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公开课的六种迷失思考Word下载.docx
《心得体会公开课的六种迷失思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得体会公开课的六种迷失思考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也的确见过“完美”的公开课,《爱莲说》一课,那位教师身着莲花暗纹旗袍,略施粉黛,课上一切都在按“约定”推进,毫厘不爽,甚至学生的表现似乎也被训练过。
五是迷失在论文的结论里,各种文本解读相加,训诂与考据齐上。
某次听一节诗歌赏析课,虽然学生一头雾水,但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
事后,我对这个教师的理解表示质疑,几番对话下来他也没能说服我,最后他使出了“杀手锏”:
我是在哪里哪里看到的权威解读。
我竟一时语塞。
诗歌的解读空间大,但不是漫无边际的,学生理解的层次就是“边际”。
六是迷失在语言文字的细嚼慢咽里。
语文课当然要品味语言,越是经典,越需要咂摸。
但这不是语文课唯一的任务,更不是所有文本都需要如此品味。
以文学性作品为例,情节之美、人物之美、人性之美、结构之美、文化之美都值得和学生一起体悟,唯一化则容易执念于一隅而难以自拔。
一口气写完上面的文字,突然发现自己成长的路上或多或少也曾迷失过。
其实这并不可怕,今天我们走出迷失,贴近学生,以学定教,缓坡向上即可。
如何构建课堂的倾听关系
在整体环境下构建倾听关系
为什么主题是“如何构建课堂的倾听关系”,我却要与大家分享读写体验的相关内容?
因为倾听并非物理声音传递后的接收,而是为了构筑学习关系,因此与整个学习场有关。
学习场也好,气场也好,环境场也好,指的是整体的学习关系与学习氛围。
所以透过视频和图片让大家整体感受,如何在整体学习环境与氛围中建立互相倾听的学习关系。
在台湾,我需要经常去募款。
埔里是台湾比较偏僻的乡镇,我到那里举办学生读写体验夏令营。
埔里有一个儿童读写体验营,是与巧克力公司募款而开办的,小朋友只要写下学习经验,就可以免费参加。
这个企业在台湾长期推动儿童阅读,如果读了10本书就可以换饼干,读了20本书就可以换巧克力。
可以说,埔里这个乡镇的所有学生都吃过这个企业的巧克力。
只要小朋友提笔书写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都可以如愿免费参加活动。
阅读、写作最容易与生活整合,或者说,阅读、写作是整合生活的重要工具和媒介之一。
几天的时间里,为了让学生建立相互的学习、倾听关系,我教他们如何介绍自己、彼此了解,听说读写动手都整合在一起。
这些小孩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因此在活动开始前,我会让他们根据绘本《小纸船看海》,边听故事边折纸船,故事结尾,小纸船被鲨鱼左右各咬了一口,学生跟着故事情节将小纸船左右各撕掉一角,最后,纸船摊开就像一件T恤,小朋友在上面写下对这几天活动的期待。
学习结束后,再回头看当初的期待实现了多少。
构建概念必须与学生产生意义联系
只有从学生的原始经验出发,让他们通过实践亲自对比,根据自己的思考判断亲口说出来,这样的教育才可能产生作用。
通过教师的嘴传达的道理、教训,通常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大家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我的教育信念基本是这样的:
学习要有过程,构建概念对学生而言必须有某种意义关联。
我最怕的是一问学生,他们马上能给出简单的答案与定论。
比如,读完绘本《爱心树》,我问学生:
“作者想通过这本书让我们思考什么?
”学生经常能不假思索地说出:
父母对子女无尽、无私的奉献与爱。
这类怎么听都对的答案,其实挺可怕的。
因为,这种结论缺少思考,缺少多元价值精彩纷呈的思辨过程。
再比如,到底什么是幸福?
我感知的幸福是什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幸福这个概念产生鲜明的对比:
我所感知的幸福都是别人对我的好,可是书中作者传递的幸福事例都是他带给别人幸福感。
……
概念学习并非把结论生搬硬套给学生,那是没有用的。
如果学生到学校学习,概念未曾丰富,概念内涵未曾透过审辨而成长,那么教师灌输再多知识和道理也灌不进孩子的心,无法长期留在孩子的脑海中。
阅读与写作都需要过程,都需要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发现。
在各种活动和学校教育中,我为什么特别强调学习活动必须避免定论式的教条,为什么强调借助一些工具使抽象的思维具体化,为什么特别说明课堂最好让彼此思维相互可视?
因为,构筑相互倾听的学习关系,对教师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任务,必须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贴心“脚手架”,协助学生专注于学习之中。
如此,相互倾听、相互学习才有可能。
有意思、有意义的学习是倾听前提
除了探究概念,我也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例如,如何做笔记,如何提问,提问之后如何根据对方的回答继续追问……我想问各位老师,平时我们的语文课有没有教这些?
我们当班主任有没有教这些?
语文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学生而言,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味的学习,是构筑相互倾听、相互分享、相互交流学习关系的前提。
读写体验营中,巧克力作品完成后,让学生为自己的作品命名,接着写下制作过程。
写作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必须说明命名的理由。
例如,这个巧克力作品是用模子做出来的,由于巧克力倒入太多溢出了模子,好像一只满脸通红的兔子,因此学生取名“害羞”;
那个巧克力作品是因为没有将模子填满,像是少了一只角,学生取名“少角羊”。
类似有意思、有意义的学习,会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充满兴趣。
学生要有存在感、归属感与学习感
我必须再次强调,选择“如何构建课堂的倾听关系”这一主题,并与大家分享读写体验营的案例,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人是一切的根本。
学生必须有“存在感”,没有存在感,学习可能是奢望;
其次,人在团体里必须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必须拥有“归属感”。
有了存在感和归属感,克服学习困难、挑战学习才有可能。
若学生成长的过程经常受到肯定,拥有体验的机会,拥有思考的时间,拥有习得的成功感,学生的内心就会有力量,这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老师可能会问,读写体验营里学生写得怎么样?
我一向的做法是:
拿到学生的作品、作文、作业等,先不批改,而是浏览欣赏。
因为,老师一旦进入批改学生作文的那个角色,眼中读到、看到的多是学生的缺失。
一旦老师视学生所写的为“作品”时,读到、看到的多是优点。
有老师会追问:
那孩子岂不是被宠坏了?
我的经验是,老师经常低估学生,其实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自己越来越有能力,而他们往往会为了这份希望而努力。
学生要将整天的活动写成文章。
我不会告诉学生怎么写,学生需要自己回想,用铅笔简要记下可书写的写作材料。
通过同组分享交流,看看是否有什么重要的细节,可用蓝色圆珠笔加到自己的书写架构表中。
最后,由我回放这次活动的照片,学生边回味边用红色的圆珠笔,继续检视是否有可以放进写作架构的事件或细节。
写作教学即便缺乏具体的指导过程,每个班也能出五、六篇好文章,但那是小孩天生就能写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那我就要问: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指向此刻学生不必教就会的能力?
还是透过老师教学,学生非常清楚下一次遇到什么情境,他知道运用什么知识和方法来展现能力?
好老师要像猫头鹰一样专注倾听
当然,除了写作,倾听也非常重要。
我喜欢在PPT文档中放一张巨幅猫头鹰的图片,用意是什么呢?
猫头鹰颈部以上的眼睛、耳朵、羽毛等生长形态,都是为了尽其所能精准搜集声音讯息。
我们的世界太吵了,我们其实已经习惯争吵,急于表达。
身为老师,想培养学生透过倾听构建学习关系的话,就必须练习像猫头鹰一样:
集一身力气,专注倾听。
在践行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我对构筑课堂中倾听关系也有一点思考。
在许多地方,因为语文老师专教语文,数学老师只教数学,因此教得比较专业,同时也产生一些缺点。
有时语文老师教得比较深,会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或者说语文老师经常在搬运知识。
例如,教小说,就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教说明文,就教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教参里有许多这类术语,同时这也是学生必考的考点。
但知识是有脉络的,不能只把知识当标签贴。
我曾经发给四年级一个班学生一篇科普类说明文,让学生现场预习。
我惊讶地看到,一个班约50名学生,几乎都快速且熟练地在文章相同的句段处,写下几乎完全相同的注释,如设问句、反问句、比喻、首尾呼应、过渡句……
孩子们的表现通常是我们教育的结果。
四年级孩子阅读一篇科普类说明文,他们预习的历程,在我看来仿佛工厂的生产线快速地贴着标签:
这里是设问句,那里是反问句,这里在打比方,那里是首尾呼应,这一句是过渡句……
我非常震惊!
这还算是阅读吗?
这样有理解吗?
这群学生是读者吗?
这群学生是有目的、有意识、主动思考的读者吗?
让模糊的集体个别化、具象化
前面提到的读写体验营,我同时结合了教师的培训。
上午我给学生上课,下午主要是培训老师。
但这群接受培训的老师上午也来,一个老师固定观察同一个学生的学习。
不少老师几天后对我说:
玉贵老师,我教书那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几天时间里仔细观察着同一个学生。
在平时,老师们嘴里常指称“我们班”“同学们”,其实他们指称的往往是模糊的班集体。
身为老师,需要练习眼里、心里有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非面目模糊的小组或班集体。
组建学习共同体,组织协同学习的班级,老师必须要拥有“观察”能力。
一个老师不可能同时观察每一组的每一个孩子。
但是,身为老师就必须练习。
课上,老师中间进行巡视,主要观察全班的整体学习状况,但是老师必须刻意停在今天的一两个焦点小组前,定在那一两个小组旁边两三分钟,仔细观察小组内几个学生之间的意见交流、相互支持、相互倾听、社会互动实况。
透过观察,还原出协同学习时一个个孩子的学情。
唯有如此,老师才能使模糊的小组、班集体具象化、个别化。
如此一来,老师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我在数十所学校开设教师培训工作坊,工作坊基本结合了“共同备课”与“课堂研究”。
共同备课重点在课前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
课堂研究包括现场给学生上课,老师们进学生小组观课、记课与课后议课。
在学校进行这项活动时,我经常意外地发现:
观课老师们即便进入学生的学习小组,他们的耳朵专注的还是授课老师说什么、怎么说,他们的眼睛看到的还是授课老师在主导什么、做什么、写什么。
这说明,老师们进入学生的学习小组,心里想的都还是教学。
教师要学会多问自己问题
当老师,每天会问学生许多问题。
但我们是否问自己同样多的问题?
“自询反思”就是把自己当作陌生人,对自己发问,从中反思,这样才会进步。
追问自己:
何谓“学生”?
何谓“课堂”?
何谓“学校”?
何谓“同学”?
何谓“学习”?
何谓“发展”?
这些问题听起来好像很具体,其实很抽象,很难有简单的答案,每个问题都值得展开深究。
我自认为自己的优点是“耐烦”,会将教学过程尝试书写下来。
我想分享的是:
课堂就是最珍贵的专业成长田野,珍视我们在课堂遭逢的困惑与挑战,再来分析实际面对的问题。
2004年,我发表了一篇行动研究论文《合作需要学习——合作学习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回顾》。
我当时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合作学习对学生的个性和群性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合作学习融入语文教学的可行途径有哪些?
第三,有了这一年零碎获取的经验,第二年想更系统地与课程进行整合,我该如何规划?
我就是问自己这三个问题,通过实践累积自己对合作学习的认识、理解。
实践过程中,我做了详细的课堂记录。
更准确地说,我教书时,持续书写每一节课的教学札记。
课堂观察记录是写文章、写论文最重要的原始资料。
好的教学文章、好的课程与教学论文,都需要来自课堂的一手原始资料作为材料。
这份资料是教师专业思考的基础,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探讨。
谁说教学不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