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 答案.docx
《病毒感染 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感染 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毒感染答案
第二章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一、名词解释
1.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2.Dane颗粒:
为完整的HBV颗粒,直径为42nm,由包膜与核心组成包膜上蛋白质,包膜上有乙肝表面抗原,核心部分含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DNA聚合酶(DNAP)、乙肝核心抗原(HBcAg)和乙肝e抗原(HBeAg),为病毒复制与感染的主体。
3.胆酶分离:
重型肝炎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ALT随黄疸迅速加深反而下降,出现胆-酶分离现象。
4.肝性脑病:
是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
5.HBV感染的窗口期:
当HBV感染时,HBsAg已消失,而抗-HBs未出现之前,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有抗-HBe)。
此期可能有传染性。
6.慢性HBsAg携带者:
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以上者。
7.血清转换:
HBeAg阳性转为抗-HBe阳性
二、填空题
1.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原HBcAg
核心抗体(抗-HBc)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
2.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3.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
4.41b基因型
5.甲戊乙丙丁
6.乙丙丁
7.抗HAV-IgM
8.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
9.乙
10.甲乙
11.HBsAg<+>HBeAg<+>抗-HBc<+>HBsAg<+>抗-HBe<+>抗-HBc<+>
三、选择题
1.A2.B3.B4.D5.B6..D7.C8.C9.A10.A11.E12.A13.B14.B15.D16.A17.A18.E19.A20.D21.B22.E23.D24.E25.B26.D27.C28.E29.BCDE30.ABCE31.BCD32.AE33.ABDE
四、是非题
1.√2.×3.√4.×5.×6.×7.×8.×9.×10.√
五、问答题
1.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1)HBsAg与抗-HBsHBsAg阳性表示存在现症HBV感染。
抗-HBs阳性表示对HBV已产生保护性免疫。
(2)HBeAg与抗-HBeHBeAg阳性是HBV复制活跃与传染性强的指标之一,持续阳性时易转为慢性肝炎。
抗-HBe是HBV感染时间较久,病毒复制减弱和传染性减低的指标
(3)HBcAg与抗-HBcHBcAg是HBV的主体,阳性时是HBV存在的直接证据,但用一般方法不易在血液中检出HBcAg。
抗-HBcIgM阳性提示是HBV的现症感染。
低滴度抗-HBcIgG阳性提示既往曾有HBV,感染,高滴度抗-HBcIgG阳性则提示现症感染。
(4)HBVDNA反映病毒复制情况或水平,主要用于慢性HBV感染的诊断、血清HBVDNA及其水平的监测,以及抗病毒疗效。
2.乙型肝炎主要的高危人群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HBsAg阳性者的家属、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等。
3.答:
①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②用肥皂液冲洗伤口并在流动水下冲洗5分钟;③碘酒、酒精消毒伤口;④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⑤请有关专家评估损伤并指导处理;⑥查肝功和乙肝血清五项(两对半);⑦如HBsAg与抗-HBs均(—),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⑧受伤后6个月、1年再次复查肝功、两对半,肝功正常,HBsAg、HBeAg、
抗-HBe、抗-HBc均(—),表示未受HBV感染。
六、病例分析
病例一:
1.疾病诊断:
病毒性肝炎(丙型急性无黄疸型)
2.尚需检测抗-HCV及HCVRNA,以支持丙型肝炎的诊断
病例二:
1.疾病诊断: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
2.治疗措施:
改善和恢复肝功能、抗病毒治疗、免疫增强剂、抗纤维化、中药
病例三:
1.疾病诊断: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2.诊断依据:
消化道症状、脾肿大、肝硬化、乙肝五项呈小三阳。
病例四:
1.甲型肝炎(急性期)
2.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为主
病例五:
1.急性重症肝炎
2.一般支持疗法(休息、饮食)、促进肝细胞再生、对症治疗(防治肝性脑病、防治出血、肝肾综合症治疗、防治继发感染)、抗病毒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移植。
第四节手足口病
一、名词解释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少数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
二、填空题
1.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
2.手足口臀
3.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
三、是非题1.√2.×3.√4.√
四、病例分析
1.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手足口病
2.主要的诊断依据有:
夏季发病、有集体发病现象、3岁幼儿、发热、手、足、口腔典型皮疹。
3.主要的治疗措施有:
隔离、抗病毒治疗。
第五节麻疹
一、名词解释
1.麻疹黏膜斑(Koplik斑):
麻疹患者于发热2~3日,在口腔两颊黏膜近第1臼齿处可见0.5~1mm大小灰白色小点,周围红晕,最初只有几个,在1~2日内逐渐增多,互相融合,似鹅口疮,亦可见于唇内、牙龈等处,2~3日内消失,对麻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2.麻疹:
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为主要症状,以口腔黏膜斑(Koplikspots)及皮肤斑丘疹为特征,可引起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
二、填空题
1.肺炎心肌炎喉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2.3~4
3.中毒性麻疹休克性麻疹出血性麻疹疱疹性麻疹
4.51034
5.麻疹病人空气飞沫
6.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7.支气管肺炎
8.2~3
三、选择题
1.B2.B3.D4.B5.C6.B7.D8.D9.D10.A11.C12.ABCDE13.CE14.ACDE
四、判断题
1.√2.√3.×4.√
五、简答题
1.临床表现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斑(Koplik斑)及皮肤斑丘疹为特征,可引起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
2.综合性预防措施:
(1)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日,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日。
流行期间,集体托幼机构的儿童应暂停接送,并加强晨间检查,对接触者中的易感儿童应隔离检疫3周,已做被动免疫者应隔离4周。
发现病人及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童到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
无并发症麻疹应在家中隔离,患儿的病室每日应开窗通风l~2小时。
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应穿隔离衣和洗手。
(3)保护易感人群。
①主动免疫:
是保护易感人群预防麻疹的最好办法。
接种对象为未患麻疹的小儿,最佳年龄为15个月左右。
复种年龄应在初种后4~5年。
②被动免疫:
年幼体弱者接触麻疹患者后,可采用被动免疫以预防发病。
接触病人后5日内注射,可有保护作用,6日后注射可减轻症状。
免疫有效期3~8周。
目前常用人血丙种球蛋白3ml(或0.25mL/kg)肌注或胎盘丙种球蛋白3~6ml肌注。
六、病例分析
1.麻疹合并支气管炎。
2.给予易消化饮食,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应用抗菌素(如头孢地嗪),对症支持治疗。
取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痰和尿沉渣涂片查多核巨细胞,或用直接荧光抗体检测剥脱细胞中麻疹病毒抗原等,以确诊。
3.应与麻疹、幼儿急疹、猩红热、药物疹等相鉴别
第六节水痘
一、名词解释
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
二、填空题
1.1~6日
2.水痘
3.斑疹、丘疹、疱疹、结痂
4.皮肤继发细菌感染水痘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急性肝病伴内脏脂肪变性
三、选择题
1.C2.D3.A4.E5.E6.A7.A8.E9.ABC10.ABCD
四、判断题
1.√2.√3.×
五、问答题
1.是常见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
2.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后引起的皮肤感染。
其特征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支配相应皮肤节段出现成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
3.先见于头部及躯干部,呈向心性分布,头面、躯干密集,而四肢皮疹稀疏散在,手掌、足底更少。
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疱液透明,数小时后变混浊,1~2日后疱疹中心干枯而结痂,1~3周后脱痂。
4.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感觉神经分布区,但以脊神经胸段最常见,约占60%,三叉神经第一支亦常受侵犯。
疱疹多限于身体的一侧,皮损很少超过躯体中线,沿神经支配的皮肤成带状排列。
带状疱疹患者不必隔离,但应避免与易感儿及孕妇接触。
主要是预防水痘,现尚无有效方法直接预防带状疱疹。
六、病例分析
1.水痘,支气管炎。
2.卧床休息,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抗感染治疗,刮取新鲜疱疹基底组织涂片,查多核巨细胞及细胞核内噬酸性包涵体。
或取双份血清查抗体滴度变化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3.水痘应与天花、带状疱疹、丘疹样荨麻疹、脓疱疹等鉴别。
第七节流行性腮腺炎
一、名词解释
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痄腮,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限为特征。
儿童可并发脑膜脑炎,成人多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
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二、填空题
1.患者隐性感染者空气飞沫传播密切接触持久
2.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睾丸炎卵巢炎
3.血、尿淀粉酶
三、选择题
1.D2.A3.A4.A5.B6.A.7.ABCD8.ABC
四、判断题1.√2.×
五、问答题
1.预防该病的重点是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
2.腮腺炎时,腮腺导管壁细胞肿胀、坏死,管腔中充满坏死细胞及渗出物,从而造成腺导管阻塞、扩张,淀粉酶潴留。
淀粉酶经淋巴管进入血流,使血及尿中淀粉酶增高。
3.化脓性腮腺炎腮腺肿大常为单侧,局部皮肤明显红肿,质硬,界限清楚。
脓肿形成后,触之有波动感,挤压腺体时可于腮腺管口看到脓液流出。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多为双侧,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一般不发红,触之有弹性,边缘不清,表面发热但不化脓,挤压腺体时腮腺管口无脓性分泌物流出。
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六、病例分析
1.流行性腮腺炎,右侧睾丸炎。
2.卧床休息,抗炎、对症支持治疗,血、尿淀粉酶测定,必要时进行血清学检查。
3.应与化脓性腮腺炎、其它病毒性腮腺炎、其它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急性淋巴结炎相鉴别。
第八节流行性感冒
一、名词解释
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具有起病急、传播快、常引起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等特点。
临床以急起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乏无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表现,而呼吸道感染症状较轻。
二、填空题
1.甲乙丙
2.表面甲乙丙
3.甲乙丙
4.全身中毒症状重呼吸道感染症状轻
5.上、中呼吸道黏膜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6.恶心、呕吐、腹泻
7.患者隐性感染者空气飞沫
三、选择题
1.C2.E3.E4.D5.D6.C7.E
8.ABCD9.ABC10.ABCD11.ABCDE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