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井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7670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凿井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凿井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凿井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凿井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凿井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凿井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凿井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凿井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凿井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检查钻杆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一般应≤0.5%,应经常检查赶过此值时应进行纠偏。

进行井管外封闭前,将所需的粘土球及粘土数量、计划填入深度计算妥当,并准备一定余量。

填入方法与填入砾石相同,应注意防止因粘土球填入井孔受压缩致使填入的砾石错位,一般填入粘土球的数量应比封闭层实际需要的各填25%左右,粘土球直径为25mm呈圆形,用优质粘土制成,对粘土球在泥浆中心,溶化时间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粘土球湿度。

安装井柱状图,将最下含水层砾石填入,再用25mm左右半干状态粘土球徐徐填入,填至计划位置,依次类推,进行井管外封闭。

(十)洗井

井管安装完毕后,采用9m3空压机同心式方法洗井,把管井中的泥土、细砂、泥浆等全部清洗,保证管井达到正常出水量。

洗井应先上后下,逐步下入,抽水量应先小后大交替进行,振荡洗井,加大地下水循环能力,增大流量,直至水清净符合规定;

洗井结束将泵下至一定定深度进行抽水工作,抽一段时间将泵上下浮动进行二次洗井。

抽水水位稳定后进行抽水工作,采用最大降深,延续时间不少于是12h,流量稳定并观测水位,测出最大降深;

井口在没下水泵前应加保护盖,防止异物掉入井内。

(十一)抽水试验

型钻机

井盘

钢丝绳

砼预制井管

泥浆池

机井钻孔示意图砼预制井官安装示意图

1.抽水试验前应进行洗井工作,采用活塞洗井或空压机洗井,要求达到水清砂净无沉淀。

2.抽水试验降深采用不间断3次降深,在正式抽水试验前要进行试验抽,以便确定最大降深,最小降深不宜小于0.5米,然后按其最大降深值的1/3、2/3、3/3分三次降深抽水,基岩含水层中的抽水量深宜从大到小,松散层含水层中的抽水降深宜从小到大。

每次抽水稳定延续时间不小于4h,透水性弱或较弱的含水层抽水应适当延长稳定延续时间,同时满足涌水量和动水位稳定的要求。

水位稳定标准:

水位波动值不大于3cm;

涌水量稳定标准:

最大涌水量与最小涌水量的差与常见涌水量之比不大于5%,且无连续增大或变小的趋势。

3.抽水试验时,动水位和出水量应同时观测,观测的时间宜在抽水开始时的第5、10、15、20、25、30、35、40、45、50、55、60min各测一次,以后每隔30min测一次。

水位测量工具宜采用点测水位计。

4.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详细记载所发生的有关情况,随时检查和观测记录,并现场绘制Q-S或Q-Δh曲线和S-t与Q-t曲线,以便进行分析校核抽水结果。

5.抽水试验结束后,应立即观测恢复水位,观测时间位1、2、3、4、6、8、10、15、20、25、30、40、45、60、80、100、120min,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直至稳定。

(十二)管井验收

1.管井竣工后,应由设计、施工及使用单位的代表,在现场按下列质量标准验收:

⑴管井的单位出水量与设计单位出水量基本相符。

管井揭露的含水层与设计依据不符时,可按实际抽水量验收;

⑵管井抽水稳定后,井水含砂量不得超过二百万分之一(体积比);

⑶超污染指标的含水层应严密封闭;

⑷井内沉淀物的高度不得大于井深的千分之五;

⑸过滤器的安装误差±

300mm;

⑹井身的弯曲度井深100m以内,井身顶角倾斜,不能超过1°

井深100m以下的井段,每100m,顶角倾斜不得超过1.5°

井段的顶角和方位角不得有突变。

2.管井验收时,提供下列资料:

3、⑴井的结构、地质柱状图;

⑵岩(土)样及填砾的颗粒分析成果表;

⑶抽水试验资料;

⑷水质分析资料;

⑸管井施工及使用说明书。

三、技术要求

(一)《供水水文地质勘探规范》(GB50027-2001);

(二)《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

(三)《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

(四)《供水管井技术规程》(GB50296-99)

四、技术措施

(一)保证质量措施

(1)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严格执行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工程质量检测验收。

(2)施工中坚持严防为主的原则,对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都必须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质量交底,做出样板,经验收达到优良标准后再全面开展施工。

(3)加强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对工程质量进行动态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质量控制。

(4)施工中坚持“三检制”和“隐蔽工程验收制”,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不允许下道工序施工。

(5)建立工程质量奖罚制度,每周组织一次评比,对工程质量好的进行奖励,对工程质量差的进行处罚。

(二)保证安全措施

(1)实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2)施工前要做好安全交底,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

(3)施工现场悬挂各种安全标志牌,随时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4)坚持预防为主,对安全事故处理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办理。

(5)严格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注》所规定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6)做好雨期施工的安全教育,使员工掌握防雷电、防滑知识。

(三)保证工期措施

(1)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最佳且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流水施工。

(2)确保工程所需各种材料的正常供应,杜绝停工待料现象。

(3)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及工作面,组织立体交叉作业。

(4)实行工期目标管理,设立工期奖罚制度,按计划提前工期者奖,拖延工期者罚。

(5)做好与设计、监理、业主等的协调工作,定期召开施工现场会议,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1)建立文明工地管理体系;

(2)认真搞好场容场貌;

(3)进场材料堆放应规范化;

(4)生产区文明施工管理;

(5)生活区文明工

地管理;

(6)防噪音措施。

二、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工程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

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工程验收标准,以及业主发布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达全优,确保业主要求的工程质量目标。

(二)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1、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见附图2.1((见下页)

组织保证

制度保证

经济保证

检查保证

思想保证

过程保证

与质量有关的各部门工作内容职责

项目经理部

项目工程组

工程物资组

项目质安组

综合办公室

施工作业人员

监理工程师

上级质检工程师

质量安全检查验收

单位工程质量控制

编制质量计划

编制施工组织计划

现场技术指导

提供合格原材料

原材料进货检查

产品试验检验

跟班作业检查把关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开展质量攻关活动

按操作规程施工

定期检查检验

监督检查指导

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经理部和队质量管理体系和TQC领导办公室

质量责任承包制,奖优惩劣、优质优价、建立质量保证规章制度,学习标准制度

质量和工资挂钩,质量与验工计价挂钩,预留质量保证金

分部分项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质检人员检查施工人员交接班检查,现场工程师检查签证

按规范、验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执行质量计划、程序文件质量手册的规定,开展QC质量小组活动

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树立用户至上的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素质

工作标准:

本工程质量计划;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各项操作规程

质量标准:

水利工程施工规范;

验收标准;

招标文件;

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

我单位《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质量方针: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信守合同,科学管理;

创优质工程,让用户满意

附图2.1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图

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目标:

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符合9001/2000要求。

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全部合格。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优良率超过85%,且主要建筑单位工程为优良

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经理部总

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部总工程师

各施工队施工进度领导小组

各施工工点

工程技术组长

财务组组长

质量安全组长

办公室主任

各施工队队长

施工队技术负责人

附图2.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工程师具体负责、项目经理部各部室负责人、各施工队加,形成内外贯通、纵横到位的质量控制组队长及主管工程师、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参织体系,详见附图2.2。

(三)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针对本合同段实际情况,在投标施工总体安排和各类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中,已考虑的具体质量措施有:

项目经理部设置测试中心,采用全站仪等先进仪器进行全标段的定位控制测量;

设工地中心试验室,对全标段的试验和检验进行统一管理。

混凝土采用自制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全部使用厂制钢组合模板,确保结构物表面质量。

为确保本标段全面创优,还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强化质量教育,增强全员创优意识

利用现场质量标语、板报、上质量课、现场分析会、观摩会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不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使大家到质量第一、保证优质工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观点,调动每个职工创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加强组织建设,严格质量管理制度

健全组织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行政主管亲自挂帅,建立质量创优领导小组,下属施工队也设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

各作业班组设质检员,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

明确各级质检人员实现质量创优目标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并赋予他们检工计价质量签证否决权。

质量管理过程中,我部将严格执行八项制度,即①工程测量双检复核制度;

②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③质量责任挂牌制度;

④质量评定奖罚制度;

⑤质量定期检查制度;

⑥质量报告制度;

⑦竣工质量签证制度;

⑧重点工程把关制度。

项目部每月一次、队每周一次组织定期工程质量检查;

对每次检查的工程质量情况及时总结通报,奖优罚劣。

各级质检人员坚持做好经常性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预防质量通病,杜绝质量事故,使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强化计量工作,完善检测手段

按规定标准设置试验室,配齐各种试验设备和计量器具及专职计量检测人员,积极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严格执行计量设备和器具的检定规程,保证取值和真实性和正确性。

技术及试验人员要及时深入工地进行计量检测,以保证计量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定期对各种计量检测试验器具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检测精度。

4、坚持标准化管理,严格质量控制

施工中推行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

依据现行质量检验的有关规定,制定各种岗位的工作和作业标准。

施工中,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依标准;

规范施工,对标准检查,按标准奖罚,用标准规范作业行为。

把好技术交底关,各分项工程均实行书面技术交底,做到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和标准施工。

把好材料验收关,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有合格证、出厂证明书或质检合格报告单,并进行规定的抽样试验,否则不准进使用。

把好操作程序和工序交接关,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查要按标准进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施工。

把好质量评定关,质量检查评定达不到标准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直到达标为至。

5、突出重点,严格质量管理点管理

针对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以及质量关键部位和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建立质量管理点。

根据特点,编制特殊工程施工工艺方案和质量控制方案,实施预测预防,进行超前控制,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每一分项工程和每个关键工序控制点的施工质量。

6、开展QC小组活动克服各种质量通病

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深化全面质量管理。

在创优过程中,进行技术攻关,狠抓薄弱环节,严格按工艺施工,以彻底消除质量通病。

(四)保证施工工艺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1、坚持技术交底制度

每分项工程开工前,由该项工程的主管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2、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

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收。

3、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隐蔽工程项目,在内部三检合格后,按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检查结果填写表格,双方签字。

4、坚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

“四不施工”:

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标志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上道工序未经三检不施工。

“三不交接”:

三检无记录不交接、技术人员未签字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