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
(一)研读入境品语言
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写作手法。
(二)赏读入心悟情思
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这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
(三)涵咏入理勇质疑
四、万水千山总是情(8分钟)
(一)拓展迁移
欣赏一段视频,走出语文的范本,走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境界。
(二)课堂总结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师总结,改由学生总结。
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而且这种生成性的信息反馈更加准确有效,可以使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作业布置
【篇二: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共8篇)】
篇一:
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
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写作手法。
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习课文时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讨论交流中产生的。
产生的疑问可由学生互相解答,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
四、万水千山总是情(8分钟)
(二)课堂总结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略)
高中篇
篇二: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比较教学事半功倍
——关于《边城(节选)》教学的思考
德兴铜矿中学唐宝元
案例背景:
本文是对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艺术的思考,认为教学艺术不是孤立的教授一节课,而应着眼语文教学的系统,把每一节课都放到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根据课文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去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
关键词:
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教学系统
案例描述:
在进行《边城(节选)》的教学讲授时,我又像以往那样在大事渲染了边城中的人物美、人性美、环境美和风俗美之后,正认为将大功告成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
“老师,为什么这么美的桃花源竟然会以悲剧结尾啊?
”我也一时猝不及防,被问倒了。
于是,只好老老实实地对学生们说:
“这个问题还有待老师进一步思考。
”
回到办公室,我不禁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
是啊,在教学《边城(节选)》时,不光是学生对作品的主旨难以把握,就连身为教师的我也总觉得难以讲清,为什么如此美丽的沅江、善良的人们、淳朴的风情,还会以悲剧结尾?
那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处景和每一丝情都如此的纤尘不染,几近是想象中的桃花源,可是结局却那么的凄冷甚至苦涩。
作家沈从文究竟想传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
这个问题,一直处在纠结之中,没有得到非常合理的解释。
案例分析:
直到讲授《祝福》时,我眼前一亮,把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就可以发现它们尽管各自代表了两类不同的文化的不同思考与选择,并寄寓了不同的审美理想,但最终走到了一起,真可谓殊途同归,它们都是悲剧。
鲁迅通过对祥林嫂的一生充满血泪耻辱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对不合理社会的彻底否定,对封建文化的无情批判。
似乎在鲁镇,在祥林嫂的周围没有一个好人!
从鲁四老爷到一个短工,哪怕是那个微带怜悯之心的“我”也是懦弱怕事之人。
这对学生来说都好理解,因为封建社会的没落,尤其是中国现代文人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腐朽与没落在历史资料中早有详尽的描述。
那么,沈从文为什么却要写出与同时代相去甚远的化外世界呢?
在翻阅对比比较他们的背景资料中,我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推测:
鲁迅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对人性灵魂的拷问,全是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的。
所以,他的作品多是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物。
而沈从文虽然从小历尽苦难,可是他的故乡,他的童年,他在湘西凤凰度过的童年在丑陋的大都市中越发显得清纯和美丽。
因此,他的作品多是淳朴的小镇,清新的形象,看不出丑恶和残忍。
沈从文试图用自己的慧眼去寻找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
然而,牧歌式的诗意描绘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无奈:
人们淳朴健康的人性中潜藏着几千年来民族的心灵的痼疾,即信天命的迷信思想,人与人之间仿佛于冥冥之中因果报应地由猜疑酿成悲剧。
试想,这种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
自己的命运,一代一代重复着悲凉人生的农耕文明以及所伴生的道德价值还有什么重建的必要?
在这番比较之后,我对《边城(节选)》的教学有了新的教学思路。
于是,我对我原有的教案作了如下调整。
教学目标除了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沈从文所要传达的美的背后那深沉的悲。
教学过程除了介绍沈从文还加入简介鲁迅,让同时代的他们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他们不同的美学风格,不同的思考与选择。
在复述了边城情节之后,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的小说结构之后,加入一些比较探究的问题:
1、《边城(节选)》与《祝福》人物之比较:
翠翠、爷爷都是作者人性美的理想化身。
祥林嫂是被生活折磨而麻木空虚的被吃者,鲁镇中的各色吃人者。
2、《边城(节选)》与《祝福》环境之比较:
边城所展示出的乡村风俗自然美。
一个充满了新年祝福气息实则却冷漠无比的鲁镇。
3、《边城(节选)》与《祝福》结局之比较:
美丽清纯的翠翠永远地守候着那个未知的未来,结局凄清悲惋。
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孤寂地在新年的祝福中死去。
哪怕是在牧歌式的化外之境中也终难逃离现实的网罗。
最后引出,化外之境的梦幻与遥远和现实的无奈与悲凉的主旨。
通过比较教学可以将有可比性的课文内容进行相互比照,以突显各自或其一的特质,比较是把一些事物的个性属性加以分析整理,然后在头脑中确定事物的异同的思维过程。
通过比较,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同样,课堂上教会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掌握知识,不公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的混淆和断层现象,帮助他们了解知识间的层次性和联系性,而且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相加总和。
如果,我们把有某种联系的课文内容合理有机地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定然能完成新课程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想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不应该满足于孤立地教授一节节语文课,而应把这些课放在整个语文的教学系统中,进行一些比较对照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三:
高中语文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
1
2
3
4
5
篇四:
国培计划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要求:
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被判定为“不合格”。
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
注意事项:
1.将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表格从网页上复制到word中,在word中进行填写,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
再上传到网上,为了方便辅导老师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大家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附件形式上传。
2.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教学设计模板
注:
填写表格时,请您删除蓝色部分
1
篇五:
胸有丘壑自成章
——一节公开课后的思考
新河中学王建华
内容简介:
本文从一节公开课的偶然事件引发对教学艺术的思考,认为教学艺术不是用备好的教案去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环节,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
同时结合特级教师的一节课作了一些思考,觉得真正的教学艺术不是孤立的看一节课,而应着眼语文教学的系统,把每一节课都放到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反映去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
公开课学生实际教学艺术特级教师教学系统
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每年都要面向全市举办“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
我参与了2006年的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上《项脊轩志》这篇课文。
这是一次引发我很多思
考的一次开课。
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理解作者情感,品味平淡中蕴含深情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抒情方法。
所以上课时紧扣“情”字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
第一,本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为什么?
设计这样的问题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
第二个问题是,围绕“悲”“喜”二字作者叙写了哪些人事?
通过这些叙写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喜”和什么样的“悲”?
这是对文章的具体感知,需要对文章作内容的分析和语言的品味,感知作者平淡的叙述中所隐藏的深情。
随之而来第三个问题是,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悲和喜的?
这是从理性层面的思考,从而了解作者的创作上的特点,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
我用两幅对联概括:
“事细而情深,文短而意长”“,景不必奇谲瑰丽唯幽静能怡性,事无须惊心动魄是真情才动人”。
第四个问题是,如何理解“悲”、“喜”两种情感在文章中的统一?
这是对文章主题和内在结构的把握,也是对作者深层情感的进一步理解。
因为教两个班级,又是面对全市的一节课,所以我先在不开课的班级上了一课。
开课了。
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一切按我原来的估计进行。
对第一个问题学生较快的解决,很快的找到关键句,理由也概括得很到位:
是全文情感的概括;
是过渡句,承上启下;
点明了写作《项脊轩志》的原因。
对第二问题,我预先的概括是:
怡然读书之乐,家道中落之伤,慈母早逝之哀,辜负祖母之悲,怀念亡妻之痛。
我先让学生思考五分钟,然后让学生回答。
其实对这个问题,我早做好对学生点拨的准备。
因为在另一班上课的
时候,学生的回答总不能中的,特别是对什么样的“喜”和什么样的“悲”更未能理解到位。
所以我在上公开课时心理上也对学生作了定位,并设计了很多的小问题准备用来引导。
如“喜”部分:
为什么修葺项脊轩?
为什么不另起书房?
你觉得那些地方能够表达作者的喜悦?
“悲”部分:
母亲是怎样的人?
回忆祖母侧重写了什么?
回忆母亲用“泣”,回忆祖母用“长号”,而对妻子却没有直接的词语表现感情,这是为什么?
?
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引导阅读课文,推敲字词,品味语言,然后概括情感,把握方法。
未料到一个学生在回答时概括得相当到位:
“重修项脊轩的读书之乐,回忆母亲时光流逝之悲,回忆祖母功名难就之悲,回忆妻子英年早逝之悲。
”当时他的回答引起听课老师的一片惊呼,我也很感突然,虽然和我原来的概括比较还有值得完善的地方,但他的回答基本中的,原来设计的所谓引导是全用不上了,只好马上改变问题:
“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这样的‘喜’和‘悲’?
”在随后的阅读和品味的教学过程虽然尚算顺利,但自己也发觉有些地方出现了不应有的重复,使得其中的一个练笔环节(围绕一个“情”字,概括《项脊轩志》这篇课文的内容)因为时间的紧张不得不舍弃。
课后,和几位同学同事一起吃饭、聊天。
大家对我上课时注重文本,侧重语言品味的教学持肯定意见,但我总觉若有所失。
其间也谈到一位特级教师到我市一所高中上课的事,说他那节课上得不理想,完全不能体现特级教师的水平。
有一位甚至开玩笑:
“特级教师的课不过如此,还不如小曾老师的课呢。
”另有一位说可能特级教师不了解那所学校学生的情况。
这句话让我刚才的思考一下找到了突破口。
作为教师,上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备课。
备什么?
备教材,备学生。
其实备学生太难了。
一个班级五十多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语文素养是不同的;
同一个学生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同的,思想、心态、情绪等一切的心理和身体的状况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
第二,所学内容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充分。
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或不同思想倾向的文本都会因学生心理期待等原因有着不同的阅读效果。
而任何一点的不同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影响一节课的精致甚至常态。
这样,我们可以说,备学生是需要的,但只能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
所以,剩下的只能是备教材,因为只有教师对教材备充分了,才能任凭它“八方风来,我自巍然不动”。
怎样算是备好了教材?
我觉得一是对教材烂
【篇三:
高中语文必修2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2教学设计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朗读、讲解、讨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单元教学导引
二、导入课文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三、词语
蓊蓊郁郁踱脉脉风致斑驳丰姿大意
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第一部分(1—3):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
(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主体)
第三部分(7—8):
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偏重抒情)
简要分析:
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
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
“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
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作者的路线可总结为:
出家门走小路观荷塘观四周回家门
(1)(2~3)(4~6)(7~10)
四、讲读第一部分
1、第1段点拨分析:
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
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
“悄悄”、“轻轻”。
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
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2段点拨分析:
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
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
“森森”“淡淡”。
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板书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
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3段点拨分析:
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
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
但什么也没明白。
”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
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
他能找到吗?
板书来小路:
曲折、幽僻、树多(对比)路感受:
自由——(苦闷)
小结:
写作者夜赏的缘由。
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4、5段。
第2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
第4段写月光下的荷塘。
写作顺序:
荷叶→荷花(静态实写)→荷香→荷波(动态虚写)→流水(虚写映衬)。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景色。
作者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现实无法给他一种理想的“宁静”,于是他便力求从想象中寻求。
(一)讲读第4段
指名同学朗读第4段,并画出本节的比喻句。
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
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象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先来看这一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
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
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
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
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
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
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
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3、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
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
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板书
田田(多)
荷叶
亭亭(美)
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荷香:
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像闪电(快)
荷波动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