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8406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译文】子[zǐ]〔夜十一点至一点〕丑[chǒu]〔凌晨一点至三点〕。

寅[yí

n]〔夜三点至五点〕卯[mǎo]〔早晨五点至七点〕。

辰[ché

n]〔上午七点至九点〕巳[sì

]〔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午[wǔ]〔白天十一点到一点〕未[wè

i]〔下午一点至三点〕

申[shēn]〔下午三点至五点〕酉[yǒu]〔下午五点至七点〕

戌[xū]〔下午七点至九点〕亥[hà

i]〔晚九点至十一点〕

一白天加一夜晚,共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就是指这十二个时辰的。

夏天白天长而夜晚短,冬天白天短而夜晚长。

半夜十二点为子时,中午十二点为午时,午时之前的白天为上午,午时之后的白天是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注释】①伏:

趴,脸向下,体前屈。

②坠:

落,掉下

【译文】鱼缸里有一条金鱼,一只猫爬在缸边,准备把它〔金鱼〕吃掉,〔猫〕不小心掉到了水里,急忙跳了出来,〔可是〕全身的毛都已经湿透了。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译文】有黄猫白猫两只猫在屋顶上打架,两只猫都发出呼呼的叫喊,四只眼睛相对怒视,两猫对打不相上下,过了很长时间,白猫稍微有些退缩,黄猫奋力打白猫,白猫打不过躲进了屋里,不敢再出来。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那么龟已先至矣.

【译文】乌龟跟兔子赛跑,兔子跑得很快,却在中途睡觉,乌龟跑得慢,却总是不停地走,等到兔子醒来,乌龟早就到了终点了。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低。

口曰:

“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

“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

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领先。

“又谓眉曰:

“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

“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

无即不成礼仪。

假设无眉,成何面目?

【注释】〔1〕居:

呆在;

〔2〕唯:

只有;

〔3〕乃:

还;

〔4〕尔:

你;

〔5〕观:

仔细看;

〔6〕当:

担当;

〔7〕居:

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8〕虽:

虽然。

〔9〕谓:

对某人说。

【译文】嘴巴和鼻子争上下。

嘴巴说:

我谈古论今,你有什么能耐待在我上面?

鼻子说:

所有的饮料食物没有我就不能分辨。

眼睛对鼻子说:

我近可以分辨毫毛尖端〔那么细微的事物〕,远可以观察到天边,只有我当排名最先。

又对眉毛说:

你有什么功绩待在我上面?

眉毛说:

我虽然没有实际用途,但是如果没有眉毛,那成什么面目了啊?

第四组读书要得法

14、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那么于禽兽何异?

【译文】飞鸟走兽这类动物,饿了知道去吃,渴了就会去喝,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自己休息的场所。

其中更灵异的,还能按照人的指示去行动,只是因为不知道读书,所以一直不如人。

人如果不读书,那么和禽类兽类有什么分别?

1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那么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注释】①.心不在此。

此:

这里。

②.决:

一定③.心到最急。

急:

迫切、重要。

【译文】我曾经说过:

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16、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

其次,那么渐渐有疑;

中那么节节有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穿,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译文】书刚开场读的时候,不觉得会有什么疑问;

但读着读着,慢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读到一半时,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

再往下读,疑问就会慢慢被解决。

最终到达融会贯穿的程度,所遇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这才能称得上是学习。

读书不会产生疑问的人,需要教给他独立思考的方法,使之头脑里有疑问;

学会了有疑问,就要想方法去钻研,千方百计去解决疑问,到这里才是真正的进步。

17、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A问之,B曰:

“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

“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传说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

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白笑老妇人太愚钝了。

只要功夫到了没有什么做不了的。

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第五组智慧少年

18、称象

操得巨象。

欲知其轻重,不能称。

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

复称他物,那么象重可知矣。

【译文】操得到一只大象。

想要知道大象的体重,但是〔象太重了〕没方法〔用秤〕称出来,操的小儿子叫冲,跟操说:

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

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到达原来刻记号的地方。

再称出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19、道边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

〞取之,信然。

【注释】诸小儿:

小伙伴们。

多子折枝:

果实很多压弯了树枝。

竞走:

争着奔过去。

信然:

真是这样。

【译文】王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玩,看见路旁树上有许多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子。

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

树在路边生长而且结很多子,这一定是苦的子。

拿来一个真的是这样。

20、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

左氏春秋?

,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1〕选自?

宋史〃司马光传?

〔2〕【光生七岁】司马光长到七岁。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

资治通鉴?

等书。

〔3〕【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4〕【?

】又称?

左传?

,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

〔5〕【大指】大意,主要意思。

指,通~旨。

〔6〕【自是】自此,从此。

〔7〕【释】放下。

〔8〕【瓮】

(weng)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9〕【弃去】逃走。

〔10〕【迸】涌出。

〔11〕【退】回家。

〔12〕【了】了解。

〔13〕【于】在。

〔14〕【闻】听、听到。

闻在文言文中主要有6种意思①听,听到如本文中的闻讲?

②听说,知道③报告上级④用鼻子嗅。

⑥声望,威望。

如?

伤仲永?

中的不能称前时之闻。

(15)【破】翻开,打破。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20岁,并非如今的18岁〕听人讲?

,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

从那以后,他对于?

喜欢得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21、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译文】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儿子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

第六组寓言故事

22、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①株:

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

跑,逃跑。

③耒(lěi):

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

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

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23、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那么槁矣。

【注释】〔1〕、闵〔mǐn〕--同"

悯"

,担忧,忧虑。

〔2〕、长〔zhǎng〕--生长,成长。

〔3〕、揠〔yà

〕--拔。

〔4〕、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5〕、其家人--他家里的人。

〔6〕、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7〕、予--我,第一人称代词.〔8〕、趋--快走。

〔9〕、往--去,到..去。

〔10〕、槁〔gǎo〕--草木枯槁。

〔11〕、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12〕、耘苗:

给苗锄草

〔13〕、非徒--非但。

徒,只是。

〔14〕、益:

好处。

〔15〕、子:

儿子

【译文】古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

"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

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24、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

(狐假虎威)假:

假借,凭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虎求百兽而食之〕求:

寻求,寻找。

〔子无敢食我也〕子:

你。

无:

不。

〔天帝使我长百兽〕长〔zhang〕:

同?

掌?

,掌管。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然:

对的,正确的。

遂:

前进,前往。

〔故遂与之行〕遂:

于是。

〔兽见之皆走〕走:

逃跑。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畏:

害怕。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

您不敢吃我!

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老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25、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大〔há

ng〕:

〔1〕大,通太,大行:

太行山。

〔2〕大:

宽大。

行:

道路。

大行:

宽阔的道路。

方:

正在。

北:

面向北方。

持其驾:

驾着他的车。

之:

动词,到……去。

楚:

楚国,在国的南面。

将:

又。

奚:

为何。

用:

费用,钱财。

御:

驾驭车马。

者:

…的人。

御者善:

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

此数者:

这几个条件。

恃:

依靠,依仗。

广:

使动用法,使……广阔,扩展。

犹:

犹如,好似。

王:

统治天下数:

屡次,频繁

【译文】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

‘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

‘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

’他说:

‘我的马很精良。

‘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离楚国越来越远。

‘我的路费很多。

‘你的路费虽然多,可离楚国越来越远。

‘我的马夫善于驾车。

’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

第七组神话传说

26、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译文】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

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

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屡次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

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

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额长得非常高大。

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天皇、地皇、人皇。

数字开场于一,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有九万里。

27、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缺乏,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①逐走:

赛跑。

逐:

竞争。

走:

跑。

②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欲得饮:

很想能够喝水解渴。

④河,渭:

黄河,渭水。

⑤北饮大泽:

大湖。

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⑥道渴而死:

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⑦邓林:

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三省交界处。

邓林既?

桃林?

⑧未至:

没有赶到。

⑨渴:

他感到口渴。

⑩弃:

遗弃。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8、共工触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注释】①共工:

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②触:

碰、撞。

③不周山:

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

子?

载:

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④昔者:

从前⑤颛顼〔zhuānxū〕:

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⑥天柱折,地维绝:

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

维,绳子。

绝,断。

⑦焉:

文中译为这,这里⑧水潦〔lǎo〕:

泛指江湖流水。

潦,积水。

⑨尘埃:

尘土,沙子,这里指泥沙。

⑩地维绝:

系的绳索断了。

【译文】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的绳索也断了。

〔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

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29、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注释】葬:

埋。

操:

手持,拿着。

干戚:

干,盾;

戚,斧

【译文】刑天和黄帝争夺神的位臵,黄帝砍断了他的头,把他的头埋葬在常羊山。

于是他用乳头当做眼睛,用肚脐当做嘴巴,拿着盾和斧头挥舞着。

30、舜耕历山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

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

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

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注释】舜〔shù

n〕,是中国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

窳yǔ:

1、粗劣,坏。

仓廪:

储藏米谷之所;

仓:

谷藏曰仓。

廪:

米藏曰廪。

耕历山:

在历山耕作。

渔雷泽:

在雷泽捕鱼。

河滨:

在黄河边制作器。

【译文】尧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让他在河畔耕种,在雷泽捕鱼。

雷泽的人都让他居住,在河滨制,在那里的器没有不好的。

一年后他所居住的地方就聚集起来,两年后成了一个小镇,三年后就成了一个都市。

尧于是赐给舜一套细布衣服,给他一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第八组那些勤奋的人儿

31、欧阳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一如成人。

【注释】1选自?

欧阳公事迹?

,题目为编者所加。

2欧阳公:

指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3孤:

幼年丧父。

4资:

财务,钱财。

5太夫人:

指欧阳修的母亲。

6荻〔dí

芦苇杆。

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7以:

用……方法8书:

写。

9闾〔lǘ〕里:

街坊,乡里,民间。

10士人家:

读书人家

11或:

有时。

12因:

借:

……时机。

13惟读书是务:

只致力于读书。

14务:

致力,从事。

15文字:

文章16资:

【译文】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

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时机抄录下来。

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

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与大人一样有文采。

32、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退之权京兆,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

“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

“‘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文】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

当时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愈〕左右的侍从拥到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答复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

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

〔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33、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书缺乏,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译文】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

没有地方写了,于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

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

写完就擦,擦净再写。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34、王冕好学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译文】王冕是XX县人。

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

黄昏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

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

他的母亲说:

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

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35、宋濂嗜学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我小的时候就爱好读书。

家里穷,没有方法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

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第九组听孔夫子讲课

36、学习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由!

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出自?

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为政?

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教师了。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译文】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即对待学问的态度〕!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37、道与德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德不孤,必有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