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8783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Word格式.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Word格式.docx

5.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人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为此,某校八年级(3)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⑴请简要写出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2)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3)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

环节一:

开场白

环节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

环节四:

小组辩论会环节五:

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阅读课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6.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找出诗中有哪几处对比,并谈谈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7.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分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11.说说你对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解。

12.分析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怒号”三个字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3.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

请结合诗歌所描绘的内容加以概括。

14.同样是写雨,本诗和杜甫的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5.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怒号(______)高者挂罥(______)唇焦口燥(______)

沾湿(______)沉塘坳(______)大庇天下(______)

16.本诗作者_______,被世人尊称为“_________”,他的代表作中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于安世之乱期间。

17.全诗先叙事,后_______,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_______的博大胸怀。

18.的正确读法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0.通读诗歌,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21.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2.下面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角体现“歌”的特点。

23.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2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

25.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26.中推己及人,抒发殷切期盼的句子是什么?

四、作文)

27.直抒胸臆,即作者直接对有关的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之情的一种抒情方式。

这种写作方式的好处就是给予读者真情实感,使读者感觉亲切自然,如同身临其境,从而引发读者的同感和共鸣。

请你运用直抒胸臆的方法,写一个片段。

五、填空题

28.判断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29.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0.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卖炭翁》描写了卖炭翁劳动果实被掠夺的遭遇,揭露了当时一种残酷的剥削方式——“________”的罪恶。

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⑴高者挂罥长林梢

古义:

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

(2)忍能对面为盗贼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重”应读“chó

ng”。

“三重茅”:

几层茅草。

三,泛指多。

2.【答案】C

【解析】C项两个“自”意思相同,都解释为“自从”。

A项,两个“高”分别为“深”和“上下距离大”的意思;

B项,两个“向”分别为“接近”和“朝向,面对”的意思;

D项,两个“安”分别为“哪里”和“安稳”的意思。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A项正确;

B项正确;

C项正确;

D项不正确,应为: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

4.【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A项与课文不一致,“躁”应为“燥”。

5.【答案】示例:

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使之成为学习的助手。

示例一:

学生木带手机进校园。

示例二:

如果将手机带人校园,交给老师保管。

示例三:

把手机当成学习工具,帮助提髙成绩。

讲用手机的故事演手机人校园的情景剧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

【解析】

(1)本题考查活动意义的分析能力。

班会活动的意义,我们可从活动的主题来得到答案。

“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向我们透露了此次班会以手机为主题,目的在于让我们合理利用手机,让它成为我们学习的帮手,让它帮助我们健康的成长。

(2)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

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3)本题考查活动环节设计的能力。

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

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

结合本题中给出的两个环节活动来看,要通过所填的活动收获,最后进行一次小组间的辩论会,我们可想活动环节时间不能太长,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手机的利与弊,可以为:

讲用手机的故事;

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等简短的活动,最后一个环节一般为总结环节。

6.【答案】诗中将卖炭翁的悲愤无助与官吏的骄横无礼对比,将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与宫使巧取豪夺对比。

揭露了宫使掠夺的残酷以及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不幸。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对比手法的作用。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诗中将卖炭翁的悲愤无助与官吏的骄横无礼对比,将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与宫使巧取豪夺对比。

7.【答案】本诗写了卖炭翁艰难谋生且横遭掠夺的悲惨遭遇。

揭豚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本诗表达了作者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8.【答案】衣衫单薄不能暖身,却希望炭能卖个好价而期待着天寒。

明知挨冻却甘愿受苦,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多么窘迫!

这反映出社会给劳动人民生活带来的重压。

作者的爱憎也在此句中分明地体现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含义的理解。

本句翻译为:

“衣衫单薄不能暖身,却希望炭能卖个好价而期待着天寒。

”明知挨冻却甘愿受苦,看出他的生活是多么窘迫!

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苦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

这样就为下文写宫使抢炭的罪行做了铺垫。

作者的爱憎也在此句中分明体现。

9.【答案】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罪恶的揭露与抨击。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主旨,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可知,本诗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0.【答案】“翩翩”本意是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赏析。

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在这句诗里则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礼的样子。

并与卖炭翁的穷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揭示了统治者的腐败与罪恶。

11.【答案】诗人要求的是解除广大“寒士”的这种痛苦,而不是他自己一个人。

只要千百万“寒士”实现“大庇”的愿望,解除痛苦,尽变欢颜,自己甘心在破屋中受冻,死也瞑目,这是多么可贵的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宽广的胸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12.【答案】“风怒号”三个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宮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宮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13.【答案】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星月清辉、无云无雷的山间静夜图;

后两句描绘了溪流湍急的清晨雨后图。

【解析】考查对诗歌所描写的画面的概括。

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

本诗前两句描绘的是山间静夜图;

后两句描绘的是清晨雨后图。

前者描绘了星月清辉、无云无雷的情形,后者描绘了溪流湍急的情形。

14.【答案】本诗未直接写山雨,而是先以山间静谧的晴夜为烘托和铺垫,似无山雨,第三句再以溪水急流的侧面描写表现雨势之大,结句点出“他山有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雨之迅疾和猛烈。

【解析】比较阅读。

两首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正面描写;

而本诗没有。

这是两首诗歌在写法上最大的不同。

作答时要结合诗歌的具体诗句和所描绘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5.【答案】há

ojuà

nzhà

ozhānà

obì

【解析】此题是对字音的考查。

注意易错字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书写拼音,不要把拼音写成英语字母。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这些容易混淆读错。

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等。

古诗文中的字音还要注意通假字的读音,在学习和识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

16.【答案】杜甫诗圣“三吏”“三别”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

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

17.【答案】抒情忧国忧民

【解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作答。

文章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

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

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

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

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

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

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18.【答案】B

【解析】考查朗读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题目的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题目的意思是:

自己的茅草屋被秋风吹破有感而写的一首诗歌。

据此,答案为B。

19.【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解析】考查诗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句读时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这句话正确的句读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0.【答案】秋风破屋顽童抱茅夜雨难眠(长夜沾湿)期盼大厦

【解析】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21.【答案】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痛惜

【解析】考查对内容的筛选和体味作者的情感。

(1)筛选“八月秋高风,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句中的动词作答。

(2)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

表达了诗人因茅屋被风吹破的痛心之情。

据此作答。

22.【答案】C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诗人从眼前的屋破漏雨处境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联想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据此,“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C。

23.【答案】示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解析】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

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的诗篇很多,从积累的诗词中选取能体现其爱国情怀的诗句作答即可。

24.【答案】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

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政治局面,正像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

【解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主旨分析作答。

“长夜沾湿”,难以入睡。

“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

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里的“长夜”既指漫长的夜晚,又指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故诗句采用了双关的手法。

据此理解作答。

25.【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解析】体味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古典诗词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大多较为含蓄,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被风吹破的情形,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26.【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分析作答。

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最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知,诗中抒发殷切期盼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据此理解作答。

27.【答案】片段示例: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

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

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

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解析】这是一篇小作文训练,要求学生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一段文字。

作答时首先必须创设一个情境,以此作为情感的触发点,这样比较自然;

然后在抒情时应该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表现出情感的变化过程,让人不觉得突兀;

感叹句是指用来表示说话时的喜悦、惊讶、愤怒、哀伤等情感的句子,它的运用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8.【答案】

(1)对偶 

(2)比喻

【解析】考查修辞手法。

(1)是典型的对偶句,两句诗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意义对称。

(2)“雨脚如麻未断绝”:

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使用了典型的比喻修辞手法。

29.【答案】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析】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如“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注意把所描述的相关的几件事划开。

30.【答案】乐天香山居士唐宫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注意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本诗反映的是“当时一种残酷的剥削方式——宫市”的罪恶。

31.【答案】⑴髙两者之间的距离大

(2)当面面对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

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

长:

高。

今义:

两者之间的距离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