞争的洗礼,创业计划竞赛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载体。

竞赛要求创业者在他的商业计划中对市场作出最清晰的分析,对产品的需求作出最准确的预测,对未来企业的管理作出最周密的筹划,对投资的收益作出最可信的阐释。

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大力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中文名称: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英文名称:

ChinaUndergraduateMathematicalContestinModeling

简称:

CUMCM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

本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中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但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包括高职、高专生)可以参加)。

同学可以向本校教务部门咨询,如有必要也可直接与全国竞赛组委会或各省(市、自治区)赛区组委会联系。

2009年全国有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1137所院校、15046个队(其中甲组12276队、乙组2770队)、4万5千多名来自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参加竞赛,是历年来参赛人数最多的(其中西藏和澳门是首次参赛)!

主办机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

竞赛宗旨:

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

Ⅰ、什么是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

简单地说:

数学模型就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表述。

具体一点说:

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为某种目的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

更确切地说:

数学模型就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标,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

数学结构可以是数学公式,算法、表格、图示等。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见数学建模过程流程图)。

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

解决"

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Ⅱ、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由来:

1985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叫做MCM的一年一度大大学生数学模型(1987年全称为MathematicalCompetitioninModeling,1988年改全称为MathematicalContestinModeling,其所写均为MCM)。

这并不是偶然的。

在1985年以前美国只有一种大学生数学竞赛(TheWilliamLowellPutnammathematicalCompetition,简称Putman(普特南)数学竞赛),这是由美国数学协会(MAA--即MathematicalAssociationofAmerica的缩写)主持,于每年1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分两试进行,每年一次。

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现已成为国际性的大学生的一项著名赛事。

该竞赛每年2月或3月进行。

我国自1989年首次参加这一竞赛,历届均取得优异成绩。

经过数年参加美国赛表明,中国大学生在数学建模方面是有竞争力和创新联想能力的。

为使这一赛事更广泛地展开,1990年先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后与国家教委联合主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称CMCM),该项赛事每年9月进行。

数学模型竞赛与通常的数学竞赛不同,它来自实际问题或有明确的实际背景。

它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整个赛事是完成一篇包括问题的阐述分析,模型的假设和建立,计算结果及讨论的论文。

通过训练和比赛,同学们不仅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很大提高,而且在团结合作发挥集体力量攻关,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等方面将都会得到十分有益的锻炼。

Ⅲ、数学建模方法:

一、机理分析法从基本物理定律以及系统的结构数据来推导出模型。

1.比例分析法--建立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代数方法--求解离散问题(离散的数据、符号、图形)的主要方法。

3.逻辑方法--是数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在决策,对策等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

4.常微分方程--解决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关键是建立"

瞬时变化率"

的表达式。

5.偏微分方程--解决因变量与两个以上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数据分析法从大量的观测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1.回归分析法--用于对函数f(x)的一组观测值(xi,fi)i=1,2…n,确定函数的表达式,由于处理的是静态的独立数据,故称为数理统计方法。

2.时序分析法--处理的是动态的相关数据,又称为过程统计方法。

3.回归分析法--用于对函数f(x)的一组观测值(xi,fi)i=1,2…n,确定函数的表达式,由于处理的是静态的独立数据,故称为数理统计方法。

三、仿真和其他方法

1.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质上是统计估计方法,等效于抽样试验。

①离散系统仿真--有一组状态变量。

②连续系统仿真--有解析表达式或系统结构图。

2.因子试验法--在系统上作局部试验,再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不断分析修改,求得所需的模型结构。

3.人工现实法--基于对系统过去行为的了解和对未来希望达到的目标,并考虑到系统有关因素的可能变化,人为地组成一个系统。

(参见:

齐欢《数学模型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Ⅳ、题型:

赛题题型结构形式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一、实际问题背景1.涉及面宽--有社会,经济,管理,生活,环境,自然现象,工程技术,现代科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等。

2.一般都有一个比较确切的现实问题。

二、若干假设条件有如下几种情况:

1.只有过程、规则等定性假设,无具体定量数据;

2.给出若干实测或统计数据;

3.给出若干参数或图形;

4.蕴涵着某些机动、可发挥的补充假设条件,或参赛者可以根据自己收集或模拟产生数据。

三、要求回答的问题往往有几个问题(一般不是唯一答案):

1.比较确定性的答案(基本答案);

2.更细致或更高层次的讨论结果(往往是讨论最优方案的提法和结果)。

Ⅴ、竞赛答卷:

提交一篇论文,基本内容和格式大致分三大部分:

一、标题、摘要部分:

1.题目--写出较确切的题目(不能只写A题、B题)。

2.摘要--200-300字,包括模型的主要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果。

3.内容较多时最好有个目录。

二、中心部分:

1.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2.模型建立:

①补充假设条件,明确概念,引进参数;

②模型形式(可有多个形式的模型);

③模型求解;

④模型性质;

3.计算方法设计和计算机实现。

4.结果分析与检验。

5.讨论--模型的优缺点,改进方向,推广新思想。

6.参考文献--注意格式。

三、附录部分:

1.计算程序,框图。

2.各种求解演算过程,计算中间结果。

3.各种图形、表格。

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索尼公司协办的面向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竞赛目的在于提高参赛同学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

一、竞赛目的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是在着重基础、注重前沿的前提下,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

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竞赛顺利开展,竞赛的组织、命题、评审与宣传工作由全国及赛区组织委员会和专家组负责。

1、全国竞赛组委会由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及部分参赛省市教育厅(教委)代表及电子类专家组成,负责全国竞赛的组织领导、协调与宣传工作。

全国竞赛专家组由电子类专家组成,负责竞赛命题、评审工作。

2、每个参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各赛区竞赛组委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校代表及电子类专家组成,负责本赛区的竞赛组织领导、协调与宣传工作。

各赛区专家组由本赛区的电子类专家组成,负责赛区竞赛的评审工作,同时负责组织、遴选本赛区内的征题,并向全国专家组推荐所征题目。

3、暂时没有条件单独组成赛区的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参与其他赛区的竞赛活动,或直接与全国竞赛组委会联系。

三、竞赛内容

1、以电子电路(含模拟和数字电路)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可以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可编程器件、EDA软件工具和PC机(主要用于开发)的应用。

题目包括“理论设计”和“实际制作与调试”两部分。

竞赛题目应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并考虑到目前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趋势,同时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起一定的引导作用。

2、题目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力,考核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考核学生的实验综合技能(制作、调试)。

3、题目在难易程度方面,既要考虑使一般参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本要求,又能使优秀学生有发挥与创新的余地。

四、竞赛形式

1、竞赛以赛区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竞赛、评审和评奖工作。

2、鼓励设有信息与电子学科及相关专业或已开展电子设计科技活动的高等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3、学生自愿组合,三人一队,由所在学校统一向赛区组委会报名。

参赛队数由学校自行确定。

4、为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能参加竞赛,全国竞赛专家组根据命题原则,将统一编制若干个竞赛题目,供参赛学生选用。

5、竞赛所需场地、仪器设备、元器件或耗材原则上由参赛学校提供。

五、评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为“赛区奖”和“全国奖”两种形式。

1、各赛区负责本赛区的评奖工作,赛区奖的评奖等级及各奖项获奖比例由各赛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为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这一活动,各赛区除各等级“赛区奖”之外,设置“成功参赛奖”或类似意义的奖项,凡按时完成竞赛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参赛队均可发给“成功参赛证书”或类似奖项证书。

2、赛区评审结束后,各赛区组委会将本赛区竞赛优秀参赛队的设计报告及有关材料报送全国组委会,报送全国组委会评奖的优秀参赛队数是本赛区参赛队总数的12%之内。

全国组委会根据全国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确定全国一、二等奖,获奖总数原则上不超过全国参赛队总数的10%。

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立“赛区优秀组织奖”,对竞赛组织中表现出色的赛区组委会给予表彰奖励;

同时设立“优秀征题奖”,对竞赛征题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六、竞赛规则

1、参赛学生应是高等学校中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或专科学生。

2、参赛学生必须按照全国统一时间参加竞赛,按时开始和结束竞赛。

各赛区组委会按时收回学生的设计报告和制作实物后,应及时封存,然后按赛区组委会的具体规定交赛区专家组评审。

3、竞赛期间,参赛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计算机网络资源,但不得以任何方式与队外人员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和其他非参赛队员必须迴避。

4、竞赛期间,各赛区组委会要组织巡视检查,以保证竞赛活动公正进行。

5、在竞赛中如发现教师参与、队与队之间讨论、队员与队外人员讨论、不按规定时间发题和上交以及赛前泄题等违纪现象,将取消获奖名次,并通报批评。

七、关于竞赛征题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仍采用广泛征题、全国统一命题的方式。

八、经费来源

各赛区组委会经费来源为每个参赛队报名费;

各赛区教育管理部门可适当资助;

各赛区组委会可争取社会各界的赞助,提倡社会各界以协办的身份共同组织各赛区竞赛活动。

五、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百废初兴,科技的发展却面临科技队伍的断层和人才匮乏的瓶颈制约。

振兴教育,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时代的呼唤。

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酝酿。

1986年8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力学与实践》编委会上,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建议举办一次大学程度的力学竞赛,获得一致赞同。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郑哲敏院士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并安排《力学与实践》编委会(竞赛组织委员会)筹办。

组委会成立了两个命题小组,武际可教授任理论力学、流体力学课程组长,徐秉业教授任材料力学、弹性力学课程组长,同时向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征题,共获得58份回函,提供了140余道题。

命题组精选整编了28道作为初赛题,在《力学与实践》1988年第1期刊出,要求参赛者在约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寄回答案。

组委会从62份答案中评选了31人进京复赛(一人因故缺席)。

通过严格的笔试和口试,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共17名。

颁奖会由武际可教授主持,著名力学家张涵信、张维、庄逢甘、郑哲敏、王仁、黄克智等院士及高教社易钟煜副主编颁奖。

本次竞赛还得到了有关高校、高教社和著名力学家钱令希院士赞助。

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我国力学界的大师们参与这项赛事,极大地激励了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活跃了力学界学术气氛,对我国力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青年报”于1988年10月13日报导了此次竞赛。

从1992年到2004年的第2至5届竞赛可以看作这项竞赛活动发展的第二阶段。

为了鼓励青年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的献身精神,这项竞赛从1996年第三届起改名为“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根据首届竞赛的反馈意见,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赛,竞赛内容精简为只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工科学生普遍学习的课程;

为了保证平等竞争,采用了闭卷方式,在全国各考点同一时间用统一试卷竞赛。

这一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东海之滨到西部新疆,从东北地区到特别行政区香港,竞赛得到了全国高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热烈响应。

同学们珍视这个机会,将竞赛看作21世纪科技大战场角逐预演的擂台,许多高校希望通过竞赛使教学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将竞赛作为展示教学水平与教学改革成果的一个窗口。

竞赛规模在第二阶段得到了阶跃式发展,第一届全国62人、12单位参赛,第二届1389人报名参赛,第三届1711人报名参赛,第四届25个省市、81所高校、2752名学生报名参赛,第五届30个省(市)、自治区,164所高校7617人报名参赛,表明“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已经有广泛的代表性,在高校有了重要的影响。

在北京赛区历届竞赛中,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第一届郑哲敏院士,第二届,第三届庄逢甘院士,第四届白以龙院士,第五届崔尔杰院士都带队看望参赛选手,给青年学生以极大鼓舞。

在新的21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给教育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进入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标志着这项竞赛活动发展到了它的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的三个重要变化是:

(1)将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与理论创新能力同样的高度,将在第六届竞赛决赛中进行基础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团体实验竞赛,以促进实验动手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的培养。

(2)将赛制改为两年一次,使所有本科生都有机会参赛。

同时将竞赛安排在在全国力学大会上颁奖,以促进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了解和接触高水平的力学前沿研究。

(3)申请并已被批准进入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以更好配合我国的本科教学。

一、宗旨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为教育部委托主办的大学生科技活动,目的在于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有助于增进大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有助于发现和选拔力学创新的后继人才。

二、组织

1.本项竞赛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