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管理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4896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安全管理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施工安全管理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施工安全管理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施工安全管理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施工安全管理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安全管理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施工安全管理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安全管理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安全管理案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线路3持续时间之和:

线路4持续时间之和:

你的答案:

1:

1-2-3-8(420天)

1-2-3-4-6-8(600天)

1-2-3-4-5-7-8(550天)

1-2-3-5-7-8(540天)所以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为:

①t②t③t④t⑥t⑧

问题2:

索赔成立的有事件一、事件四、事件五。

事件一,按不可抗力处理,又是在关键线路上,所以只赔工期5天,不赔费用。

事件四,安全是甲方的责任,也是在关键线路上,所以可赔工期9天,还可赔费用3万元。

事件五,是甲方的责任,但工作不在关键线路上,有时差存在(时差值为:

600-550=50天),没有超出总时差,所以只赔费用,不赔工期。

问题3:

乙方可向模板供应商索赔10万元,向劳务分包商索赔0.8万元;

因为它们之间有合

同关系,而且责任不在乙方,索赔成立。

问题4:

实际总工期为:

600+24=624天,乙方可得到甲方的工期补偿为:

5+9=14天,工期

罚款为:

1万元X10天=10万元。

说明:

实际延误的时间24天=5+9+10(事件二),其中事件三虽延误,但没有超出总时差

(TF=600-540=60天)。

问题5:

乙方可向模板供应商索赔10万元。

1、

向劳务分包商索赔0.8万元,总计10.8万元。

背景:

某工程建筑面积16400m2,地下2层,地上6层,为框架结构,箱形基础,基槽深8.6m。

在西侧工地围墙外,离基槽边约8m有一路民用高压线路,高度约为6m。

施工单位考虑到

此高压线路距本工地的距离在安全距离之外,又处于土方施工阶段,所以没有搭设线架子。

在土方工程即将结束时,进场一个臂长7m的铲运机,铲运机在向运土汽车上装土时碰断了

高压线,造成当地居民大范围停电,也造成了一些施工电器的损坏,没有人员伤亡。

1•试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

2•项目经理应当如何处理此事故。

3•项目安全控制方针是什么?

4•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你的答案:

1•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

2•项目经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

保护现场,划分安全区域,保证过往行人的安全;

及时通知供电局进行抢修;

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成立专门的善后小组,走访受损的居民和用户,进行赔偿,减少负面影响。

3•项目控制安全方针一般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包括:

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所接触的安全设施、用具、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

解析:

本题分数:

37.50本题得分:

2、背景:

某大厦建筑面积为20000m2,框架剪力墙结构,箱形基础,地上10层,地下2层。

民工甲与乙两名电焊工在6层进行钢筋对焊埋弧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绝缘鞋和手套。

当民工甲右手

拿起焊把钳正要往钢筋对接处连接电焊机的二次电源时,不慎触及到焊钳的裸露部分,致使

触电倒地身亡。

1•试分析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2•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时,经常提及的三个同时”、四不放过”的内容是什么?

1•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民工甲安全防护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没有穿戴绝缘鞋和手套。

埋弧焊班长对作业工具的安全状况检查不认真,对民工甲的违章行为和使用漏电的电焊把钳

没有采取措施。

项目经理部主管生产的负责人对埋弧焊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检查不及时,整改不彻底,

制度落实不利。

2.三个同时”是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策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的原则。

四不放过"

是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员工及事故责

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事故隐患不整改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的原则。

3、背景:

在西侧工地围墙外,离基槽边约8m有一路民用高压线路,高度约为6m。

4.建筑企业常见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

可能导致何种事故的发生?

1保护现场,戈U分安全区域,保证过往行人的安全;

2及时通知供电局进行抢修;

3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成立专门的善后小组,走访受损的居民和用户,进行赔偿,减少负面影响。

4.建筑企业常见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事故有:

1洞口防护不到位、其他安全防护缺陷、人违章操作,可导致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

2电危害(物理性危险因素)、人违章操作(行为性危险因素)、可导致触电、火灾等;

3大模板不按规范正确存放等违章作业,可导致物体打击等;

4化学危险品未按规定正确存放等违章作业,可导致火灾、爆炸等;

5架子搭设作业不规范,可导致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

现场料架不规范,可导致物体打击等。

4、某大厦建筑面积为20000m2,框架剪力墙结构,箱形基础,地上10层,地下2层。

民工甲与乙两名电焊工在6层进行钢筋对焊埋弧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绝缘鞋和手套。

当民工

甲右手拿起焊把钳正要往钢筋对接处连接电焊机的二次电源时,不慎触及到焊钳的裸露部分,致使触电倒地身亡。

1民工甲安全防护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没有穿戴绝缘鞋和手套。

2埋弧焊班长对作业工具的安全状况检查不认真,对民工甲的违章行为和使用漏电的电焊把

钳没有采取措施。

3项目经理部主管生产的负责人对埋弧焊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检查不及时,整改不彻底,

一、简答题:

1、【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

总建筑面积28000m2,首层建筑面积2400m2,建筑红线内占地面积6000m2。

该工程位于闹市中心,现场场地狭小。

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现场只设置了一条3米宽的施工道路兼作消防通道。

现场平面呈长方形,在其斜对角布置了两个消火栓,两者之间相距86米,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3米,

另一个距边3米。

为了迎接上级单位的检查,施工单位临时在工地大门入口处的临时围墙上悬挂了五牌|”二

图”,检查小组离开后,项目经理立即派人将之拆下运至工地仓库保管,以备再查时用。

【问题】

1该工程设置的消防通道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2该工程设置的临时消火栓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3该工程还需考虑哪些类型的临时用水?

在该工程临时用水总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哪种

类型临时用水?

4该工程对现场五牌”、二图”的管理是否合理?

1.工程设置的消防通道不合理。

现场应设置专门的消防通道,而不能与施

工道路共用,且路面宽度应不小于3。

5米。

2•工程设置的临时消火栓不合理。

室外临时消火栓应沿消防通道均匀布置,且数量依据消

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确定。

距离拟建建筑物不宜小于5米,但不大于40米,距离路边不宜

大于2米。

在此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

3•该工程还需考虑的临时用水类型有生产用水、机械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

在该工

程临时用水总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消防用水。

4•不合理。

施工现场管理的总体要求中规定,应在施工现场入口处的醒目位置长期固定悬

挂,公示五牌”二图”。

75.00本题得分:

2、案例二

1•背景

某项目经理部为了创建文明施工现场,对现场管理进行了科学规划。

该规划明确提出了现场

管理的目的、依据和总体要求,对规范厂容、环境保护和卫生防疫作出了详细的设计。

以施

工平面图为依据加强管场容管理,对各种可能造成污染的问题,均有防范措施,卫生防疫设

施齐全。

2问题

(1)在进行现场管理规划交底时,有人说,现场管理只是项目经理部内部的事,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请你提出两点理由。

(2)施工现场管理和规范场容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

(3)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立的五牌”和两图”指的是什么?

(4)施工现场可能产生的污水有哪些?

怎样处理?

(1)现场管理不只是项目经理部内部的事,还涉及到与各项目参与方的关系,涉及执行法律法规问题,涉及环境保护问题。

(2)施工现场管理和规范场容的最主要依据是施工平面土。

(3)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立的五牌”是工程概况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

事故计时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

两图”是施工现场平面图、项目经理部机构及人员名

单图。

(4)施工现场可能产生的污水有凝土搅拌机、输送泵、输送管的冲洗污水应经沉淀池沉淀。

第四章施工安全控制

一、掌握脚手架安全控制

1、一般脚手架的控制要点

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搭设(包括拆除)施工方案

2)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的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有关规定进行。

当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3)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在纵向水平杆上,切严禁拆除。

主节点

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横向水平杆靠墙一段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杆

长的0.4倍,切不应大于500mm.

4)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

里赶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发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

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

道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5)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里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

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

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个底层斜杆下

端均必须支撑在垫块或垫板上。

6)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

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

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是构造。

50m以下(含50m)脚手架连墙件应

按3步3跨进行设置,50m以上的脚手架连墙件应按2步2跨进行设置。

2、一般脚手架检查和验收程序

1)应有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文件,对脚手架进行分段验收,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之前

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每搭设万10—12m高度后

达到设计高度后

遇到六级及以上大风与大雨后

寒冷地区土层开冻后

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3)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

杆件的设置和链接,连接墙、支撑、门窗行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架体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有超载使用的现象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作业安全控制要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安装后经验收并进行荷载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后名方可使用。

答案:

1、JGJ59—99《落地式外脚手架检查评分表》的施工方案、立杆基础、架体与建筑物拉结、杆件间

距与剪刀撑、脚手板与防护栏杆、交底与验收6项内容为保证项目。

保证项目为一票否决项目,在实施

安全检查评分时,当一张检查表的保证项目中有一项不得分或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时,此张检查

表不得分。

2、安全检查主要形式一般可分为:

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

检查、开工、复工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检查。

1、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基础处理、塔社要求、感激安监局及连墙件及连墙件设置位置、连接

方法、拆除作业程序、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并绘制施工详图及节点大样图。

脚手架的踏射高度超出规范规定的,要进行相应的计算。

1、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即周围设施的安全又重大危害的作业。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电工、电焊工、气焊工、架子工、起重机司机、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起重机司

机指挥工、施工电梯司机、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操作工、场内机动车驾驶员等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

2、脚手架拆除作业的安全技术措置A、拆除作业应按与搭设相反的程序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B、每层连墙件的拆除,必须在其上全部可拆杆件均已拆除以后进行,严禁先松开连墙件,再拆除上部杆件。

C、凡宜松开廉价的杆件必须及时取出、放下,以免作业人员误扶、误靠,引起危险。

D、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大于2步;

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E、拆下的杆件、扣减和脚手

板应及时吊运到地面,严禁自架上抛掷。

F当有6级及6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当停止脚手

架的拆除作业。

3、脚手架搭设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A、架子上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并站

稳把牢。

B、为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应适当设抛撑,以确保架子温度和架子上作业人员的安全。

C、在

架子上传递、放置杆件时,应注意防止闪失和滑落。

D、安装较重的杆部件或作业条件较差时,应避免担

任操作。

E、剪刀撑、连墙件及其主体拉秸秆应随架子高度是上升及时装设,以确保主体稳定。

F、搭设

过程中,架子上不得机制超载堆置杆件材料。

G、搭设过程中应统一指挥协调作业。

H、确保架子的尺寸、

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节点构造和紧固程度符合设计要求。

J、禁止使用规格、材质不符合要求的配件。

K、当有6级及6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当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作业。

4、脚手架扫地杆的设置要求: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里赶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发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道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二、掌握洞口、临边防护控制

1、洞口作业安全防护基本规定

各种楼板与墙的洞口,按其大小和性质应分另U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

的防护设施

坑槽、桩孔的上口,柱形、条形灯基础的上口以及天窗等处,都要作为洞口采取符合规范的防范

措施

楼梯口、楼梯边应设置防护栏杆,或者用正式工程的楼梯扶手代替临时防护栏杆。

电梯井口除设置固定的栅门外,还应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安全网进行防

在建工程的地面入口处和施工现场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应设置防护棚,防止落物产生物体

打击事故。

施工现场大的坑槽、陡坡等处,处需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警示标牌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2、洞口的防护设施要求

>

2.5cm,<

25cm的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严,盖板要有防止挪动位移的固定措施。

25—50cm的一一用竹、木等座盖板,盖住洞口,盖板要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器位置不发生位移

的措施。

50—150cm的一一必须设置一处以扣减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栅,并在其上铺满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杆件构成防护网栅,杆件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cm

150cm的一一四周必须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防护……

3、临边作业安全防护基本规定

在进行临边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

IHHHHHI必须设置防护栏、挡脚板,并封挂安全立网进行封闭临边外侧靠近街道时,除设防护栏、挡脚板,封安全立网外,立面还应采取荆笆等硬封闭措施,防止施工中落物伤人。

4、防护栏杆的设置要求

1、企业事故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单位的概况;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的简要经过;

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已采取的措施;

其他应该报告的情况。

2、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固定式或工具式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以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

三、掌握模板工程安全控制

1、模板设计一一主要包括模板面、支撑系统及连接配件等的设计

2、模板工程施工前的安全审查验证

1)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取之是否符合工程实际,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核手续是否齐全

2)模板设计图(结构构建大样及支撑系统、连接杆等)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图纸是否齐全

3)模板设计中的各项安全措施是否齐全

3、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的选材及安装要求

1)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土上的支持点应牢固平整,支撑在安装过程中应考虑必要的临时固定措施,以保证稳定性。

2)立柱材料可用钢管、门型架、木杆,其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

3)立柱底部支撑结构必须具有支撑上层荷载的能力。

应设置木垫板,禁止使用砖机脆性材料铺垫。

支撑在地基上时,应验算地基土的承载力。

4)在安装立柱时,应加水平拉结和剪刀撑

5)立柱的间距应经计算确定,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

若采用多层支模,上下层要保持垂直,并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4、影响模板钢管支架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一一立杆间距、水平杆的步距、立杆的接长、连墙件的

链接、扣减的紧固程度。

5、保证模板安装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1)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及2m以上时,要有安全可靠的操作架子或操作平台,并按要求进行防护

2)操作架子上平台上不宜堆放模板,必须短时间堆放时,一定要码放平稳,数量必须控制在架子或平

台的允许荷载范围内

3)冬期施工时,对于操作地点和人行通道上的冰雪应事先清除。

雨期施工。

高耸结构的模板作业,要安装避雷装置,沿海地区要考虑抗风和加固措施。

4)五级以上的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

5)在架空输电线路下方进行模板施工,如果不能停电作业,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6)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6、保证模板拆除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拆除之前必须办理拆模申请手续,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如果模板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或支架。

模板不能采取猛撬以至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拆模作业区应设安全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

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时清理。

用起重机吊运拆除模板时,模板应堆码整齐并捆牢,才可吊装。

四、掌握施工用电安全控制

配电箱的设置

电器装置的选择与装配施工现场照明用电

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五、掌握垂直运输机械安全控制

1、物料提升机安全控制要点

2、外用电梯安全控制要点

3、塔式起重机安全控制要点

六、掌握高空作业安全控制

1、高处作业的定义——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高处作业的分级

一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2—5m,坠落半径为2m

二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坠落半径为3m

三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坠落半径为4m

四级高处作业一一高处作业高度大于30m,坠落半径为5m

3、高处作业的基本安全要求

施工单位应为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安全设施是否安全可靠,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