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与唐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3012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史与唐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唐史与唐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唐史与唐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唐史与唐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唐史与唐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史与唐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唐史与唐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史与唐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史与唐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援。

建德答应王世充的请求,于621年2月,亲率夏军主力十余万向李世民猛扑。

李世民采用围洛打援的战略,5月,待夏军疲倦松懈之机,突然发动进攻,在虎牢关(河南荥阳汜水西关)附近打败夏军。

窦建德被俘,河北起义军瓦解。

接着,李世民又指挥军队围攻洛阳。

王世充被迫向李世民投降。

唐军占领东都。

秦王李世民等在镇压各地起义军的同时,还先后消灭了薛仁杲、李轨、刘武周、宋金刚、萧铣等割据势力。

628年(贞观二年),消灭割据陕北的梁师都,统一了全国。

第二讲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玄武门之变

统一目标虽然实现,但形势并不乐观,各项制度尚未完备,政治体系尚未健全,各种关系尚未理顺,李渊时滥授官职,州县增多,民少官多,且政令不一,尤其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激化,导致“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建成、世民、元吉在建唐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都功勋卓著,但按传统的继位方法,立嫡以长,立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但他因功大而权力很大,封天策上将军,太尉兼司徒,尚书令兼中书令等,拥有巨大的权力,另封元吉为齐王,三子的争权最终导致了流血事件——玄武门之变。

以太子和齐王一派,有宰相裴寂和魏征支持,一派以李世民为首,有秦王府的十八学士,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双方明争暗斗,如东宫多次以蹶马、下毒等手段谋杀李世民,并打算收买尉迟敬德等人,626年,突厥犯边,太子推荐元吉为统帅,调秦王府大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人出征,以孤立秦王府,于是,李世民策划了政变。

武德九年(627)六月四日,秦王集团中的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遵照秦王李世民的安排,率兵预先埋伏在玄武门内。

是日清晨,建成、元吉骑马至临湖殿,被李世民率伏兵杀死。

史称“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皇太子。

同年8月,李渊被迫退位。

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

次年改元贞观。

从此,唐朝兴旺起来。

玄武门之变的性质,纯属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斗争,李世民以流血的手段,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从而使唐朝出现了第一个大治之年,即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而深受人们的爱戴,也成为统治者所效仿的楷模,《新唐书·

太宗本纪》载,太宗四岁时,有一书生见他后,对高祖说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然济民安民”因此取名为李世民。

关于唐太宗的一生,可以参见赵克尧的《唐太宗传》。

所谓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确立以文治国的方略,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成为世界中世纪最负盛名的封建王朝。

唐太宗继位后,总结隋亡的教训,同大臣一起探讨治国方针策略,史称“贞观臣论治”。

吴兢的《贞观政要》一书中有详细的记载,充满了治世的哲理和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成为历朝统治者的必读书,成为帝王教科书。

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出现,其原因何在?

首先是在吸取隋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以文治国的方略,同时由于唐太宗知人善用,任使得人,虚心纳谏,从谏如流的结果。

这些措施,不仅使他本人成为一代明君,而且使社会秩序清平安定,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思想文化繁荣昌盛,国防力量日益强大,民族关系融洽和睦,从而促成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王朝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吴兢的《贞观政要》中描述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

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

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唐太宗病死,享年52岁。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杰出政治家,是开明的封建皇帝。

他一生战功赫赫,政绩卓著,受到世人的敬仰和称赞。

但他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圣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特别是到了晚年,缺点日渐严重。

但总的看来,他确实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

第三讲 

武则天与武周政权

唐太宗晚年,在太子废立中经历波折,最后由第9子李治继位,为唐高宗,年号永徽。

前期由于有长孙无忌等人的辅助,有了“永徽之治”的局面。

“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遗风。

”但到后期,政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开国元勋关陇贵族与科举新贵之争,二是由于他晚年中风多病,政事由皇后武则天主持,使唐朝历史发生了转变。

武则天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

她是唐太宗的才人,又从唐太宗的才人成为唐高宗的皇后,继而辅佐高宗,参预朝政,临朝称制,独揽大权,最后破天荒地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武则天其人

武则天(624——705),名曌,并州文水(山西文水)人。

其父武士彟出身于木材商人,高祖时为工部尚书,应国公。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唐太宗死后,武则天随众嫔御入感业寺为尼。

654年(永徽五年),唐高宗把武则天纳入后宫,拜为昭仪。

永徽六年(655)十月,唐高宗宣布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

11月,武则天由昭仪当上皇后。

660年后,高宗“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由武则天协助处理政事,共掌朝政,出现了“二圣”局面。

弘道元年12月,高宗病危,遗诏太子李显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684年2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高宗第八子、武后第四子李旦为皇帝,是为睿宗,自己在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平定了徐敬业的反抗。

690年5月,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六万余人上表请武则天当皇帝,皇帝李旦亦上表自请赐姓武氏。

于是,武则天批准皇帝及群臣之请,登上皇帝宝座,改唐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定都于洛阳。

二、武则天能够称帝的原因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封建女皇,武则天登上帝位的原因:

1、她本人“通文史,权变多智”,具有超人的魄力和无畏的胆略,以及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能。

如《建言十二事》,就可充分体现,这是她能够称帝的基本条件。

2、她与唐高宗关系密切,得到唐高宗的信任。

显庆四年后,高宗多病,经常“头重风眩,目不能视”。

在这种情况下,她参与朝政,与高宗形成“二圣”局面,不仅得到许多大臣的拥护,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而为武则天称帝打下了基础。

3、高宗临死时下诏:

“军国大事有不决者,悉听天后处分”,给了她“临朝称制”的权力。

在临朝称制的六年间,她成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她用铁的手腕平定叛乱,打击政敌,铲除异己,另一方面大力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为当皇帝扫清了道路。

4、在完全掌握国家权力后,她提倡佛教,奖励符瑞,布政维新,积极为改朝换代制造舆论,为做皇帝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5、690年,准备工作大体就绪,在文武百官、四夷酋长的推戴下,最终“改唐为周”,当上了大周“神圣皇帝”。

从武则天登基的过程中,可以看见,武则天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与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有密切关系的,也是与她本人的“杰出才能”分不开的。

可以说这两方面的结合创造了“则天皇帝”的历史。

三、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当女皇15年(690—705),史称其政权为武周。

704年12月,武则天患病,住洛阳宫长生院。

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联络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复唐国号。

11月,武则天崩于上阳宫,年82岁。

弥留之际,遗嘱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附葬高宗乾陵,立一石碑,上不书一字,一生功过,任后人评说。

三、对武则天的评价

1、她一方面采取了酷刑滥杀,大量屠杀唐的宗室诸王公、公卿百官中不附己者,并任用酷吏如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人,使高祖、太宗、高宗三代皇子除自己亲生的李显、李旦之外,全部被处死。

2、大兴告密之风,实行特务统治。

为打击异已,澄清吏治,大兴告密之风,凡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饴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禀于客舍,所言或称者,则不次除官,又在朝堂放置铜匦,以收告密信件。

3、修《姓氏录》打击士族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规定皇朝五品官者,皆升为士流,并把武氏列为第一等级。

武则天有知人之明和纳谏之明,她重视知识,善于用人,能够集中统治阶级的集体智慧。

4、她完善科举,广泛罗致人才。

武则天在唐代特定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她参政和当政的40多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得到振兴,国力也很强盛。

而这一切都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都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综观武则天的一生,我们也可以看出,武则天不仅有勇于革新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日理万机的才干,而且具有良好的政绩。

综观武则天一生,有贡献也有过失,但功大于过,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是连接两个盛世的桥梁,为唐的鼎盛奠定了基础,她是一个有作为的女政治家,应当说,武则天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是中国古代女性中的佼佼者。

第四讲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一、武则天死后政局的变化

705年,狄仁杰等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并迁都长安,但政权仍由武三思和韦后把持,707年太子李重俊不甘忍受屈辱,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发动政变,失败。

710年元月,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临朝称制。

李隆基便与姑母太平公主联合,策动羽林军攻入玄武门,杀死韦后、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及其党羽,复立睿宗李旦为皇帝。

睿宗即位后,李隆基为皇太子。

712年7月,睿宗退位,李隆基即皇帝位,史称唐玄宗。

因他死后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又称唐明皇。

713年(先天二年)7月3日,唐玄宗杀萧至忠等,太平公主逃入终南山寺,数日方出,赐死于家。

至此,动荡多年的政局才稳定下来。

二、唐玄宗在开元年间的改革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四十四年(712—756),其统治可分开元(713—741)和天宝(742—756)前后两个时期。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

开元年间,他先后在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的协助下,针对中宗、睿宗时的弊政,进行各方面的改革。

到开元年间,在承袭贞观、武周两朝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整顿和改革,使开元期间,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人口增加,物资丰富,物价低廉,文化繁荣,社会经济发展到高峰,成为唐代最繁盛时期。

史家誉之为“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不仅指开元年间(713—741),而且包括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天宝年间(742—755),所以也叫“开元天宝盛世”。

当时的政治家元结(次山)说:

“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

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

人家粮储,皆及数岁。

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

结合其它资料,可知当时粮食布帛丰富、物价比较便宜、户口显著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水陆交通发达、学校教育盛况空前、科学文化蓬勃发展、疆域辽阔。

第五讲 

安史之乱------唐朝盛衰的转折点

唐玄宗虽然开创开元盛世,但在盛世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深重的危机,天宝十四年(755),身兼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起兵反唐,直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才被平定,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成为唐朝历史的转折点,成为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

一、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安史之乱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1、天宝年间,统治集团荒淫腐朽。

唐玄宗十分昏庸,宠爱杨妃,政事付于李林甫、杨国忠、高力士之徒。

杨贵妃得宠,李林甫等夺擅朝政,吏治败坏;

杨国忠等“拓边”邀功,国力耗虚。

加之官僚地主竞相兼并土地,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尖税化,削弱了统治力量,使叛乱者有了可乘之机。

2、均田制、府兵制破坏之后,“外重内轻”之势已成。

由于均田制无法实施,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府兵之制破坏后,募兵制逐步代替了府兵制。

“外重内轻”之势成,为有野心的边将对抗唐中央创造了条件。

3、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经过长时期的准备。

他几入长安,目击唐中央政治腐败,内地兵力空虚,乃谋作乱,夺取天下。

于是在准备就绪之后,便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叛乱。

4、内地承平日久,武备松弛。

二、安史之乱的经过

755年冬,安禄山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率兵十五万南下反叛,一路势如破竹,陷洛阳。

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

史思明占河北十三郡。

六月,陷唐都长安。

玄宗奔蜀,肃宗继位。

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史集团分裂。

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

759年,安庆绪被史思明杀死。

史思明称大燕皇帝,再陷洛阳。

761年,史思明大败李光弼,西犯长安,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杀掉,叛军大衰。

763年,李适、仆国怀恩等收复失地,史朝义穷蹙自杀。

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

三、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影响极为深远:

1、它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北方经济遭到了大破坏,损失四分之三以上;

百姓穷困不堪;

土地荒芜;

水利失修,“千里萧条”。

从此,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它使唐朝边防空虚。

为了平叛,边防军不得不调往内地,吐蕃等少数民族乘机而入;

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

从此,唐朝在西域的力量大为削弱。

3、它打破了唐朝的统一。

此后,不仅河北、山东、列镇相望,即腹心之地亦分裂于方镇。

中央集权日益削弱,藩镇势力不断扩大,战乱频起,生灵涂炭。

总之,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从此,唐王朝逐渐衰微了。

第六讲中晚唐的政治危机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这藩镇割据、中央内部的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一、藩镇割据

1藩镇割据的原因

藩镇割据是唐代后期社会危机的集中表现和安史之乱的必然结果。

在平息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中央为着戡乱,竭力奖进武人。

凡可以引诱武人出力的方法,无不尽量使用。

唐王朝为了苟且偷安,采取以方镇制方镇的策略,不但设立了为祸最烈的“河朔三镇”,而且在内地遍设方镇,致使藩镇的数量增至数十个。

武人戡乱有功,要求地盘职位,如平安史之乱有功的人,大都做了节度使,原来节度使之设,都设在边防要地,使整个帝国为节度使所分割。

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其割据的主要表现是藩镇拥有本镇的赋税支配权,本镇的官吏任免权,拥有军队的指挥权,和藩镇职位的继承权。

大块的地盘,可观的军队和雄厚的财赋是方镇割据的基础。

唐政府政治混乱、财政困难、军力衰弱是方镇割据的前提。

节度使拥有的牙兵牙将是导致藩镇割据最直接的因素。

节度使的势力既强,向中央有所要挟,天子力不能制,事事优容,终成尾大不掉之势。

2藩镇割据的经过

唐代藩镇割据从唐德宗开始,大致经历了传子制之争、泾原兵变和淮西之役等三个阶段。

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请为留后,实行藩镇传子。

德宗不允,战事遂起。

李惟岳虽兵败被杀。

在众多的藩镇叛乱中,泾原兵变对唐王朝的震动最大。

藩镇割据的气焰在宪宗时受到扼制。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称留后,并派兵四出抢掠。

唐宪宗在宰相武元衡和大臣裴度的支持下,发兵进讨。

由于统兵将帅拥兵自重,军令不一,加之淮西和河北同时用兵,战线过长,故战事拖延了三年,毫无进展。

后来,名将李晟之子李愬被任为西线统帅,宰相裴度又亲临北线督战,战事才出现转机。

元和十四年,李愬雪夜入蔡州,一举俘获吴元济,取得了淮西之役的全面胜利。

一时间,藩镇纷纷上表归顺。

历史上称之为“元和中兴”。

二、宦官专权与南衙北司之争

宦官专权是专制制度下皇权不断扩大的结果,他们控制皇帝,左右朝廷,成为一大祸患,在唐代宦官的专权有其演变过程。

唐太宗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唐自高宗以后,特别是玄宗时,宦官数量逐渐增加。

其中五品以上者达千余人,其中有些人官至三品,高力士尤被重用,太子称他为二兄,诸王公主称其为阿翁,但在安史之乱前,宦官是凭借皇帝的权势来作威作福,他们代表皇帝出使或监军,从中得到经济上的利益,安史之乱后,权势进一步扩大,由皇帝的奴才变成主子。

后逐渐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宦官专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兵权。

掌握禁军。

肃宗用李辅国典禁军,其后有程元振、鱼朝恩。

德宗“奉天之难”后,设护军中尉二人,由宦官充任,统领左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宦官掌典禁军成为定制,出任督军使。

自玄宗时宦官边令诚监高仙芝军,宦官多充监军使。

至安史乱后,凡有兵马处,莫不有监军。

2、控制将相。

代宗以后,以宦官二人充内枢密使,掌管机密,承宣诏旨;

于是宦官权势日重,任免将相。

3、废立皇帝。

唐朝的皇帝,从肃宗起,除哀帝外,都是由宦官拥立的;

顺宗、宪宗、敬宗、文宗皆死于宦官之手;

昭宗也被宦官囚禁过。

当时朝臣与宦官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斗争,史称“南衙北司之争”。

由于朝臣的衙门在皇宫的南边,称为南衙,而宦官的衙署在宫城的北边,称为北司,他们的斗争,称为南衙北司之争。

重要事件有德宗时朝官反对宫市;

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公元835年的“甘露之变”;

昭宗时崔胤引朱全忠谋灭宦官。

永贞革新在唐顺宗继位后,为改变宦官专权的局面,提拔王叔文等参与政事,又举用韩晔、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免除民间积欠的赋税,罢宫市、五坊小儿等,但宦官拥立顺宗之子李纯为宪宗,迫使顺宗内禅,使146天的革新失败,王叔文贬死,刘禹锡八等人被贬为边州司马,因此被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在唐文宗时期,又发生了李训等为谋杀宦官的甘露之变。

甘露历来被视为神物,是“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只有天下升平则甘露降,“其凝如脂,其甘如饴,使不寿者八百岁。

”文宗时,835年11月李训等先将甲兵潜伏在宫内,诡称大明宫左金吾仗院后的石榴树上夜降甘露,诱使中尉仇士良等前去观看,借机杀除,但事败。

仇士良等劫持文宗回宫,并捕杀李训等人,史称甘露之变。

北司的权势更大,直到朱温才根本铲除。

三、朋党之争

唐代中后期,朝官结党,斗争激烈。

其中最典型的是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

这次党争源于唐代科举和门荫取仕的两种不同途径。

其中牛党首领李宗闵和牛僧孺是科举派的代表,李党的首领李德裕和郑覃则是门荫派的代表。

两党斗争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制举考试发端,直到唐宣宗大中初年结束,历时近40年。

双方围绕选官制度、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各持己见,互争高下,各有曲直。

但从李党首领李德裕辅佐武宗时裁抑宦官、打击藩镇和禁断佛教等为政举措来看,不失为一个颇有才干的政治家。

只是由于朋党积习太深,使他的政治才能受到限制。

第七讲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一、唐末农民起义的经过

唐末农民大起义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874年起义到878年王仙芝被杀为第一阶段——初期流动作战和初步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起义军转战于山东、河南、湖北等地。

联合各地小股农民军,势力有所扩大。

从878年王仙芝被杀到880年,即黄巢克复长安是第二阶段——大规模流动作战和胜利发展的阶段。

由于江北反动势力较强,黄巢决定“避实击虚”,进军江南(878年夏),881年1月8日入长安。

义军势力发展到最强盛时期。

从黄巢进入长安(880年)到884年是第三阶段——起义军转入防御,终致失败的阶段。

进入长安后,黄巢称帝,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但义军未能及时追击唐朝败战力量,使其得以重整旗鼓,部置反攻,义军终于失败。

黄巢起义第一次表达了平均的思想,历时十年,转战十二个省,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二、唐的灭亡

后梁(907-923)为朱全忠所建,都开封。

朱全忠原名朱温,曾参加黄巢起义,为黄巢部将。

降唐后赐名全忠,后封为宣武军节度使,驻扎在汴州,开封是运河与黄河的交汇处,控制运河的交通也就是控制着唐政府的供给线,同时朱温的部队大都是黄巢的农民军,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唐昭宗时,宰相崔胤为消灭宦官,引朱全忠入朝,杀死宦官800余人,仅留下30名,彻底解决了唐末年的宦官问题。

后朱全忠又杀死崔胤,从而控制了朝廷。

907年,建梁后又名朱晃,是为梁太祖。

从而开始了五代的历史。

附录

唐代帝系表

一、

庙号:

高祖

帝名:

李渊

辈份:

第一代

在位:

618——626(9年)

生卒:

566——635(70岁)

年号:

武德(618——626)

二、

太宗

李世民

第二代

皇考:

高祖次子

626——649(24年)

599——649(51岁)

贞观(627——649)

三、

高宗

李治

第三代

649——683(35年)

628——683(56岁)

太宗第九子

生母:

长孙皇后

永徽(650——655)显庆(656——661)龙朔(661——663)麟德(664——665)乾封(666——668)总章(668——670)咸亨(670——674)上元(674——676)仪凤(676——679)调露(679——680)永隆(680——681)开耀(681——682)永淳(682——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