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教育名人追踪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9669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教育名人追踪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代中国教育名人追踪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代中国教育名人追踪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代中国教育名人追踪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代中国教育名人追踪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教育名人追踪Word下载.docx

《当代中国教育名人追踪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教育名人追踪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中国教育名人追踪Word下载.docx

二、李希贵的“制度创新”

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

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语会副会长。

从二十五年前进入教育界至今,在教师、校长、局长的三种角色变换中,李希贵人生的关键词始终如一:

读书、思考、改革。

  做语文老师,李希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放权利、放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做校长,李希贵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做局长,李希贵通过体制改革,把权利放给校长;

又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用“职级制”对校长进行动态管理。

学校管理,没有制度是不行的。

但制度是服务于管理的,而不是制约管理。

因此他说“制度是个不能没有的坏东西”。

当这个制度不能适应学校管理、学校发展的需要,如果仍然在使用,它起到的效果必将是负面的。

到此时就应该考虑制度的创新和变化,只有不断调整、变化、创新,制度才能永保“青春”。

“几年不变的标准是不可能激发活力”,“一切规章制度都要从学生观开始”,“制度塑造文化”都是李希贵的经典论述。

  

三、任小艾的“五部曲”

全国模范班主任任小艾,是个非常睿智的女性。

她没有读过师范,但现在是北师大毕业的硕士,且是中国最权威的教育刊物《人民教育》的资深记者、管理室主任。

她以为干什么工作,成功的“秘诀”都是相通的。

工作中都会发现问题,出现困难,产生困惑。

出现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来思考,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她成才的经验是:

调查-思考-变化-创新-总结。

“调查”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调查问题出现的来龙去脉,寻找原因,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思考”。

思考如何改变工作的方法,思考如何改变工作的思路,思考如何改变工作的措施,再进行“创新”。

对思路进行创新,对方法进行创新,对措施进行创新,最后进行总结。

经常性地按这“五部曲”来做事,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她总结了“成为名师的成功七个步骤”:

1、学会调查。

2、学会反思。

3、学会改变。

4、学会创新。

5、学会总结。

6、学会读书。

7、学会升华。

任小艾老师向大家推荐的几本书:

  ⑴爱的教育(亚米契斯) 

  ⑵爱弥儿(卢梭)

  ⑶《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⑷《论家政——施爱与管教的艺术》(第一章、第二章)作者:

詹姆斯·

多伯森

魏书生和任小艾的起点都低得难以让人置信,魏书生工作时的学历是初中,然后做民办教师,中间又去了工厂干了六年,再由于他的不断请求又回到学校,没有经过师范的专业训练,文化程度也很寒碜。

再看任小艾,1976年高中毕业留在了北京的119中学,而119中学当时也是北京市朝阳区末流中学,她讲当时有句顺口溜“119中门朝北,不出流氓出土匪”,她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生长出的奇葩。

做了17年教师,15年班主任,13年《人民教育》的记者。

任小艾老师是一个在“文革”时期毕业的高中毕业生,她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她后天的自学是分不开的。

她把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学校的图书馆、朝阳区图书馆以及北京市首都图书馆。

她每个月的工资都用来订阅各种报刊杂志。

在读书的同时她还喜欢积累,喜欢集报,把报纸杂志中好的文章剪下来。

写读书笔记、教学日记,所有的读书笔记日记摞起来以后超过了她1米65的身高。

任小艾老师讲:

“伟人与凡人之间只差一个字,那就是‘恒’字”。

由此联想到爱因斯坦说:

“人的差距是由业余时间决定的。

”哈佛大学警句:

“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

00-10:

00之间。

”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只要坚持,持之以恒,就会走向成功。

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任小艾老师事业上的辉煌。

四、冯恩洪的深刻思考

1945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现任上海东方世纪学校总校长,教育界有“北魏南冯”(北有魏书生,南有冯恩洪)之说。

  冯恩洪因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理论和实践的建树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整版篇幅的专题报道计有:

文汇报《探索者的足迹》、新民晚报《校园的魅力》、中国青年报《合格+特长》、上海青年报《教育魂》、人民教育《跨世纪教育工程》等。

  1993年,冯恩洪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录于《当代世界名人录》。

1995年,受上海市教育局委托,上海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五集电视纪实片《冯恩洪和建平人》,并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放了对他的专访。

同年,中央儿童电影制片厂将他的教育理念编成故事影片《世纪桥下》,全国上演。

  1999年以来,人民日报曾六次以整版篇幅发表了《中国,呼唤明天的教育》、《建成人民心中满意的学校》、《未来人材的摇篮》、《追求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品牌输出,浴火重生》、《好学校就是“梧桐树”》。

200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教育英才”。

  2006年,中央电视台将他倡导的教育改革以二十三集电视连续剧《这里盛产金苹果》在中央电视台第四套、第八套和外语频道播出。

 

主要社会兼职有: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客座教授。

  冯恩洪的思想是深邃的,思考是深刻的。

他提出,中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应该进行修正。

我们现在的教育目标提的是要让每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认为不妥。

他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认为每一个人既有他的强势智慧又有他的弱势智慧。

让强势智慧充分发展并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真正应该努力的方向。

因此,他建议我们整个学校的管理模式,要改造成为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多元智能的现状,锁定人的强势智慧和弱势智慧,然后让人的强势智慧充分发展。

学生的强势智慧或表现在读书上,或表现在音乐上,或表现在体育上,或表现在领导才能上,各不相同,也各有所长与所短,怎么可能全面发展呢?

他举例,陈镜开是一位国宝级的人物。

陈镜开肢体动作智慧是强势智慧,他以他的强势智慧为国争光,九破世界记录,到目前为止空前绝后。

与他同姓的数学家陈景润,他的数学逻辑智慧是强势智慧。

他教书不行,但他做歌德巴赫猜想离成功只差半步,只可惜身体不好英年早逝。

这两人都姓陈,那么把他们颠倒一下怎么样呢?

当然这种想法是荒唐的,也就是说,陈镜开做不了陈景润的事,陈景润也做不了陈镜开的事。

但是我们的国家既需要陈镜开,也需要陈景润。

冯恩洪当校长十九年来,他提出“合格+特长”,在合格的前提下,发展各自的特长。

在发展特长的过程中,你可能就能发现你的强势智慧在哪方面。

你在中学学习时,在合格的同时,发展特长,寻找到了“强势智慧”,报考大学时候就能对你未来的职业或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定位,你才能实现你人生的终极目标。

五、李镇西—“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1958年生,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

2006年8月起担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自1982年从教以来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教育文章数百篇,出版著作十多部,其著作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

  他们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领路人,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是一流的。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徘徊、在犹豫、在浮躁、在选择,根源来自“体制”和“校长”。

中国基础教育的校长们,一方面是经常性的陷入大量繁重的、琐碎而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缺乏保障校长们去用心思考的制度。

从某个层面来说,中国中小学校长的现状也是制度造就的结果,我们的体制没有激励人向前向上的因素,缺乏催人向前的活力。

我们的校长多的是责任和束缚,少的是资金、权力、政策和环境。

附:

富豪尽是读书狂

有人说得好: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最笨,也是最聪明的办法”。

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岂仅是老师?

其实,富豪尽是读书狂。

比尔·

盖茨“闭关”

他从小就爱读书,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阅读父亲的藏书。

他的“闭关周”在电脑行业闻名遐迩,因为他每次“闭关”之后,微软总会有惊人之举。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都要进行每年两次、每次一周的“闭关修炼”。

在这一周里,他把自己关在太平洋西北岸的一处临水别墅中,闭门谢客,读书充电,思考未来。

李嘉诚“抢学问”

他自幼酷爱读书,3岁就能背诵《三字经》、《千家诗》。

上小学后,他不满足于先生讲授的诗文,把祖屋藏书阁中的线装古籍翻出,常常手不释卷。

堂兄李嘉来感叹道:

“我见过好多次,他在书房里点煤油灯读书,很晚都不睡觉。

”他深信知识改变命运,“抢学问”就是他提出的。

“我不是求学问,而是抢学问。

我的知识基本上是靠读书得来的,先是买旧书,再把读完的旧书卖掉,再买旧书来读;

可谓买旧书,读旧书,卖旧书。

张瑞敏特爱书

一个把工厂开到13个国家的跨国集团CEO,一个拥有3万职工的企业掌门人,他的空闲时间都用来读书。

每次到机场候机,他第一件事是在候机厅书店里买最新的管理书籍,然后便畅游其中。

他经常把书中的某些章节复印下来,写上自己的感受,然后发给大家讨论。

当《世界是平的》一书问世时,他等不及简体字版的来到,就买来与英文版差不多同步上市的繁体字版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