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学习材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4808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Word下载.docx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业务学习材料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Word下载.docx

2、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升学考中的体现:

自02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起,已提出高考、中考的各学科均有综合探究性的大题目,并努力在其它题目中体现这个思想,特别是高考的X科目,除了希望实现大综合外,还要实现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占15%-30%的目标。

这几年的高考、中考题不断朝降低解题难度,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度和综合应用能力方向发展,显然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这个评价思想会得得到进一步加强。

3、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它的教学原则、目标、基本内容范围、教学时间由教育部制订,学校或其它教育行政部门无权改变,。

但它与其它学科不同之处是没有教材(不提倡编写学生用书)、形式不固定,相对学生而言,指导师可以不固定。

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当地教育资源确定教学内容、目标及形式,可以自编教学提纲。

一般只针对一项内容,展开深入学习和探究,如小发明、书法、集邮、小学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等,并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内容、形式可以相同,但两者的发展方向不同。

4、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关系: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要求所有学生参与的课程,课外活动是针对数量较多的部分学生的,如有些学校举办艺术节,运动会,读书节等,兴趣小组则针对一小部分学生,往往带有竞赛辅导的作用,如信息学奥赛,航模、书法、运动队、科技等各种小组开工存在的活动等。

可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以实践为主,锻炼综合能力,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是针对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不排除教学为主学习方式,以专业和钻研为主要特征。

另一方面,三者之间内容上互有关联,时间上可以互相穿插。

要注意的是要朝各自的特征方向发展,不能是简单的代替。

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有关问题

1、理清四部分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的四部分并不是平等的和同类的,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和重点,其它三个部分一方面为研究性学习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学习目标和特有教学形式,但同样也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

这也是把这四个部分归入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

所以原则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有四种课型,其中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的课型是在传统的课型上进行改良的形式,主要为自身教学目标展开的,这里不展开论述。

围绕研究性学习的四部分关系是:

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并展开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完成较为简单的,带回有意义且一时不能解决的(注意: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来源不一定来自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后续的活动则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探究、调查和学习,直到课题完成,最后向外界发布课题的成果(反馈性活动)。

这整个过程会经常用到信息技术和以手工制作为代表的几种技术性劳动,用于查找资料、制作研究工具和辅助反馈性的活动的实物等方面。

2、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障碍:

可以说中国两千年的教育文化,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科学而轻技术的思想,这既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的原因或需求,也成为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思想障碍。

包括广大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放远眼光,努力学习,转变思想,才能主动跟上时代的步伐。

3、理想的师资结构和当前形势下的师资调配措施:

基于四部分的关系,理想的师资结构应有两种专职教师和两种兼职教师:

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两方面是专职,另两方面则由各学科教师兼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专职教师,但一般学校应有一二人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例如教科室主任负责研究性学习,政教处主任负责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我省的新课程计划将信息技术课独立出来,劳动与技术(原称为劳动技术)则是半独立,它们都有规定的课时,指定的教材,这种做法也说明了上文所述的四部分关系和理想的师资结构的合理性。

在当前情况是:

本学科刚起步,一缺广泛而正确的的思想认识,二缺操作经验,三缺专职教师,有些学校甚至不能按要求开足课时。

如何配置教师,开展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是当务之急。

我们认为:

1、缺乏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专职教师的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其它教职工兼职,以保证按上级要求开足课时。

2、要对绝大多数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理论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包括一些各级文件要求。

通过培训,形成氛围,从而培养一批本学科的带头人。

3、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开展学科教学的探索。

4、学校要通过制订管理条例来督促教师不占用、改变课程计划中的课时分配。

5、排出专门时间开展本课程的教研活动。

4、探究性学习选题[5、6]: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虽然是跨学科或超学科的,但在确定具体课题时,应定位在一个较大领域,如人与自然(科学),人与社会(人文),自我关系(心理),人与文化(文化艺术),或者象工程技术(技术),社会危机(人文)、经济现象(人文)之类,作为指导师,应该熟悉以上各大领域内包括哪些小的领域或具体的可选内容,如:

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饮食与健康、情绪调节,消费观念等。

当然,这些课题本身可能在几个领域中交叉。

当一个主题确定后,一般会有所侧重于某些教学的学科,例如:

对乡土历史、人文情况研究的,侧重政史地方面;

联系课本,进行实地污染调查,即侧重理化生。

如果选择范围在一个学科内部的课题,主要由该学科教师安排探究性学习,超出一个学科,又在一个大领域内,带有专题性的内容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5、教材的选用和证订原则:

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两学科的教材和教学配套材料的征订比较混乱。

我们依据的原则是

(1)、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

“任何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教材及教材的配套材料,必须经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未经审定的,应立即停止使用”。

(2)、试用教材通过教研室征订,正式教材通过新华书店证订。

按目前情况,作为试用教材的高二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四选一),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高中劳动与技术教材均通过教研室证订,初中劳动与技术

教材(每学期均为多选一)、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均通过新华书店证订。

各中小学校和证订工作相关的单位,应密切注意下一学期的订单,注意是否有变,并在弄清其性质后再行订购。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备课

因综合实践活动有四种课型,对应的也有几种不同备课的形式或方法。

信息技术技术课的备课与普通学科的备课相差不大,主要区别在于要准备大量的资料供不同层次学生作帮助。

本文的第五部分中给出比纲更详细的参考内容,活动形式则根据有关原则和实际情况,由指导师自行设计。

根据《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等材料精神,我们认为备课的总思路是“学校定方向,教师分组集体备课,个人指导实施”三层次备课。

第一层次:

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召开由于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校级讨论会,确定本校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课时安排和功课表编排方法,指导师聘任方法以及活动前后有关的与校外联系,学生组织什么样的反馈活动等等相关事项。

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校级会议能一学期召开多次,则更好。

第二层次:

以年级为单位,教师分文理两小组讨论本年级学生一学期的具体活动内容与形式。

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请某些学生参加。

注意:

供选内容一般是单一性,要进行合理的组合,使每次活动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环节。

再安排时间,场地,费用等,确定分组形式和指导师人选。

分组形式可以是按原来的班级进行,如有些内容是与个人能力爱好关系不大的,也可指导师给出可选方案(可以多个),学生自愿选择而分组。

本层次应每一到两星期进行一次。

第三层次:

教师分组同上,频率同上,加上选聘的指导师,详细准备综合活动的每个步骤,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原则,注意事项等,最后由指导师单独统筹,进一步考虑,付诸实施。

在实施中,有一些具体情况,如:

二三层次的备课可能连在一起的;

全年级一起活动;

对一组学生的活动同时有多位指导师;

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一学期集中安排一到两次,研究性学习分配给各班任课教师。

学校安排举例:

一学期教学时间共17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劳动技术每周一节,实际各用15节,多余4节,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探究性学习共17*2+4=38节,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安排1、远足为主要内容,(远足中调查,采集,回来试验,制作标本、展示板和中华节,详细本处略)一天计7节,2、对社区中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人群健康意识方面进行调查,用于研究性学习(联系初一科学的生理卫生部分内容),再将结果制作成展览板,进行针对性小发明,制作实物在社区中用各种形式宣传。

安排不连续的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共7节。

两项内容全段教师有所侧重地分工,共同承担指导师角色。

这样前七个星期的课已统一安排。

接着10周的每周2节,单周两节连排,双周两节分开排,探究性学习由各任课教师分担,分别上侧重某一方面的某一类探究性学习,因有10门不同学科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两次,每次一节或两节,共25节。

第二层次的备课采用学科教研组为主的集体备课形式。

变化举例:

因担任探究性学习的教师较少,后10周中再安排一个或下午两个下午或一整天用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所余时间仍是单周两节连排,双周两节分开排。

只是总周数减少。

五、详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及选择注意事项

(一)、中小学生常见或重要的活动内容

1、中学生日常行为与文明礼仪教育2、法纪法规教育3、各种安全教育4、学习方法指导5、走向社会他人交往、基本人际交往能力训练6、科技小发明7、针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学习8、手脑并用的,左右脑协调,开发右脑的训练。

由于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由任课教师进行指导活动,形式绝不应是讲授式,而应是学生参预活动(为主),也参预准备(为辅),如智力抢答式,猜谜语式,制作并参观展览式,先学生自学、提问,再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看展览、听讲座、看电影等(代答疑),最后写论文,写心得,演小品,小制作等反馈活动。

(二)、中小学生均可选择的一般性活动内容

1、社会教育活动:

 通过广播、班刊、校刊(校内部分),报告、参观、集会、访问、社会调查、校内外劳动、社区服务,家庭劳动、成人工作一日体验,参与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等形式,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增强学生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以及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科学技术活动:

通过发明、科技论文、制作、种植饲养、科学调查、人文考查、探究性实验、利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各种信息传播等科技方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科技发展的过程及对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体验或尝试进行科学研究;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科学创造意识,有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对待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3、文体艺术活动:

通过读书、讲座、器乐、书法、雕刻、工艺制作、影视戏剧欣赏、体育比赛、国防体育、登山、远足等形式,开拓视野,培养学生文学艺术方面的兴趣和感受各种形式的美,认知美,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

(三)、侧重中学生选择的活动内容:

读书节活动、时事报道、主题班会活动课、社区服务活动、专题夏令营、学习理论、学习方法指导与学法训练活动、智能训练活动、家政、职业指导、走向大自然生物班等自然兴趣组、科技节活动、科技“三小”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劳技兴趣小组、

(二)、(三)部分因是可选择的内容,建议学校确定课题,教师集体备课,以教师个人特长为依据,确定某内容的指导师,学生根据公布的指导师选择自己的活动内容的模式,也可以按班级指定内容。

学校确定课题时,校长、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各学科骨干教师集体商量,要充分考虑课时和课题数量、难度的关系;

教师集体备课时,以本年级教师为主,其它相关教师,有关职工,如实验员,或社会上有关聘请的人员要一并参加;

确定的指导师可以是本校教职工,或社会上聘请的专业人员;

学生必须人人参加,每课不缺。

(四)、课题详细举例

小学部分举例:

1、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2、家乡工厂对环境的影响3、修正液对人体的影响4公路的植树情况调查(研究)5、交通违章调查6、课间或课外活动安全程度调查7、家电的安全使用8、走访执法人员9、保护牙齿10、认识我自己11、“今天我当家”12、认识人的情绪13、赶走嫉妒,为成功喝彩14、毅力培养ABC15、与人相处的学问16、与未来科学家见面17、做剪报18、名家名篇知多少19、课本剧表演20、水杯乐器21、小学生理财情况

中学部分举例:

1、汽车尾气的污染调查2、家乡工厂对环境的影响3、食品的分类与营养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美化校园活动5、废物再利用6、野生草药的分布及种植草药情况7、校园周边环境对我们的影响8、水资源(如水库等)的污染或保护9交通知识宣传与竞赛10、灭火器安装及掌握使用方法情况调查11、计算机使用安全教育12、森林防火调查(火灾调查)13、消防知识竞赛14、班级模拟法庭15观看禁毒片16、身高的秘密17、我为什么会害怕、烦恼、嫉妒、焦虑等,及对策研究18如何找出自己缺点,克服缺点20、正确对待挫折和逆境21、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论教育22、关于太阳能(如热水器)利用研究23、航模、空模、无线电作品的制作24、家乡与名人25、课本剧表演26、新闻论战27、自制乐器28、小区的环境与居民生活状况调查29、为特定人群服务

 

目标、时间管理与压力应对

肖川

在任何领域,人的专业成长都关涉如下三个因素:

目标、时间管理与压力应对。

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例外。

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

目标,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有没有将“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作为自己的追求,有没有自己的专业成长的规划,是一个有时取心的人还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

目标的达成首先取决于个体的人生规划。

要实理人生规划,关键是要做好时间管理——不论是初入职场,还是已经是一个在团队中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师,每位教师都要关注如何分配时间,以在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之间实现很好的协调。

目标的达成还要靠点点滴滴的努力。

因此,如何利用好一天之内的时间就是一个重要问题。

有个说法叫“三八理论”,大意是:

一天二十四小时,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眠,还剩下八小时。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在这剩下的八小时里形成的。

的确,本来旗鼓相当的两个人,每天就差那么一点点,日积月累,几十年下来,差别就会很大。

时间管理有许多技能,但重点在于如何分配有限的时间。

教师不仅是职场中人,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成员。

你永远没有时间去做每件事,但你永远有时间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

此处的关键是:

时间管理需要一个与你的价值观相吻合的目标追求。

如果价值观不明确,你就很难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时间分配也就一定会不得当。

只有有了明确的价值观,你才能了解,哪些事情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

这样,你就可以对自己要做的事做一个价值排序,分出轻重缓急,这就是所谓的“有所弃才能有所取,有所不为才能大有作为”。

同时,高效的时间管理往往与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做事的先后顺序,对你能否轻松惬意地驾驭生活有着莫大的影响。

当你把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并充分利用时,再平淡的日子也能过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压力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压力并非完全是消极的因素,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我们潜能的彰显和生发。

历史哲学家汤因此比在解释人类文明何以进步时,提出了“挑战——回应”理论,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这一理论也是有解释力的(这种理论认为,决定一种文明或一个社会如何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它如何回应外在环境——包括自然的与人为的——的挑战。

编者注)。

面对压力,是勇敢正视还是退缩逃避,这取决于我们人格的力量。

在压力面前,有的教师积极乐观,迎难而上,不断成长;

有的教师却无所适从,心浮气躁,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在惶惶然中一事无成;

也有教师身心俱疲,积劳成疾,最终重病缠身甚至英年早逝。

对于压力的消极反应可以导致心理失调、愤怒、憎恶、不信任、迷惘、沮丧、忧郁、孤独感和疏远感、不当的判断、注意力分散、缺乏自发性和创造性、自信心不足、筋疲力尽以及其他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

当你觉得被工作压得透不过气来时,可以试试各种“减压法”:

比如想象一件你认为最有趣的事情,并持续回味一会儿;

或让自己大声笑出来,想一件可笑的事情,逗自己笑。

面对压力时的勇气,即在压力之下仍能表现出的从容与优雅,这与一名教师的精神修养有关。

当然,过强的压力其实是一个信号,说明我们需要面对和调整一些东西。

这时,找到产生压力的真正原因,积极地面对而非逃避压力,将会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

压力应对的决窍就在于学习如何从焦虑中发现一些积极的东西,从而驾驭压力。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面对压力。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面对压力,将会导致生理、感情甚至思维紊乱。

相反,如果你能恰当地面对压力,就可以激发精神和身体的潜能,成为更加完美的自我。

在我熟悉的老师中,有许多是非常优秀的。

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并体现在他们脚踏实地的努力之中,坚持每天读书,每天写教学反思,坚持追踪教育发展的前沿态势;

面对压力,他们能很好的调适自己,在调适中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

但愿中国教育界有越来越多的这样的老师。

怎样构建一个好课堂?

“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

★搜索正确的课堂元素:

构建“好课堂”的前提

所谓正确的课堂元素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主要包括“好课堂”的标准、“好课堂”的文化和“好课堂”的艺术等。

1.把握“好课堂”的标准让师生有据可依

“好课堂”的标准在于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而且是构建和生成知识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既可以由教师的经验和兴趣生成,也可以由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生成;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允许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生活故事,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进步的快乐,同时也体验同伴发展的喜悦;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给以适当的压力与动力而不是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从而感受到挑战,以努力达到能力、技能与思想上的新水平。

在这样的过程中,全班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均受到关注,学生不会因为其天资不同而形成关系尖锐的等级,每一位学生都会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究、及时地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确保学生学习行为的顺利进展。

可以说教师不仅仅是在教知识更是在教学生。

2.积淀“好课堂”的文化让学生接受熏陶

“好课堂”的文化在这里主要指教师使用恰当的课堂语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问、合作和参与。

一方面,“好课堂”的教师语言是十分讲究的。

首先,它注重语气委婉、温和的一般疑问句,而尽量避免语气生硬的祈使句,如“×

×

,请把门关上,好吗?

”,而不是“×

,把窗户关上!

”;

其次,它注重使用“我”的感受而尽量避免强调“你”的行为,如“我不喜欢上课说话”,而不是“×

不要说话”;

再次,它善于对事不对人,如“上课吃东西是不妥当的”,而非“上课吃东西的同学站起来”。

另一方面,“好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催人奋进的。

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的是一个敢于质疑、追问的环境,设置的是一个勇于合作、参与的情景,让学生一进入这样的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善于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

学生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要教师提供帮助,教师也掌握了帮助学生的最佳时机。

3.掌握“好课堂”的艺术让学生体验美感

“好课堂”的艺术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往往给学生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态感觉。

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转换,注重“喜怒哀乐”表情的更替。

教师“教”的内容不能一味地平淡无奇,也不能一味地激情饱满,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同时还要用激情同化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全力学习;

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机给“教”的内容添加一些“调味料”,这些“调味料”可以是历史故事、可以是奇闻轶事、可以是幽默笑话、也可以是自己的杜撰,学生的感情在“调味料”中起伏的同时也巩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

在教师教的过程中还要强调课堂的“音乐感”。

教师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加快语速以及声音忽高忽低的讲解,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断感受惊奇和惊喜。

★采取恰当的课堂措施:

构建“好课堂”的关键

所谓恰当的课堂措施在这里指的是教师运作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的平台。

它包括提高教的能力、激发学的兴趣和促进师生互动等。

1.提高教的能力树立新的教师形象

教的能力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指的是让学生如何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符合他们年龄阶段认识水平的新知识,也非常容易理解经由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导入的新知识,而以陌生的事物来记忆或理解陌生的事物却大为困惑。

比如,当教师用学术性的语言来讲解复杂的物理原理或数学公式时,能够在第一遍听懂的学生为数不多,除非学生都实际上达到教师的理解水平。

因此,教师传授了知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下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怎样尽快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并最终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探求学的方法创设新的学习路径

学的方法在这里指的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它包括课堂上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时间的合理支配和学习机会的及时利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