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考点讲与练19实词虚词重点掌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2369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考点讲与练19实词虚词重点掌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阅读考点讲与练19实词虚词重点掌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阅读考点讲与练19实词虚词重点掌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阅读考点讲与练19实词虚词重点掌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阅读考点讲与练19实词虚词重点掌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阅读考点讲与练19实词虚词重点掌握文档格式.docx

《阅读考点讲与练19实词虚词重点掌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考点讲与练19实词虚词重点掌握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读考点讲与练19实词虚词重点掌握文档格式.docx

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汝何以收此凶⑤具?

”谷曰: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

①原谷:

人名。

②捐:

抛弃。

③谏:

好言相劝。

④舆:

手推的小车。

⑤凶:

不吉利。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有一老父衣褐()

⑵顾谓良曰:

”()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⑷谷年十有五()

⑸是负义也()

⑹乃载祖归养()

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积累。

文言实词词义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要求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词义。

这些词在原文中都是比较关键的词语,其内涵比较丰富。

有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常用义有很大的差别。

答题时要调动积累,根据语境,认真思考,准确回答。

参考答案:

(1)穿着

(2)回头看(3)离开(4)通“又”(5)这(6)于是、就

考点示例二阅读下面《三峡》文言文段,然后答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面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A.之:

春冬之时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其:

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

C.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其境过清

D.故:

故渔者歌曰故自号曰醉翁也

本题重在考查虚词的不同用法。

文言虚词的量不大,但运用的频率很高,一个虚词用法有多种,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难点。

考查的题型有多种。

以上这道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多种用法,采用常见的选择题型,涉及的虚词有“之”、“其”、“以”、“故”,考查对这些常见虚词的掌握程度和迁移能力,考查的容量较大。

答题时,要回忆这些词常用的用法,并读懂文中句子与句子,句子内部的前后关系;

理解了句子的关系,就能准确判断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D

考点示例三

阅读《王著教帝学书》,然后答题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

“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太宗:

宋太宗赵匡义。

②朝:

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

③右军:

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④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⑤遽:

匆忙。

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太宗益刻意临学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重在考查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

要求积累掌握一些今天仍在常用的文言实词,这些词的古今意义变化不大,答题时要借助语境先弄清楚这个词语在文段中的意思,如此题中“益”在文中是“更加”的意思,然后据此展开联想,按要求写出含有这个词语并与此意思相同的成语即可。

更加;

精益求精。

考点示例四

阅读《滇游日记》然后答题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南,余竟仰攀而上。

(1)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

(2)指攀草根而登。

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

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②,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

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3)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

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

……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①[削]陡峭。

②[陨]坠落。

③[摧]崩裂。

文言文要读出韵味。

请认真阅读原文,凭你的语感,将文言词“之”、“以”、“其”正确填入文中的

(1)、

(2)、(3)处。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虚词的恰当运用。

答题时要在读通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前后句子,仔细揣摩语气,结合这些词语常用的用法,准确辨析这些词的细微差别,然后答题。

(1)其

(2)以(3)之

【考点训练】

考点训练一

苦斋记

先生之言曰: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①也。

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

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今天膏粱之子②,燕坐③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④(liǎo)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chó

ng)褥⑤,食必珍美,邮入必舆(yú

)隶⑥,是人之所谓乐也。

一旦运穷福艾⑦,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yù

)肥之肠⑧,不可以实疏粝(lì

);

籍柔覆温之躯⑨,不可以御蓬藋⑩(dià

o)。

虽欲效野夫贱隶,跼(jú

)跳窜伏⑾,偷性命于榛(zhēn)莽⑿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

故孟子曰:

‘体肤。

’赵子曰:

‘良药苦口利于病。

彼之苦,吾之乐;

而彼之乐,吾之苦也。

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夫!

’”

明•刘基《苦斋记》

[注释]①(相为倚伏)互相依托。

伏,隐藏。

②(膏粱之子)吃膏粱的子弟,富贵家子弟。

膏粱,精美的食物。

膏,肥肉;

粱,美谷。

③(燕坐)闲坐,安坐。

燕同“宴”。

④(荼)苦菜。

(蓼)草本植物,味苦。

⑤(重)双层。

⑥(舆隶)仆役名,此动词。

⑦(艾)停止。

⑧(醉醇饫肥)醉于醇酒,饫于肥肉。

⑨(籍柔覆温)铺着柔软的垫褥,盖着温暖的被子。

籍同“藉”,垫。

⑩(蓬藋)用蓬草、草等编的衣物。

⑾(跼跳)慌张的样子。

跼,局促。

⑿(榛莽)草木丛生的地方。

1.解释加点的词。

①相去能几何哉()

②燕坐于华堂之上()

③一旦运穷福艾()

④虽欲效野夫贱隶()

⑤毋亦犹是夫()

2.翻译下列句子。

1.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2.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

3.回答下列问题。

①孟子的原句是。

此句出自我们读过的课文《》。

②“良药苦口利于病”下句的成语是。

③“而勾践以尝胆兴”与成语相应。

考点训练二

名读书

[明]浮白主人

车胤囊萤读书①,孙康映雪读书②。

一日,康往拜胤,不遇。

问何往?

门者曰:

“出外捉萤火虫去了。

”已而③胤答拜④康,见康闲立庭中。

问:

“何不读书?

”康曰:

“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注释]①囊萤读书:

出自《晋书•车胤传》。

车胤少时好学不倦。

家贫,夏夜以丝囊盛萤火虫照明读书。

②映雪读书:

出自《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

晋朝人孙康,好学。

家贫,常映雪读书。

③己而:

不久。

④答拜:

回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名读书()

(2)车胤囊萤读书()

(3)一日,康往拜胤()

(4)见康闲立庭中()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

A.即出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死即举大名其。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D.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E.名读书。

F.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把下面句子中的省略成份补写在括号里。

()问()()何往?

“()出外捉萤火虫去了。

4.世上有许多事物一旦被普遍搬用,往往会走向它的反面,比如“囊萤读书”之类。

请从你熟悉的成语(或比喻)中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

5.结合你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你读了《名读书》的感想。

(约50字)

考点训练三

下边的古诗、联、文,表现了古代的高雅之士对自然之美、环境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请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下边几段材料,然后答题。

【材料1】

书湖阴先生壁①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材料2】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a)林间自在啼。

【材料3】

对联

屋后松竹添秀色

门前梅兰

【材料4】

养鸟有道

郑板桥

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尔。

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zhōujiū),如《云门》、《咸池》之奏;

及(b)披衣而起……见

(1)扬翚振彩③,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

(2)乐而已。

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注释】①这是作者题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

②排闼(tà

):

意思是推门(而入)。

③扬翚(huì

)振彩:

扇动五彩翅膀。

1.材料1前两句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人勤。

请你也用2个字概括后两句诗的内容。

2.请在材料3下联中的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相对应的3个字。

3.将材料4中加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用2个逗号把它断开。

4.文言文中“之”、“其”、“而”、“以”……这样的词语很多,多读便能读顺口、读明白。

请你凭语感,在所给的文言词中,选择2个分别填入材料4的⑴、⑵处,使文句通畅。

5.根据上下文,分别写出材料2和材料4中加点的“及”字的意思。

6.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对文章进行概括,是一种读书方法。

请你在材料2中选择恰当诗句对材料4进行概括。

7.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考点训练四

林积拾珠不昧

林积南剑人少时入京师至蔡州息旅邸既卧觉床第间有物逆其背,揭席视之,见一布囊,其中有锦囊,又其中则锦囊实以北珠①数百颗。

明日,询主人曰:

“前夕何人宿此?

”主人以告:

“乃巨商也。

”林语之曰:

“此吾故人,脱②复至,幸令来上庠③相访。

”又揭其名于室曰:

“某年某月日剑南林积假馆④。

”遂行。

商人至京师,取珠欲货,则无有,急沿故道处处物色之。

至蔡邸,见其榜,既还访林于上庠。

林具以告曰:

“元珠俱在,然不可但取,可投牒府中,当悉以归。

”商如其教,林诣府尽以珠授商,府尹使中分之,商曰:

“固所愿。

”林不受,曰:

“使积欲之,前日已为己有矣。

”秋毫无所取。

选自李元纲《厚德录》

[注释]北珠:

一称“东珠”,即松花江下游及其支流所产的珍珠,颗大光润,为当地人对外交换物品之一。

②脱:

倘若。

③上庠(xiá

ng详):

原指西周的大学,这里指郡府的官学。

④假馆:

寄宿。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息旅邸:

林具以告之:

固所愿:

秋毫无所取:

2.给画横线处断句(用“/”线)。

3.林积发现珍珠后,为什么不交给店主人,而是说自己与前日住店巨商是老朋友?

4.从哪里可以看出林积诚心还珠?

5.用一成语概括林积品质。

6.谈谈本文对自己的启示。

考点训练五

阅微草堂笔记(节选)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

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

又笑日: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

①干:

岸边。

②圮(pí

):

倒塌。

③阅:

经历。

④棹(zhà

o):

船桨,这里作动词用。

⑤柿(fè

i):

木片。

⑥颠:

颠倒、荒唐。

⑦河兵:

治河的士兵。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二石兽于水中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以为顺流下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则移其民于河东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相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

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考点训练参考答案】

1、

(1)、距离。

(2)、华丽(豪华)的厅堂。

(3)、完,尽。

(4)、效法,仿效。

(5)、这样。

2、

(1)人们知道快乐是快乐,但不知道苦(其实)也是快乐;

人们知道为自己的快乐而快乐,但不知道苦是从快乐中产生出来的。

(2)、我听说,井水因甘甜而干涸,李树上的李子因苦涩而存在。

3、(1、)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天将大于是人》(或《孟子二章》)。

(2)、忠言逆耳利于行;

(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1、

(1)以……为名

(2)用口袋装……(3)去(4)院子2、A、F3、康门者、胤、胤4、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①约定②下雨③到……去,往④难道,哪里2.A3.(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活动。

(意思对就行,“之”的指代义要译出。

)4.言而有信,或讲信用。

1、歇息全、都本来喻一点点2、……积/……人/……师/……州/……邸/……卧/……3、可发挥想像,言之有理即可。

4、在墙上写上自己于某日某月住此店,并详写住处姓名。

5、拾金不昧。

6、开发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BC2.AC3.C4.①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观推断呢?

(意思符合)5.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

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意思符合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