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第五支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288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6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第五支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水电第五支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水电第五支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水电第五支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水电第五支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电第五支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docx

《水电第五支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第五支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电第五支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docx

水电第五支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

依据《水电第二总队应急救援行动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情况判断

我部所承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浙江、江西、上海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地处我国中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其气候特征是,冬凉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主要自然灾害,有春夏之交的洪涝、伏秋期间的干旱是主要气象灾害,台风、冰雹、地震等也可造成一定危害。

地形复杂,水域众多,遍布众多的国家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流域性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极易造成江河决口、水库溃坝、堰塞湖形成等重大灾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区安全稳定。

我支队作为水电部队应急救援重要力量,必须随时做好遂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各项准备,做到一声令下,快速出动,快速到位,快速救援。

二、决心及任务

支队坚决执行上级指挥机构和总队的命令,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科学编成兵力,做到集结迅速、行动高效,处置有力。

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类应急救援任务。

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一)解救、转移、疏散被困人员;

(二)抢救运送重要装备和物资;

(三)江河堤防、大型水库、电站大坝除险加固;

(四)堰塞湖工程排险;

(五)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三、兵力编成

支队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龙虎塘镇。

下属项目部主要分布在陕西、安徽、江苏、河南、江西、广东、青海、浙江8个省份。

编有建制中队9个,分别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和警勤中队,共有官兵950人。

其中,干部197人,士兵753人。

1、遂行小规模应急救援任务,需投入110人时。

由支队机关10人,驻芜湖应急救援分队60人,南昌应急救援分队40人。

2、遂行中等规模应急救援任务,需投入160人时。

由支队机关20人,驻芜湖应急救援分队60人,南昌应急救援分队80人。

3、遂行大规模应急救援任务,需投入240人时。

由支队机关30人,驻芜湖应急救援分队60人,淇县应急救援分队70人,南昌应急救援分队80人。

(二)重点地区

根据任务区内目标分布、受自然灾害威胁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结合当前项目部驻地分布情况,我任务区内应急救援主要防范目标有:

青海省兴海县黄河班多水利枢纽,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其中西藏等地区出现大面积塌方、地震及因灾害引起的堰塞湖,是支队重点防范目标。

四、装备抽组

(一)装备数量。

支队共有108台(套)。

其中:

推土机4台、挖掘机11台、装载机4台、振动碾10台、自卸车51台、钻机4台、轮胎式起重机2台、砼拖泵3台、砼搅拌运输车4台,其它装备15台(套)

(二)抽组方式。

应急救援装备的抽组,应根据灾情种类和部队实际确定,通常采取三种方式:

一是由任务部队自带和从就近部队调用相结合;二是由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储备基地提供保障;三是临时租用、征用地方民用装备。

五、机动方式

根据灾情性质、等级、部队驻地交通条件以及到达时限等综合情况,确定应急救援部队的机动方式。

(一)500公里以内,主要采取摩托化机动方式,视情采取铁路输送。

(二)500至1000公里,主要采取铁路输送方式,视情采取摩托化输送。

(三)1000公里以上,主要采取铁路输送方式。

(四)特殊地区、特别紧急情况下,采取空中输送方式。

六、组织指挥

(一)指挥方式。

配属行动时,支队接受上级指挥机关领导。

独立遂行应急救援任务时,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支队成立基本指挥所、现场指挥所。

基本指挥所下设指挥控制组、政治工作组、通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

现场指挥所下设行动指挥组、指挥信息保障组、技术保障组,视情先期派出先谴组进行现地勘察和道路侦察等任务。

上级若设联合指挥所时,派人参加联合指挥所。

(二)指挥机构编成。

根据遂行任务规模大小,实施三种指挥机构编成。

1、遂行小规模应急救援任务时,由事发地项目部领导成立基本指挥所、现场指挥所,随任务部队机动。

基本指挥所:

指挥组:

项目部主任 教导员 项目部总工

先遣组:

项目部副主任(组长)

指挥控制组:

质量安全科科长(组长)

政治工作组:

办公室主任(组长)

通讯保障组:

办公室参谋(组长)

后勤保障组:

物资装备科科长(组长)财务科科长

现场指挥所:

行动指挥组:

项目部副主任(组长)

技术保障组:

工程技术科科长(组长)

指挥信息控制组:

办公室干事(组长)

2、遂行中等规模应急救援任务时,支队成立基本指挥所,由事发地项目部领导编成现场指挥所。

基本指挥所:

指挥组:

支队长政委总工程师参谋长政治处主任

后勤处处长

先遣组:

副总工程师

指挥控制组:

总工程师(组长)

政治工作组:

政治处副主任(组长)

通讯保障组:

机要股股长(组长)

后勤保障组:

后勤处处长(组长)

现场指挥所:

指挥长:

副支队长

行动指挥组:

副参谋长(组长)

技术保障组:

工程股工程师(组长)

指挥信息控制组:

宣保股股长(组长)

3、遂行大规模应急救援任务时,由支队成立基本指挥所、现场指挥所,基本指挥所随部队机动。

基本指挥所:

指挥组:

支队长政委总工程师参谋长政治处主任

后勤处处长

先遣组:

总工程师

指挥控制组:

总工程师(组长)

政治工作组:

政治处副主任(组长)

通讯保障组:

机要股参谋(组长)

后勤保障组:

后勤部部长(组长)

参加联指:

副支队长

负责留守:

财务股长

现场指挥所:

指挥长:

副支队长

行动指挥组:

副参谋长(组长)

技术保障组:

工程股工程师(组长)

指挥信息控制组:

宣保股股长(组长)

七、情况处置

安徽芜湖发生自然灾害,造成泊渴河形成堰塞湖时。

安徽芜湖地区由于连降暴雨,引发山体滑坡,造成泊渴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该地区交通、电力、通讯中断,致使参与建设的施工人员被困,可能有人员伤亡,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据气象部门通报,该地区未来几天仍有降雨趋势。

现场施工队伍已展开自救。

1、兵力编成

按遂行小规模应急救援任务编成。

2、任务分工

支队迅速组织响水涧项目部兵力,调集救援装备进行处置。

主要完成抢救人员、堰塞湖排险、恢复交通任务以及协助地方自救人员恢复基本生活秩序。

先遣组先期到达现场后,将人员划分为机动组、侦察组和现场保障组,机动组迅速进行先期救援,及时抢救受灾群众,侦察组迅速对事发地域进行现地勘查,多方了解,及时查明水文情况、标识危险点,设立紧急避险点和警戒区域,掌握受灾区域情况,为部队顺利实施救援提供第一手准确信息,为首长决策奠定基础。

现场保障组建立指挥所,完成指挥所通讯、电力基本保障。

现场指挥所、各组、各分队迅速建立通讯平台,保障部队指挥畅通。

基本指挥所根据现场情况报告和各项信息,迅速对灾情做出准确判断,科学制订救援方案,合理调配救援资源,实施不间断指挥,加强对现场指挥机构的指导。

指挥控制组及时传达首长决心,掌握部队救援开展进程,为首长决策掌握部队动态。

政治工作组利用政治工作优势,加强任务中的思想鼓动工作,及时通报表现突出的分队和个人,激发广大官兵抢险救灾的热情,为救援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通讯保障组建立以基本指挥所为基点,以救援现场为中心的通讯保障网络,为灾区提供高效便捷的通讯保障,形成无线通讯电台、无线手持台、移动通讯等多位一体的通讯网,准确传达指挥命令、及时作好信息反馈和处理。

后勤保障组及时协调各种物资、装备,保障后续物资补给,利用现地可利用资源,保障救援人员良好的生活条件。

对于工程抢险中需使用炸药等火工产品时,前期做好请领协调工作,中期做好安全使用监督工作,后期做好清点回收工作,严防火工产品外流。

行动指挥组、技术保障组深入一线,跟进指挥担负任务的分队及时开展救援,及时报告灾情和救援现场情况,组织好救援现场车辆调度和物资调配。

指挥信息保障组及时收集各分队救援行动开展情况,灾情变化情况,以及其它综合信息,供指挥机构决策参考。

机动分队、预备队配署、装备后续增援方式。

机动分队由南昌项目部抽调部分人员担负,受现场指挥所直接领导,配置在救援现场,随时增援各组行动。

预备队由驻河南淇县南水北调项目部担任,随时做好增援准备。

救援时,自有装备不足的的情况下,经上级指挥机构批准,可就近征用,也可向请求上级增援,或协同地方政府增援。

3、处置方法

(1)抢救人员。

在确定受伤人员位置后,机动组人员同时对多个受灾点群众进行救援,需要破拆支护时,由二中队电力保障组和电焊班组配合,选择合适的作业突破点,进行破障,将人员救出。

卫勤保障人员对伤员进行基本护理后迅速送往就近医疗机构对伤员进行救治。

(2)开辟作业面。

开进至救援现场,及时派出侦察人员,警戒人员和安全员,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设置警戒区域,进行安全巡查,严防二次险情对人员造成伤害。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堰塞湖排险分三个作业面同时展开。

布设抽排水管道:

在河道清理未完成、导流渠未开挖完成前,二中队抽排水组采用自带动力、大功率抽排水组设备,控制堰塞湖水位,防止堰塞湖溃决。

孤石爆破:

二中队钻爆组对堰体上防碍设备作业的大孤石进行爆破清障,提供设备作业面。

泄流槽开挖:

二中队将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机械合理编组,并配属经验丰富的指挥调度员,在行动指挥组的指导下展开泄流槽的开挖工作。

(3)恢复道路交通。

在堰寒湖险情基本排除时,可视情调配设备开展打通线路工作,为上游人民群众提供交通保障争取时间。

(4)其它任务。

完成人员抢救、堰体排险、打通交通任务后,在行动指挥组的指导下协助地方自救人员恢复基本生活秩序,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八、行动原则

依据《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抢险救灾实施办法》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部队参加应急救援行动实施办法(讨论稿)》有关规定,遵循以下原则:

(一)快速反应,机动迅速。

接到应急救援命令后,第一时间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完成战备等级转换,充分做好各项准备,确保部队快速机动到位。

(二)合理用兵,就近原则。

坚持就近用兵、梯次用兵、量险用兵,做到大灾用重兵、小灾用足兵、技术性灾害用专业兵,保证一次性投入足够的抢险力量。

(三)科学施救,全面部署。

周密计划,尊重规律,量险施策,遵章作业,确保抢险救援全程有序、有力、有效。

(四)注重安全,有效防护。

认真组织现场风险评估,加强救援区域内安全警戒,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装安全。

九、相关保障

按照“自我保障为主,社会保障为辅”的原则,严密组织落实各项应急保障工作,确保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中指挥联络畅通、宣传教育及时、后勤供给到位。

(一)军事工作保障。

情报保障由作训股负责,加强与总队、安徽省应急办、应急指挥中心等军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社情、灾情动态,全面分析形势,为首长决策和部队行动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通信保障由作训股负责,以无线手持台通讯为主、以超短波电台为辅,形成无线通讯电台、无线手持台、移动通讯等多位一体的立体通讯网,灾区通讯器材、卫星电话作为特殊通讯保障,视情配备确保通信联络顺畅。

机要保障由机要股负责,利用备用的密码机和前指开通机要密码通信。

技术保障由工程技术股负责,抽调工程技术专家、质量安全专家成立专家组,搞好现场灾情勘察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为首长决策和部队行动提供依据。

(二)政治工作保障。

按照《政治工作计划》执行。

(三)后勤工作保障。

按照《后勤保障计划》执行。

(四)装备保障工作。

按照《装备保障计划》执行。

附件:

1.机动计划

2.通信计划

3.装备保障计划

4.政治工作计划

5.后勤工作计划

6.任务编成表

 

附件1

机动计划

根据支队《应急救援行预案》,制定本计划。

一、组织机构

由支队副支队长任现场指挥所指挥长,带支队副参谋长、一大队教导员等组成。

二、机动方式

芜湖地区堰塞湖处置

灾情发生时主要依托二中队为主力,三中队应急救援分队为辅助力量,当灾情等级为重大灾情时,四中队应急小分队作为机动部队,以公路机动方式参与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