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对拉采面地质说明书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1244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11对拉采面地质说明书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211对拉采面地质说明书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211对拉采面地质说明书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211对拉采面地质说明书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211对拉采面地质说明书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11对拉采面地质说明书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11对拉采面地质说明书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11对拉采面地质说明书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11对拉采面地质说明书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为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

矿区地质构造属福禄宽缓背斜北东翼,呈单斜缓倾构造,煤层倾向北西,倾角0~11°

,总体地质构造程度简单。

区内主要为岩质斜坡;

岩性为细砂岩-粉砂泥岩-粉砂岩-页岩为主;

属软质~半坚硬岩石。

地形坡度20~30°

局部地段陡度达50°

以上。

属构造侵蚀剥蚀的丘陵深切割区。

地层总体上呈单斜构造,地层总体倾向北北西340~350°

倾角4~6°

岩体中节理裂隙较发育,风化较强烈,常形成楔状变形体,容易产生小规模的风化剥落,自然斜坡以顺向坡为主。

根据本次现场调查,矿区内斜坡目前较稳定,尚未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

区内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Ⅰ)上扬子台坳(Ⅱ)川中台拱(Ⅲ)自贡台凹(Ⅳ)之西部。

以地应力分析,本区为砂泥岩建造,岩体原身构造面发育中等,抗剪强度较低,岩体内三个主应力的大小相近,属等压应力场区。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2008年6月11日批准实施﹚;

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08年7月30日发布实施﹚。

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

三、煤层结构、煤质

(一)、煤层:

K2煤层为复杂结构。

上分层厚0.15~0.45m,中分层厚0.08~0.12m,下分层厚0~0.62m;

夹两层夹矸:

上夹矸层厚0.10~0.12m,下夹矸厚0.06~0.08m,夹矸为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

纯煤总厚0~0.67m,平均厚0.41m。

(二)、煤质特征

(1).K2煤层煤岩特征

主要是半暗~半亮煤,黑色,具条带状,线理状结构,断口呈参差状,阶梯状棱角状,性脆,硬度小。

容重为1.50T/m3。

见表3。

(2).K2煤层化学组分特征

据邻区高兴井田K2煤层钻孔取样分析及本次取样分析结果,全纯煤层原煤:

水份(WQ)为1.18~1.82%,平均为1.68%;

灰分(Ad)为18.45~40.10%,平均为38.23%;

挥发分(Vdaf)为24.05~35.43%,平均为29.74%;

固定炭(FCd)34.30~54.72%,平均为47.50%;

全硫(St,d)2.05~4.99%,平均为3.52%;

磷(Pd)0.04~0.05%,平均为0.045%;

发热量(Q)5692~6026大卡/千克,平均5830大卡/千克,即24.38MJ/Kg。

全纯煤层精煤:

水分(WQ)为0.95%;

灰分(Ad)为11.80%;

挥发分(Vdaf)33.36%;

固定炭(FCd)58.78%;

全硫(St,d)2.17%;

胶质层厚度(Y):

19.5mm。

(3).煤的工业类型

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划分,矿区K2煤层属三分之一焦煤(1/3JM)。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24-2010)煤炭质量分级划分,K2煤层煤质属中高灰、高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煤,可作炼焦配煤及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表3胜利煤矿煤炭小体重值

煤层编号

详查报告小体重(T/m3)

2009年核实取样小体重(T/m3)

平均值

K3

1.5

1.38

1.44

K2

1.50

3、煤层综合柱状图

四、煤层顶底板条件

煤层直接顶为灰-深灰色泥质页岩,质脆,局部为粉砂岩,基本顶为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均质地坚硬,不易垮落,煤层直接底为灰~深灰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夹浅灰色粉砂岩,具体情况见(表3)。

表三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性特征

基本顶

粉砂岩

8

灰色坚硬,局部相变为细砂岩

直接顶

泥质页岩

2.1

深灰色,质硬性脆

直接底

1.7

灰白色砂~深灰色粘土岩,局部相变为细砂岩

五、瓦斯、煤尘和自燃

1、矿井瓦斯鉴定等级:

根据2014年瓦斯鉴定情况,矿井属于瓦斯矿井。

CH4为主要有害气体,CO2浓度较低。

矿井CH4绝对涌出量为1.72m3/min,矿井CO2绝对涌量为1.3m3/min。

CO、SO2、NO2、NO、H2S等有害气体浓度稀少。

1211机巷、1211a、b回风巷掘进时瓦斯涌出量约为2.8m3/min。

2、经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煤层,等级为Ⅲ级,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第二节采区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

K2煤层三叠系上统垮洪洞组+小塘子组底部,自流井组砂岩孔隙、裂隙为含水层,厚度40m,但受隔水层相隔,预计在回采时有少量淋水,对生产影响不大。

二、其他水源的分析

1211对拉采煤工作面位于胜利煤矿+370m水平二带区,属下山仰斜后退式开采,南面上部相邻+370m水平集中运输巷,属胜利煤矿倾斜下方,上部无采空区积水,1211(a)回风巷、1211运输巷、1211(b)回风巷掘进巷道时仅有少量底板渗透水和防尘水流至工作面,预计采煤工作面开采时仅有少量顶板裂隙水随采动压力渗出,应加强水情水害的预测分析和顶板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三、采面涌水量

预计1211对拉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开采时仅顶板淋水,最小涌水量约1m3/d,最大涌水量约12m3/d。

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划分,该采煤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第三节采区地质构造

一、采区地质简述

从1211(a)回风巷、1211运输巷、1211(b)回风巷、+370m集中回风巷和1211(a)、1211(b)工作面开切眼揭露情况看,1211(b)工作面内有一正断层,断层断距0.9m,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一定顶板淋水,对本采面回采有一定影响。

工作面无褶曲。

采区范围内无大型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但在局部地段可能有小型的断层、折曲,在采区布置开拓系统和回采过程中,应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在遇地质构造时,及时采区相应安全技术措施,确保采区的采掘工作能安全顺利地通过地质构造带。

1211a回风巷C13点后7m至C13点前32mK2煤层基底隆起无煤,根据煤矿在+355m水平西翼探煤时揭露基底隆起无煤区较大情况,预计1211对拉采煤工作面受基底隆起无煤区影响,沿倾向约40m顶底板较为破碎。

二、矿压情况

K2煤层回采过程中,煤层采高较小,为1.0m左右,顶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结构完整,顶板岩层塑性强度小,脆性强度大,顶板初次来压距离为10—15m,周期来压布距约为20-40m,顶板属周期来压较弱的类顶板,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无冲击性地压,但采区回采过程中,仍应做好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采煤和留设保安煤柱。

采区巷道在初期巷道矿压显现不明显,在回采过程中巷道侧压和底压显现严重,应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留设巷道护巷煤柱和提高巷道的支护强度。

三、地温地热

采区标高与地表高差为200m,属岩层恒温地带,矿井岩层恒温带岩层温度为20-22°

,预计该采区岩层温度也在20-22°

之间,无地热现象产生。

第四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

CH4

矿井2016年度前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2016年鉴定结论为高瓦斯,瓦斯涌出量测定结果为: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5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1.14m3/t

CO2

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62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3.02m3/t

煤尘爆炸性

无煤尘爆炸性

煤的自燃倾向性

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不易自燃

地温危害

无影响

冲击地压危害

矿区无冲击地压危害

二、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

区内无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

三、地质部门的建议

1.工作面直接顶为泥质页岩,质脆,离层易垮落,煤层顶板裂隙较发育,回采过程中应加强顶板管理。

2.工作面开采时,局部顶板破碎,可能顶板会出现掉顶,应提前采取措施,加强煤壁和顶板的管理。

3.回采过程中如遇地质异常,及时与地质部门联系。

第五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1.工作面剩余工业储量:

走向长×

倾斜长×

煤层厚度×

容重=(200×

700×

0.68×

1.45)t=138040t

2.工作面可采储量

工业储量×

采出率=138040×

97%=133899t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

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133899t/(10902t/月)=12.3个月

(该计算值为工作面布置初期值)

会审意见表

职务

姓名

意见

签名

时间

编制

苟大清

安监科长

李光仁

通风科长

张建明

机电科长

章永才

生产副矿长

杨玉清

机电副矿长

章有洪

机电副总

王建强

安全副矿长

胡同明

总工

孟忠劲

矿长

章有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