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344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容城中学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沈氏农书》中记载:

“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2.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3.“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门。

无论四时皆然。

”材料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隋代B.唐代C.宋代D.汉代

4.康熙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5.苏轼曾经指出:

“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这说明宋朝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6.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

这表明

()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7.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8.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9.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10.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

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

关于轮船及其设备说法最确切的的是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它们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们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1.清代学者陶煦说: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对此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本思想及重农抑商政策所致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观点

1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

”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13.《大公报》载:

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

“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

此后,各省纷纷效法。

这说明()

A.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当时,这些黄金的主要流向是()

A.非洲B.亚洲C.美洲D.澳洲

15.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16.“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发电机B.电动机C.内燃机D.蒸汽机

17.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美国向欧洲输出资本等做为重要论据,该论文主题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美国确立经济霸主地位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D.工业文明的崛起

18.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主要是指

A.维护清朝统治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19.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

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A.垄断组织的产生B.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C.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20.《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B.重视发展重化工业

C.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D.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2.“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理论能被认可,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

下列关于该理论产生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果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大力干预经济政策

C.20世纪70年代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D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23.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

24.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

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

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

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

25.腾讯网曾发起《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

其中,1953年当选的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网友评此事件的理由应包括

①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有力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③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2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提出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总任务

B.中共十二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中共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里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D.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8.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

“为了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诱导,使之互相适应,政府机能必须扩大。

……因为它不仅是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全部毁灭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是个人积极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

”上述理论的提出

A.表明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B.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指导西方国家走出了经济滞涨的局面D.强调了政府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29.1961~1963年我国大规模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

据史料记载,1961~1962年两年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全国吃商品粮的城镇人口,从1961~1963年6月共减少2800万人。

关于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最合适的是(  )

A.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城市粮食供应紧张B.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挫

C.险恶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转移城市人口D.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

3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的四个步骤依次是

A.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二非选择题(三小题共40分)

31.(15分)近年来,羊肉掺假、毒姜事件吵得沸沸扬扬,食品安全再次提上日程。

食品安全关系着你我切身利益,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法典《唐律疏议》中明文规定:

凡是故意以有毒的肉赠送他人或者出售,从而造成他人中毒的,判处一年徒刑;造成他人中毒身亡的,判处绞刑。

宋代,为了加强监管,宋代政府让商人们组成“行会”,按照行业类别登记在册,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

清代茶叶市场是造假贩假最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