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1414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0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劳动保障统计的对象:

1、是以我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活动现象。

2、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工作。

3、以及整个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的范围:

一般可分为:

就业与失业、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时间与劳动效率、劳动安全、劳动关系、劳动立法与劳动监察、收入分配和人工成本等若干方面。

三、劳动保障统计的任务:

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四、劳动保障统计的作用:

(一)立法,执法需要劳动保障统计信息;

(二)管理需要劳动保障统计信息;

(三)社会需要劳动保障统计信息;

(四)科研需要劳动保障统计信息;

(五)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趋势加强需要劳动保障统计信息。

第三节劳动保障统计的内容体系

▲一、劳动保障统计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

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劳动保障统计调查体系和劳动保障统计分析体系三方面体系,其核心是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

二、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

1、劳动力与就业指标体系;

2、劳动时间指标体系;

3、劳动生产率指标体系;

4、工资收入指标体系;

5、社会保险与员工福利指标体系;

6、劳动安全与卫生指标体系;

7、人工成本指标体系;

8、职业培训指标体系;

9、劳动关系指标体系;

10、劳动保障监察指标体系。

三、劳动保障统计调查体系

(一)我国劳动保障统计调查种类:

1、由国家统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等制定并实施的劳动保障统计报表制度;

2、由国家统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等制定并实施的定期的或一次性的劳动保障统计专项问卷调查;

3、一些社会组织,研究机构为某些特定目的,如课题研究,而举办的一次性专项劳动保障统计调查;

4、其它社会经济统计调查中连带获得的相关劳动保障统计信息。

(二)我国劳动保障统计调查的不足:

1、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2、调查力量不足,投入不够。

3、多部门参与,但缺乏协调。

第二章劳动力统计

(一)

第一节劳动力统计的意义及体系

▲一、劳动力统计的意义:

(一)劳动力统计是劳动力开发与利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对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的测量是判断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三)劳动力统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

(四)劳动力统计是劳动保障统计各项内容的基础。

二、劳动力基本指标体系:

我国传统的劳动力基本指标体系具有如下几点明显的理论与实践缺陷:

1、将劳动力资源理解为现实的劳动力;

2、因在理论上不承认失业;

3、把所有的不在业人口都视为社会劳动的后备军。

第二节劳动力基本数量指标

一、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法定劳动年龄是划分有无劳动能力的界限标准。

▲实际劳动年龄:

指人们从实际开始参加社会劳动的年龄到退出社会劳动的年龄。

▲法定劳动年龄:

是指由国家立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一般是指法律允许参加社会劳动的年龄。

我国法定年龄下限是16周岁,

▲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指标定义为:

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总和。

劳动力资源总量=(男16--59岁人口+女16—54岁人口)—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在押犯人—现役军人+劳动年龄以外常年参加社会劳动的人

二、经济活动人口与非经济活动人口:

(一)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

▲经济活动人口是指所有年龄在16岁及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为各种经济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劳动力供给的人。

(二)非经济活动人口:

是指没有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

16岁及以上非经济活动人口主要有以下几类人:

1,在校学生,2,待学人员:

3,家务劳动者:

4,离退休人员:

5,丧失劳动能力者:

6,其它无就业愿望的人员。

三、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一)就业人员:

是指所有年龄在16岁及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

对就业人员的理解:

1、“一定时期”的含义及长度。

是指就业人员的参照期;

用来描述和判断被调查人员就业状态的一段时间。

2、什么是社会劳动?

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范围内的所有经济性的,即以取得收入,获得报酬为目的的生产和服务活动,而不包括那些非经济性的,诸如义务和公益性质的无酬劳动。

3、从事多少社会劳动才算就业?

即在规定的参照期内被调查者从事了有收入的劳动在一小时以上即为就业。

这种做法意在强调被调查者在一周内有无就业活动,而非就业量的多少。

4、我国乡村就业人员统计的特殊性。

(二)失业人员:

是指所有年龄在16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有就业意愿并在积极寻找工作,如有机会可以马上投入工作的人。

对失业的理解:

1、年龄在16岁及以上。

2、“具有劳动能力”,是指在体力上和智力上可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3、“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工作”,即指不是就业人员,未作就业人员统计。

4、“有就业意愿并在积极寻找工作”。

5、“如有机会可以马上工作:

,是指如有就业机会被调查者可以马上开始工作。

我国目前失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劳动力失业统计问题;

2、城镇登记失业和城镇调查失业;

3、下岗人员就业状态分析。

(三)就业不足人员:

▲就业不足人员又称不充分就业,指在就业人员中,因非个人意愿在调查周内累计工作时间不足20小时,并且正在寻找或者愿意应聘更多工作的人员。

▲判断就业不足人员的标准主要有三点:

1、在调查周内累计工作时间不到20小时的;

2、工作时间短并非个人意愿;

3、本人正在寻找或者希望应聘更多的工作。

四、有酬就业人员与自营就业人员:

(一)有酬就业人员:

▲有酬就业人员是指所有为某一经济活动单位或他人工作,并按事先约定,按期从工作单位或雇主处领取工作报酬的人员。

有酬就业人员主要包括:

1、单位雇用的就业人员;

2、个体工商户雇员;

3、其他有酬就业人员。

有酬就业人员的本质特征:

是为他人工作,工作成果为他人所有,是遵循雇主或经营管理者的指示,要求而工作,对工作成果并不负完全的责任,也不承担经济风险,而仅仅是靠其所付出的劳动取得劳动报酬。

(二)自营就业人员:

▲自营就业人员是指所有直接从事或参与经营,并直接从经营利润中取得经济收入的人员。

自营就业人员包括: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人员;

2、私营企业主;

3、个体工商经营者;

4、合作经营者;

5、无薪家庭工人;

6、其他自营就业人员。

自营就业人员的基本特征:

是为自己工作,拥有经营决策权,并承担着全部的经营风险,其经济收入与经营利润密切相关。

五、职工:

职工是指所有在各类单位及其附属机构中工作,并由工作单位按期支付工资的就业人员。

(一)判断职工的标志:

▲判断一个就业人员是否应统计为职工的标志:

1、在单位工作;

2、以工资形式取得劳动报酬。

(二)职工人数统计原则:

▲职工人数的计算原则是:

1、各单位的职工人数要本着“不重不漏”的前提进行统计。

具体办法是:

(1)坚持“谁发工资谁统计”;

(2)谁发基本工资谁统计;

(3)职工档案所在的单位现统计。

2、对于新招收的人员,从报到参加工作之日起,不论是否发放了当月工资,均应统计为本单位职工。

第三节劳动力统计调查

一、劳动力统计调查的特点和要求:

(一)劳动力统计调查的特点:

1、范围广;

2、关联性强;

3、指标不多,但分组很多;

4、某些指标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

(二)劳动力统计调查的的基本要求:

1、总量指标数值应力求全面,不能出现重复和遗漏的情况;

2、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要正确区分,分别用正确的方法统计准确;

3、对一些难以确定的状态要力求准确判断;

4、要正确处理计划数,编制数,统计数的关系。

二、劳动保障统计报表制度:

(一)全面报表制度

▲全面报表制度是指由政府统计部门制定统计报表,按级下发到基层单位填报,再逐级上报汇总的一项制度。

(二)全面报表制度的主要要求:

1、统计表式,统计指标由国家统一制定,各级统计部门或基层单位只能在完成国家报表任务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需要增加若干统计指标。

2、报表实行逐级布置,直到基层单位,然后再逐级汇总直到国家统计局或有关部门。

3、实行‘“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统计原则。

4、工作程序的时间性要求较严。

5、要求统计尽可能全面。

(三)统计报表制度的优缺点:

统计报表制度的优点是:

1、能充分利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比较健全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日常行政管理记录这一重要的信息资源,降低直接统计调查成本。

2、这种以日常管理记录为基础的统计资料最适宜反映现象发生过程和计量时期指标。

3、因采用逐级汇总方式,各级汇总单位也都能取得本单位本地区的数据。

统计报表制度的缺点:

1、实际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不少,只是都分散在基层单位身上,以加重基层单位工作负担形式表现出来。

2、这种以管理记录为基础的调查方式受管理权限和管理水平的制约,管理水平下降或管理权限不够,管理范围窄小时数据质量就会下降,容易产生重复或遗漏问题。

3、对资料的全面性要求较强。

4、与直接调查相比,依靠日常行政记录的统计报表方式获取的数据对一些时点现象不太适宜,容易造成较大误差。

三、劳动力抽样调查:

(一)劳动力抽样调查的特点:

1、从总体中按科学方法抽出一部分劳动者进行调查,而不对全部劳动者进行调查;

2、调查对象是劳动者个人,而不是单位;

3、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个别询问,而不是由调查对象填表;

4、调查资料不是逐级汇总而不超级汇总,因而能提供多种交叉分组的资料;

5、计算方法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按一定的方法由样本数值推算出总体的各项指标数值;

6、虽然从统计部门本身来说,比全面报表制度增加了工作量,但从全社会来说,则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二)劳动力调查需注意的问题:

1、严格调查样本的抽取。

2、要认真选聘和培训调查人员。

3、能否取得被调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也是调查资料是否准确的基本条件之一。

4、调查时,要善于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采取不同的询问方式。

5、集体户、流动户等特殊群体的调查是抽样调查的难点。

四、人口普查与行政记录

▲劳动力调查中所运用的行政记录主要包括:

1、单位人员名册及增减变动记录。

2、单位考勤记录。

3、单位对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等费用方面的记录。

4、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障方面的记录。

5、职业介绍所中有关劳动力方面的记录。

第三章劳动力统计

(二)

第一节劳动力总量及变动分析

一、劳动力总量分析

(一)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劳动力资源总量(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χ100%

(二)劳动力参与率(又称经济活动参与率)

劳动力参与率有三种:

1、是以总人口为基数计算的劳动力参与率;

2、是以劳动力资源为基数计算的劳动力参与率;

3、是分年龄和分性别的劳动力参与率。

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总人口χ100%

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资源总量χ100%

分年龄(或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组(或性别)经济活动人口/同年龄组(或性别)人口出生率χ100%

▲劳动力参与率指标主要反映一定人口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比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说明人们参与、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普遍程度,是反映劳动力市场活动水平的一个总指标。

劳动力参与率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率规模和构成的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失业率

▲失业率是反映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失业程度,亦被用来说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的指标。

公式为:

失业率==失业人数/经济活动人口数X100%

1、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X100%

2、青年失业率==16—25岁失业人数/16—25岁经济活动人口数X100%

3、长期失业率是指某调查时刻的长期失业人数占占全部劳动力的百分比。

4、年失业率是一种专门设计的,能将失业发生水平和失业持续的时间状态结合起来进行测量的时期型失业率指标。

年失业率==[年内曾经失业的人口/年末经济活动人口数X年内平均失业时间长度(周)/52(周)]X100%人口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年龄人口(16岁及以上人口数)X100%

▲5、我国目前出现失业的主要原因有:

(1)供需不协调;

(2)结构不合理;

(3)观念需更新;

(4)信息不灵通;

(5)技术进步快;

(6)市场机制不健全,劳动力不能及时有效流动。

▲6、就业弹性是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

就业弹性==就业人数增长率/GDP增长率

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力==当年就业人数增加数/GDP增长率

▲我国就业弹性的趋势和原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明显降低。

主要原因是:

我国经济正在由外延扩大再生产转为内涵扩大再生产;

国有企业在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路子,减员下岗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不讲经济效率而过分吸收的劳动力。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可以预期我国的就业弹性将会有所回升,并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也可计算就业弹性,研究这一指标变动的内在原因,寻找增加就业的正确途径。

二、劳动力变动分析

劳动力变动可分为增减变动和流动两类

(一)劳动力增减变动分析:

劳动力的增减变动按增减性质分可分为自然增减和机械增减,自然增减是指因自然规律使劳动力总量发生增减变化;

机械增减是指因人为原因出现的增减。

劳动力新增率==一定时期劳动力新增人数/同期劳动力平均人数(或期末人数)X100%劳动力减员率==一定时期劳动力减员人数/同期劳动力平均人数(或期初人数)X100%

劳动力净增减率==一定时期劳动力新增人数---减员人数/同期劳动力平均人数X100%

劳动力净增减率==劳动力新增率–劳动力减员率

(二)劳动力流动分析

劳动力流动:

是指劳动力在空间区域间的流动,即劳动力在地区间和单位间的流动。

分析劳动力流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分析劳动力的流动量和流向,探讨流动的主要趋势及其影响;

2、研究引起流动的原因,探究流动的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1、从区域流动看,劳动力是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2、从城乡流动看,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

3、从产业流动看,劳动力是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主要是流向第三产业;

4、从单位间的流动来看,劳动力主要是从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流向私营,全体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

第二节劳动力结构分析

一、劳动力的行业和产业结构分析

▲行业和产业的划分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划分的基本单位不是劳动者个人,而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企业或具有独立法人的组织和单位。

二、劳动力的职业结构分析

职业是对人们所从事工作性质和种类的定义和划分。

职业表明从事何种劳动(职业的经济性),又表明人们在特定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身份(职业的社会性)。

职业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职业的分布是社会分工的重要标志。

我国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

第三节劳动力素质分析

一、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品质。

具体可分为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等四个方面。

二、劳动力文化素质分析

▲文化素质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文化程度和受教育年限。

文化程度的度量标志一般是学历,受教育的年限是将各类学历折算为相应的受教育时间。

文化素质是劳动者最基本的素质,一定的文化素质是对现代化企业职工的基本要求,劳动者文化素质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的能力就强,当然也会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积极效果。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是:

先将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分别折算成受教育年限,再进行累加并计算平均数。

三、企业员工技术素质分析

技术素质是指企业职工应具备的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它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或实践锤炼才能具备。

工人平均技术等级==E(技术等级Х工人数)/全部工人数

四、企业员工身体素质分析

身体素质是指劳动者的体能状况。

健康的身体是劳动者参加生产劳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劳动者获得自身发展的基础。

反映劳动者身体素质的统计指标很多,包括:

1、年龄分析;

2、劳动者患病情况;

3、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4、体能测试情况。

年龄中位数==中位数所在年龄下限+劳动力总数/2–中位数所在组以下累计人数/中位数所在组人数X组距

五、企业员工政治思想素质分析

思想素质是指劳动者的爱国心,事业心,及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作风。

(一)客观指标:

1、党团员占的比重;

2、先进分子占的比重;

3、迟到早退旷工率。

迟到早退旷工率==职工迟到早退旷工工时数/全部职工制度工时数X100%。

(二)主观指标:

1、员工对国家大事,企业大事的关心和投入程度;

2、员工对现有工作的满意程度和积极创造性发挥程度;

3、员工对单位领导,单位的经营管理,对企业的前途的满意程度;

4、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程度;

5、员工的法制观念等。

六、企业员工素质动态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经计算企业职工平均年龄;

2、经计算职工平均受教育程度;

3、职工的政治素质也有所提高。

第四章劳动时间统计

第一节劳动时间统计的任务

一、劳动时间统计意义

▲劳动时间即劳动者从事劳动的时间,是劳动过程与劳动消耗的一种自然尺度。

▲劳动时间统计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1、社会劳动时间的核算;

2企业劳动时间的核算。

▲二、劳动时间统计的任务:

1、核算社会劳动时间总量,研究其在产业、行业和地区的分布状况,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劳动力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研究提供依据。

2,分析研究社会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为深化失业问题研究,特别是就业不足(或称不从分就业)问题研究提供依据。

3,全面核算和反映企业劳动时间的分配和使用情况,揭示浪费时间的现象,分析原因,促进改进;

为实现企业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为合理、从分地开发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依据和基础。

4,为制定生产计划,核算产品成本,搞好经济核算提供依据。

5,为企业制定和修订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以及考核劳动定额定员状况提供资料依据。

6,工时统计数据还是核算企业职工的劳动消耗量,核算,核算发工资和奖金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劳动时间的计量与核算

一、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

一般时间单位有:

秒,分,小时,日,周,旬,月,季,年等。

二、社会劳动时间的核算

主要是以社会劳动力统计为基础核算社会宏观的劳动时间拥有量和利用情况。

(一)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

1、经济活动人口的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

经济活动人口的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经济活动人口平均人数X一定时期内的法定工作日(或工作小时)数

2、就业人员的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

就业人员的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就业人员平均人数X一定时期内的法定工作日(或工作小时)数

3、失业人员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

失业人员法定社会劳动时间总量==失业人员平均人数X一定时期内的法定工作日(或工作小时)数

(二)实际社会劳动时间总量是指全社会所有就业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从事有收入工作的时间总和。

三、企业工人劳动时间核算

(一)日历工作时间:

日历工日数==报告期工人平均人数X报告期日历日数

日历工时数==报告期日历工日数X工作日规定长度(小时数)

(二)制度公休时间: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企业工人应享有的公休日和节假日时间,称为制度公休时间。

制度公休工日数==报告期工人平均人数X报告期制度公休日数

制度公休工时数==报告期制度公休公日数X工作日规定长度(小时数)

(三)制度工作时间:

按照有关法律和制度的规定,企业工人应当工作的时间,称为制度工作时间。

制度工作工日数==报告期工人平均人数X报告期制度规定工作日数==报告期日历数–报告期制度公休工日数

制度工作工时数==报告期制度工作工日数X工作日规定长度(小时数)==报告期日历时数–报告期制度公休工时数

(四)出勤工作时间和缺勤时间:

出勤:

是指企业工人在正常的规定工作时间内上班工作。

缺勤:

是指工人在正常的规定工作时间内由于个人原因末能上班工作。

缺勤工时数==报告期缺勤工日数X工作日规定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数

(五)停工时间:

停工:

指工人出勤上班后,由于企业或客观外界的原因,而导致的暂时停止工作的情况。

停工工时数==报告期停工工日数X工作日规定长度+非全日停工工时数

(六)非生产时间:

非生产工时数==报告期非生产工日数X工作日规定长度+非全日非生产工时数

(七)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是指企业工人在制度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出勤并实际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时间。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报告期日历工日数–缺勤工日数–停工工日数–非生产工日数==报告期出勤工日数–停工工日数–非生产工日数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报告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X工作日规定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