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955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x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x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脉搏测试仪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系、年级专业电气工程系08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职称

摘要

脉搏测量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脉搏测量仪的简便性和精确度,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以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为传感器,并利用单片机系统内部定时器来计算时间,由光敏三极管感应产生脉冲,单片机通过对脉冲累加得到脉搏跳动次数,时间由定时器定时而得。

系统运行中能显示脉搏次数和时间,系统停止运行时,能够显示总的脉搏次数和时间。

经测试,系统工作正常,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

脉搏计数;51单片机;光电传感器

 

Abstract

Pulsemeasuringinstrumenthasbeenwidelyusedinourdailylife.Inordertoincreaseitssimplicityandaccuracy,thissubjectdesignsonesystembasedonsingle-chipmicrocomputerandinfraredlightemittingdiodeandphototransistorassensors,andcalculatestimewithusingoftheinnertimer.Thesensorproducespulseandthesingle-chipmicrocomputergetsthefrequencybyaccumulatingthepulses,andthetimerobtainsthetime.Thesystemcoulddisplaythefrequencyandtimeofthepulseduringoperation.Itcanalsoshowsthetotalnumberwhenitstops.Aftertesting,thesystemworkswellandmeetsthedesignrequirements

 

Keywords:

Pulsemeasurement;AT89C51single-chipmicrocomputer;photoelectricsensor

 

1概述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脉搏携带有丰富的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自公元三世纪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问世以来,脉学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在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脉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项诊断方法,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证”的基本精神的体现与应用。

脉诊作为“绿色无创”诊断的手段和方法,得到了中外人士的关注。

但由于中医是靠手指获取脉搏信息,虽然脉诊具有简便、无创、无痛的特点易为患者接受,然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

首先,切脉单凭医生手指感觉辨别脉象的特征,受到感觉、经验和表述的限制,并且难免存在许多主观臆断因素,影响了对脉象判断的规范化;其次,这种用手指切脉的技巧很难掌握;再则,感知的脉象无法记录和保存影响了对脉象机理的研究。

脉诊的这种定性化和主观性,大大影响了其精度与可行性,成为中医脉诊应用、发展和交流中的制约因素。

为了将传统的中医药学发扬光大,促进脉诊的应用和发展,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更科学、客观的诊断。

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

为了提高脉搏测量的精确与速度,多种脉搏测量仪被运用到医学上来,从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医学诊断方法。

早在1860年Vierordt创建了第一台杠杆式脉搏描记仪,国内20世纪50年代初朱颜将脉搏仪引用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方面。

此后随着机械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在研制中医脉象仪方面进展很快,尤其是70年代中期,国内天津、上海、江西等地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脉象研究协作组,多学科共同合作促使中医脉象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脉象探头式样很多,有单部、三部、单点、多点、刚性接触式、软性接触式、气压式、硅杯式、液态汞、液态水、子母式等组成,脉象探头的主要原件有应变片、压电晶体、单晶硅、光敏元件、PVDF压电薄膜等,其中以单部单点应变片式为最广泛,不过近年来正在向三部多点式方向设计。

目前脉搏测量仪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除了应用于医学领域,如无创心血管功能检测、妊高症检测、中医脉象、脉率检测等等,商业应用也不断拓展,如运动、健身器材中的心率测试都用到了技术先进的脉搏测量仪。

1.2脉搏测量仪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脉搏的测量精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先后研制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测量仪,而其中关键是对脉搏传感器的研究。

起初用于体育测量的脉搏测试集中在对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利用此类传感器所研制的指脉、耳脉等测量仪各有其优缺点。

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

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

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过去在医院临床监护和日常中老年保健中出现的日常监护仪器,如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可以完成脉搏的测量,但是这种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利用微型气泵加压橡胶气囊,每次测量都需要一个加压和减压的过程,存在体积庞大、加减压过程会有不适、脉搏检测的精确度低等缺点。

近年来国内外致力于开发无创非接触式的传感器,这类传感器的重要特征是测量的探测部分不侵入机体,不造成机体创伤,能够自动消除仪表自身系统的误差,测量精度高,通常在体外,尤其是在体表间接测量人体的生理和生化参数。

其中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是根据光电容积法制成的脉搏传感器,通过对手指末端透光度的监测,间接检测出脉搏信号。

具有结构简单、无损伤、精度高、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通过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所研制的脉搏测量仪已经应用到临床医学等各个方面并收到了理想效果。

人体心室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导致主动脉的收缩和舒张,是血流压力以波的形式从主动脉根部开始沿着整个动脉系统传播,这种波成为脉搏波。

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心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但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的弱信号,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因此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满足采集的要求。

2脉搏测量仪系统结构

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必须是通过采集人体脉搏变化引起的一些生物信号,然后把生物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使得这些变化的物理信号能够表达人体的脉搏变化,最后要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硬件电路及芯片来处理物理变化并存储脉搏次数。

在硬件设计中一般的物理信号就是电压变化,有了这个系统的设计思路,本课题就此开始实施。

2.1光电脉搏测量仪的结构

光电脉搏测量仪是利用光电传感器作为变换原件,把采集到的用于检测脉搏跳动的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用电子仪表进行测量和显示的装置。

本系统的组成包括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数码显示、电源等部分。

(1)光电传感器

即将非电量(红外光)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它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三极管组成,它可以将接收到的红外光按一定的函数关系(通常是线性关系)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或频率等)输出。

(2)信号处理

即处理光电传感器采集到的低频信号的模拟电路(包括放大、整形等)。

(3)单片机电路

即利用单片机自身的定时中断计数功能对输入的脉冲电平进行运算得出心率(包括AT89C51、外部晶振、外部中断等)。

(4)数码显示

即把单片机计算得出的结果用8位LED数码管静态扫描来显示,便于直接准确无误的读出数据。

(5)电源

即向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提供的电源,可以是5V的交流或直流的稳压电源。

2.2工作原理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AT89C51为控制核心,实现脉搏测量仪的基本测量功能。

脉搏测量仪硬件框图如下图2.1所示:

图2.1脉搏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当手指放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三极管中间,随着心脏的跳动,血管中血液的流量将发生变换。

由于手指放在光的传递路径中,血管中血液饱和程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强度发生变化,因此和心跳的节拍相对应,红外接收三极管的电流也跟着改变,这就导致红外接收三极管输出脉冲信号。

该信号经放大、滤波、整形后输出,输出的脉冲信号作为单片机的外部中断信号。

单片机电路对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后把结果送到数码管显示。

2.3光电脉搏测量仪的特点

与传统的脉搏测量仪相比,光电式脉搏测量仪具有以下特点:

(1)测量的探测部分不侵入机体,不造成机体创伤,通常在体外。

(2)传感器可重复使用且速度快,精度高。

(3)测试的适用电压为5V的直流电压。

(4)稳定性好、磨损小、寿命长、维修方便。

(5)由于结构简单,因此体积小、重量轻、性价比优越。

(6)测量的有效范围为50次-300次/分钟。

 

3硬件系统

3.1控制器

本系统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实现,因为系统没有其它高标准的要求,我们最终选择了AT89C51通用的比较普通单片机来实现系统设计。

3.1.1AT89C51简介

AT89C5l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的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Sl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

3.1.2AT89C51的特点

(1)与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

(2)4k字节可重擦写Flash闪速存储器

(3)1000次擦写周期

(4)全静态操作:

OHz--24MHz

(5)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6)128*8字节内部RAM

(7)32个可编程I/O口线

(8)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9)6个中断源

(10)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

(11)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3.1.3AT89C51的结构

此次设计所使用的AT89C51的封装形式是DIP40。

如图3.1所示。

图3.1AT89C51的封装形式

引脚功能:

Vcc:

电源电压

GND:

接地

P0口:

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0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可作为高阻抗转入端用。

Pl口:

P1是—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

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

作输入口使用时,因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