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化学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980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化学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化学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化学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化学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化学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化学含答案.docx

《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化学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化学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化学含答案.docx

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化学含答案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卷2018.1

化学试题共7页。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

Ⅰ卷(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B.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C.1,1-二溴乙烯的结构式为:

D.CH2=CH—CH=CH2的名称为:

1,3-二丁烯

2.日前,西安交大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团队在实验室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三维碳结构,这种碳被称为T-碳。

T-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A.同系物B.同素异形体C.同分异构体D.同位素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重整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之一

B.重油的催化裂化主要是为提高轻质油的产量

C.“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

D.煤经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4.下列有机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A.丁烷B.2-甲基丙烷C.2-甲基丁烷D.2,2-二甲基丙烷

5.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HO-NO2

B.ClCH2CH=CH2+NaOHHOCH2CH=CH2+NaCl

C.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D.BrCH2CH3+NaOHCH2=CH2↑+NaBr+H2O

6.实验室制取乙烯并进行性质实验,装置如题6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B.实验中溴水褪色即可证明产生了乙烯

C.制取乙烯反应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为催化剂和脱水剂

D.控制该反应温度在170℃左右,有利于减少副反应发生

7.下列关于苯和甲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主要生成2,4,6-三氯甲苯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而苯不能,说明甲苯中甲基使苯环的活性增强

8.玫瑰的香味物质中包含苎烯,苎烯的结构如题8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苎烯是乙烯的同系物

B.苎烯的分子式为C10H16

C.苎烯与HBr1:

1加成可得4种产物(不考虑立体异构)

D.苎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

9.下列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来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B.用装置②蒸馏工业乙醇可得到无水乙醇

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过程中要用到装置③进行分离操作

D.用装置④电解精炼铜,c电极为粗铜,d电极为精铜

10.下列试剂可以鉴别甲苯、溴乙烷、己烯、乙醇的是

A.溴水B.酸性KMnO4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1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排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来收集氯气

B.配制和保存硫酸铁溶液常加入适量稀硫酸

C.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溶液变澄清

D.对2HI(g)H2(g)+I2(g)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使颜色变深

12.将4molSO2与2molO2的混合气分别置于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中,甲是恒压容器,乙是恒容容器。

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H<0,在相同温度下,使其均达到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3体积分数:

甲>乙B.平衡常数:

甲>乙 

C.反应放出的热量:

甲<乙 

D.保持容积不变,使乙容器升温可以使甲乙容器中SO2物质的量相等

1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

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点的v正小于N点的v逆 

B.M点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T2下,在0-t1时间内,v(X)=mol·L-1·min-1

 D.W点时再加入一定量Y,平衡后Y的体积分数减小

14.室温下,对于pH=1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氨水的浓度为1.0×10-3mol·L-1  

B.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C.加水稀释,溶液中c(NH4+)/c(NH3·H2O)变大

 D.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pH=7

15.关于水的电离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pH不变           

B.向水中滴入稀醋酸,c(H+)增大 

C.恒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Kw增大 

D.向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铵固体,水的电离程度不变

16.室温下,将pH=12的NaOH溶液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水V1L,另一份加入与该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硫酸V2L,pH都降低了1,则V1:

V2为(溶液体积可以叠加)

A.10:

1       B.11:

1      C.20:

1      D.21:

1

17.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A.明矾用于净水   

 B.次氯酸钠常用作消毒剂

 C.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胶体

 D.用碳酸氢钠和硫酸铝两种溶液可制成泡沫灭火剂

18.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

现向1L0.1mol·L-1HF溶液中加入0.1molCaCl2固体(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HF溶液c(H+)约为6×10-3mol·L-1

 B.加入CaCl2后溶液中有CaF2沉淀产生

 C.加入CaCl2后溶液中的c(H+)浓度不变

 D.2HF(aq)+Ca2+(aq)=CaF2(s)+2H+(aq)的平衡常数为K=8.88×102

19.常温下,下列粒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0.1mol·L-1CH3COONa溶液中:

c(Na +)>c(OH-)>c(CH3COOH)>c(H+)

 B.pH=5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

c(CH3COO-)>c(Na+)

C.将0.2mol·L-1CH3 COOH溶液与0.1mo1·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 COO一)+ c(CH3COOH)=2c(Na+)

D.向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至中性:

c(NH4+)=c(HCO3-)+c(CO32-)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反应速率一定很大

C.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过程中,反应热均相同

D.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ΔH=+1.5 kJ·mol-1,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21.某生产工艺中用惰性电极电解Na2CO3溶液获得NaHCO3和NaOH,其原理如题21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接外电源负极

B.B出口为H2,C出口为NaHCO3溶液

C.阳极电极反应为4CO32-+2H2O-4e-=4HCO3-+O2↑

D.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时Na+从右侧往左移动

II卷(客观题,共58分)

22.(9分)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已知乙炔二聚反应如下:

三聚同理,现以乙炔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A为乙炔的二聚产物;E为乙炔的三聚产物,E分子中有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高分子D的结构为。

回答下列问题:

(1)乙炔的电子式为。

(2)用电石制取乙炔的方程式为。

(3)净化乙炔时,可用(填试剂)除去其中的H2S、PH3等杂质气体。

(4)B的结构简式为,A→B的反应类型为。

(5)E的结构简式为。

(6)已知环己烯可由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反应下得到:

(也可表示为:

有机物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含六元环的二氯代烃G,G分子式为C8H10Cl2,写出G的结构简式

(任写两种即可)。

23.(13分)烃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相对分子质量Mr(A),90

取一定量A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红外光谱显示A分子中有苯环。

有机物间的转化关系如题23图:

 

(1)A的实验式为;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2)A→B的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3)用有机物D的同系物制取炸药TNT的反应方程式为。

(4)E→F的反应方程式为。

(5)有机物甲为A的同系物,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甲的结构有种(包括立体异构)。

①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14,②苯环上只有一条侧链。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

2:

2:

2:

3的物质结构简式为。

24.(18分)研究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I.已知:

①N2(g)+O2(g)=2NO(g) ΔH=+180.5 kJ·mol-1②CO的燃烧热△H=-283kJ·mol-1

(1)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主要污染物(NO和CO)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和2molCO进行该反应,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amo1CO的同时生成2amolNO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③混合气体中NO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II.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向甲、乙两个体积都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0molNO2和1.0molO3,分别在T1、T2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n(O2)随时间(t)变化情况见下表:

t/s

0

3

6

12

24

36

甲容器(T1)n(O2)/mol

0

0.36

0.60

0.80

0.80

0.80

乙容器(T2)n(O2)/mol

0

0.30

0.50

0.70

0.85

0.85

(3)T1T2(填>、<或=,下同),该反应ΔH0。

简述理由。

(4)甲容器中,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

(5)甲容器中NO2平衡转化率为,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III.将NO2(g)转化为N2O4(g),再以N2O4、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题24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

(6)石墨I为极(选填正、负),Y化学式为 。

(7)II电极反应式为。

25.(18分)已知几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K(CH3COOH)=1.8×10-5;

K1(H2CO3)=4.4×10-7;K2(H2CO3)=4.7×10-11;K(HClO)=4.0×10-8。

I.

(1)常温下,0.1mol·L-1的下列三种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