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4160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理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政治理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理论Word格式.docx

《政治理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理论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理论Word格式.docx

  后工业化阶段

  时期

  初级产品阶段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

  发达经济初级阶段

  发达经济高级阶段

1964年

100-200

200-400

400-800

800-1500

1500-2400

2400-3600

1970年

140-280

280-560

560-1120

1120-2100

2100-3360

3360-5040

2000年

660-1320

1320-2640

2640-5280

5280-9910

9910-1580

15850-23771

2005年

745-1490

1490-2980

2980-5960

5960-11170

11170-17890

17890-26830

根据多国有关发展阶段产出增长经验(详见表2),结合我国发展现实情况对比(详见表3),1952—1989年为结构转变的第Ⅰ阶段,人均GNP(以人均GDP替代)从30美元接近400美元,实现了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的转轨,历时37年,比发达国家的平均约75年大大加快。

1990—2003年(受汇率变动影响,以美元计算的人均产出变化较大),人均GDP由318美元增加到1090美元,实现了工业化阶段第二时期的目标,历时14年,也比工业化国家的平均约30年快了一倍。

 

表2:

多国模式的产出增长率[2]

时期

人均收入

年增长率(百分比)

时间间隔长度

阶段

美元

2010年

美元(测算值)

人口

附加价值

100—140

2.55

1.26

3.81

27

1

140—280

2.78

2.02

4.8

35

2

280—560

2.5

3.17

5.67

22

3

560—1120

2.2

4.1

6.3

17

4

1120—2100

1.5

4.58

6.58

14

5

2100—3360

4.71

6.21

10

6

3360—5050

4.6

5.6

9

表3:

我国发展阶段

时间

人均收入(元)

人均收入(美元)

时间间隔

1989

1410

375

2003

9030

1090

2010

29748

4490

8

(汇率以当年年末价计算)

2011年广元市人均GDP为16206元,按照2011年美元与人民币汇率1:

6.3计算,约合2572美元。

根据上表标准判断,我市总体发展已由农业经济阶段迈入工业化阶段,并由工业化初期加速迈入工业化中期。

结合全球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规律看,广元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密切有关,全市经济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4广元在周边地区的地位

从地处川陕甘结合部的巴中、陇南、汉中和广元四个市的主要发展指标看:

2011年广元地区生产总值403.54亿元,处四市第2位,增速15.6%,居四市第1位。

人均生产总值16206元,居四市第2位。

固定资产投资500.37亿元,总量处四市第1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20095元,居四市第1位。

三次产业结构为20.8:

44.6:

34.6,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居四市第2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77亿元,居四市第2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居四市第1位。

城镇化率34.66%,居四市第2位。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635元,居四市第2位。

农民人均纯收入4895元,居四市第2位。

森林覆盖率53.6%,居四市第2位。

也就是说,在12项主要指标中,广元有3项占第1位,9项占第2位。

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比较表[3]

区域指标

单位

广元

巴中

陇南

汉中

广元与周边市区位次比较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03.54

343.4

197.7

647.48

增速

%

15.6

15.2

12.5

15.5

人均地区生产

总值

16206

10419

7720

18959

全社会投资

500.37

320.2

290.8

411.33

人均投资

20095

9715

11355

12044

三次产业结构

20.8:

34.6

25.1:

40.5:

34.4

25.3:

30.6:

44.1

22:

41.3:

36.7

地方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

22.77

12.7

13.06

23.55

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占地区生

产总值比重

7

城镇化率

31.3

21.4

40.5

城镇居民可支

配收入

14635

14609

12123.59

17019

农民人均纯收入

4895

4667

2621

5283

总人口

万人

311.25

390.56

283.17

382.32

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当前广元均远远超过巴中和陇南,且这种差距有愈拉愈大的趋势。

而广元加快发展的参照对象主要是汉中市。

从经济总量上看,2011年广元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汉中市的62%,从人均水平上看,人均生产总值仅相当于汉中市的85.5%,城镇化率低5.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汉中市的86%,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汉中市的93%。

从汉中“十二五”发展目标看,年均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工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而实际各地的执行情况往往要高于规划目标。

为此,要逐步缩小与汉中的差距实现区域领先,必须推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五项主要指标全面超过汉中市。

当前,广元仅有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汉中市,三次产业结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汉中市差距不大,城镇化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尚有一定差距。

“十二五”期间,确定“基本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这要求我们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从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方面(见下表),加快实现增速和结构对汉中市的赶超。

要以规划实施为龙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确保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大力实施资源转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增值年均增速至少要高于汉中2个百分点;

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至少要高于汉中1个百分点以上(汉中市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达17.3%、17.8%)。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五个翻番”,基本建成“一枢纽三中心”(连接西南西北、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和区域性能源供给中心),基本建成大城市和中国西部低碳发展示范城市。

2015年周边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表

地区发展目标

总体发展目标定位

着力建设连接西南西北、通江达海的区域性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旅游中心和产业基地,努力把广元建设成为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以产业发展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生态红色旅游基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突出特色工业发展,抓好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化工医药、绿色食品。

实施双百战略,把汉中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一个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大城市。

实现交通建设、工业发展、城镇建设三大突破,突出特色农业、旅游开发、社会事业,努力推动陇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015年经济发展目标

生产总值6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500亿元,生产性投入规模和比重逐年提高。

把广元建成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城镇化率42%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力争15%,总量51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力争3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9%,力争20%;

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力争16%。

生产总值增长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4%,市县级财政收入增长11%;

工业增加值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加值达到360亿元。

确保经济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到“十二五”末国内生产总值力争翻一番,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5对广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综合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立足广元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十二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是广元经济社会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必须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因势利导,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乘势而上,实现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目标。

5.1超前思考,找准自身定位,以战略性的眼光谋划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是指导、调控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

加快广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我们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以规划为龙头,推动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更好更快发展。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鲜明提出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优先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近期,国家已出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成渝经济区规划》、《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秦巴山区连片扶贫规划》,未来有可能研究《关于建立重庆四川陕西三角经济合作区规划方案》、《川陕革命老区规划》等,积极支持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和省域经济增长点。

要努力争取将广元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这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严竣的挑战。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和比较优势,跳出广元看广元,从全省、全国的发展大势中去思考、谋划广元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切实做好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和汇报工作,以广元为重点,积极推动《川陕革命老区规划》编制,力争纳入国家战略。

超前思考未来国家有可能编制的“西三角”规划,进一步找准自身发展定位。

5.2充分发挥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当前,广元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加速向中期转变阶段,处于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势产业成长期。

广元作为后发地区,产业发展必须要有全球视觉,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者或产业发展的跟随者,必须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仔细分析研究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重点,超前思考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优化产业结构,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5.2.1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

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扶持木本粮油料发展,支持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和畜禽品种改良,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应立足绿色、特色、生态优势,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构建以畜牧、林业和特色农产品3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促进优势农产品向适宜区集中,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以“广元七绝”优势特色农产品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区块(带)。

努力建成生猪、工业原料林、森林蔬菜、茶叶、烟叶等10大优势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以业主为主体、政府支持、农民参与联合共建的方式,扶持和发展40家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2.2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工业

紧紧抓住国家在西部地区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契机,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以“工业强市”为重点,加大项目投入,积极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骨干企业,形成区域分布合理、主导产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集中集约发展新格局。

做大做强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电子机械、新型建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6大优势产业,建成有色金属、电子工业、天然气、纺织服装4个百亿工业园区。

围绕重点项目,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利用,推动天然气、水电、矿产等资源性产业发展。

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坚持低碳、环保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组装、改装及生物产业,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5.2.3大力发展特色优势服务业

做好剑门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剑阁-昭华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突出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女性文化,重点打造以剑门关、翠云廊(拦马墙)、皇泽寺(千佛崖)、唐家河、昭化古城、天曌山、米仓山、红军城、曾家山、苍溪梨博园为主的10个旅游景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完善旅游网络,强化旅游营销,努力把广元建成蜀道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剑门蜀道和女皇故里旅游目的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休闲度假体验地。

加快形成老城商贸核心区,加快建设东坝、南河、上西、宝轮4个次级商业中心,以物流园区和物流节点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加大引进、培育大型物流骨干企业力度,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把广元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四川重要的二级物流枢纽。

5.3夯实发展基础,加大投资投入,切实推进事关长远发展的项目

我市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项目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其强大而全面的推动作用正日益显现。

特别是灾后重建的实践证明,项目一方面紧密关联投入,另一方面直接决定产出,投入产出的大小、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推进大项目是总抓手、重要载体和突破口。

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全力以赴多上项目、上好项目,确保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强劲发展动力。

5.3.1在项目生成谋略上要有新突破

谋划项目就是谋划发展,也是项目工作链的首要环节,没有项目的谋划生成,加快发展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一要深入研究政策争取项目。

要紧跟全国、全省经济发展思路和步伐,立足广元实际,深入挖掘国家支持地震灾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秦巴山区发展等政策机遇,顺应投资结构变化的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省投资方向和全市年度投资重点领域,及早谋划、科学编制一批国家和省上支持、政策允许、条件相对成熟的重大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早进“盘子”,要以更多的项目争取更大的支持。

二要积极市场运作生成项目。

要充分利用“市校合作”、“厅市合作”平台,加强与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厅部门的密切合作关系,集成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科技力量和社会资源,努力策划生成一批项目。

三要延伸产业链聚集项目。

立足我市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策划生成一批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重大项目。

同时,要盯紧产业发展前沿,努力策划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项目。

5.3.2在项目前期规划上要有新作为

项目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前期工作的竞争。

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工作扎实、创意新颖,项目的成功率就会很高。

一要加强项目前期的组织和支持。

要做好项目前期的计划安排、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包装上报等工作,加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编制、评估论证和包装申报等组织工作。

二要加强项目前期的对接和申报。

以产业项目为重点,抓好项目筛选论证和对接,落实项目报批的各种要件,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的“笼子”。

三要加强项目储备库动态管理。

积极了解上情,吃透省情,把握市情,抓好后备项目的谋划、论证和推进,积极创造条件,促使一批经济发展急需、经济技术可行、实施条件齐备的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5.3.3在项目建设实施上要有新成果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各项投资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招投标对降低工程造价和保证工程质量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项目建设资金、安全和质量的管理,强化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项目规范实施。

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的瓶颈制约,努力解决好资金、土地、运输、生产要素等方面协调工作。

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进、出、存”管理机制,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多渠道解决项目用地。

深化和拓展银政、银企合作,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搞好项目推荐,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支持。

创新投融资机制,激活民间资金参与项目建设。

5.4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5.4.1全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要全力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合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努力探索“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途径,走出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5.4.2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

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减少国有经济比重,正确解决好“存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增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问题,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竞争力的形成。

加大公用行业改革力度。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市政公用行业,重点推进城镇供排水、燃气等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继续深化水务一体化改革,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

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制,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扩大民间资本进入行业领域,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

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获得生产要素和资源。

5.4.3努力创新投融资体制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规范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改革城乡信用合作社,建立城市商业银行、允许开办民间银行等途径,大力培育金融市场。

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发展,推进信托投资公司重组,争取引进、组建金融租赁公司。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体系,完善市级财政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多向争取,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市属企业股权多元化和上市融资。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积极引导作用,并采取投资补贴、贷款贴息、减免税收、加速折旧、再投资返还等措施,促进金融资本向广元集聚,借用外力,激活内力,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5.4.4积极扩大开放

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市场潜力大的优势,抢抓“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机遇,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产业链对接招商、以商招商、企业招商、委托招商等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尤其要注重依托现有大项目、大企业和产业链条招商。

要拓宽招商引资领域,组织好重大招商活动。

全方位、宽领域的扩大开放合作,积极招大引强。

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强化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要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泛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体,推进建立对口援建、港澳援助的长效合作机制。

加强外贸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有效利用好世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实施,合理高效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构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5.4.5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推进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

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职工生育保险覆盖面。

大力推进住房保障制度改革。

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提供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房源,发放租赁补贴,推进市县棚户区居民住房改造,开展廉租住房共有产权试点。

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扩大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范围,积极做好异地就医异地结算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新型城乡医疗救助模式。

拓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面,实行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