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9365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文档格式.docx

《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文档格式.docx

1500mm增大为1800mm×

1800mm、1700mm×

1700mm,上部各层柱分段减小,以满足轴压比的要求。

优化后可以增加建筑使用面积约750m2,并节约混凝土用量约2700m3。

为了弥补结构抗侧刚度的不足,在塔楼四角区设置“l”型桁架(见图3),构成框架桁架结构,内部布置剪力墙核心筒,形成框撑-核心筒体系。

并且在建筑上将四周的支撑暴露,造型美观,具有独特的标志性风格。

   

图1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建筑轴侧图

②减小核心筒内墙墙体厚度    经过计算分析,芯筒内的内墙对抗侧刚度贡献较小,主要承受的竖向荷载是墙体本身的重量,因此可以将内墙厚度适当减薄。

原设计方案芯筒内墙厚度为800、400、350、250mm,优化设计后改为400、250、200mm。

同时将原设计中芯筒外墙厚度也减少100mm,由此可以节约混凝土用量约4500m3,增加建筑使用面积约1250m2。

③其他  在满足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将原设计方案中窗群梁由500mm×

1500mm优化为500mm×

700mm,塔楼井字梁由250mm×

450mm优化为200mm×

400mm。

3结构整体分析

3.1设计基本参数

①设计基准期50年,使用年限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

②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两类。

由于本工程特别重要,现将建筑设防类别提高为乙类。

由于本工程建筑场地为i类场地,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该工程为b级高度建筑,其结构抗震等级剪力墙和框架柱均为二级。

③场地的特征周期,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放大系数。

④基本风压为0.45kn/m2,基本风压增大系数取1.2,即按0.54kn/m2取用。

地面粗糙为c类,风压体形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风振系数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按荷载规范取值。

3.2主要结构构件截面

表1核心筒剪力墙尺寸

 

楼层

心筒外墙厚

心筒内墙厚

-2f~4f

800

400/250/200

5f~21f

700

22f~32f

600

350/250/200

33f~40f

500

41f~53f

400

300/200

53f以上

表2框架柱截面尺寸

角柱

中柱

框架主梁

1800×

1800

1700×

1700

500×

5f~22f

1600

23f~31f

1400

32f~39f

1600×

1200

40f~52f

1400×

1000

52f以上

1200×

表3混凝土强度等级

核心筒墙

框架柱

梁、板

-2f~24f

c60

c30

25f~33f

c50

34f~42f

c40

42f以上

3.3计算模型与程序

3.4主要计算结果

      (a)平面图           (b)立面图   

图3五柱方案

表4模态分析计算结果

分析软件

tat

备注

结构总质量(t)

147815.625

146626.9

第1周期(s)

5.6758

5.8466

第2周期(s)

5.5607

5.7573

第3周期(s)

2.3090

2.5085

&

lt;

0.8t1

第4周期(s)

1.4015

1.4830

第5周期(s)

1.3840

1.4739

第6周期(s)

0.8100

0.8773

第7周期(s)

0.6542

0.6842

第8周期(s)

0.6194

0.6466

第9周期(s)

0.4535

0.4717

注:

表中只列出了前9个周期。

表5抗风计算结果

x向最大层间位移

1/1163

1/1033

满足规范要求

y向最大层间位移

1/1127

1/1012

x向顶点位移

163.25

181.97

y向顶点位移

170.03

185.73

x向总剪力(kn)

12813.6

12999.04

y向总剪力

12796.3

12982.13

x向总倾覆力矩(kn·

m)

1860922

1896806.4

y向总倾覆力矩(kn·

1860582

1896478.6

表6抗震计算结果

1/1836

1/1969

1/1804

1/1968

102.01

90.62

105.01

91.26

8410.2

11730.15

8491.4

11730.15

1124786

1565804.38

1112582

1536540.25

考虑第i振型,并忽略阻尼的有利影响,计算出结构顶点顺风和横风最大加速度:

,,均满足高规规定的小于0.15m/s2的要求。

②六柱方案

最大轴压比0.66

结构顶层最大加速度:

,。

内筒尺寸不变,外框架柱底层面积率为原设计方案(“筒中筒”方案)的71.4%。

       

(a)平面图                 (b)立面图图4六柱方案

③四柱方案

        

(a)平面图                 (b)立面图图5四柱方案

最大轴压比0.69

内筒尺寸不变,外框架柱底层面积率为原设计方案(“筒中筒”方案)的76.0%,需设置三个加强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