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综合考研之药物分析重点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3907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1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综合考研之药物分析重点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药学综合考研之药物分析重点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药学综合考研之药物分析重点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药学综合考研之药物分析重点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药学综合考研之药物分析重点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学综合考研之药物分析重点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docx

《药学综合考研之药物分析重点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综合考研之药物分析重点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学综合考研之药物分析重点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docx

指有机碱在水溶液中碱性较弱,滴定突跃不明显,而在非水介质中,只要其pKb值<

10,都能被冰醋酸均化到溶剂醋酸根(AcO-)水平,相对碱性增强,可使滴定顺利进行。

14、滴定度:

规定浓度下,消耗1ml滴定液对应被测物质的量,用表T示。

15、双相滴定法:

采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在分液漏斗中进行的滴定。

16、酸性染料比色法:

是利用碱性药物,在一定的pH条件下,可与某些酸性染料结合显色,而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

17、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利用在两个波长下,干扰组分具有等吸收,而待测组分的吸收差异显著,测得两个波长处样品的吸收度差与待测组分的浓度差呈线性,从而测得待测组分的含量的分光光度法。

18、含量均匀度检查:

含量均匀度是指小剂量或单剂量的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等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

片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以及透皮贴剂等,均应检查含量均匀度。

19、溶出度: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20、吸收系数(E1%1cm):

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溶液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数值。

21、干燥失重:

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量,以百分率表示。

干燥失重主要检查药物中的水分及其他挥发性物质。

22、有关物质:

有关物质主要是指药物中可能存在的原料、中间体、降解物、异构体、聚合体、副反应产物和降解产物等,这类杂质的结构往往是未知的,但一般与药物类似或具有渊源关系。

23、恒重:

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称为恒重。

24、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行政、技术监督管理各部门应共同遵循的法定技术依据,也是药品生产和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标志。

25、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系将含氮药物与硫酸在凯氏烧瓶中共热,药物分子中有机结构被“消化”成CO2和H2O,,有机结合的氮转化为无机氮,与过量的硫酸结合为硫酸氢铵和硫酸铵,经碱化后释放出氨气,随水蒸气馏出,用硼酸溶液或定量的酸滴定液吸收后,再用酸或碱滴定液滴定。

26、中药指纹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系指中药材、提取物或中药制剂等经适当处理后,采取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够表示该中药材、提取物或中药制剂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即运用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对中药化学信息以图形(图像)的方式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

27、总灰分:

总灰分系指药材或制剂经加热炽灼灰化后残留的无机物,总灰分除包含药物本身所含无机盐外,还包括泥土、砂石等药材外表粘附的无机杂质。

28、酸不溶性灰分:

总灰分加盐酸后加热,碳酸盐等生理灰分即能溶解,但泥土、砂石等硅酸盐则不能溶解,成为酸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更能准确地反映出外来杂质的量。

29、薄层扫描法:

薄层色谱扫描法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中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的一种方法。

30、阴性对照:

指在R-PIA组大鼠心肌核蛋白样品与[γ-32P]标记的NF-κB寡核苷酸探针结合之前,先用未标记的NF-κB寡核苷酸探针竞争性抑制

31、超临界萃取:

超临界流体是指当压力和温度达到物质的临界点时,所形成的单一相态,超临界流体的溶剂强度取决于萃取的温度和压力。

利用这种特性,只需改变萃取剂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就可以把样品中的不同组分按在流体中溶解度的大小,先后萃取出来。

超临界萃取系指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的一种提取分离方法。

32、生化药物:

生化药物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也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及其衍生物、降解物以及大分子结构修饰物等,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脂质、核苷酸等。

33、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系采用遗传修饰,将所需制品的编码基因通过一种质粒或病毒载体,引入适宜的微生物或细胞系,基因经过表达和翻译后成为蛋白质,再经过提取和纯化而回收所需制品即得。

34、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

35、电泳法:

是指带电荷的供试品(蛋白质、核苷酸等)在惰性支持介质(如纸、醋酸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中,于电场的作用下,向其对应的电极方向按各自的速度进行泳动,使组分分离成狭窄的区带,用适宜的检测方法记录其电泳区带图谱或计算其含量(%)的方法。

36、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分析的液相分离方法。

简答题

1、试述药品检验程序及各项检验的意义。

(1)取样:

按照均匀、合理的原则从大量药品中选取少量样品进行检测。

(2)药物的鉴别:

依据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化学结构进行某些化学反应,测定某些理化常数,来判断药品的真伪。

(3)药品的含量测定:

测定药品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4)检验报告的书写:

对药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之后要把各检测项的检测结进行汇总写成书面报告形式,并根据检测结果得出明确的结论。

2、涉及的药物名称和原因:

“齐二药”事件、上海华联药厂药物损害事件、梅花K事件、黑龙江完达山药业刺五加注射液

“齐二药”事件

涉及的药物:

亮菌甲素注射液

原因:

主要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购入了标识为江苏省中国地质矿业公司泰兴化工总厂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该辅料经检验是假丙二醇。

上海华联药厂药物损害事件

鞘内注射用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

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这两种药品的部分批号产品中混入了微量硫酸长春新碱

湖南梅花K事件

梅花K黄柏胶囊

该产品添加了过期的四环素,其含有的四环素降解产物远远超过国家允许的安全范围,特别是差向脱水四环素,服用后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综合症,从而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导致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黑龙江完达山药业刺五加注射液

刺五加注射液

完达山药业公司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药品在流通环节被雨水浸泡,使药品受到细菌污染,后被更换包装标签并销售。

3、杂质检查方法(氯化物、砷盐、铁盐、重金属)的方法和原理,试剂的作用

氯化物检查法

原理:

药物中的微量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浑浊程度比较,判定公式品种氯化物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方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硝酸10m1;

溶液如不澄清,应过滤;

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1,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1,加水使成40m1,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1,用水稀释使成50m1,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即得。

硝酸酸性条件:

(1)加速AgCl浑浊的形成;

(2)产生较好的乳浊;

(3)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以及氧化银沉淀的形成。

砷盐检查法

(一)古蔡氏法

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生成的砷斑比较,判断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方法:

标准砷溶液临用新配,1μgAs/ml

•酸为反应物,加浓盐酸5ml。

•醋酸铅棉花:

消除锌粒及供试品中少量硫化物的干扰,醋酸铅棉花用量60mg,装管高度60-80mm

•锌粒应无砷

•砷斑不稳定,应立即观察

•酸性氯化亚锡及碘化钾

碘化钾被氧化生成的I2又可被氯化亚锡还原为I-,I-与反应中生成的Zn2+能形成稳定的配位离子,利于生成砷化氢反应不断进行;

氯化亚锡与锌作用,在锌表面形成锌锡齐,使氢气均匀而连续地发生;

还原As5+为As3+,加快反应速度;

可抑制微量Sb干扰,在实验条件下,100μgSb不干扰。

(二)白田道夫法(适于含Sb药物中砷盐的检查,如葡萄糖酸锑钠)

(三)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氢,与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还原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产生红色胶态银,同时在相同条件下使一定量标准砷溶液呈色,用目视比色法或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进行比较

如右图(详见课本50页)

铁盐检查法

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盐作用生成红色可溶性的硫氰酸铁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进行比色。

供试溶液:

除另有规定外,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移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4ml与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使成35m1后,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ml,摇匀;

如显色,立即与标准铁溶液一定量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

对照溶液:

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准铁溶液,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25ml,加稀盐酸4ml与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使成35m1后,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

用FeNH4(SO4)2·

12H2O(硫酸铁铵)配制标准铁贮备液(加入硫酸防止Fe3+的水解),标准铁溶液临用前稀释而成,标准铁溶液10μgFe3+/ml,50ml溶液中含10-50μg的Fe3+显色梯度明显,一般取标准铁溶液1.0-5.0ml

反应需在盐酸酸性条件下进行,且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盐酸4ml为宜。

试剂:

硫氰酸铵。

加过量硫氰酸铵,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铁盐检查时,加氧化剂氧化Fe2+为Fe3+。

加过硫酸铵可氧化Fe2+为Fe3+,也可防止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

加硝酸后加热也可氧化Fe2+为Fe3+

比色方法:

同置于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观察。

重金属检查法

第一法:

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

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判定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除另有规定外,取25ml纳氏比色管两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使成25ml,乙管加入按各药品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液25ml;

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min,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乙管中显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

金属离子与硫化氢的显色溶液受pH值影响较大。

当pH3.0—3.5时,硫化铅沉淀较完全。

酸度增大,重金属离子与硫化氢呈色变浅,甚至不显色,因此供试品若用强酸溶解,或在处理中用了强酸,在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前,应先加氨水至溶液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再加pH3.5醋酸盐缓冲液调节溶液的酸度

第二法:

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含芳环、杂环以及不溶于水、稀酸、乙醇及碱的有机药物)

重金属可能会与芳环、杂环形成较牢固的价键,需先将供试品炽灼破坏,残渣加硝酸进一步破坏,蒸干。

加盐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氯化物,再按第一法进行检查

500-600℃炽灼后的残渣,经处理后,依一法检查:

黄色-棕黑色PbS。

含钠及氟的有机药物应用铂坩埚、石英坩埚或硬质玻璃蒸发皿(因可腐蚀瓷坩埚,带入大量重金属)

第三法:

硫化钠法(适用于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生成沉淀的药物。

如磺胺类、巴比妥类。

在碱性介质中,以硫化钠为显色剂,使铅离子生成PbS微粒的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判断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适量,加氢氧化钠试液5ml与水20ml溶解后,置纳氏比色管中,加硫化钠试液5滴,摇匀,与一定量的标准铅溶液同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

硫化钠试液对玻璃有一定的腐蚀性,且久置后会产生絮状物应临用新制

第四法:

微孔滤膜法(重金属量低时,比色管难观察,采用微孔滤膜过滤)

重金属量低时,比色管难观察,用微孔滤膜滤过,重金属硫化物沉积于微孔滤膜上形成色斑,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同法处理后产生的色斑比较,确定重金属是否超过限量。

课本P47

4、铁盐检查中除另有规定外,为什么要加过硫酸铵?

有的样品采用硝酸处理,用硝酸处理的样品是否还需加过硫酸铵?

加硝酸后的样品为什么要加热煮沸?

铁盐检查时,加氧化剂氧化Fe2+为Fe3+。

加硝酸后加热也可氧化Fe2+为Fe3+。

当用硝酸处理与样品时,由于硝酸也可以氧化Fe2+为Fe3+,故不需要加过硫酸铵。

加硝酸的样品需加热煮沸原因:

硝酸中可能含有亚硝酸,它能与硫氰酸根离子作用,生成红色亚硝酰硫氰化物,影响比色,素以剩下的硝酸必须加热煮沸出去。

5、试述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评价指标。

一、准确度

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用回收率表示

具体做法:

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n=3,共9个数据来评价

回收率的RSD<2%;

用UV和HPLC发时,一般回

收率可达98%~102%;

容量法可达99.7%~100.3%

二、精密度

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1.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2.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三、专属性

是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四、检测限

是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是限度检验指标。

它无需测定,只要指出高于或低于该规定的浓度或量即可。

五、定量限

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

六、线性

是指在设定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UV法:

r>0.9999。

HPLC法:

七、范围

是指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度或量的区间。

原料药和制剂含量测定:

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80%-~120%。

制剂含量均匀度检查:

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70%-~130%。

溶出度或释放度中的溶出量测定:

范围应为限度的±

20%。

八、耐用性

是指在测定条件下有效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典型的变动因素有:

被溶液的稳定性、样品提取次数、时间等。

6、请简述银量法用于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测定的原理?

巴比妥类药物含有丙二酰脲或酰亚胺基团,在适当的碱性溶液中,易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并可定量的形成盐来测定其含量。

在滴定过程中,本品首先形成可溶性一银盐,当被测供试品完全形成一银盐后,继续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稍过量的银离子与巴比妥类药物形成难溶性二银盐,溶液变浑浊,以此指示滴定终点。

7、阿司匹林原料药与阿司匹林片剂、栓剂、泡腾片、肠溶片、肠溶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

阿司匹林栓剂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为填充剂;

甲醇-

0.1%二乙胺水溶液-冰醋酸(40:

60:

4)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80nm。

理论板数按

阿司匹林峰计算不低于2000,阿司匹林峰、水杨酸峰和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

应符合要求。

内标溶液的制备取咖啡因,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4m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取本品5粒,精密称定,置小烧杯中,在40~50℃水浴上微温熔融,

在不断搅拌下冷却至室温,精密称出适量(约相当于阿斯匹林0.15g),置50ml

量瓶中,精密加内标溶液5ml与乙醇适量,在40~50℃水浴中充分振摇使供试品

溶解,用乙醇稀释至刻度,置冰浴中冷却1小时,取出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

滤液2ml,置50ml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

录色谱图;

另取阿斯匹林对照品约0.1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精密加内标

溶液5ml,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50ml量瓶中,用乙

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法测定。

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阿司匹林泡腾片

【含量测定】照高效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乙腈-

甲醇-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

50:

40:

0.11,用磷酸调节pH值至3.3

~3.4)为流动相;

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不低于2000,阿

司匹林峰与水杨酸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

25mg),置10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乙腈-甲醇-甲酸(40:

59:

1)溶液50ml,强

力振摇10分钟,使阿司匹林溶解,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μl,注入液相色

谱仪,记录色谱图;

另取阿司匹林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甲醇-甲酸

(40:

1)溶液溶解制成每1ml中约含0.5m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

面积计算,即得。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1%冰

醋酸溶液-甲醇(50:

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

峰不低于1500,阿司匹林峰与水杨酸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

匹林0.1g),置100ml量瓶中,用1%冰醋到无水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

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100ml量瓶中,用1%冰醋酸无水甲醇溶液稀

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中,另取阿司

匹林对照品适量,精密测定,用1%冰醋酸无水甲醇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

1ml中约含50μg的溶液,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直接滴定法。

阿司匹林片剂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返滴定法(两步滴定法)。

原因是阿司匹林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除了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稳定剂外,制剂工艺过程中也可能有水解产物(如水杨酸、醋酸)产生,而不能采用直接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

8、如何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

说明测定原理和方法?

测定原理:

苯甲酸钠为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可用盐酸滴定。

但是,反应生成的芳酸却不溶于水,产生浑浊,影响终点观察。

因此,采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即水相和有机相中滴定,水相溶解供试品和反应物,有机相把反应生成的芳酸不断地从水相中萃取出来,不致产生浑浊,反应也能进行完全。

供试品在两相间有一定分配比,因此,第一次滴定后需将分取水层后的乙醚层用水洗涤,使其中少量的供试品被洗涤出来进行第二次滴定。

取本品约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25ml、乙醚50ml及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边滴边振摇,至水层显橙红色;

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边滴定边振摇,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

每1ml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NaO2。

9、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的基本原理、反应条件、终点指示是什么?

基本原理:

芳伯氨基或水解后生成芳伯氨基的药物在酸性溶液中可与亚硝酸钠定量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可用永停滴定法指示反应终点。

Ar-NHCOR+H2O

Ar-NH2+RCOOH

Ar-NH2+NaNO2+2HCl→Ar-N2+Cl-+NaCl+2H2O

反应条件

(1)加入适量KBr,加快反应速度

KBr+HCl→HBr+KCl

HNO2+HBr→NOBr+H2O

因为KHBr比KHCl大300倍,所以生成NOBr量大得多,加快反应速度

(2)酸的种类及其用量:

选用的是盐酸。

虽然在HBr中较之在HCl中快,但价格昂贵;

H2SO4和HNO3中反应较慢,且芳香伯胺的盐酸盐溶解度较H2SO4盐为大,故常选用HCl。

用量:

理论用量为ArNH2:

HCl=1:

2;

实际用量要多得多,通常为ArNH2:

HCl=1:

2.5∽6。

其原因为:

①强酸介质加速反应进行②重氮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较稳定③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

酸度过大,会阻碍芳伯氨基的游离,影响重氮化反应速度。

在太浓的盐酸中还可使亚硝酸分解。

(3)反应温度

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但形成的重氮盐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分解;

且温度过高,HNO2也易逸失或分解,而使结果偏高,但温度过低时反应太慢,故药典规定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一般10~30℃。

(4)滴定速度

为避免HNO2的逸失或分解,滴定时可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2/3处,一次将大部分NaNO2在搅拌下滴入,使其尽快反应;

然后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水淋洗管尖,再缓慢滴定至终点。

指示终点的方法

(1)永停滴定法:

ChP、BP多采用

主要原理:

NaNO2滴定时,达终点前,NaNO2产生的HNO2用于重氮化反应,不与电极作用,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