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3396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柱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石柱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石柱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石柱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石柱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柱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石柱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柱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柱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二节规划原则…………………………………………………………………20

第三节规划时段…………………………………………………………………21

第四节规划依据…………………………………………………………………21

第五节规划目标…………………………………………………………………23

第五章水土保持防治分区……………………………………………………………24

第一节水土保持“三区”划分…………………………………………………24

第二节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26

第六章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与监测规划………………………………………………29

第一节预防监督规划……………………………………………………………29

第二节监测规划…………………………………………………………………30

第七章治理措施规划…………………………………………………………………32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32

第二节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34

第三节治理措施规划……………………………………………………………34

第四节重点项目规划……………………………………………………………38

第八章科技示范推广…………………………………………………………………40

第一节科技示范推广的必要性…………………………………………………40

第二节示范区规划………………………………………………………………40

第三节示范推广项目……………………………………………………………41

第四节技术培训…………………………………………………………………42

第九章投资估算………………………………………………………………………43

第一节编制依据和原则…………………………………………………………43

第二节基础资料…………………………………………………………………43

第三节其它说明…………………………………………………………………44

第四节总投资……………………………………………………………………45

第五节资金筹措方案……………………………………………………………46

第十章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48

第一节效益分析…………………………………………………………………48

第二节经济评价…………………………………………………………………49

第十一章近期、远期实施意见………………………………………………………52

第一节实施进度…………………………………………………………………52

第二节实施意见…………………………………………………………………53

第十二章实施规划的技术支持与保证措施…………………………………………55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

由于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遵循客观自然规律,盲目过度开发水土资源,造成水土资源的极大损失与破坏,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不仅破坏珍贵的水土资源,降低土地的生产力,造成农业减产,而且,还恶化生态环境,造成生态平衡失调,加剧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并时常阻断交通,淤塞塘库、江河,抬高河床,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缩短工程寿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实践活动,石柱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和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开展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水水保〔2003〕10号)的要求,我局特委托重庆市智创水土保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石柱县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工作。

编制单位在对全县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参阅全县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年报统计资料、土壤普查、国土详查、综合农业区划等大量成果资料,然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于2004年12月上旬完成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水土保持规划》(送审稿)。

并于2004年12月29日进行了评审,根据专家组提出的问题作了相关的修改,于2005年2月完成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水土保持规划》(报批稿)。

编制《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水土保持规划》,旨在找出石柱县产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查清水土流失的规律和水土流失状况,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防治目标,合理配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制定实施步骤,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而科学地治理全县水土流失,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由于规划编制时间紧、工作量大、技术性强,加之水平有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有关领导、专家及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二〇〇五年二月

第一章规划概要

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东经108º

00'

至108º

29'

,北纬29º

39'

至30º

33'

之间,东靠湖北利川,南依彭水,西南邻丰都,西北连忠县,北接万州,县境南北长98.13km,东西宽56.2km,总幅员面积3013km2。

在区域地质构造上,石柱县位于湘黔隆起西翼向,四川中台拗下降斜坡上的川东南褶皱带,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山岭连绵,峡谷众多,河溪遍布。

海拔在118m~1934m之间,高差1816m。

石柱县现辖12个镇、20个乡,有227个村、1283个村民小组、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7个社区居民小组。

总人口47.5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4.61万人。

现有耕地面积53217.8hm2,农业人均耕地0.12hm2,农业人均基本农田0.05hm2。

受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影响,境内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955.25km2,占幅员面积的64.9%,平均土壤侵蚀模数2318t/km2·

a,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698.33万t。

根据石柱县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方式、水土保持工作重点等因素,规划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1105.23km2、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433.01km2、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1474.76km2,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36.9%、14.6%、48.9%。

同时,根据一定的划分原则和石柱县地貌条件与水土流失强度现状,将石柱县划分为西部丘陵强度侵蚀区、中部低山中度侵蚀区、东部中山轻度侵蚀区三个水土流失类型区,面积分别为285.20km2,1421.09km2,1306.71km2,并根据不同类型区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本规划遵循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原则,并紧密结合石柱县实际,以充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农、林、牧各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建设生态农业为目的,逐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地规划各项水土保持措施。

规划期为20年,分近期(2006~2015年)和远期(2016~2025年)实施,水平年为2002年。

总目标是:

用大约20年的时间(2006~2025),基本治理完现有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5%以上,年均土壤侵蚀量减少80%以上,林草覆盖度超过70%,农、林、牧等各业协调发展,农业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农业总产值和农业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全县彻底解困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其中近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6.28km2,远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8.97km2,并加强对已治理成果的管护。

根据规划目标,按照规划原则,规划坡改梯(基本农田)12200.6hm2,水土保持林34956.6hm2,经济果木林29112.9hm2,种草7918.0hm2,保土耕作7641.1hm2,生态修复(封禁管育)103695.3hm2。

整治、兴修塘堰153座,兴修谷坊24座,拦沙坝6座,蓄水池6019口,沉沙凼20029个,排灌沟渠3517km,水土保持作业道路3684km。

同时在近期(2006-2015年)确定七个重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优先实施,即长江石柱段、石柱县城周边、龙池坝水库、万胜坝水库以及石(柱)丰(都)路石柱段、石(柱)万(州)路石柱段、沪蓉高速公路石柱段等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经估算,石柱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静态总投资为131598.36万元。

共需劳动力7474.49万个,动用土石方6430.99万m3。

规划全部实施并发挥效益后每年可拦蓄地表径流42503.64万m3,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579.80万t,在效益计算期(20年)内可累计增加水土保持经济效益505193.60万元。

经国民经济评价,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2%,经济净现值为56817.45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97,可见项目在投资上是合理可行的。

第二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二、地质地貌

(一)地质

石柱县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构造体系。

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湘黔隆起西翼向,四川中台拗下降斜坡上的川东南褶皱带。

褶皱多呈箱状,少数为梳状或穹状,呈雁行排列。

卷入地层有震旦系至第四系。

早古生代曾剧烈凹陷,称咸丰—酉阳凹陷。

有三条大基底断裂通过县境,交汇于县城东侧沙子乡附近。

县境内褶皱和断裂位移形变主要形态为方斗山背斜、七曜山背斜、石柱向斜;

方斗山逆断层,老厂坪正断层及一些小型的平推(移)断层。

(二)地貌

石柱县地貌在四川省地貌区划中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山岭连绵,峡谷众多,中间深切,河溪遍布。

西北方斗山背斜,东南老厂坪背斜,顺北东、南西向绵延平行,纵贯全境,形成“两山夹一谷”的主要地貌特征。

受构造控制,县域内地貌形态多样,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和丘陵区,境内最低海拔118m(西沱镇石槽溪),最高海拔1934m(黄水镇大风堡),高差1816m。

1.中山区

中山区海拔高度均在1000米以上,面积1306.71km2,占总幅员面积的43.4%,分为黄水山原区、方斗山背斜中山区和老厂背斜中山区。

黄水山原区,位于石柱向斜中部之东,倒置地貌海拔一般在1450m以上,黄水镇大风堡海拔1934m,为全县最高点;

方斗山背斜中山区,位于县境西北部,属中北斜,山高坡陡,岩石裸露,溶洞遍布;

老厂背斜中山区,位于县境东南部,属高背斜,背斜两翼多宽、窄槽谷,区内山重岭峻,坡陡沟深,海拔均在1100米以上。

2.低山区

低山区海拔多在520~800m之间,面积1421.09km2,占总幅员面积的47.2%,分布在石柱向斜一带,位于县境中部偏北,夹于七曜山、方斗山之间。

向斜中段地势高,南北两段低,南段受龙河水顺向切割,槽谷开阔,两侧呈起伏上升,多为猪脊梁岭状低山;

北段受官渡水迂回流向切割,沿岸多漕坝,两侧多为馒头状低山和方山。

3.丘陵区

丘陵区海拔110~500m左右,面积285.20km2,占总幅员面积的9.4%,分布于西沱向斜一带,位于县境西北边长江南岸,受长江切割,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两级台地,西沱镇陶家坝海拔118m,是全县最低点。

三、气候水文

(一)气候特征

石柱县气候属盆周山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春季回暖早而不稳,春末夏初多绵雨,盛夏多伏旱,秋季降温快,阴雨多,冬季雨量少。

由于该县主要地貌是中低山,海拔高差大,光、热、水分布不均,垂直气候差异大,灾害性天气频繁。

1.日照

常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333小时,最多年为1963年的1651小时,最少年为1974年的985小时,年际变差达665小时,占常年日照时数的50.6%,属低日照区。

四季日照时数分布见表2-1。

表2-1石柱县四季日照时数分布表

季节

日照时数(小时)

占全年(%)

备注

306.66

23.0

662.65

49.7

203.99

15.3

160.00

12.0

2.气温

据石柱县气象站1957~1993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4℃,最高年平均气温18.1℃,最低年平均气温15.9℃。

石柱县属盆周中山区,平均气温随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在500m以下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多在18℃以上,600m左右的低山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17℃之间。

地处1500m左右的黄山、万宝等中山地区年平均气温则只有10℃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为40.2℃(1959年8月)。

极端最低气温-4.7℃(1975年12月)。

3.降水

据石柱县气象局近37年统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6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85mm,实测最多年降水量1701mm(1982年),最少年为760mm(1992年),年际变化大且年内分配不均,4~9月降水占年降水量的76.7%,10~3(第二年)月占23.3%。

表2-2石柱县气象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月分配表

年合计

月份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配

系数

(%)

52.0

21.6

13.3

19.5

54.5

108.9

174.1

173.6

131.0

123.9

139.9

96.7

1109.0

4.7

2.0

1.2

1.8

4.9

9.8

15.7

15.6

11.8

11.2

12.6

8.7

100

7.8

16.5

43.2

32.5

4.灾害性天气

石柱县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暴雨、干旱、寒潮、低温、冰雹等。

由于灾害性天气较频率,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1)暴雨

石柱县在1957年至1985年间,24小时内降雨50mm以上的暴雨天气,共出现68次,年均2.3次。

从4月下旬开始,10月上旬结束。

夏季频率为65%以上。

1982年7月17日、28日两次在暴雨的雨量分别为101.8mm、165.7mm。

表2-31957年至1985年暴雨分月次数表

项别

次数

频率(%)

总计

68

4月

1.5

5月

6月

18

26.5

7月

20

29.4

8月

10.1

9月

16.2

10月

3.0

(2)干旱

1957年至1985年,干旱共出现44次。

其中,春旱6次,频率为13.6%,一般出现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最长持续时间60天,出现在1965年、1969年。

伏旱26次,频率为59.2%,除1963年、1965年、1968年、1970年、1980年、1982年、1983、1984年8年无伏旱外,其余21年中有8年连续40天以上大旱。

最长伏旱为73天,出现于1978年6月26日,结束于同年9月6日。

秋旱12次,一般出现于7月至9月,伏秋连旱,干旱时间在15天以上。

12年中大旱出现于1959年和1976年两次。

(二)河流水系

全县河流均属长江水系。

除长江为过境河流外,其余河流均发源于县境内,经过邻县注入长江。

长江沿西北边境而过,西入沿溪、北出石槽溪,境内流程22km。

全县集雨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流有23条,其中龙河最长,达104.68km,堪称石柱县的母亲河,官渡河、油草河、马武河次之。

表2-4石柱县主要河流特征值表

河流名称

河流发源地

流域面积(km2)

境内长度(km)

多年平均流量(m3/s)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m3)

龙河

冷水乡李家湾

1506.59

104.68

34.39

10.85

官渡河

石家乡半边青

379.20

59.00

8.66

2.73

油草河

黄水乡摩天坡

316.05

42.90

7.21

2.28

马武河

洗新乡秦家湾

383.30

40.30

8.75

2.76

毛滩河

金铃乡袁家湾

173.00

22.15

3.95

1.25

四、土壤、植被

(一)土壤

据石柱县1984年土壤普查,境内农业耕作土壤划分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土、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等6个土类、10个亚类、25个土属、72个土种,林地、园地、草地划分为5个土类、7个亚类、15个土属。

1.水稻土类

该土类面积为23894.8hm2,占耕地面积的44.9%。

分为三个亚类,分别为冲积性水稻土亚类、紫色土性水稻土亚类、黄壤性水稻土亚类。

2.潮土土类

该土类面积为53.2hm2,占耕地面积的0.1%,分河流潮土一个亚类。

3.紫色土土类

该土类面积为16816.8hm2,占耕地面积的31.6%。

有二个亚类:

中性紫色土亚类、石灰性紫色土亚类。

分布区为石柱县柑桔、粮油主产区。

4.黄壤土类

该土类面积为9419.6hm2,占耕地面积的17.7%。

黄壤土亚类、生草黄壤亚类。

分布在海拔1200~1450m地带。

5.黄棕壤土类

该土类面积为2714.1hm2,占耕地面积的5.1%,分一个山地黄棕壤亚类。

集中分布在海拔1450m以上的地区,适宜黄莲、天麻、人参等名贵药材和乌柏、漆、水杉、白蜡等林木生长,但农作物产量不高。

6.石灰岩土类

该土类面积为319.3hm2,占耕地面积的0.6%,为非地带性幼年土壤。

(二)植被

石柱县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在原四川省植被区划中属达县-涪陵植被区。

全县森林面积107564.1hm2,森林盖率为35.7%。

海拔1000m以下为亚热带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热带竹林。

植被以马尾松、杉木为主,林下主要有石栎、杜鹃、白夹竹、茅草、蕨类、巴茅等灌草植被。

暗紫色土区以柏木、油桐为主,林下植被有马桑、火棘、茅草等灌草植被。

海拔1000~1500m的地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植被有小叶丝栗、猴栗、黑壳楠及壳斗科树种等,人工林有柳杉、杉木、落叶松。

1200m以下槽洼地带有马尾松,林下有冷竹、盐肤木、杜鹃、蕨类等灌草。

海拔1500m以上地带为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树种以麻栎、栓皮栎、丝栗、猴栗为主,伴生有枫香、四川白桦、漆树等。

该地区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阔叶林多分布于35º

以上的陡坡和险坡地段。

在山体中上部,土壤瘠薄,岩裸多,风力较大,植被以高山柳、蓼叶竹为主。

林下灌木以蓼叶竹、冷箭竹、盐肤木、蔷薇为主。

第二节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石柱县土地总面积301300.0hm2,其土地利用现状为:

耕地53217.8hm2(田21374.7hm2,梯坪地3511.3hm2,坡耕地28331.8hm2),占总面积的17.7%;

林地165872.5hm2(有林地58030.3hm2,经果林4146.9hm2),占55.1%;

荒草地67749.7hm2,占总面积的22.5%;

水域4354.8hm2,占总面积的1.4%;

非生产用地8455.0hm2(交通用地3051.7hm2,居民及工矿用地5403.3hm2),占2.8%;

未利用地1650.2hm2,占0.5%。

农业人均耕地0.11hm2,基本农田0.05hm2,占人均耕地面积的45.5%。

二、水资源

石柱县水资源丰富,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57.5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2.82亿m3(不含已利用的4.2万m3长江过境水),不同代表年径流量为:

1993年24.53亿m3;

平水年(P=50%)时,为22.37亿m3;

中等干旱年(P=75%)时,为18.87亿m3;

枯水年(P=95%)时,为14.53亿m3。

根据《石柱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现状年当P=75%时,可供水量为5677.7万m3,仅占全县可利用水量的9.7%。

如在2010年前不新建供水工程,2010年差水达11059.5万m3。

可见,石柱县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且现有工程供水能力不足,应加大县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

三、生物资源

石柱县资源、物产丰富,全县有松、杉、柏等197个树种,其中珍贵树种有水杉、三尖杉、红豆杉、银杏、桢楠、栱桐等。

经济林木有桐、桑、茶、果、漆、棓等50余种。

全县现有草地4252.2hm2,有草种140余种。

峡谷、丛林、草地、竹山里生长着香菇、木耳、竹荪等10多种食用菌。

产中草药1700余种,其中常用中药材206种,黄连、天麻、党参、银花、杜仲、厚朴、黄柏等名贵中药材量多质优。

特别是黄连种植历史悠久,品位享誉中外,产量占全国的60%,质量居世界之冠。

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兽、禽、爬行动物、昆虫、鱼等。

已知野生动物170余种。

四、光热资源

石柱县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81.41kcal/cm2,是全国辐射量最少地区之一,辐射量最高为7月(12.90kcal/cm2),最低为1月(3.32kcal/cm2)。

辐射量分月表详见下表2-5。

表2-5石柱县太阳辐射量分月表

辐射量(kcal/cm2)

3.32

4.1

3.75

4.6

5.28

6.5

7.57

9.3

6.92

8.5

9.21

11.3

12.9

15.8

12.77

8.25

4.28

5.3

3.8

3.36

五、矿产资源

石柱县已探明的矿藏有煤、天然气、铜、铁、铝、锌、银、镉、金、磷、石灰石、含钾岩石、石英砂岩、大理石、金音石、寒水石、重晶石、萤石、石膏、滑石等20多种,主要分布在七曜、方斗两山脉中。

石灰石品质优良,仅方斗山脉储量近100亿t。

煤储量1.23亿t,有方斗山、七曜山两大煤田。

天然气储量17.56亿m3,分布在黎家、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