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渔父》教案及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报任安书》《渔父》教案及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任安书》《渔父》教案及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
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
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
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
两个层次。
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
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
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
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3、4段:
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
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
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
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
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
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5段:
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
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三.总结全文
总结上文,我们可以看出:
司马迁与大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四.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
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
1.“理至”:
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
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
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隐忍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
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
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
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
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
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
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
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
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
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渔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一.“是生存,还是死亡?
”这是一个重大的人生命题。
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
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
孟子却说: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二.关于本文及屈原
《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
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
”(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
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
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
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
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
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
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
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自沉于汨罗江。
三.疏通字词,翻译课文。
1.段:
既:
“已经”,或“以后”。
行吟(于)泽畔。
举世:
全世,整个人间。
古今异义——颜色:
脸色,形容:
形体、容貌。
是以见放:
被。
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
“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
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
“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
2段:
圣人不凝滞于物:
何故沉思高举:
行为高出于世俗。
(古今异义)自令放为?
自令——令自,让自己、使自己。
放——被流放。
为——句末疑问语助。
渔父说:
“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
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
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3段:
吾闻之:
音节助词。
新浴者、新沐者:
刚。
安能以身之察察,爱物之汶汶者乎?
——以:
用、让。
身之察察:
定语后置,皎洁的身体。
屈原说:
“我听过这种说法:
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
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4段:
渔父莞尔而笑:
微笑的样子。
鼓枻而去:
敲打船桨。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
口中唱道:
“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
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四.问题探讨: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一个形象?
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他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
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
是怎样的一位形象?
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
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
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
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3.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4.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见第一段:
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
5.比较阅读分析:
⑴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
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
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有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出于公正,为李陵辩护,得罪皇上,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
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⑵《报任安书》(节选)和《渔父》真实地展示了司马迁和屈原内心世界的深刻矛盾。
请思考两篇作品分别是怎样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的。
《报任安书》采用书信的形式,面对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
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只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所以隐忍苟活,发愤著书,但生活中“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内心充满了矛盾。
《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
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模拟试题】
《报任安书》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曩(nǎng)者缧绁(lé
ixiè
)
B.传(zhuà
n)曰暴(bà
o)肌肤,受榜箠(chuí
C.愠(wēn)色槛阱(jià
njǐng)之中
D.贪生恶(è
)死倜傥(tì
tǎng)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其次诎体受辱B.仲尼厄而作《春秋》
C.阙然不报,幸勿过D.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3.下列句中不含谦辞或敬辞的一句是()
A.曩者辱赐书B.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C.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D.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文王拘而演《周易》B.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C.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5.填空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___、思想家,忍辱负重写成《史记》,也称____。
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_____”。
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
“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用之所趋也。
”表现了豪迈的人生观和生死观。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A.近自托于无能之辞B.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C.上计轩辕,下至于兹D.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稽:
考查
B.亦欲以究天人之际究:
推断,探究
C.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
同“佚”,散乱
D.草创未就,会遭此祸就:
靠近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通古今之变②成一家之言
B.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C.①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②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D.①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②然此可为智者道
9.翻译下列句子
(1)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2)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一.解释下列词语
〔行吟〕
〔三闾大夫〕
〔是以见放〕
〔圣人〕
〔不凝滞于物〕
〔扬其波〕
〔啜(chuò
)其醨(lí
)〕
〔怀瑾握瑜〕
〔弹冠〕
〔察察〕
〔汶汶(mé
nmé
n)〕
〔常流〕
〔皓皓之白〕
【试题答案】
1.A(B暴pù
、C愠yù
n、D恶wù
)
2.B(A“诎”同“屈”C“阙”同“缺”D“摩”同“磨”)
3.D(A辱B牛马走C仆)
4.D(否定句其它皆为被动句)
5.文学家《太史公书》无韵之离骚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D(A古义指平庸,一般的;
今义指没有才能之人。
B古义多方面搜集;
今义指搜罗人才。
C古义为到;
今义指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
7.D(完成)
8.A(皆为助词“的”。
B①用来②因为。
C①他们,指历史人物②那些,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D①写成②对)
9.
(1)(此书)已经起草,尚未完成,正好碰上这桩祸事,惋惜它没有写成,因此宁愿接受宫刑而没有怨怒的表情。
(2)那么我就补偿了前番下狱受刑所遭到的侮辱,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哪里有悔恨呢!
〔行吟〕边行走边吟唱。
〔三闾大夫〕官名。
〔是以见放〕因此被放逐。
〔圣人〕聪明通达的人。
〔不凝滞于物〕不为事物所拘束。
凝滞,停滞,有拘泥、执着的意思。
〔扬其波〕推波助澜。
)〕喝那薄酒。
啜,喝。
醨,薄酒。
〔怀瑾握瑜〕喻指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
瑾、瑜,都是美玉。
〔弹冠〕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
〔察察〕洁净的样子。
n)〕浑浊的样子。
〔常流〕即长流,指江水。
〔皓皓之白〕比喻品德的高尚纯洁。
皓皓,皎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