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9757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大《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福大《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福大《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福大《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福大《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大《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福大《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大《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大《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2、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方针。

23、董仲舒关于义利之辩的观点是(正其谊不某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24、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

25、革命根据地教育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

26、革命根据地扫盲的组织形式有(识守班、扫盲班、夜校),教学的特有方式是(以民教民)。

27、 

国民党政府推崇的“四维”是(礼、义、廉、耻),“八德”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28、韩愈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29、汉代的私学就其程度而言,有(初级程度的门学和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两种类型。

30、汉代太学建立于(公元前124)年,教师称为博士),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弟子、诸生、太学生)。

31,成均庠

32,博学之谨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缺"

之"

扣0.5分,顺序有颠倒扣0.5分)

33.《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4.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

35.八股文取士

36,严复 

37.1862京师同文馆

38.蔡元培

39.陈鹤琴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颁布的课程标准根据当地儿童与环境实际需情况而灵活安排

4o.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红军大学

4⒈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区别是招生对象有出身门第之分。

4⒉明清国子监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有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

长官称为祭酒。

4⒊科举的前三名称为“一甲”,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4⒋中国人办的第一所近代技术学校是1866年建立的福建船政学堂(即“求是堂艺局”)。

4⒌南开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创始人分别是张伯苓和陈嘉庚。

4⒍最早由中国人自办的小学是梅溪学堂。

4⒎我国扫盲教育开始于1909年设立的识字学塾。

4⒏黄埔军校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4⒐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在《五经》中少的是《乐》。

50古代关于学业与做官联系的基本表述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它是子夏提出的。

51严复指出八股文应试教育的三大弊端是“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

52(1920)年,(北京)大学首先招收女生。

53(1948)年《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要求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干部。

54(陈鹤琴)提出“活教育”课程的两条原则是(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颁布的标准和根据当地儿童与环境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55(容闳)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

中国官方中吃的留学活动开始于(1872 

)年,派往国是(美国)。

56(隋文帝)时设立的(国子寺),是古代建立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开端。

57“教育”、“学校”的概念最早出于(《孟子》)一书,启发一词最早出于(论语)一书。

58“明人伦”的观点是孟子提出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9“因材施教”的提法源于(朱熹的《四书集注》“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60《千字文》是(魏晋南北朝或梁朝)时期(周兴嗣)所撰。

61、西周学校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国学”与“乡学”两大系统。

6

2、汉武帝即位后,断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唯一指导思想。

3、嵇康在批判经学教育的同时,创立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4、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5、朱熹逝世后不久,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读书经验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6、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

7、洋务运动时期以1872年容闳等人率领幼童赴美留学为肇始,开启了公费留学教育的历史。

8、蔡元培把教育分属于两个世界:

属于现象世界的有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属于实体世界的则有世界观与美感教育。

9、1939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县各级组织纲要》,正式实施“管教养卫合一”、“政教合一”、“三位一体”的“新县制”。

70、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简称“三个面向”)。

71、孔子在办私学的过程中,明确坚持“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由此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

72、齐国统治者对稷下学宫采取“不治而议论”的办学方针,从而保证了稷下先生的学术自由。

73、汉武帝即位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此后中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74、西晋时专门为高等贵胄子弟创立了国子学,从此形成与太学并行的双轨制。

75、朱熹的弟子汇集他的读书经验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76、外国传教士1844年创办宁波女塾,这是在中国领土上开

办的第一所教会女子学校。

77、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并实际推行的系统的学制,是光绪二十九年张之洞等人拟定的《癸卯学制》。

78、蔡元培把教育分属于两个世界:

属于现象世界的有军国民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属于实体世界的则有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79、1927年5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党化教育”的教育方针。

80、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是: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选择题

1.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为(A)

A.政教一体,学在官府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荀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B)

A.学、思、行B.闻、见、知、行

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

3.科举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D)

A.社会舆论B.“家世”C.“品”、“状”D.试卷成绩

4.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C)

A.尊师重道B.师法、家法

C.能者为师D.师道尊严

5.北宋初年“崇宁兴学”的主持人是(D)

A.范仲淹B.胡瑗C.王安石D.蔡京

6.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电报学堂是(B)

A.天津电报学堂B.福州电气学塾

C.上海电报学堂D.两广电报学堂

7.中国近代最早的官派留学始于(A)

A.幼童留美B.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

C.清末“留日”D.“庚款”留学

8.“百日维新”失败后,期间所进行的教育改革措施几被废尽,存留的唯一成果是(D)

A.普遍设立新式学堂B.经济特科

C.废除八股取士D.京师大学堂

9.黄炎培概括职业教育的目的为(C)

A.社会化、科学化B.手脑并用、做学合一

C.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D.敬业乐群

1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C)

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D.从做中学

11.殷商重祭祀、崇礼乐,专为贵族子弟设立学习礼乐的学校(A)

A、瞽宗B、成均C、辟雍D、东胶

1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B)

A、学、思、行B、闻、见、知、行

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

13.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是(C)

 

A、《学记》 

B、《孔子世家》

C、《颜氏家训》 

D、《朱子读书法》

14.唐代科举考试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的方法是(D)

A、帖经B、墨义 

C、诗赋 

D、策问

15.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A)

A、升斋积分法 

B、三舍法C、苏湖教法D、设计教学法

16.明代在各省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为(B)

A、学务处 

B、儒学提举司C、提学使司D、劝学所

17.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又实际推行的学校制度(A)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1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启蒙思想家是(B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梁启超

19.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第一所干部大学是(A)

A、湖南自修大学 

B、苏维埃大学

C、上海大学 

D、红军大学

20.陈鹤琴“活教育”的方法论是(B)

A、“生活即教育” 

B、“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C、“主动”、“习行” 

D、“教学做合一”

21.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教育变革标志为(B)

A、政教一体 

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2.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D

A、学、思、行 

B、闻、见、知、行

C、学、问、思、辨、行 

D、见闻为与开心意

23.科举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D)

A、社会舆论B、“家世” 

C、“品”、“状” 

D、试卷成绩

24.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C

A、尊师重道 

B、师法、家法 

C、能者为师D、师道遵严

25.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创立(D)

A、大都授 

B、苏湖教法C、分斋教学法 

D、“三舍法”

26.明太祖定都南京,重建国学于鸡鸣山下。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国子学为(B)

A、国子寺 

B、国子监 

C、翰林院 

D、集贤院

27.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C)

A、英华书院 

B、马礼逊学堂 

C、宁波女塾D、金陵大学

28.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C)

A、自强学堂 

B、广东同文馆 

C、京师同文馆 

D、上海广方言馆

29.1927年5月,蒋介石在南京举行的“五四”纪念会上提出要施行的教育方针是(A)

A、“党化教育” 

B、“三民主义教育”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军国民主义

3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D)

A、“生活即教育”

C、“主动”、“习行”

31.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教育变革标志为(B)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2.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D)

33.科举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D)

A、社会舆论 

B、“家世”C、“品”、“状” 

D、试卷成绩

34.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C

A、尊师重道B、师法、家法 

35.北宋的熙宁、元丰兴学的主持人是(C)

A、范仲淹B、胡瑗 

C、王安石 

D、蔡京

36.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B

A、“存天理,去人欲”说 

B、“致良知”说

C、“教为圣人”说 

D、“知行合一”说

37.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

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B、修已以安人

C、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 

D、学而优则仕

38.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军事学堂是(B)

A、天津武备学堂 

B、福建船政学堂

C、江南水师学堂 

D、北洋水师学堂

39.梁漱溟认为乡村教育的重点是(A)

A、发展农村经济 

B、帮助农民扫盲

C、恢复农村伦理 

D、改造乡村政权

4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D)

A、“生活即教育” 

4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D)

A、无为而治 

B、儒道释三教合一

42.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

43.察举制度的特点是录取士人主要根据(A)

A、社会舆论 

B、“家世”C、“品”、“状”D、试卷成绩

44.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重点是(D)

A、学习四书五经 

B、“明其理”C、应科举D、“学其事”

45.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D)

A、苏湖教法B、三舍法

C、监生历事制度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46.洋务运动时期创立的最早的电报学堂是(B)

A、天津电报学堂 

B、福州电气学塾

C、两广电报学堂 

D、上海电报学堂

47.中国最早的一所教会女学是(C)

A、经正女学B、务本女学C、宁波女塾D、福州女塾

48.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D)

49.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C)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D、“从做中学”

50、1952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A)

A、院系调整 

B、颁布“高教六十条”

C、“统一高考” 

D、“扩大办学自主权”

名词解释

1、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实行新的教育宗旨。

其宗旨为: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它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

这一教育宗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

2、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3、南洋公学:

是中国近代较早出现的新式学校,1897年由盛宣怀在上海筹办。

设有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分别为师范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

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包含大、中、小学和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

民国时改建成为上海交通大学。

4、农民运动讲习所: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运干部的学校。

讲习班采取短训班的形式,从1924年到1926年,在广州举办了六届,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后,又在武汉办了第七届。

在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第七届讲习所中,全部理论课采取专题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共培养近1600名毕业生,为中国农民运动作出卓越贡献。

5、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

是1934年由毛泽东正式提出的,即:

“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6、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

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

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

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三纲五常:

中国封建礼教(道德)的核心。

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8、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之目的,务期民主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9、山海工学团:

山海工学团是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实践中筹办的一所集学校、工场、社会于一体的乡村教育机构。

1932年9月筹办,位于上海与宝山之间。

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儿童工学团、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养鱼工学团和山海木工场等。

此外,工学团还修路、筑堤、办红庙信用兼营合作社。

山海工学团的教学活动完全体现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

抗战爆发后,山海工学团的试验停止。

10、升斋积分制:

元代国子学参照宋代太学之制,实行分斋教学制度。

元初分为四斋,以后逐步增加为六斋。

但元初国子学各斋平行而立,并没有上下等级之分。

1315年国子司业齐履谦等人针对岁贡法的弊端,提出了升斋积分的办法

11、农民运动讲习所:

12、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

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

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

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13、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14工读主义思潮:

也是“五四”时期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创造一个合理的社会,实现一种理想社会人生的追求。

(1分)基本内涵有:

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工读互助、手脑并用等。

“五四”时期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将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推向了高潮(2分)。

在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中,有部分先进青年学生把工读主义教育作为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积极地组织工读主义教育团体进行实验。

(2分)

15六艺教育:

西周“国学”的教学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1分)。

六艺之中,礼、乐、射、御谓之大艺,书、数谓之小艺(1分)。

小学学小艺,履小节,以书、数为重点;

大学学大艺,履大节,以礼、乐、射、御为重点(1分)。

礼、乐是道德教育和美育,射、御为军事教育,书、数为普通文化知识教育(1分)。

这种教育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武兼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古代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1分)。

16、福建船政学堂: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6月,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于福州马尾设船政局,并附设船政学堂,亦名“求是堂艺局”,以培养中国自己的制造和驾驶轮船的人才。

(1分)福建船政学堂分前后两学堂。

前学堂学习制造,用法文进行教学,基本课程有法文、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物理、机械学等,也叫“法文学堂”。

(1分)后学堂学习驾驶,用英文进行教学,基本课程有英文、算术、几何、代数、三角、航海天文学、航海理论、地理等,也叫“英文学堂”。

(1分)前后两学堂除了学习外国语和专业课,“每日常课外令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以明义理。

”两学堂学制一般为四年,前三年在学堂学习理论课程,后一年前学堂学生在船厂实习造船,后学堂学生则出海“练船”。

(1分)福建船政学堂从开办至1913年“一分为三校”,前后经历了47年,为中国近代海军培养了第一批海军指挥人才和兵舰制造人才。

(1分)

17.科学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新思潮。

(1分)科学教育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的西艺教育,近代首倡科学教育的是启蒙大师严复。

(1分)1914年6月,任鸿隽与赵元任、胡明复等留美学者在美国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并于1915年1月刊发《科学》杂志,倡导科学教育。

任鸿隽在《科学与教育》一文中,揭明了“科学教育”真义,主张将科学与教育相联系,并阐释了科学教育与人生、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与文学、科学教育与审美及美术等各方面的关系,为科学教育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1分)“五四”时期科学教育思潮的涌起,更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来华讲学时倡导科学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继杜威之后,孟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