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下《寻路和行路》教案设计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7722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下《寻路和行路》教案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下《寻路和行路》教案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下《寻路和行路》教案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下《寻路和行路》教案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下《寻路和行路》教案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下《寻路和行路》教案设计1Word格式.docx

《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下《寻路和行路》教案设计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下《寻路和行路》教案设计1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下《寻路和行路》教案设计1Word格式.docx

1.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

2.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方向及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3.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能认识现实生活中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

1.课前查找和搜集活动。

⑴让学生到商店、医院、公园、展览馆、居民小区、学校等处去查看平面图,并尝试根据平面图在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⑵搜集各种平面图,尝试自己阅读,看看从平面图中知道了什么。

2.课上交流活动

⑴学生谈谈自己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面图。

⑵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居民小区、商店、展览馆、医院、宾馆、餐馆等各种平面图,并结合平面图给大家介绍这一地方的概况。

活动二学习认识平面图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实践经验,研讨一下较熟悉地方的平面图,让学生猜猜这幅平面图表示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并说明自己是怎样知道的。

3.结合这张平面图,让学生中图例所表示的意思,认认指向标,及图上的方向。

由于平面图上方向的确定,要涉及一些地图的专门知识,比较验证,这里只要求学生记住在没有标出指向标的平面图上,方向的一般规定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P52-53出示了几张平面图。

其目的一是提示学生到现实生活中查找平面图,了解平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

二是以教材选用的一张小区的平面图为例,引导学生学看平面图。

并通过几个学生的对话和小主持人的问话,让学生了解怎么看图例和图中的方面。

活动三设计游玩路线

1.为图中主人公设置一个到动物园游玩的情景。

2.小主人公站在公园门口,拿着平面图,不知怎么走。

学生根据教材中主持人话中提出的要求看平面图,帮助创设游玩路线。

可设计一名同学扮演导游,引导另一名同学到想去参观的区域。

P54,以动物园平面图为例,设计了一个看地图找地点的活动。

旨在让学生学习从图上找到指定的地点。

P55-57,安排了一个看校园、画校园平面图的活动。

旨在提示学生画一画自己学校的平面图。

图中学生的对话,是画学校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即学校有哪些实际景物,它们的相对位置是怎样的。

注意:

1.老师要注意让学生初步知道平面图是实际景物垂直投影到平面上,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所形成的图形。

平面图上如果没有指向标,一般图上的方向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教学时,老师要注意让学生将平面图知识的学习与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平面图可以给匀们提供许多信息。

通过平面图,我们不但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到某一地方的概况,而且还可以通过平面图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

活动四画画我们学校的平面图

1.到校园看看。

利用课间或上课时间让学生先到校园里观察一下。

⑴站在校园的一个固定点(校门口或操场上),辨认一下实际的方向。

⑵从这一固定点看校园,想一想、议一议,学校各种设施处于怎样的相对位置上。

⑶到校园里走一走,再看看还有哪些设施,它们与前边看到的设施的相对位置怎样。

2.画一画校园

⑴请学生说平面图上的方向是怎样表示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如果要把一些建筑物、花园等在平面图上还未出来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来作为图例)

⑵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画平面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①辩认校园实际的东西南北方向;

②确定校园内主要景物的相对位置,并做好记录;

③把用符号代表的实际景物画在平面图的相应位置上。

⑶分小组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各小组画好平面图后可在全班进行展示,相互观摩和交流。

⑷学生也可以人人都画一张平面图,并将画好的平面图带回家,向自已的爸爸、妈妈或亲朋好友介绍自己的学校。

1.从景物的实际位置到图上位置,并把景物用一个抽象的符号来表示,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教师应在学生对学校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考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集体研讨,并共同完成平面图。

不强求学生画出一张非常准确的平面图,学生只要初步会画出一张体现了童心童趣的平面图,也就基本达到了学习要求。

2.在指导学生画平面图时,可先分小组画,然后再个人画。

学生在选择图例时,教师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作为图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自由创造的积极性。

3.对实际方向的确认,不做统一的要求。

如果有学生知道如何确定方向,可以请他给同学们讲一讲(如根据太阳的升落、指南针等);

如果学生不知道,可以启发他们如何才能知道(如问别人等)。

对这一内容不要展开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校外探路

1.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的环境,从实际生活中获得输电网梭。

2.正确辩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周边的路线图。

活动一到学校周边看看

1.激发学生校外探路的兴趣。

老师可将学生带到学校的校门口,让学生以学校大门为中心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东、南、西、北四个小组,向四个不同的方向进行实际探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安全。

2.提示学生分小组探路时要留心观察,合作学习,并做好文字记录。

学生既可用相机拍摄学校周边的标志性建筑,也可利用课外从报刊、杂志、广告宣传画、网络上收集的相关图片。

3.学生校外探路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组汇总、整理调查活动情况,并画出探路的路线图。

P58-59,展示了学生们准备出去探路的情景。

旨在提示学生开展一次到学校周边探路的活动。

并通过图和同学们的对话,说明了这次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即熟悉学校周边的环境,先学习辨认方向,然后现分组到不同的方向和地方分别进行考察。

(探路活动可缩小为:

家住学校四周的四个小组同学,分别描述学校四周的情况)

活动二把我们走过的路线画出来

1.请各组同学代表汇报探路的情况。

汇报时注意以下几点。

⑴说清楚探路和方向,沿路经过些什么地方;

⑵展示学校标志性建筑的图片以辅助汇报;

⑶鼓励其他同学积极补充、参与。

2.采取自评、互评的形式,对积极参与完成调查和汇报活动的两党作鼓励性评价。

3.指导学生用简单图形画学校周边的路线图。

⑴读读教材中的路线图。

学生自己读图,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提出来与老师和同学讨论,再思考怎样画自己的路线图。

P60-61,展示了一组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寻找标志物的照片。

它是从前面四个探路小组中选出来的一组。

以此为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怎么找标志物,怎么确定每一转变处的方向。

这不仅是画路线图所需要的,也是平时口头指路时需要说清楚的。

⑵讨论画路线图的作用和具体画的方法。

学生通过讨论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在向别人介绍路线时,画一张路线图会更清楚,更明白。

②画路线图要标明方向,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标志性建筑,也可标上路线的箭头。

4.讨论总结怎样画路线图,并将自己的体会写在教科书上的空格内。

⑴辩认方向,探路调查。

⑵留心观察,作好记录。

⑶设计图例,仔细画图。

以上只是基本要点,学生可抓住要点自己表述。

5.让学生说说通过这次校外探路活动和学画路线图,自己有什么感想或收获。

P62-63,展示学生们分四条路线考察后画的路线图,中间是学校,四张图分别按四个方向摆在四边。

同时通过学生讨论,明确画路线图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多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如可以再画一幅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活动三看图寻路

1.每个学生先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也可以是其他同学熟悉的地点)。

2.将每个人画的路线图放在一起,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摸一张图,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

先让小组代表猜猜这是谁的家或是什么地方,并说明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评一评这张图画得清楚不清楚。

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自愿结合成小组,每组抽一张路线图。

先看一看这张路线图画的清不清楚,下课后再按路线图走一走,验证路线图的准确性。

在下节课上,各组向大家汇报他们验证的结果。

P64-65,呈现的是一个看图寻路和活动。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巩固、运用前边所学笔技能。

一方面学会画路线图,另一方面,尝试按照别人画的路线图确认和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地点。

1.校外探路活动分组进行,要明确调查活动的要求,可采用谭内外相结合的形式,发动其他老师及学生家长积极参与。

进行活动指导时,教师要强调注意校外活动的安全。

2.小组活动、汇报,要引导学生团结互助,发挥个人所长,积极参与,合作完成任务。

3.在学习活动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倡导人人参与。

因为,经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的调查活动要求,会执行得更自觉;

由自己读懂了路线图,总结的画图方法,印象会更深刻;

对自己选择熟悉而感兴趣的路线,进行绘图,将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本课的学习,要启发学生感受到我们学习的知识就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

第三课出行的学问

1.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及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2.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部分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

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安全和礼貌。

4.知道问题的基本礼貌和要注意的事项。

活动一模拟活动:

和小队去旅行

1.帮助他们出主意

⑴按照教材范例,设置一个从学校到某一地点(几个小组可以分别确定不同的到达地点)的小队出行情境。

⑵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坐什么车。

⑶实地到街上看看站牌和要乘坐的车的特征。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看到的情况,如站牌的位置(在哪条路上,路的哪一边等)

⑷将小组研讨的结果向班里汇报。

2.我们演一演

⑴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的情境,再表演出来。

各小组可侧重不同的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安全、乘车文明、问路。

⑵以不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大家评一评,他们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足和总结。

⑶根据小组的表演,大家进行归纳和总结。

P66,67,通过一个小队的学生去中国科技馆的整合,帮助学生学习怎样根据交通图选择出行路线,怎样看站牌,处境乘车和问路。

国上小孩的对话是对学习的一种提示。

“看交通图”中两个小孩的对话,是让学生明确要先在图中找到自己目前的位置,再看与要到达地点(或目的地)之间有哪些公共汽车。

“看车站牌图”中小孩的对话,是提示学生在多个车站牌排列在一起的情况下,要先看清楚哪趟车是自己要坐的。

再看看站牌上箭头的方向是否正好是自己要去的方向,防止坐错车。

“上车图”中小主持人的话,是提醒学生思考乘车的注意事项,如先下后上,主动买票,乘车时扶好,主动给老人让座,下车主动出示车月票。

“寻路图”中小孩的对话,是让学生思考如果不认识路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如向别人打听、看看路牌,以及问路时应该怎么询问和相关的礼貌。

⑴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有些地区交通还不太发达,生活中交通图用处不大,但不能因此而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所以,教学时可考虑采用课本中的范例引导学生进行研讨,让学生对“交通图”有基本的认识,并立足本地情况进行相应的出行安全教育和出行能力的培养。

⑵为了降低学生学习中的难度,老师可以考虑使用教材上的交通图,先统一说明看交通图的方法。

活动二我们的小考察

1.按照调查表到学校或住家的附近找一找、看一看,了解本地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各路车可以到达什么地方等,并填写在表上。

2.找一找图片或画一画本地人们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

3.在班上交流所考察到的情况。

P68-69,旨在提示让学生到学校或自己住家附近地区进行一个小调查,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本地的交通状况。

1.学生考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

如果周围线路较多,最好有所分工。

2.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其他地区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的资料,以使他们开阔视野。

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谈谈本市、地地区还有什么交通方式。

第四课马路不是游戏场

教学目标

1.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规则和常识。

2.境况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3.使学生初步具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大家来讨论

1.课前收集有关交通事故事例、统计数字等。

2.课上围绕课本中的案例,或学生自己收集的事例进行讨论。

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如下两点。

⑴每起交通事故的发生都与违反交通规则有关。

如课本中“大家来讨论”的案例,主要是两名小学生违反交通规则,在马路上追跑打闹,造成这起重大的交通事故。

⑵应让学生轻裘缓带事故给当事人及家庭带来的恶果,因急刹车给公交车上人们带来的操作,因交通堵塞给其他人带来的影响,以及两个小学生给学校、家长带来的麻烦等,充分认识一次交通事故会给方方面面带来重大影响。

3.结合本地或资料中有关交通事故的统计数字,使学生理解交通事故的严重性。

4.在对多起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后,可以分小组统计一下,看看发生交通事故最多的原因是什么?

P70,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本中呈现的或自己收集的交通事故案例,认识交通事故的起因和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P71,旨在提示学生运用观察、访问、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和学习与小学生关系密切的交通法规。

活动二交通安全知识擂台赛

1.分组调查

⑴到街上找找与造价关系密切的交通安全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

问问标志的意思和设施的用处。

⑵收集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和本地有关交通规定。

从中找一找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定。

2.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交通规则,并根据收集的材料,每组出10道问答题。

3.举行擂台赛

比赛规则为:

一个组出题,其他组抢答,答对的组得10分,然后再由答对的组给其他组出题。

如果各组都答不上来,由出题的组回答并得10分。

由该组继续出题。

最后看哪组得的分数多。

P72是一个游戏提示。

它是前一页找找与小学生有关的交通规则活动的继续,其目的是让学生能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和熟悉有关的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常识。

学生可以参照图中所示开展擂台赛。

P73“我是小交警”,是让学生看图辨析,辨别哪些人遵守了交通规则,哪些人违反了交通规则。

遵守交通规则的是:

左1,过街走地下通道;

左2,坐车束好安全带;

右3,行路走便道。

违反交通规则的是:

左3,船未靠岸就跳下;

左4,过马路追跑;

中上,跨越护栏;

中下,钻火车道前护栏;

右1,未满12岁骑自行车上马路;

右2,从车上伸出手;

右4,从在车栏上。

P74、74,旨在让学生知道大家都要遵守交通规则,提示学生搞一次人们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的社会调查,提高他们自己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活动三我是小交警

1.看看课本第73页的图,分辨哪些遵守了交通规则,哪些违反了交通规则。

2.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乘车或步行一段路,观察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并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在调查表中。

有条件的可以与当事人交流,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记录下来,并进行归纳整理。

3.每个小组将本组调查的情况整理后制成一份小报,本班里展示和汇报调查结果。

4.围绕调查情况,分析一下在我们同学中经常容易违反哪些规则。

大家订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公约。

P76,“瞭望台”介绍了汽车的几种灯。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灭顶的意思,特别是方向灯和倒车灯。

因为一些儿童由于不知道车转变或倒车而发生交通事故。

老师还可以结合本地区情况做一些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介绍。

1.在教学中,要把本地交通秩序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重点,特别是农村地区,近些年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与人们交通意识淡漠有直接关系,如车辆超载、酒后驾车、横穿护栏、道路晾晒粮食。

教师要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2.在分类、归纳、整理交通规则时,不能局限于课本内的内容,可围绕本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补充,使之更具有实效性。

3.对交通标志和设施的认识没有硬性掌握的要求,老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一部分。

其目的是为了养成学生自觉看交通标志的习惯,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