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word版本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9980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word版本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word版本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word版本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word版本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word版本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word版本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word版本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word版本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word版本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

②钝性分离组织;

③牵引缝线。

不要用它夹皮肤、脏器和脆弱组

织,防止损伤组织。

五、持针钳

1.种类分为握式持针器和钳式持针器两种。

2.用途用于夹持缝针缝合组织。

缝针应夹在持针器的前端,夹缝针的中后1/3交界处,针尖向上倾斜30度左右,缝线应重叠1/3,以便于操作。

六、缝合针

1.种类①有眼缝合针,无眼缝合针。

②根据缝合针的形状,缝合针又分为直针,1/2弧形,3/8弧形③根据缝合针前端的形状,缝合针分圆锥形和三角形二种。

2.用途用于缝合组织。

实验二外科打结法

1.学会外科手术中的三种打结法。

2.掌握正确外科打结法的技巧。

3.了解打结时的注意事项。

4.掌握手术中的剪线和外科拆线的方法。

【器材】示教细绳、持针钳、血管钳、丝线卷、线剪。

1.结的种类

有方结、三叠结和外科结三种。

①方结:

又叫平结,由两个方向相反的结组成,是手术中最常用的结,用于各种缝合时的打结和结扎小的血管。

方结不易滑脱。

②三叠结:

又叫加强结,是在方结的基础上再加一个结,共3个结,第3个结的方向与第1个结相同。

三叠结比较牢固,结扎后不易松脱,常用于大血管和肠线的结扎。

③外科结:

打第一个结时绕两次,然后再打第二个结。

第一个结绕两次使缝线的摩擦面增大,打第二个结时第一个结不易松脱。

外科结牢固可靠,多用于大血管、张力较大的组织和皮肤缝合。

此外,在打结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结,常见的错误结有假结和滑结两种。

①假结:

打结时两结方向相同即可打成假结。

假结易松脱,要避免打此结。

②滑结;

打方结时,两结方向虽然相反,但两手用力不均,只拉紧一根缝线,形成滑结。

滑结易松脱,要避免打此结。

2.打结的方法

常用的有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和器械打结三种。

3.打结注意事项

①打结时两手拿线的两个末端,并且两侧线应等长。

②收紧缝线时要求三点成一直线,即左、右手的用力点和结扎点成一直线,不可成角上提,否则结扎点容易撕脱。

③第一个结和第二个结的方向应相反。

④两手应用力均匀。

⑤深部打结时,最好一手食指伸到结旁以指尖顶住一根线,另一手握另一根缝线缓慢拉紧,否则易松脱。

4.剪线

①剪线方法:

术者打结完毕后,将双线尾提起稍偏向术者的左侧,对面助手用稍张开的剪刀沿拉紧的结扎线向下滑至结处,再将剪刀稍向上倾斜,然后剪断。

倾斜的角度取决于要留线头的长短。

②留线头的长度:

丝线,皮肤留5mm,皮下留1mm,较大血管留3mm,肠线留5mm,不锈钢丝留5~10mm,将钢丝头扭转。

实验三缝合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组织缝合方法。

2.掌握正确组织缝合的技巧。

3.了解组织缝合时的注意事项。

血管钳、手术镊、缝合针和缝合线、持针钳等。

1.对接缝合

⑴单纯间断缝合:

又称结节缝合,是最常用的缝合方法;

适用于皮肤、皮下、筋膜、腹膜、血管、神经、胃肠道等的缝合。

优点:

①操作简便、迅速;

②即使个别缝线断裂,其他缝线不受影响,整个创面不会裂开;

③如果切口感染,可将少数缝线拆除排液。

缺点:

使用缝线较多。

⑵单纯连续缝合:

是用一条长缝线连续地缝合一个切口;

用于腹膜、胃肠道、子宫和膀胱的缝合,很少用于皮肤和皮下缝合。

节省缝线,密闭性好。

⑶连续锁边缝合

①缝合方法与单纯连续缝合法相似,只是在缝合时将缝线交锁;

②这种缝合能使每一针缝

线在进行下一次缝合前得以固定;

③多用于薄而活动性较大的部位(皮肤)缝合。

一处缝线断裂,全部缝线松脱,使切口裂开。

⑷表皮下缝合

①又称真皮缝合,美容缝合,适用于小动物;

②缝合时,缝针在切口一侧的真皮穿过,再

从另一侧真皮穿出,打结,用连续水平褥式缝合平行切口缝合,最后在真皮下打结;

③一般用可吸收缝合材料。

皮肤无普通缝合针孔的瘢痕。

有连续缝合的缺点,张力强度较差。

⑸十字缝合

①结节缝合法连缝两针,然后打结,缝线在切口上交叉呈“X”形或“十”字形;

②用于张力较大的皮肤缝合。

⑹压挤缝合

①适用于犬猫肠管吻合时的单层间断缝合;

②压挤缝合法是将肠管的浆膜和肌层分别相对接,粘膜和粘膜下层内翻,使肠管密切对接,防止液体漏出和保持正常的肠腔容积。

2.内翻缝合

用于胃肠、子宫、膀胱等空腔脏器的缝合。

⑴伦勃特(Lembert)氏缝合法

又称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是胃肠手术的传统缝合方法,缝合浆肌层,不单用,应先全层

缝合胃肠道,然后用此法缝合浆肌层。

伦勃特氏缝合法分为间断和连续两种,常用间断伦勃特氏缝合法。

①间断伦勃特氏缝合法

缝线分别穿过切口两侧浆肌层,然后打结,使部分浆膜内翻对合。

此缝合方法用于胃肠道的外层缝合。

②连续伦勃特氏缝合法

第一针缝合和打结操作同间断伦勃特氏缝合法,然后用同一缝线进行连续浆肌层缝合,最后留线尾,在切口一侧打结。

用途同间断法。

⑵库兴(Cushing)氏缝合法

又称连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也是浆肌层缝合。

第一针缝合和打结操作同间断伦勃特氏

缝合法,即先在切口一端做一浆肌层间断内翻缝合,然后用同一缝线平行于切口做浆肌层连续缝合至切口另一端(与表皮下缝合相似)。

常用于胃、膀胱和子宫浆肌层缝合。

⑶康乃尔(Connel)氏缝合法

与库兴氏缝合法相同,仅在缝合时缝针贯穿全层组织。

可用于胃、肠和子宫的缝合,用的比较少。

⑷荷包缝合

即连续环状浆肌层缝合。

主要用于①比较小的胃肠穿孔的缝合;

②胃、肠及膀胱造瘘管固

定时的缝合;

③肛门的假缝合(术前);

④直肠脱垂还纳后的缝合,不收紧,小动物留一指通过。

内翻缝合方法中只有康乃尔氏缝合法缝合全层,其余都是缝合浆肌层。

3.张力缝合

⑴间断垂直褥式缝合

①距创缘8mm处做一结节缝合不打结,然后针于同侧距创缘4mm处刺入皮肤,越过切口到

对侧穿出皮肤,打结;

②缝合时要求第二针刺入真皮下,使切口皮肤不外翻;

③针距5mm;

④用于张力较大的皮肤缝合。

⑵间断水平褥式缝合

又称纽孔状缝合,“U”形缝合。

①距创缘2~3mm做一结节缝合不打结,针平行切口向前8mm做第二个结节缝合,打结;

②针距4mm;

③适用于血管和腹膜的缝合。

⑶近远—远近缝合

创缘对合良好,具有一定抗张力强度。

需线较多,费时多。

组织缝合的注意事项

1.缝合时要尽量减少缝线的用量;

2.缝合时应松紧适度,针距一致;

3.尽量用间断缝合,少用连续缝合;

4.缝合时缝针呈直角刺入组织,拔针时按针的弧度和方向拔出;

5.缝合皮肤时应防止内翻,缝皮下时不要留死腔;

6.缝腹膜时不要将腹内脏器缝在腹膜上;

7.空腔脏器缝合后要求闭合性好,不漏气不透水,不能让内容物溢入腹腔,不能使内腔过

于狭窄。

实验四包扎法

1.了解绷带的种类。

2.掌握几种常用的卷轴绷带包扎法。

2.练习夹板绷带与石膏绷带的装置与拆除。

【器材】纱布、医用脱脂棉、卷轴绷带、石膏绷带、胶带等

一、包扎法的概念与种类

一、种类

根据敷料和绷带的性质及其用法不同,包扎法分为以下4种:

1.干绷带法2.湿绷带法3.生物学敷法4.硬绷带法

二、包扎材料

1.敷料①纱布:

②海绵纱布:

③棉花:

2.绷带①卷轴绷带:

多用纱布制成,用途最广;

②复绷带;

③夹板绷带;

④支架绷带;

⑤石膏绷带。

二、卷轴绷带

通常称为绷带或卷轴带,用卷绷带机卷成。

一、卷轴绷带的种类

1.纱布绷带:

2.棉布绷带:

3.弹力绷带:

4.胶带:

二、基本包扎法

绷带多用于家畜四肢、尾部、头部和角的包扎。

卷轴绷带的基本包扎法有5种。

1.环形包扎法2.螺旋形包扎法3.折转包扎法4.蛇形包扎5.交叉包扎法

三、复绷带和夹板绷带

一、复绷带

1.复绷带:

是按家畜身体一定部位的形状而缝制的双层布,在布上缝合若干布条以便打结固定。

包括眼绷带、喉绷带、耆甲绷带、前胸绷带、背腰绷带和腹绷带。

二、夹板绷带

1.夹板绷带:

夹板绷带由衬垫、夹板和固定材料构成,是借助于夹板保持患部安静,避免加重损伤的具有制动作用的绷带。

2.夹板绷带的种类

分为临时夹板绷带和预制夹板绷带两种。

三、支架绷带

是在绷带内有作为固定敷料的支持装置的绷带,用套有橡皮管的软金属构成支架借以固定敷料。

小动物四肢常用改良托马斯氏支架绷带。

四、硬化绷带

硬化绷带主要指石膏绷带。

一、石膏绷带的装置方法

根据放衬垫的多少石膏绷带可分为无衬垫和有衬垫两种,有衬垫石膏绷带应用衬垫较多,常用,其装置方法如下:

1.骨折复位后,清除皮肤上的污物,患肢先用脱脂棉衬垫包裹,然后再松松地包一层纱布绷带,范围要超出装石膏绷带的预定范围;

2.将石膏绷带轻轻横放到盛有37℃~40℃左右的温水盆内,使整个绷带卷全被淹没,待气泡出完后,两手握石膏绷带的两端取出,用两手掌轻轻对挤,挤去多余的水分;

3.从病肢的下端先做一圈环形包扎,然后作螺旋形包扎向上缠绕,直至预定的部位,每一圈石膏绷带应盖住前一圈石膏绷带的上1/3。

每缠一圈绷带后都要均匀涂抹石膏泥,使绷带紧密结合;

4.大动物缠绕6~8层,小动物2~4层;

5.包扎最后一层后,将衬垫两端向外翻转,包住石膏绷带的边缘,最后在石膏绷带表面涂石膏泥;

6.为加速石膏绷带的硬化,可用电吹风机吹干。

篇二:

外科护理学实验指导与报告

欢迎同学们参加外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

为了帮助你在自学的过程中很好地使用课程学习资源,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央电大现有的学习资源。

(一)文字教材

《外科护理学》路潜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依据高等医学专科培养目标和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编写,系统体现了外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

全书主要分七部分34章,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外科护理学基础(第2章~第8章),第三部分普外科病人的护理(第9章~

第20章),第四部分胸外科病人的护理(第21章~第23章),第五部分为神经外科护理(第24章~第25章);

第六部分为泌尿外科病人的护理(第26章~第29章),第七部分骨科病人的护理(第30章~34章)。

教材每一章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份是学习目标,第二部分是学习内容,第三部分是本章小结,第四部分是练习题。

建议大家按照编写顺序分四步学习,先明确学习目标,抓住学习重点;

然后认真阅读教材;

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归纳学习要点;

最后完成练习题,进行学习效果自测。

(二)录像教材

外科护理学录像教材是同学们学习的辅助教材,共16学时,由北京大学护理学院路潜副教授主讲。

教材内容安排:

第一讲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第二讲麻醉病人的护理,第三讲手术前病人的护理,第四讲手术后病人的护理,第五讲乳腺癌病人的护理,第六讲胃癌病人的护理,第七讲肠梗阻病人的护理,第八讲结直肠病人的护理,第九讲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十讲气胸病人的护理,第十一讲食管癌病人的护理,第十二讲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第十三讲尿石症的护理,第十四讲膀胱癌病人的护理,第十五讲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第十六讲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录像教材的特点:

讲授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配合大量临床实际操作的照片,能帮助同学们加深对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的认识。

(三)网上教学资源

1.教学文件:

教学大纲,考核说明,外科护理学见习指导等。

2.网上文本辅导:

各章学习辅导文本(学习要点,学习方法指导等);

外科护理学见习报告范例;

日常常见问题答疑汇总;

期末复习指导文本等。

3.网上教学活动:

每学期安排1-2次网上教学活动,第一次主要介绍课程特点,学习资源及学习方法;

第二次主要做期末复习指导。

4.网上IP课件:

2讲教师培训IP课件,2讲学生学习指导,由北京大学护理学院路潜老师主讲。

5.日常答疑:

平时在中央电大在线学习网上外科护理学课程板块可以进行外科护理学的学习交流和答疑活动。

6.午间直播课堂:

主要进行学科专题讲座。

学习建议

(一)明确学习重点。

章节重点排序是普外科病人的护理(第9章-第20章)、外科基础(第2章-第8章)、骨外(第30章-第34章)、其他。

每章的重点内容为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具体请参考每章的学习目标。

每章的学习小结是学习内容的精华。

(二)开展互助学习。

建议你多和班里同学沟通联系,互相交流学习情况和学习经验,特别是在外科工作的同学会有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大家在一起讨论会解决一些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工作上的问题。

在开展互助学习的同时,大家也可以建立和加深同学情谊。

(三)认真完成作业。

我们的形成性考核作业是我们的一些学习重点内容和考核重点内容,建议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完成作业。

如果是参加网考的同学,建议反复多次在网上进行练习,增加接触习题的机会,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弥补,达到熟练掌握学习重点和考核知识点的目的。

(四)临床应用。

有用的知识会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临床应用中我们也会发现知识的一些缺陷。

因此,建议大家在学习中要注意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临床上的实际问题。

如果你不在外科工作,可以利用教材和作业中的病例分析题,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第八章烧伤病人的护理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病例分析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即掌握烧伤面积计算、深度估计以及严重程度的判断、处理原则、护理问题及补液护理等内容。

1.男性28岁,体重60kg,不慎被蒸气喷伤面部、前胸腹部和双上臂;

面部红斑、疼痛、无水泡,其余部位剧痛,有大水泡。

问:

①问烫伤总面积?

②深度?

③烫伤后第一个24小时应补丢失液量是多少?

提示:

(1)烫伤总面积的计算不仅要掌握新九分法,还要考虑一些注意事项。

(2)补液量的计算要注意补丢失量和补液总量是不同的。

2.女性33岁,体重50kg,因烧伤入院。

烧伤面积60%,可见焦痂,创面无水疱,蜡白;

感觉消失;

皮温低,并有严重呼吸道烧伤。

入院时神志清楚,但表情淡漠,呼吸困难,血压10.0/7.3kPa,血红蛋白尿。

实验室检查:

pH7.312,HCO3-15.1mmol/L,PaCO27.33kPa(55mmHg),PaO250mmHg,K+4.2mmol/L,Na+135mmol/L,Cl-101mmol/L。

①目前医疗诊断是什么?

②列举三个主要护理诊断。

③主要护理措施是什么?

医疗诊断即烧伤的严重程度。

篇三:

外科实验

实验项目

一手术人员术前无菌准备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验操作,学会正确的术前无菌准备。

【实验原理】

1.机械除菌:

即常规洗手和刷手。

体表细菌为暂居菌;

常居菌存在皮肤的毛囊、皮脂腺、汗腺中。

2.化学消毒:

利用化学消毒剂杀灭手术人员手和前臂上的细菌(常用的为1%新洁尔灭和70%的酒精)。

3.机械隔离:

即带手套和穿手术衣对有菌区域进行隔离。

【实验用品】

洗手衣、手术衣、肥皂、软皂、软毛刷、擦手巾、70℅酒精或1‰新洁尔灭、滑石粉、无菌手套。

【实验方法】

(一)准备

1.常规个人准备,如去除个人手上饰物,削短指甲等;

2.更衣:

在半限制区内更换手术室专用的拖鞋,穿里层洗手衣(共分为两种:

一种是两件,有上衣和裤子;

另一种为一件式的裙衣)或参观衣。

(二)洗手

1.一般洗手:

肘上10cm。

2.刷手:

(1)顺序:

指端→甲床和甲沟→手指和各个面,包括指蹼、手掌、手背→双前臂→双上臂的肘上10cm。

(2)范围及时间:

共3遍,约需10分钟。

一直洗到肘上10cm3.冲洗:

手上举,让水自肘部流下。

4.擦手:

从贮槽内取一条小方井,檫干双手,然后将方井折叠成三角形,整齐的一面对着近心端,双手协调运动由远及近檫干一侧双前臂、双上臂,取下后用另一面同法檫干另一侧。

5.泡手:

泡手时应浸泡到肘上6cm,要浸泡5分钟。

泡手完成檫干(如用新洁尔灭泡手时,手要晾干,因为新洁尔灭可形成一层薄膜覆盖在手臂上)。

(三)穿手术衣:

取、抖、抛、穿、系。

(四).戴干手套:

未带手套的手只能接触手套的反面,而不能接触起正面。

连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和手套:

应先脱衣服,再顺势脱去手套。

折叠手术衣:

注意手术衣的正面应完全折在里面,衣领应叠之后显露在外层,最后将带子塞入里层。

实验总结及体会:

1.普通洗手和刷手可清除医务人员手臂上暂居菌100%和常居菌50%;

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可杀灭常居菌的98%;

2.手套带好后,双手上不可过肩,下不可过腰;

双手可插入手术衣胸前口袋中;

3.无菌准备的整个过程中应保持拱手姿势;

4.擦手时不要拖拖拉拉的取下擦手巾,动作应麻利,准确;

手臂不要靠近胸前;

手巾丢下后就不能再去触摸和捡起

5.手术衣应尽量在空敞的地位穿手术衣,以避免沾染到其它物品,造成污染;

手术衣取来之后抖开时,动作不应过大,并且手要伸直。

实验项目三外科常用手术器械的使用

通过理论讲述和实践操作,能够正确的辨认各种基础手术器械,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各种基础手术器械,普外科手术器械箱,骨外科手术器械箱。

【实验方法】一、手术刀

(一)组成:

1.刀柄:

常用的为3号刀柄和4号刀柄。

2.刀片:

大小、形状各异。

一次性使用。

(二)刀片的安装与拆卸:

1.安装:

手术前用持针器或血管钳在刀片的背部呈锐角夹住刀片,顺刀柄的凹槽滑进。

2.刀片的拆卸:

每次手术结束,用持针器或血管钳夹住刀片的近角处、翘起,顺刀柄的凹槽滑出。

(三)持刀方法:

1.执弓式:

操作灵活,力度较小;

2.执笔式:

力度较大,操作精细;

3.握持式:

针对于一些非重要的组织切开;

4.反挑式:

与执笔式持刀法相似,不过刀锋向外挑割切开组织,可以防止深部组织损伤。

(四)手术刀的用途:

1.切开组织;

2.精细解剖;

3.刀柄可用作钝性分离组织。

(五)使用注意事项:

1.上刀片须注意用止血钳上刀片,切记不能徒手上刀片和取刀片;

2.传递手术刀时,传递者握着刀柄与刀片衔接处之背侧,把刀柄尾端递与手术者手中,切不可将刀片递给手术者,以免损伤术者。

二、手术剪

手术剪可分为组织剪、线剪。

1.组织剪:

尖端钝圆,刃薄而锋利。

用于锐性分离组织;

2.线剪:

一端尖,一端钝圆。

术中用于剪线。

另外外科还有常用的拆线剪为一端圆,一端带钩,便于拆除缝线。

三、

手术镊

手术镊分为有齿镊和无齿镊。

1.有齿镊:

尖端有齿,可牢固的夹持组织,但对组织损伤较重。

主要用于夹持皮肤、腹膜、腱膜等;

2.无齿镊:

尖端无齿,仅有横纹。

夹持组织时对组织损伤小,主要用于夹持神经、血管、内脏、肌肉等。

四、钳类

(一)血管钳:

常分为有齿血管钳、无齿血管钳两类。

1.有齿血管钳、即koch钳:

尖端有齿,夹持组织牢固,对组织损伤也较重。

2.无齿血管钳:

尖端无齿,术中主要用作钳夹止血和钝性分离;

有大小,直弯之分。

(1)蚊式钳:

长度约12~14cm,主要用于精细手术和小儿手术。

(2)其他的血管钳类。

(二)持针器:

又名持针钳,术中用来夹持缝针进行缝合。

1.夹持缝针:

用持针钳的最头端夹住缝针的中、后1/3交界处。

2.使用方法:

用拇指和环指分别深入两个环柄中食指指向持针钳的尖端,用手腕的力量完成缝合。

(三)组织钳:

又名鼠齿钳、Aillis钳,远端有鼠齿状的齿,可比较牢固地夹持组织并用于牵拉,组织损害较轻。

(四)扣巾钳:

术中主要用作固定无菌布(四把)。

临床也可用作治疗(如术中固定裂开的髌骨;

固定肋骨作牵引。

(五)卵圆钳:

又名环钳、海绵钳。

1.有齿卵圆钳:

尖端有横纹,多用于持物。

消毒、夹持敷料和器械;

2.无齿卵圆钳:

尖端无横纹,光滑,无损伤。

用于夹持内脏;

其他的钳类:

钢丝钳、老虎钳、咬骨钳等等。

五、拉钩:

又名撑开器

手术中会因手术的需要而选用相应的拉钩。

如:

皮肤拉钩、爪形拉钩、S形拉钩、甲状腺拉钩、直角拉钩等。

六、缝针

1.三角针:

尖端呈三角锥形,锋利,损伤较大。

用于缝合皮肤、骨膜、软骨、韧带等坚韧组织。

2.圆针:

有直、弯两种。

较钝,损伤小。

用于缝合内脏、血管、神经、肌肉等软组织。

术中根据手术需要选用大小、型号和弧度不同规格的缝针。

七、缝线

1.不可吸收线:

最多见的是丝线,另外还有尼龙线、不锈钢丝、金银线等。

强度大,顺应性好,异物反应小。

缺点是会致异物存留。

2.可吸收线:

最常见的是镍制肠线,无异物存留,但这种线僵硬,强度小,异物反应大。

主要用于缝合不适宜有异物长期存留的组织,如胃肠道、胆道、膀胱和子宫壁等。

缝线的粗细常用0的多少和阿拉伯数字来标示。

“0”越多数字越小就表示线就越细:

反之,“0”越少或数字越大缝合线就越粗。

临床常用的缝线有0号及1号(细线)、4号、7号及10号(粗线)等。

八、引流物

引流物的置放是为了通过引流消除体内过多的积气、积液、积脓、积血。

常用的引流物有:

1.引流片、引流条:

浅部、引流物较少处的引流。

术后24~48小时拔出。

2.烟卷式引流:

纱布条外用乳胶皮包裹,灭菌后备用。

术后48~72小时因毛细管破坏,引流作用丧失,故需及时拔出。

3.引流管:

位置深、引流物较多时能较长时间使用。

双腔、三腔引流管较适宜用作负压吸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