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8269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缩机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压缩机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压缩机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压缩机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压缩机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缩机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

《压缩机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缩机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缩机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

第二节活塞式压缩机

1分类

1.1按排气压力分类

1.1.1低压压缩机0.2<P<0.98Mpa

1.1.2中压压缩机0.98~9.8Mpa

1.1.3高压压缩机9.8~98.0Mpa

1.1.4超高压压缩机>98.0Mpa

1.2按消耗功率分类

1.2.1微型压缩机<10KW

1.2.2小型压缩机10~100KW

1.2.3中型压缩机100~500KW

1.2.4大型压缩机>500KW

1.3按排气量分类

1.3.1微型压缩机<1m3/min

1.3.2小型压缩机1~10m3/min

1.3.3中型压缩机10~60m3/min

1.3.4大型压缩机>60m3/min

1.4按气缸中心线的相对位置分类

1.4.1立式:

气缸中心线与地面垂直

1.4.2卧式:

气缸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其中一般包括卧式、对置式和对动式。

1.4.3角度式:

气缸中心线彼此成一定角度,其中包括L型、V型、W型、扇型和星型。

1.5按曲线连杆机构分类:

分为十字头压缩机和无十字头压缩机。

1.6按活塞在气缸内作用情况分类

1.6.1单作用式:

气缸内仅一端进行压缩循环。

1.6.2双作用式:

气缸内两端都进行同一级的压缩循环。

1.6.3级差式:

气缸内一端或二端进行二个或二个以上不同级次的压缩循环。

1.7按压缩机级数分类

1.7.1单级压缩机:

气体经一级压缩达到终压。

1.7.2两级压缩机:

气体经二级压缩达到终压。

1.7.3多级压缩机:

气体经三级以上压缩达到终压。

1.8按压缩机列数分类

1.8.1单列压缩机:

气缸配置在机身一侧的一条中心线上。

1.8.2双列压缩机:

气缸配置在机身一侧或二侧的两条中心线上。

1.8.3多列压缩机:

气缸配置在机身一侧或二侧的两条以上中心线上。

1.9按冷却方式分类:

可分为:

气(风)冷式压缩机和水冷式压缩机。

1.10按工作地点分类:

可分为固定式压缩机和移动式压缩机。

2活塞式压缩机的特点

2.1优点:

2.1.1工作压力的范围最广,从低压到高压都适用。

2.1.2热效率最高。

2.1.3适应性强,排气量可在较广泛的范围内变化。

2.1.4对制造压缩机的金属材料要求苛刻。

2.2缺点:

外形尺寸及重量大,结构复杂,易损件多,安装及基础工作量大,气流有脉动,运转中有振动等,一般适用于中、小流量及压力较高的情况。

3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参数

3.1排气量

3.1.1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压缩机最后一级排出的气体,换算到第一级进口状态的压力和温度时的气体容积值,常用的单位是m3/min或m3/h.

3.1.2压缩机的额定排气量(指压缩机铭牌上标注的排气量)是指特定的进口状态时的排气量。

3.2排气压力

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压力通常是指最终排出压缩机的气体压力。

3.3转速

指活塞式压缩机曲轴的转速,常用r/min的表示,它是表征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结构参数。

3.4活塞力

活塞力为曲轴处于任意的转角时,气体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合力,它作用于活塞杆或活塞销上。

3.5活塞行程

活塞行程指活塞式压缩机在运转中,活塞从一端止点到另一端止点所走的距离。

当活塞距离曲轴中心最远的位置时称为外止点;

当活塞距离曲轴中心最近的位置时称为内止点;

3.6功率

活塞式压缩机消耗的功,一部分直接用于压缩气体,称为指示功,另一部分用于克服机械摩擦,称为摩擦功,主轴需要的总功为二者之和,称为轴功。

单位时间消耗的功称为功率,单位为W或KW。

压缩机的轴功率为指示功率和摩擦功率之和。

3.7压缩比

活塞式压缩机的压缩比ε指压缩机排气终了时的终压力P2(绝压)与吸气终了时的初压力P1(绝压)之比,即ε=P2/P1

4基本构成

由三大部分组成:

运动机构(曲轴、轴承、连杆、十字头、皮带轮或联轴器)、工作机构(气缸、活塞、气阀)与机身。

此外还有辅助系统,即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调节系统和保安系统等。

4.1运动机构:

是一种曲柄连杆机构,把曲轴的旋转运动变动十字头的往复运动。

4.1.1曲轴:

是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重要运动部件,外界输入的转矩要通过曲轴传给连杆、十字头,从而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

4.1.1.1曲轴的基本结构:

每个曲轴由主轴颈(安装主轴承部位)、曲轴销(与连杆大头相连的部位)、曲柄及平衡铁所组成。

平衡铁

主轴颈

曲柄曲柄销

图1.曲拐轴示意图

主轴颈是曲轴的旋转中心部分,它支承在机座的轴瓦上。

曲轴销是带动连杆大头作旋转运动的曲拐部分。

曲柄是主轴颈与曲轴销的连接部分。

曲柄半径:

曲轴的主轴颈的中心线与曲柄的中心线距离。

它是活塞行程的一半。

平衡铁:

由于曲轴的曲柄、曲轴销以及连杆的部分,都是以一定的半径围绕主轴颈的中心线作高速旋转,这些旋转部分就会对轴瓦产生很大的离心力,使得压缩机产生振动。

为了消除此离心力,在曲轴的曲柄销反方向上用螺栓连接一适当质量的平衡铁。

4.1.1.2曲轴的型式:

有两种即曲拐轴和曲柄轴。

①曲拐轴:

它的每一个拐由二个曲柄夹一个曲轴销而成,它的材料受力情况比较好,目前大多为这种型式。

②曲柄轴:

它的每一个拐由一个曲柄连接一个悬臂式曲柄俏而成。

曲柄轴只适用于安装大头是整体的连杆,但比较少用。

③曲轴的润滑:

曲轴运转中,主轴颈与轴瓦、曲轴销与连杆大头间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磨损,应有良好的润滑。

所需的润滑油油道,多在曲轴内钻成。

由油泵将压力润滑油分别送至主轴瓦和曲柄销处。

4.1.2连杆:

是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十字头或活塞的往复运动,并将曲轴传来的切向力转换为活塞对气体的轴向压缩力。

4.1.2.1结构:

包括大头、小头、杆体三部分。

①大头:

有大头瓦与曲轴销连接。

大头常用剖分结构,装配时用连杆螺栓固紧。

②小头:

有小头瓦与十字头销(或活塞销)相连。

③杆体:

是连接大头与小头的直杆部分,杆体截面形状有圆体、矩形和工字型几种。

4.1.2.2润滑:

小头所需的润滑油大多来自于连杆大头瓦处,故杆身中钻有油孔。

4.1.3十字头:

是连接活塞杆与连杆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对活塞杆的轴向往复运动起导向作用。

4.1.3.1型式:

①闭式十字头:

连杆小头放在十字头内,大量采用。

②开式十字头:

少量采用的与叉形连杆相配的开式十字头。

4.1.3.2构造:

由十字头体和设置在十字头上、下面滑履二大部分组成。

在十字头体的靠气缸的一端,有用来安装活塞杆的孔,通常这一部分是突出在十字头体的一端,故也称之为“十字头颈”。

①十字头与活塞杆的连接型式分为螺纹连接、联接器连接、法兰连接、销连接。

②十字头与连杆的连接由十字头销来完成。

4.2工作机构:

是实现压缩机工作原理的主要部件。

气缸是圆筒形,两端均装有若干吸气阀与排气阀,活塞在气缸中间作往复运动。

4.2.1气缸

4.2.1.1基本要求

①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钢度。

②应具有良好的冷却、润滑及耐磨性。

③应尽可能地减少余隙容积和气体阻力。

④应有利于制造和便于检修。

⑤应符合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三化”要求,便于互换。

4.2.1.2镜面:

与活塞外圆相配合的气缸(或缸套)的内壁表面称为工作表面(镜面)。

为增加气缸的耐磨性和密封性,工作表面的加工要求较高,一般表面粗糙度Ra≯0.4um;

中等直径(D≤600mm)Ra=0.4~0.8um;

大直径(D>600mm)Ra≯1.6um。

4.2.1.3气缸冷却方式

①风冷:

靠气缸外所铸环向或纵向散热片强化散热,一般用于小型移动式压缩机,结构简单、重量轻。

②水冷:

铸铁气缸可铸成有冷却水道的双层壁式或三层壁结构。

4.2.1.4气阀在气缸上的布置方式对气缸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①布置气阀的主要要求是:

通道截面大;

余隙容积小;

安装和修理方便。

②布置方式:

共三种。

轴向或斜向位置:

气阀在气缸盖上,其轴线与气缸轴线平行或成角度。

径向布置:

气阀配置在气缸体上,气阀轴线与气缸轴线相垂直。

混合布置:

常用于双作用气缸,盖侧气缸采用轴向布置,轴侧气阀采用径向或斜向布置,以减少余隙容积和气缸长度。

4.2.2气阀:

是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重要部件,也是易损件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压缩机的排气量、功率消耗及运转的可靠性。

一般都采用自动阀,就是气阀的开启与关阀是依靠阀片两边的压力差实现的,没有其它的驱动机构。

4.2.2.1气阀结构:

阀座、阀片、弹簧及升程限制器等零件组成。

①阀座是气阀的静止密封元件,气体通道二侧有很窄的密封突台,此突台与起落元件阀件形成密封面。

②阀片是气阀的起落密封元件。

③升程限制器作用有三:

限制开启时最大升程;

对阀片的起落起导向作用,限制阀片,只允许其垂直于阀片的起落运动;

作为安置弹簧的底座。

④弹簧的作用:

吸气(排气)结束后,阀片回落到阀座上形成密封,防止气体倒流;

产生预紧力,形成背压差;

减轻阀片开启时对升程限制器的冲击力。

4.2.2.2气阀工作原理:

①以进气阀为例,进气过程中,活塞向内止点运动,使气缸中气体膨胀,压力不断降低,当缸内压力低于进气管内压力,阀片上的压差足以克服弹簧力及阀片的惯性力,阀片便离开阀座开启,气体进入气缸。

当活塞快接近内止点时活塞速度和气流急剧变小,阀片上的压差也减小,直到压差不足以克服弹簧力,阀片就离开升程限制器回到阀座上,气阀关闭,完成一次吸气过程。

②以排气阀为例,排气过程中,活塞向外止点运动,使气缸中气体压缩,压力不断升高,当缸内压力高于排气管内压力,阀片上的压差足以克服弹簧力及阀片的惯性力,阀片便离开阀座开启,气体排出气缸。

当活塞快接近外止点时活塞速度和气流急剧变小,阀片上的压差也减小,直到压差不足以克服弹簧力,阀片就离开升程限制器回到阀座上,气阀关闭,完成一次排气过程。

4.2.2.3从气阀的工作原理来看,气阀工作性能将直接影响压缩机气缸的工作,因此对气阀有如下要求:

①阻力损失小。

气阀阻力损失大小与气流的阀隙速度及弹簧力大小有关,气速越高,能量损失越大,弹簧力过大,阻力损失也大。

②气阀关闭及时、迅速,关闭时不漏气,以提高机器的效率,延长使用期。

③寿命长,工作可靠。

限制气阀寿命的主要因素是阀片及弹簧质量,一般对长期连续运转的压缩机,希望寿命达8000h以上。

④形成的余隙容积要小。

⑤噪声小。

此外还要求气阀装配、安装、维修方便,加工容易等。

4.2.2.4气阀类型

①环状阀:

采用环形阀片作为起落密封元件的自动式气阀。

②网状阀:

将环状阀的各环状阀片连在一起成为一整块的蜘蛛网状的阀片,具有这种网状阀片的气阀称之为网状阀。

③条状阀

④蝶状阀

⑤组合阀:

吸气阀与排气阀组装成为一个整体。

4.2.3活塞

4.2.3.1作用:

活塞是在气缸中作往复运动,与气缸及缸盖之间形成可变的供吸气压缩和排气的工作容积。

4.2.3.2类型

①筒形活塞:

常为单作用活塞,用于小型无十字头的压缩机,通过活塞销与连杆相连。

     活塞顶部-----承受缸内压力。

     活塞环部上方----活塞环,保证密封。

     裙部下方装一至二道利油环,承受侧向力。

   ②盘形活塞:

用于中低压双作用气缸,盘形活塞通过活塞杆与十字头相连,不承受侧向力。

4.2.4活塞环:

包括密封环和刮油环。

  双作用---只装有密封环。

  单作用---密封环、刮油环均装有。

 ⑴.密封环:

对气缸起密封作用,将气缸壁上注入的润滑油均匀涂布于缸壁。

  ①作用:

表面上,高温的活塞通过活塞环向缸壁四周的冷却水散热降热。

  ②切口形式:

直切口、搭接切口和斜切口三种。

 ⑵.刮油环:

将悬挂在缸壁上的多余的润滑油刮掉,让它流回曲轴箱。

 ⑶.无油润滑

  ①气缸无油润滑压缩机:

对于有十字头的双作用压缩机取消其注入气缸内的润滑油,使活塞及活塞环在气缸壁上作无润滑油的干摩擦状态下滑行。

  ②取消注入气缸内滑油的原因:

  制冷机:

注入油、降低换热效果

  工艺上的特殊要求重整装置

 O2

  

  省油

维护和检修的角度

去掉了注油器,减轻了检修工作量

  

③无油润滑活塞环的材料---自润滑材料

聚四氟乙烯、石墨、尼龙等

4.2.5填料

⑴.作用:

防止气体泄漏。

 ⑵.原理:

靠气体压力使填料紧抱活塞杆,阻止气体泄漏。

 ⑶.密封元件:

  ①平面填料。

②锥面填料。

4.3机身

机身供放置曲轴、连杆、十字头等零件以及其它辅助设备,它一端连接气缸,另一端固结于基础或底座上。

机身一般由中体和曲轴箱二部分组成。

4.4辅助系统

4.4.1润滑系统:

此系统分为气缸润滑系统和运动机构润滑系统。

4.4.1.1气缸润滑系统

  ①.气缸润滑油的选择要考虑被压缩介质、压力和温度。

对于化学性能不太活泼的气体,如氮、氢、CO2等都可以使用各种牌号的润滑油,而对一些氧化能力等化学性能极活泼的气体,如O2、H2S、Cl2等以及不允许有污染的气体如乙烯等,现在趋向于使用气缸无润滑油压缩机。

如制氢循环机机-401/1.2。

②.按照润滑油达及气缸镜面的方式,气缸润滑可分为飞溅式润滑、喷雾式润滑和压力润滑三种。

飞溅润滑一般用于单作用式压缩机,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曲轴箱中飞溅的油雾及油滴落于气缸未被遮盖的镜面,并在活塞下一循环中进入活塞环槽中,再由活塞环布至需要润滑的表面。

它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是耗油量难以控制。

喷雾润滑是在气缸进气接管处喷入一定量的润滑油,油和气体混合一起进入气缸,然后一部分粘附在气缸镜面上供气缸润滑。

压力润滑的供油注油器常由一些独立的柱塞油泵组成,每一油泵供给一个注油点。

气缸注油器可以由压缩机曲轴通过棘轮机构或蜗轮杆减速机构驱动,也可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

4.4.1.2运动机构润滑系统:

是指主轴承、曲轴销、十字头销和十字头滑道等摩擦表面处的润滑。

润滑的目的除了减少摩擦功降低磨损外,还有冷却摩擦表面以及带走摩擦下来的金属小颗粒等作用。

运动机构润滑方式有飞溅润滑和压力润滑两种。

①飞溅润滑:

用于无十字头的小型压缩机。

润滑油是依靠连杆大头上装设的油勺或棒,在曲轴旋转时打击曲轴箱中的润滑油,使飞溅起并飞至那些需要润滑之处。

②压力润滑:

广泛用于中、大型压缩机。

将润滑油以一定的压力输送到运动机构的各润滑表面,而且可以进行专门的过滤和冷却等处理。

润滑系统一般由集油箱、油泵、过滤器、冷却器等组成。

压力表在细滤器前后各装一个,以便及时反映过滤器工作情况好坏。

4.4.2冷却系统:

冷却水用于冷却气缸、缸盖、填料及润滑油,另多级压缩机还要进行级间冷却。

4.4.3正压通风:

目的是:

①吹扫电机刷部位摩擦而产生的杂质。

②保持电机能产生火花的部位有正压而不致与可燃性气体直接接触。

③带走电机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

4.4.4安全保护系统。

①安全阀

②仪表报警、联锁。

5压缩机的调节

5.1转速调节

5.2管路调节

5.2.1节流进气调节

在压缩机进气管路上装有节流阀,经济性差。

5.2.2停止进气调节

5.2.3进气管连通。

5.3气阀调节

5.3.1全行程压开进气阀。

5.3.2部分行程压开进气阀。

6操作与维护

6.1操作

6.1.1启动程序

6.1.1.1辅助系统投入运行。

6.1.1.2盘车。

6.1.1.3启动。

6.1.1.4带负荷运行。

6.1.2停车程序

6.1.2.1关出口阀,开旁路。

6.1.2.2停主机。

6.1.2.3关入口阀。

6.2维护

6.2.1润滑油系统。

6.2.2安全设施。

7故障判断与处理

一般机组的故障大都从三个方面加以判断:

温度、压力、声音。

7.1吸入压力降低

原因:

①入口过滤器堵塞;

②吸气阀被异物堵塞或卡住;

③气源系统压力低。

处理:

①检查清理;

②检查更换;

③消除降低原因。

7.2吸气温度升高

①气源温度升高;

②前一段冷却器冷却效果不良。

处理:

①降低气源温度;

②修理冷却器。

7.3中间排气压力升高

①后一级气阀损坏;

②本级排气阀至后一级进气阀之间系统阻力增加;

③后一级排气阀损坏;

④第一级吸入压力太高。

①修理后一级进气阀;

②清除阻力;

③修理后一级排气阀;

④降低第一级吸入压力。

7.4最终排气压力升高

①排气阀被子异物卡住;

②吸入温度过高;

③出口逆止阀损坏或局部污物堵塞;

④出口截止阀损坏或局部污物堵塞;

⑤背压系统升高。

①检查气阀;

②检查段间冷却器;

③修理或清洗逆止阀;

④修理或清洗截止阀;

⑤降低背压。

7.5排出压力降低

①活塞环大量泄漏;

②气阀内漏;

①检查更换活塞环;

②检查修理阀门;

7.6级间压力降低

①第一级吸排气阀不良,活塞环漏气;

②前一级排出后或后一级吸入前有外漏。

③冷却器冷却效果不良。

①检查气阀,更换零件;

②检查泄漏;

③提高冷却水量,使管道畅通。

7.7排气温度升高

①吸入温度高;

②吸气阀损坏;

③排气阀损坏。

④循环阀、安全阀漏气;

⑤压缩比增高;

⑥冷却水量不足;

⑦冷却系统不良。

①检查冷却器冷却水管是否畅通,降低吸气温度;

②修理吸气阀;

③修理排气阀;

④修理循环阀、安全阀;

⑤消除压缩比增高原因;

⑥增加水量;

⑦排除冷却水系统。

7.8气量不足

①气阀泄漏,特别是低压气阀;

②填料泄漏;

③第一级余隙小。

①检查低压阀.

②检查填料,必要时更换零件;

③调整余隙。

7.9功率消耗增大

①气阀阻力太大;

②吸气压力过低;

③级间内漏。

①检查气阀弹簧和通道面积;

②检查冷却器和管道阻力;

③检查进.出口压力和温。

.

7.10油压力降低

原因:

①油泵损坏,漏油;

②吸油泵不严密,管内有空气;

③油管接头松开或油管破裂;

④油箱内油少;

⑤油过滤器阻塞;

⑥油冷却器阻塞;

⑦润滑油粘度降低;

⑧油安全阀泄放压力降低。

①修理或更换油泵;

②排出空气;

③紧固接头或更换油管;

④加油;

⑤清洗过滤器械;

⑥清洗油冷却器;

⑦更换润滑油;

⑧修理或更换安全阀。

7.11油耗过大

①刮油器损坏;

②无十字头压缩机中刮油器环,活塞环损坏;

③无十字头压缩机气缸拉毛或不圆;

①修理刮油器;

②修理或更换零件;

③修理气缸。

7.12连杆螺栓拉断

①预紧力过大;

②紧固时产生偏斜或螺栓松动,承受过大冲击和不均匀负荷;

③轴承发热,活塞咬死,超负荷运行连杆承受过大应力。

①调整预紧力;

②螺母端面与连杆合面应紧紧贴切合,定期检查锁紧螺母和开口销;

③做相应的检查,不得超负荷运行。

7.13活塞卡住或咬死

①气缸与曲柄连杆同轴度偏差太大;

②气缸与活塞间隙过小或落入金属碎块等异物。

①调整同轴度.;

②清除异物,调整间隙。

7.14轴承发热

①轴瓦与轴颈贴合不均匀或间隙过小;

②轴承偏斜或轴弯曲;

③润滑油不足或油品变质,油压低;

④十字头瓦过热。

①刮瓦或调整间隙;

②适当调整配合间隙;

③检查油路、油质、补充或更换油质;

④检查十字头。

7.15活塞杆、填料过热

①活塞杆与填料间隙不合适;

②润滑冷却油供应不足或污垢;

③组装填料时进入灰尘。

①检查调整间隙;

②更换润滑油;

③重新清洗填料。

7.16齿轮油泵不上压

①过滤网堵塞;

②油箱内液面过;

③管道破裂,接头漏油,气体吸入;

④油压调节阀调节不良。

①清洗;

②补充新油;

③消除漏气点;

④重新调节油压调节阀。

7.17气缸发热

①冷却水供应不足或中断;

②气缸与滑道同轴度偏差太大;

③活塞环装配不当或断裂;

④注油量减少或中断;

⑤气体脏或气缸进入异物;

⑥气缸拉毛。

①调整水量,检查水系统;

②调整同轴度;

③修理或更换活塞环;

④修理注油系统.

⑤清洁气体,排除异物;

⑥修理气缸。

7.18阀片发热

①弹簧太软,阀片损坏;

②阀上受的负荷太大或不均匀。

①更换弹簧阀片;

②减小负荷或使阀负荷趋向均匀。

7.19填料漏气

①油、气太脏;

②因断油活塞杆拉毛;

③回气管不通;

④填料装配不良。

①换油,除脏;

②修活塞杆或更换;

③疏通回气管;

④重装。

7.20传动机构有撞击声

①连杆大头松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