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专业级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考点复习资料上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6264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专业级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考点复习资料上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版专业级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考点复习资料上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版专业级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考点复习资料上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版专业级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考点复习资料上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版专业级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考点复习资料上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专业级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考点复习资料上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版专业级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考点复习资料上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专业级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考点复习资料上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专业级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考点复习资料上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苏子:

他,苏轼本人)②尊称对方,一般译为“您”“先生”“大王”,有时也可译为“你”。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短歌行》子:

学子)/子不闻藏书者乎?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黄生借书说》子:

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子:

你)③春秋时期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

如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重耳之亡》楚子:

楚王)④鉴于“子”在古代表尊称或美称,古代有些文人还喜欢在表字中加“子”,实际上与本名联系不大。

如司马迁字子长,杜甫字子美,苏轼字子瞻,唐寅字子畏。

(3)“执事”/“用事”/“从事”/“视事”区别:

①“执事”本义为“做事情,主持其事”(动词),后借指为“有职守之人,办事官吏”和对对方的敬称(此时译为“您,先生”)(名词)。

君之功高,明主所知。

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

(《汉书·

张安世传》执事:

主持其事,供职)/朝之执事,亡非同类(《汉书·

王莽传下》执事:

办事官吏)/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执事:

您,先生)/仆素谓执事知我,今自审终不能副执事之望(《明史·

徐一夔传》)执事:

您,先生);

②“用事”常作“掌权,执政”(动词)解。

赵太后新用事(《触龙说赵太后》)/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史记·

蒙恬列传》)③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名词),可译为“属吏,下属”。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坐法失官,归为州从事(《汉书·

丙吉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司马光《赤壁之战》)④“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就职治事(动词),可译为“到任,上任”。

例: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禹(邓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后汉书·

王丹传》)

(4)先秦时期官员等级: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士大夫”成为官吏之统称。

另外,“卿”在古代也可表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所涉考点】

(1)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可得哉()

(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5)至易水上,既祖,取道()(6)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考点延伸】

(1)“足下”、“阁下”用于对一般人的敬称,“陛下”“殿下”用于对帝王的敬称,“麾下”原意为将帅的部下之意,可用于对将帅的敬称,译为“将军”。

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梁书·

韦放传》麾下:

部下)/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三国志·

吴志·

张紘传》麾下:

将军)

(2)“单音时间词+之(者、焉)”形式。

如:

顷之、今者(昔者、曩者)、少焉(《赤壁赋》)

(3)古代表贱称(蔑称/鄙称)的术语有:

称一般人为“竖子”/“小竖子”(译为“小子”或“没用的人”)、“鲰生”(译为“浅陋无知的小人”)、“小子”、“贼”(译为“窃国贼”),称宦官为“阉竖”(译为“宦党”),称暴君为“独夫”。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司马光《赤壁之战》)/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张衡传》)/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孔雀东南飞》)/白起,小竖子耳(《毛遂自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独夫:

失尽人心的秦始皇)

(4)文言当中表自谦之词:

文言当中表自谦之词有四种情况,第一种用于王侯自谦,第二种用于臣子自谦,第三种专用于女子的自谦,第四种则用于一般人自谦。

一般译为“我”。

用于王侯的自谦,前面已经专项突破,下面强化后三者:

“窃”(表私自、私下)、“愚”(表愚拙)、“猥”(等于说“辱”)、“鄙”/“鄙人”/“鄙夫”、“敝/敝处(所)”、“仆”(本义是奴隶的一个等级)、“臣”(本义是男性奴隶。

秦汉以前在一般人面前表示谦卑也可自称为“臣”,其可不表做官的人)、“拙作”/“拙见”/“拙荆”(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贱(内)”、“小(儿、子、生)”、“家叔(尊、严、慈)”、“舍弟”、“寒舍”、“老身”(女性用)/“老朽(衲、夫、臣)”、“犬子”、“不才”/“不佞”、“妾”(女性用)等。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鄙夫寡识(张衡《东京赋》)/唐谢曰:

鄙人不知忌讳(《史记·

冯唐列传》)/客曰:

鄙臣不敢以死为戏(《战国策·

靖郭君将城薛》)/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

殽之战》)/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不佞不能与二三子同心,而以为皆有罪(《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

(5)“祖”是会意字,本义是用作祭祀时盛放祭品的礼器。

古人在临行前要为路神摆酒供奉,祈求一路平安,译为“临行祭路神”;

又由此引申为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译为“饯行和送别”或“设宴送行”。

荣行,祖于江陵北门。

既已上车,轴折车废(《汉书·

临江闵王荣传》)/以太常博士致仕,归老于家,诸生与朝士祖饯于东门外(《宋史胡瑗传》)

(6)古代七声(七音):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音,对应今天的七音阶是1、2、3、4、5、6、7。

其中“变徵”和““变宫”是两个变调,其中“变徵”比徵音低半音,声调悲凉;

“变宫”比宫音低半音。

另外,“羽”声声调激愤(慷慨)。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沛公之参乘樊哙这也()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鲰生说我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会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竖子不足与谋!

()

(1)古代兄弟间的排行:

古代以伯(孟)、仲、叔、季来表示兄弟姊妹间的排行顺序,常在“字”前加排行的次序。

如果兄弟不止四个,那么从第三个到倒数第二个,很可能都称“叔”,如周文王有十个儿子,周公旦排行第四,也称为“叔旦”。

称呼父辈,父亲的哥哥叫伯父,父亲的大弟称为仲父,仲父下面的弟弟除了最小的外都称作叔父,最小的叔叔则称为季父。

注:

兄弟姊妹间的排行“伯、仲、叔、季”要与区分每季三个月的“孟、仲、季”要联系起来识记。

“季”在古代有“末了”之意,由此引申指“一个朝代的末期”。

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清季:

清末)/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清·

顾彩《髯樵传》明季:

明末)

(2)古代有关席位、官位、车位的说法

①席位/座位:

古代宾主之间宴席的座礼,以东向为最尊(“东为大为首”),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为末位;

帝王在朝堂聚会群臣,则是以南向为最尊,次为西向,再次为东向。

“南面”意味着称王称帝,“面北”意味着失败和臣服,“败北”“北面称臣”由此产生。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贾谊《过秦论》)/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

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

(司马光《赤壁之战》)

次位都是在主人位(最尊位)的左边(“左为尊为上”),末位就在最尊位的正对面。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贾母笑道:

“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

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

”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贾母命王夫人坐了。

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

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

”(《林黛玉进贾府》)

②官位:

古代官位一般“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因此“右”就成为上、贵、高等的象征。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右:

上)/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蒲松龄《促织》右:

上风)

在先秦和秦汉(西汉)时期,官位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豪右”或“右族”。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张衡传》豪右:

豪族大户,世家大族,豪门大族)/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宋史·

刘综传》)/王子直字孝正,京兆杜陵人也。

世为郡右族(《周书·

王子直列传》)从东汉至明清,除了元朝外,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

这时期的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古代“男左女右”习俗可能也与此有关。

③车位:

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成语“虚左以待”的来源就与此有关。

(ⅰ)贵族出行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防备车辆倾侧,陪乘叫“骖乘”,又叫“车右”。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信陵君窃符救赵》)/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ⅱ)一般兵车,御者居中,左边甲士一人持弓,右边甲士一人持矛。

(ⅲ)主帅车,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护主帅,叫作“车右”。

楚许伯御乐伯(许伯,御者;

乐伯,车左),摄叔为右(车右),以致晋师(《左传·

鲁宣公十二年》)/遂发命,遽兴姜戎。

子(储君晋襄公)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左传·

殽之战》)

古代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

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择优骖服之分,中间的马叫“服”,“服”之左脚“骖”,“服”之右叫“騑”。

另外,四匹马拉的战车为“一乘”。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必修2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古代婚俗: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古代人生每个阶段的术语:

①襁褓(零岁)→②孩提(幼儿)→③垂髫(不束发,头发下垂/儿童)→④总角(古代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少年)→⑤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要将原先的总角解散,然后束发为髻,表成童;

20岁时行冠礼,成年。

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成童年龄、初成年)/结发(“结发”在古代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指“束发”,表示成童的年龄或初成年。

第二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

成婚之夜,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⑥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束发插簪,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这时可以称字)/弱冠(古代男子到了20岁要束发而冠。

据《仪礼·

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

冠礼进行时,先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以示成年,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分别代表拥有参政、服兵役、参加祭祀的资格。

之后主人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叫“礼宾”。

“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然后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希望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

这前面三个步骤可以简括为“加冠”“礼宾”“赐字”。

古人认为成年后,只有长辈才可称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因此要取“字”便于别人称呼。

另外行加冠礼时,由于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⑦而立(指人30岁,立德、立言、立身,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建立)→⑧不惑(指人40岁,不再困惑,事能明辨不疑)→⑨知命/知天命(指人50岁,明白了命运是怎么一回事。

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⑩耳顺/花甲(称人60岁,听到任何话都能平心静气。

“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故称“花甲”。

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⑪古稀(称人70岁,意指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⑫耄耋(称人八九十岁,意指指年纪很大的人)→⑬期颐(称人一百岁。

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例: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垂髫:

小孩,儿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

少年时)/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

从十五岁起,自成童年龄时)/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史记·

李将军列传》结发:

从十五岁起,自成童年龄时)/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孔雀东南飞》结发:

结为夫妻)/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元史·

王利传》弱冠:

成年,成人)/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论语·

为政篇》)/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人生十年曰幼,学。

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耋,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颐(《礼记·

曲礼篇》)

注:

“始龀chè

n”指女孩七岁或男孩八岁,泛指童年。

“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

“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

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幼学”指10岁,初入学的学童。

《礼记·

曲礼上》:

“人生十年曰幼,学。

”郑玄注:

“名曰幼,时始可学也。

”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志学”指男子15岁。

“碧玉年华”指女子16岁。

“桃李年华”指女子20岁。

“花信年华”指女子24岁。

(2)儒家十三部经书(“十三经”):

《诗》(赋诗言志,用于社交场合)、《书》(史书)、《易》(卜筮)、《礼》(即《仪礼》/礼仪仪式)

【四“经”】//《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礼记》(解说《仪礼》)、《孝经》(孝道专著)、《论语》、《孟子》【四“记”】//《尔雅》【一“词典”】//《周礼》(官制和制度)

【一“典章”】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姓”和“氏”:

“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

“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地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春秋时代同一个贵族可能会因换了封地而换了“氏”,在古书中会有不同的称呼。

在夏商周三代(春秋时代以前),“姓”与“氏”是分开的,贵族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此时,“姓”与“氏”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除了以封地为“氏”,还有以国名、官职、居住地、职业技艺和自己祖先的字等为“氏”的。

秦朝以后,“姓”和“氏”逐渐合二而为一(随着分封制的覆灭,周天子也丧失了权威性,“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

至少在秦汉时代,“姓”和“氏”已经成了一回事),以“姓氏”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而一般老百姓,原先只有“名”,是不配有“氏”的,有的干脆连正式名也没有。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姓氏多是从先秦时期的“氏”发展而来的,而先秦时期的“姓”则绝大多数消亡了。

(主要结合必修二“梳理探究”《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和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整理而成)

下面以先秦时的楚国和齐国的王族为例,进一步显示“姓”和“氏”的区别:

楚国王族的姓都是“芈”,楚王本身为“熊”氏,而没有立为太子的其他儿子以及他们的儿子,都会被重新分派出去,同时赐给他们一个单独的“氏”,这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再用王族的“熊”氏了。

一代又一代的分封,导致“芈”姓的分支姓氏越来越多,遂演变成威名赫赫的“荆楚十八姓”。

其中“三大姓”为屈氏、景氏、昭氏(“屈”是以封地为氏,“景”“昭”则是以谥号为氏),“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

项羽本纪》)中的“三户”就是指这三大氏族。

另外,楚国还专设“三闾大夫”这个官职来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的教育,且屈原就曾做过三闾大夫。

这也就是说,三大氏族的代表屈原、景差、昭阳都姓“芈”,屈、景、昭只是他们的“氏”,并不是他们的“姓”,而屈原所历经的三位楚王就只能“熊”氏来称呼了,即楚威王熊商、楚怀王熊槐、楚顷襄王熊横。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姓”姜,吕“氏”,名小白。

称他“姜小白”是不对的,他属于贵族,应该称“氏”,因此应称“吕小白”。

而他的姐妹则要称“姓”,如“文姜”“宣姜”,因为她们要嫁人,而周代的礼制是“同姓不婚”的。

同理,作为远嫁秦国、成为历史有名的秦宣太后的芈月,“芈”显然是这位楚国公主的“姓”,而不是“氏”。

(2)“名”和“字”:

在我国古代,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姓名的,而是先有姓与氏,后有名、字、别号,古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各有用途,意义不同。

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是幼时在家供亲长称呼之用。

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加冠仪式),并取“字”;

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而插上簪子),并取“字”(《礼记·

冠义》上说: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仪礼·

士昏礼》上也说: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

人有“名”,为何还要加“字”呢?

针对《礼记·

檀弓上》中“幼名,冠字”一说,唐朝经学家孔颖达解释道:

“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

“名”和“字”是关联的,可以是协同关系(同义互训关系),也可以实相反相成关系(这是希望人不要过与不及,取其制衡之意)。

前者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

释地》:

“广平曰原。

”)、诸葛亮字孔明、白居易字乐天、文天祥字宋瑞,后者如孔子学生曾点字皙(《说文》:

“点,小黑也。

”“皙,人色白也。

”)、唐代诗人王集字无功、清代散文家管同字异之,而王维字摩诘(“维摩诘”是佛家菩萨名)、李白字太白则不属于前两者情况。

“名”与“字”除了表称呼外,还能显现亲属关系,如苏轼、苏辙两兄弟共用同一偏旁,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的长子和次子,是抱节守志的典范)两兄弟人名中表现长幼排行,三国孙氏四兄弟(老大孙策字伯符、老二孙权字仲谋、老三孙翊字叔弼、老四孙匡字季佐)则是表字中表现长幼排行,孔子字仲尼和他的哥哥字孟皮也是如此。

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古人还喜欢在表字中加“子”,如孔子学生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建、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清代散文大家袁枚字子才。

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孟)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谋”“佐”“瞻”“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

另外,称“名”与称“字”是有区别的,古人常自称己名以表示谦称,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但“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可表尊敬。

古代直称其“名”有三种情况,要么用于自称,要么用于作介绍或作传,要么用于自己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主要结合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整理而成)

(1)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2)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3)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4)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5)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6)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7)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8)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9)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

(1)古代关于“六”字的文化知识:

①“六合”在古代有两种理解:

一种表时间,指年、月、日的干支六个字都相适合。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另一种表空间,指天地四方,借指天下。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②“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③“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语出《诗·

大序》:

“故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前三者指的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表现手法时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④“六艺”有两种解释,请注意语境限制:

一是指六经。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四字短语意味着“六艺”和“经传”词义相近,即其有“经”之意)二是指六种技能和知识。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两个并列的句子意味“六艺”与“五经”词义有别,不可能作“经”解)⑤“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等六种天气。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

(2)“十二时辰制”/“二十四时辰制”

“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它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小时。

这十二个时辰,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23点至次日1点为子时,1至3点为丑时,3至5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其分别对应的是子、丑、寅、卯、辰、巳、未、申、酉、亥。

与之相配的是十二生肖,即鼠(子)、牛(丑)、虎(寅)、兔(卯)、龙(辰)、蛇(巳)、马(午)、羊(未)、猴(申)、鸡(酉)、狗(戌)、猪(亥),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每个时辰又分“初”“正”两个时段,于是有了时初、时正,“十二时辰制”就变成“二十四时辰制”。

时初即时辰牌初现,时正即时辰牌正位,中间的时间点被称作“正点”,如午时是11点到13点,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